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高校美育活动的传播策略
2022-06-20沈迪
沈迪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整个人类社会发生全面变革,作为社会认知行为的美育活动,在智能媒介时代展现出独特风貌。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整体推进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工业社会向智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制定符合当前媒介传播特点的传播策略,是高校美育有序进行、获取成效的科学途径。
关键词:智能媒介 高院 美育 传播策略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各个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元宇宙、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提升传播效率的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技术的美学向度,反映在教育行为的主体建构与丰富属性上,使原有单纯的人类活动在赋予技术指征之后具有数字化的特征。
美育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发布,提出“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切实改变高校美育的薄弱现状,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智能媒介时代的改到来,当前高校美育教学的构想与应用要适应新的传播环境,要在媒介社会学意义上形成美育符号象征交换的适宜场域,拓展以感性为载体的有效说服渠道,方可在不停演化运动的现实生活中找到符合未来社会趋势的教学传播策略。
现代社会是媒介社会,由人的质料开始延展,一切社会行为都被视为媒介的延展。作为一种社会交往行为,对高校美育教学的媒介社会学意义研讨有两个向度,一是人类生活媒介异化后,教育活动通过艺术形式予以执行的优势;二是在传播环境革新的角度,美育作为一种信息传输行为会带来整体创新效应。
1.智能媒介时代媒介和人的关系。人的媒介本质在智能媒介时代凸显,为高校美育的传播提供了阐释依据。美育教学可以看作通过媒介和表意符码的转换对传播者进行思想强化,以改进其对传播过程的导控。作为知识信息和道德编码的传播者,高校教师是主流意识形态立场上的职业传播者,因此,面对学生这一甄别信息来源能力欠缺的受众,教师要站在主流价值立场,对学生进行传播服务。这一立场是否稳固,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决定了教师的传播效果。在智能媒介时代,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与生产机制,已不适应技术媒介与文化环境的演变。美育作为符合阶段性社会发展的教育手段,是带有大众趣味与通俗导向的非语言符码。在表意设计上,以美感冲动来诱发受众的本真体验,用丰富的、适度的信息过载与信息扩散增强传播效果。
2.美育的社会学价值。智能媒介社会的媒介革新与社会媒介化同步体现,社会影响和媒介演进息息相关。技术的扩散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核心变量:传播源(创新)、扩散(创新的传播)、社会。高校美育教学的实施,意味着教师教育职业技能培育的感性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理性,以艺术赏析、愉悦共情的方式予以共振,从而以新的信息获取方式与沟通方式,带来人们所获取信息的结构变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行为方式。社会的媒介化要求教育行为要改善沟通方式,要求教育灌输性质的消解,以美育志趣营构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和沟通环境,对传播扩散效果提升有重要意义。媒介权利在智能媒介时代的社会结构中比重不断增强,形成网络和数字文化衍生的文化传播方式,表现为后喻文化影响之下的社会文化代际嬗变。美育在这样的传播格局下,其教育功能和社会价值会得到充分体现。
智能媒介的社会效应,不止是方便与快捷,还并存着潜在的自反因素。以媒介社会学角度来看,美育工作面临以下挑战。
