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生成逻辑探源
2022-06-20戴一帆
戴一帆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心怀人民,肩负民族振兴之重托,不懈奋斗已百年有余。赓续此种精神并非易事,需要使命信念加以支撑、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论个体亦或政党、国家,使命这一方向性指引,总是寓于作为起点的初心之中,并以之为依托,适应时代更新发展。而对初心进而是使命的理解认知,则需回溯历史、总结经验。只有对党的过往历程加以辩证考察,才得以厘清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生成的内在逻辑,明晰使命何以在党内生成,继而自我审视和发展延续。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系统梳理了党百年来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上述问题的探究提供了极好的文本参考。当然,正如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般,历史决议这一形式本身便是凝聚党内外广泛共识、增强使命信念感的重要途径。
一、理论逻辑:使命何以形成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先进性“首先体现为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所以党的初心使命,必然内含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之中。正因如此,若要回答党的使命何以生成的问题,需深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考察其理论品格和现实指向。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使命必然具有人民性。马克思主义以人民的最根本、最广泛利益为基本立场,并以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最高追求。因此,正如《决议》开篇所谈及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贯彻于党的行动之中,并在历史各阶段呈现不同使命特征,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因此,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正是在此种前提下,中国共产党才得以获得领导人民的合理性、团结人民的可能性,这恰是唯物史观的现实表达。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使命必然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及其基本原理深刻揭示了社会现象背后的内在规律,指明了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向,从而给宏大初心指引了具体可行的实现路径。科学性要求理论结合实际。纵观中国共产党党史,挫折总是在理论刻板化、教条化进而不再具备科学指导意义的境况中出现,表现为“左”或右的错误。而理论和实践的真正飞跃,仅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和优秀传统创新性结合的条件下才得以实现。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使命必然具有实践性。“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也是其科学性得以成立的基础。直观地说,从《决议》对建党以来四个时期的概述看来,“夺取”“革命”“建设”“改革”“开创”是关键词,这无不凸显党的行动力。进一步讲,也仅有实践才能将理论设想付诸现实,才会使初心使命具象化而不至于落为空谈。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使命必然是与时俱进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不仅来源于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而且来源于它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新的时代实践需要新的理论予以指导,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结合具体实际、结合优秀传统的方式创新理论。而理论创新有其现实指向,即切实解决人民的现实关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究其本质,这是初心及使命的“再生产”,以确保初心常在、理论常新。
二、 历史逻辑:使命何以凝聚
不同于前两个历史决议在内容上更多聚焦党所面临且亟待厘清的迫切问题,《决议》倾向于对党史加以整体把握,系统凝练历史经验。因此,无论就其内容架构、写作手法亦或史料梳理、历史评价,皆能体现出大历史观的深厚意蕴。这实际上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何以在历史进程中凝聚的问题。
《决议》对党的四个主要阶段的叙事是条分缕析的,开宗明义地指出了特定阶段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及社会的主要矛盾,由此凸显出历史的主线及主题。“主要任务”这一表述本身便是富有使命及信念感的,它既是奋斗争取的具体目标,也是实现初心的必经路径。换言之,目标的具体化是使命得以凝聚的基础,而对主要任务及其主次矛盾的全面认识和把握,更需共产党员在实践中发挥主动精神和不懈毅力。《决议》关于党史各阶段的架构处理,实质上体现了党以使命指引的历史主动性,而上一阶段矛盾的解决再至下一阶段新任务的呈现,更是党的使命有效凝聚、不断推进的必然表现。
