APP下载

革命文物为学校思政教育注入活力

2022-06-20张玲

求知 2022年6期
关键词:场馆文物思政

张玲

革命文物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革命先烈的信念,凝聚着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让革命文物走出“玻璃柜”,走进学校思政课堂,请学生们与文物“零距离接触”,能够使革命文物入眼、先辈故事入心,在青少年记忆中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革命文物进校园,给学校思政课注入了活力,为立德树人提供了生动的教材,为师生“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拓展了渠道,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深度挖掘,培育思政课“金课”

革命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物质和文化财富。如何把“宝贵财富”转化成“生动教材”,形成一整套“金课”,融入学校思政课程,对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因此,要深入挖掘革命文物,下功夫进行分类归档、系统梳理,努力形成一个完整的教材体系、课程体系。一是按照党史编年史要求,集中体现不同时期的革命文物。要做到全国一盘棋,由主管部门牵头,党史革命史研究专家参与,将与重大历史事件、英雄人物相关的革命文物整理出来,按历史顺序编纂成册,使学生眼见为实,让“新中国来之不易”“红旗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认知撞击心灵。二是按照不同地区分布,横向梳理出学校所在地独有的革命文物。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革命文物,能够反映出当地辉煌的革命历史、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用身边的革命文物、红色文化、历史遗迹打动学生,更能激发起学生的自豪感、使命感。三是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的内涵,讲述有血有肉的故事。以天津博物馆为代表的天津各文博场馆,收藏了为数众多的革命文物,有些还是孤品,属于一级文物。比如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穿的中山装、周恩来邓颖超的骨灰盒、何叔衡穿过的长袍、刘清扬给孩子绣的书包、泸定桥的铁索、抗美援朝缴获的美军军旗、公私合营时的锦旗、邢燕子与毛泽东的合影、白芳礼用来装零钱的饭盒,等等。看似无声息、冷冰冰的文物,却承载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如果我们找出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赋予这些文物无限的情感,把具象的文物上升到精神层面,抽象出诸如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女排精神等,就能从心灵深处震撼学生,使之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四是要借助革命文物提供的客观史实、物质佐证,让学生学会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青年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要通过睹物思人想事,建立史实关联,学会辩证分析,使党的历史、红色文化全面系统准确地入脑入心。要抽丝剥茧、去伪存真,对以往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所谓“历史知识”进行甄别,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抵制所谓的“大V们”对史实的任意解读和肢解扭曲。

二、情景交融,增强思政课实效

革命文物具有客观、具象、生动、质朴等特点,加之厚重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时代内涵,必将对思政课教学起到增光添彩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革命文物资源的优势,推进思政课教学创新,用文物、场景故事、精神等烘托教学内容。一是让可移动革命文物进校园入课堂。如2021年在抗美援朝纪念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将馆藏的M1903步枪带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的课堂,为学生们介绍了文物背后的故事,以及体现出来的伟大英雄主义精神。伴随着礼兵铿锵有力的步伐,一只箱子被抬进课堂,箱盖缓缓打开,一支背带略微变形的步枪展现在学生们眼前。这支步枪见证了1951年10月21日晚发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惊心动魄的一幕:上海支前汽车工人李增祥,仅凭一支步枪和五发子弹,在夜间击落了美军一架轰炸机!同学们看到这支步枪后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平时也喜欢去博物馆、纪念馆,没想到今天这把英雄枪能来到我们学校,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文物,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背后的故事,和往常的参观很不一样,收获很大。”一把枪既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也让思政课收获了入脑入心的实效。二是以情境教学模拟还原历史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以增强课程的感染力。如利用布满弹孔的头盔、烈士的日记、挎包等一组文物,形成对某个战役的情景教学,通过师生配合演绎战斗的残酷激烈与战士的英勇顽强,来体会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三是优化教学设计,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充分表达革命文物的内涵。以往的思政课大多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以说教式讲授为主。如果将革命文物以数字高清技术呈现,将历史事件用虚拟仿真技术模拟,重现历史细节,教师和学生就能更加精准地体验当年革命者的内心感受,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加深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三、走进场馆,建立思政课基地