1.虚拟社区“作茧效应”对普适教育的阻碍。智能媒介时代,人们的生活空间和行为交往越来越多地发生于虚拟社区,电脑、手机等数据移动终端的不断进化,以及各种应用APP,使人类每天在虚拟空间的活动存续逐步超过现实行动,成为生命活动的社会认知主体。尤其是以兴趣和爱好建构形成的小众社区,普遍存在“信息茧房”现象。在“信息茧房”中进行活动的受众群对使其感到不自在、无吸引力的信息抗拒接受。在“互联网+”社会,技术的进步放大了作茧效应,一个个基于“云技术”、虚拟现实等生成的虚拟社区,由于数字生存的便利,其生命力与传播场域大大拓展。人们由于体验感、浸泡感的快感享乐而沉溺其中,影响了现实交往与社会参与。教育活动在当下依然以讲课传授、田野学习等为基本教学方法,虽然美育以对艺术的赏析、美感的践行作为方法,相比教育手段更为丰富,但是在兴趣的生成、过程的刺激、低端生理快感的获取上,难以抗衡虚拟社区活动。在传播社会学意义上,“作茧效应”使作为传播行为的教育活动中主动受众的比例降低,受众难以从教育活动的信息传播中获得媒介满足,使美育教学手段丰富、教学体验愉快的优势受到影响。
2.艺术教化的沉浸式转向。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化,用艺术的感性情动诱发受众对于美的崇尚,对于爱与真的践行。工业社会以来的美育以景观的营造来发起,艺术品的美赋予受众的官能感知演化为信息意象,其引发的符号交换是教育编码传输与信宿解码的正向反馈与说服。但是,随着消费社会景观化的式微,智能媒介时代的景观符码被沉浸体验所取代。智能文化的文艺生产模式成为文化工业的风向,普遍交互的触觉界面、電子传感系统、云计算、人工智能、全息投影等智能科技在传统媒介上的进一步拓展,构造出一个以人机交互为主要生产模式的新型智能文艺系统,大众逐渐被交互仿生、情景模拟细腻的官能特质所吸引,对高雅的、异化的、严肃的艺术赏析形式敬而远之。在教育效果上,传统的文艺形式无法与智能文艺去竞争,在媒介的主导意象传递方面,智能文艺技术上与大脑生理反应联系,在精神上直达欲望,智能文艺作品“通常以某一感官为切入点,邀请欣赏者以听觉、嗅觉、触觉体验参与,把观看等感官动作转换为数字依据,用计算机调动相应程序,实现影像或声音的变化。”因此,智能文艺的内容可塑性、层次感非常突出,消极快感趋向严重。电子游戏、浸泡式戏剧、网络直播、真人秀等成为这一时代的艺术流行趋势,平面艺术已被互动方便、碎片时空的艺术形式驱逐。
3.AI信源的机器生成与诉诸感性的变迁。以往的教育行为,都是以学校为信源的、权威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传播过程呈现闭环。学校、教师作为不同层次的信源和渠道控制者,掌握着信息的传播进度和媒介监管,因此,当受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得到满足,信源说服没有效果,学校和教师应该迅速调整传播策略或者内容生产。但是,智能媒介社会的学习越来越依赖机器终端与大数据算法,教学内容信息的生成与筛选往往源自使用者的兴趣,机器会按照用户喜好来施行同质性的推送,那些内容相仿、迅速获取快感的部分会取代教师原本所准备的传统课程内容。诉诸感性的艺术优长或许是图像时代美育的专属特征,但是,数字时代的体感获得是由智能技术对受众个体的“刺激——反应”机制得到的,其本质是受众反馈的翻转,可以视为教育审美主体的信息服务对象的选择。在以他者为主导的兴趣滋生与依托AI达成自我主导的兴趣快消竞赛里,后者更有优势。
4.职业的去身份化与终身学习。在以往的教育视野中,教育是进入成人阶段与现实社会的特殊磨砺过程,集中化学习与课堂讲授是行之有效的途径。智能媒介时代依托网络技术产生的新的线上学习方式,使课堂讲授行为赋予教育活动的仪式感大大丧失。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行动,是以各类言行建构的活动预演,“教—学实践”就是由人类与非人类的“物质性—话语性”的行动构成,每一个具体的“教—学实践”,都是这一个社会交往行动的操演,教师堪称教育行动网络中的主导行动元,作用是用自身的能动传递给学生。在人工智能的挤压下,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受到冲击,学校教育之外的教育形态成为未来的中心。班级授课制与标准化教材为基础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已开始为MOOC、虚拟交互课堂等取代,教育的形态由实体型转变为“行动者—网络”的结构。
施行正确的传播策略,是媒介与社会形态变化之后美育践行的关键要素,也是教育范式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1.依托算法锁定舆论领袖。以算法为依托,对虚拟社区的舆论领袖精确锁定,以其为切入,深入小众封闭的“信息茧房”开展美育活动。在美育信息的传播中,媒介生活的特质正在扼杀美育与现实道德的社会化联系,教师和学生的实体教育互动在虚拟社区进化后,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迅速呈指数化减少。而能时刻频繁和学生沟通,影响学生信息选择的往往是其生活的虚拟社区的舆论领袖,这一情况在Z世代尤为突出。教师教育、思政教育保有正统、严肃、古典的烙印,无法与娱乐兴趣合流。所以,美育的信息传播可能需要舆论领袖的二次传播,其对教育信息与艺术感悟的审查筛选后,通过符合虚拟社区的媒介仪式传递给社区里的追随者,获得更好的传播体验。相比舆论追随者,舆论领袖使用智能媒介一定更为频繁,更易用算法对其锁定。