《决议》对史料的梳理是突出重点而非面面俱到以致大而无当的,这也是三个历史决议的一贯特征。无论是对各阶段的内容侧重亦或叙事篇幅,《决议》均凸显成就而非挫折,着重当下而非既往。这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使命得以凝聚、信念得以永葆的重要条件,即需更多依托党的正面的、成功的、团结的事迹加以鼓舞激励,而非过度关注负面挫败。这实际上涉及使命何以在个体和集体间形成共识的问题。简要地说,只有当所设立的现实目标被切实实现,才会有进一步奋进的基础和动力,也才能得到更多个体的内在认同,进而凝聚为一。
《决议》所作出的历史评价,是契合大历史观的,即不就事论事地评价细枝末节,而是从历史演进的宏观角度作出整体定论。基于文本分析不难看出,《决议》提供了包括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等若干历史视域。这赋予了党的初心使命以丰富意蕴,并从多元视角阐述了坚守使命的深远历史意义,从而使之覆及最广大人民。正因如此,统一战线成为可能,并成为党凝聚动力智慧、汇聚人心力量的制度优势和重要经验。
三、 实践逻辑:何以审视使命
若非行之艰难,则无业之恢弘。党的百年历程绝非坦途,而是多次陷入关乎存亡的危急关头。其中原因,一方面在于对党的使命的长期性认识不清,对所处状况作出过高的乐观估量,丧失准确判断;另一方面是失了初心,无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解放大众的工具,将之教条化、刻板化,从而誤了方向,造成重大损失。这些错误归根结底,在于未能全面认知我们党的使命并及时加以纠错,使得凝聚起的力量由建设转向破坏。而如何审视使命,作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在《决议》文本中借由实践逻辑得以阐明。
“我们党历来高度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无论是针对延安整风过程中出现的争议认知和错误倾向,以期彻底解决党的历史问题的第一个历史决议,即《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还是聚焦全面准确评价毛泽东功过及其思想,以期拨乱反正、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历史决议,即《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亦或是当下为“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第三个《决议》,无不是以追溯党的历史的方式呈现初心,以反思总结经验,以凝聚党内外共识的一锤定音的重要论断明晰使命。其中的关键在于认清在理论及实践中浮现出危险倾向时,以全党决议的形式统一思想和行动的必要性,这是永葆初心使命成色的必要保障。
坚持独立自主,是党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党的使命得以在实践中全面贯彻的重要条件。如前所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是党的初心追求,这必然要求党站稳中国立场,走好中国道路。历史已证明,生搬硬套外国模式——器物、制度、理论无一不尝试过——是要不得的,必然遭遇失败、成为附庸,更不必谈所謂初心使命。恪守使命需独立思维、清醒认知,对所处境况应能作出切合实际的判断,并以此为标准检视时下认知,以期及时审视纠偏纠错。
四、价值逻辑:何以延续使命
使命由其生成,再至凝聚起磅礴力量,并加以适时审视,对于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生成问题而言,实已基本作出回应。而余下的关键问题,在于初心使命何以延续发展,即在不同代际的党员中赓续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较优的社会环境下,如何更好地保持居安思危的动力和习惯。
《决议》文本在“历史经验”一节中给出了答案,即需始终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自我革命。胸怀天下,为全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而终身奋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旨归,故而也理应是共产党员的共同特质和追求,构成初心使命相维系的重要精神节点。同时,此种目标也使得党的使命得以细化,得以贴合实际进而被感知,正如《决议》中所述“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提升人民生活、促进公平正义,以趋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为党的初心使命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共同特征。
要不断坚持开拓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如何结合所处新的时代环境,把握新的发展条件,创造新的理论范式和实践模式,是党的使命得以落地进而发展的指南,也构成了不同时期党的使命的具体差异。就上述例证而言,人民生活以何种方式提高、公平正义以何种方式推进,这些具体内容均构成使命的重要内容,呈现出时代特性。因此,若固着于某一定式,则易故步自封、陷入停滞僵化,理应顺应时代潮流、锐意拓新。
要坚持自我革命。纵观历史及现实,部分党员丢了使命、失了信念,最终腐化堕落,是始于对自身理论学习和实践标准的放松。“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要始终以真理淬炼自身,进而将党的初心使命真正融于为人民服务的红色血脉之中。若予以总结,“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想更崇高”,这或许是对使命的传承基于价值逻辑的最好注脚。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双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