目前我国统计出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全国各大博物馆、革命纪念馆都收藏有丰富多彩、珍贵唯一的革命文物,推出了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红色展览展示。思政课堂可以就近取材,走进革命场馆展厅,跟随展览讲解,系统领略中国革命的历史以及当地独具的红色文化。展览中静止的文物、再现的场景、动态的音乐影视,以及讲解员动情的解说,必将营造出革命洗礼的氛围,让学生对曾经读过的书本中的基础知识与历史事件、革命人物的精神境界形成认知上、情感上、意义上的共鸣。走进场馆的形式既可以是相对固定,与相应的革命场馆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实践基地,形成有序展开的“革命场馆里的思政课”;也可以是展览展陈乃至文物研究修复进校园,让师生深度参与展陈设计、文物选择、内容讲解、文物修复等活动,让革命文物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对革命历史充满兴趣,充分发挥革命场馆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红色教育作用。

四、强强联合,深化思政课教学和研究

充分发挥文物系统、教育系统各自的优势,通过顶层设计出台政策,馆校协同推動革命场馆与学校共同开展革命文物研究,共同打造思政教育课程。一是教育部门要大力倡导革命文物进思政课,形成系统的内容要求、课程设置,预留实践课时、学分,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和学生走进革命场馆,积极参与革命文物的研究、保护、利用,参与主题展览和教育实践活动的策划实施,积极宣讲文物包含的革命精神。二是文物系统要主动出击,积极向学校推介本地区、本场馆的革命文物,挖掘梳理出革命文物中“压箱底”的、有分量的史料,吸引相关研究人员以及教师、学生,深化对本校、本地区革命文物及红色校史资源的研究与阐释,并将有深度、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思政课程中。三是建立学校和革命场馆思政课程融合教学机制,如集体备课、课题研究、编写展览大纲、设计展陈、文物知识培训等。可以结合能够选取的革命文物,联手打造适合学校师生思政课程的革命文物主题展览、革命文物数字数据、红色研学研修项目,组织生动、庄重且有吸引力的主题活动。2021年6月,天津博物馆在举办“红色记忆——天津革命文物展”期间,组织全市20余所学校近万名小学生走进博物馆,参观展览看文物,看完文物看电影。文物资源与影片的视觉效果给学生带来了不同凡响的博物馆体验,书本中不畏牺牲的共产党员形象在这一刻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与此同时,博物馆还推动“天博百场革命文物直播进校园”,课程选取“红色记忆——天津革命文物展”中的重点内容,以线上服务为媒介,由讲解员在展厅中为全市百所中小学师生生动讲述见证建党百年历史的革命文物,起到了润物无声、滋养心灵的作用。

五、融入环境,构建思政课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开启了学校思政课改革的探索之路,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新理念。课程思政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跳出了传统思政课程局限于灌输意识形态浓厚的政治观点的小圈子。革命文物融入思政课程正是课程思政的好抓手。革命文物、革命精神无处不在处处在。无论是校园环境、校史展览、名师前辈,还是在课堂、实验室、宿舍,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处处都能触碰到身边的革命文物,寻找到学校、学科、师长成长的足迹,体悟先烈们一心为党为国的情怀,感受保家卫国、雷锋精神、工匠精神等与每一个人的联系。将革命文物、革命精神体现到学生的日常生活、道德养成、专业教育中,融入到专业课、文化基础课、德育课、教育教学管理等育人体系中,使二者水乳交融、自然天成,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为此,学校党组织要从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要求出发,专题部署革命文物走进课程思政的工作,着力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的革命文物资源,通过系统的挖掘、准确的概括,增加课程思政的红色文化底色,构建课程思政的格局。辅导员、班主任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协调教师和学员,精心设计革命文物在“两统一”中的地位、角色,营造浓厚的大思政教育生态圈。各门功课的任课教师要熟知本学科的革命文物、治学大师和发明创造,善于运用这些素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校党团组织要利用身边的革命文物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思政课程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总之,要在生活思政、叙事思政、情感思政、专业教学思政等理念的引领下,充分利用革命文物的独特优势,有效培养学生理性思辨、明辨是非的能力,内化为其爱党爱国的情感,为他们健康成长添砖加瓦、搭建平台。

作者系天津博物馆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张 莙

猜你喜欢

场馆文物思政
我给文物当“医生”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文物的栖息之地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北京冬奥会场馆:科技“建”证可持续发展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基于建构主义的中小学生场馆学习活动设计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UFI全球场馆地图》发布亚太区展馆总面积为全球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