2.以教育戏剧改善美育授课体验。教育戏剧是一种以艺术行动进行知识传授的教学手法,是由任课教师在其教育课堂内灵活运用的一种戏剧学习与教学方法,不拘泥于任何形式、时间与空间,也不限制人数。教育戏剧对学生的感知体验,由于其角色扮演的交互沉浸方式,暗合了智能媒介时代的艺术审美趋势与交往的间离美学原则。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营构的叙事张力与忘我氛围,是虚拟现实技术暂时难以实现的;人类交往触碰的真切质感与心灵呼唤,是数字仿真的未来发展前景。有学者认为,随着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戏剧活动的优势也会消失,但是,作为生命仪式的戏剧表演,其净化人类心灵、引导受众趣向的功能会一直延续。教育戏剧尤其是应传递爱与真的美育剧场,其通过场景还原获取回应的能力是实体与实体的合作,是自然媒介的特征所赋予的。
3.建构高校人文关怀的媒介环境。教学内容的边际规约了教育的活动范畴,原有的社会氛围和媒介导向对教育受众主体的人文熏染,是其教育网络运行良好的保障。在媒介社会学的视野中,“环境即是媒介”。媒介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人文同构,对美育行为的教育信息内容有重要意义。美的期待与美的意境是内容文本的生产依据与核心竞争力,智能媒介时代,时空环境的人文建构是媒介内容审美意义满足受众心理期待的有益渠道。“通过媒介建构的一系列审美符号,传达特定的艺术表征形式,这些符号恰恰弥合了主体异化的精神生态。”因此,以高校为环境媒介展现其文化的魅力与责任,满足媒介智能进化的受众渴求,维护其因科学技术演进而式微的人文关怀,是对高等教育远期发展有益的。文化工业与技术主义和人文精神的相处方式,不应是单纯的相向而行,而应是携手合作发展。高校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堡垒,要营构人文关怀的环境,让身处其中的师生感受到教育的神圣。
4.注重心灵成长的主流价值引领。在任何时代,无论社会组织形式与教育行为主体有何改变,教师崇美向善的社会责任是一以贯之的,教师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使命要求不能动摇。教育尤其是美育的重要作用是启迪心灵的发展成长,学生心灵成长会决定其能否成为领域内的合格人才乃至优秀人才。在新时代,教师教育的职业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准则、美育方式的生发圭臬都一致指向教师心灵的良性成长。教育事业要坚持党的领导,教师心灵成长也要注重党性引领,方能在纷繁的媒介进化中保持初心,不忘育人使命。媒介事业的技术形式嬗变,可能带来的意识层面的革新,也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框架内,用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行动原则予以引导。美育在培育学生高尚情操、艺术修养方面,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发布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其总体目标是:到2022年,高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师资队伍建设和场馆设施明显加强,推进机制和评价体系日益完善,高校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显著提升。到2035年,形成多样化高质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学校美育体系。现在看,离这个目标尚存很大距离,高校美育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
參考文献
[1]潘祥辉.组织再造:媒介社会学的中国视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范小春,别君华.人机交互:智能文艺生产新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11-16.
[3]吴冠军.后人类状况与中国教育实践:教育终结抑或终身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哲学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01).
[4]张晓华.教育戏剧理论与发展[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4.
[5]任泽阳.智能媒体时代人文关怀回归路径探析——基于媒介环境学视角[J].文化艺术传播,2021(11).
[6] [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 .吴国珍,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编辑:朱垚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