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运动成为习惯让健康变为现实

2022-06-20刘忠国

黑河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小学阶段体育运动

刘忠国

[摘 要]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不仅要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使学生掌握基础的体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全民强身健体做好教育基础。本文从培养学生运动习惯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热爱运动,从而提升身体素质。

[关键词]体育运动;运动习惯;小学阶段

对于学生运动习惯的培养,教师要意识到这不是短时间能够实现的。要有序加以引导,强化学生的思想认知,才能够真正将习惯培养起来,使学生真正热爱运动。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了解养成体育运动习惯的意义,并根据养成习惯的意义制定培养策略,同时,根据策略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思想教育、习惯培养和运动练习等多方面来展开引导,既让学生有积极的运动兴趣,又有主动运动的意识,以多样的方式进行运动锻炼,从而提升个人身体素质,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一、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重要性

首先,在小学阶段就要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习惯。小学阶段是习惯形成的起始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强,爱好广泛,对未知事物和未知领域的好奇心较强,所以可以多尝试、多选择,找到自己热爱并适合的运动项目,在长期坚持下,会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个人品质。其次,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会提供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的练习与实践机会,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这有利于运动习惯的培养。另外,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为了提升全民的幸福感,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全民运动也是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在各个阶段强化人们的体育意识,普及全民运动,在小学阶段就要有效落实,让学生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影响学生运动习惯的因素

(一)学校教育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

这里的不重视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的低效开展上。一方面,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规划不到位,只注重学生的体育练习效果,忽略学生体育练习的过程,为文化知识的教学让位。另一方面,硬件设施的准备不到位。小学阶段的体育项目多种多样,不同种类的体育运动需要不同的设施和场地,如果准备不充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会大打折扣,影响体育练习的效果和运动习惯的培养。

(二)教师教学工作做得不充分

要想让学生养成一项个人习惯,如果没有强大的意志力和兴趣支撑,就需要有人进行积极的引领和指导,所以,教师的个人影响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师既需要制定长远的习惯培养计划,又需要组织学生学习多样的体育运动项目,能够有序练习,进而进行教学指导,让学生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另外,有些教师教学示范不规范,体育教学效果也会不好,教师应不断提高。

(三)学生个人体育练习的态度不端正

虽然说学生爱跑爱跳,但是真正要去学习一项运动时,也会产生较为被动的心理状态,所以,教师的教学指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有些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惰性较强,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加以注意,重视思想教育,以激励学生多多运动,多多练习,强化习惯的养成。

(四)家校沟通不到位

学校教育中科目较多,每一门学科的学习时间相对较少,所以,体育运动的开展不只需要在校内和在课堂上开展,还需要利用课下的时间来补充,家庭环境的影响十分重要。如果家校沟通不到位,学生在课后多运动会被有些家长认为是在逃避學习,所以教师要和家长沟通,让家长发挥家庭环境的积极影响作用,督促学生做好运动练习,强化习惯培养。

三、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有效措施

(一)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提升运动主动性

小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很有热情,如果喜欢某一事情,胜负欲较强,也愿意克服困难。所以,要想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让学生建立运动的意识,应将其作为一种兴趣爱好,让学生有主动的选择性和积极性。例如,在介绍某一体育运动时,可以先组织一些游戏活动,以胜负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对于跑步而言,学生一般都不喜欢单纯进行跑步练习,这一运动形式上较为枯燥,又非常考查学生的个人综合体质,所以,可以展开一定的比拼活动,激发学生对胜利的渴望。另外,对于学生体育爱好的培养,教师不仅要从学校教育出发,而且要做好家校沟通。体育锻炼是全民的事情,不只是学生需要进行一定的体育运动,每个人都要通过锻炼来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最好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可以一起运动,可以多与家长一起练习,增加运动乐趣。作为家长,要支持孩子的练习,尽可能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或是提供一些练习的设备,与孩子一起运动,强化体育运动的意识,养成热爱运动的个人习惯。

(二)科普体育锻炼的基本常识,使学生建立运动意识

思想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对于体育运动而言也是这样,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为什么如此重要,如何做才能够达到良好的练习效果,而不能让学生只是一味进行练习。要科普体育锻炼的基本常识,强化学生的运动意识。例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习是为了自己,运动也是为了自己。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就要重视体育运动,这不仅能够让身体灵活起来,而且能提高个人素质,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在运动的过程中,学生要正确进行练习,才能收获良好的练习效果。在提升学生思想认知的基础上,对学生运动主动性的激发也会更有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三)培养学生听指挥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制力

教师可以根据体育教学内容设计体育游戏,并向学生详细讲述体育游戏的规则,同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规则。这不但能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而且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听从指挥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制力的目的。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排成纵队”时,可以先将学生分成五至六人一组。然后宣布:“接下来进行‘一二三木头人’游戏。”向学生说明游戏规则,之后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听指挥的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制力。

(四)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提升学生运动水平

教师在教学生体育动作时,可以先示范,让学生观察后进行模仿,同时可以让学生对所模仿的动作进行思考,这能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运动水平,从而增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自信心。例如,在教学“立正和稍息”这两个动作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立正”的动作,并让学生在观察后模仿。在学生模仿时,可以检查学生的模仿成果,并指正学生。当学生做出正确的动作时,要提出表扬,并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教师根据学生的动作、努力以及进步等方面对学生提出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运动水平。

(五)培养合作竞争的习惯,提升学生运动热情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适当让学生以合作竞争的方式开展活动,这样能够使学生了解合作竞争的价值,并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竞争的趣味性,从而培养学生合作竞争的习惯,并提升学生对运动的热情。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跳绳时,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喜欢跳绳吗?会跳绳吗?能不能向大家示范跳绳?”学生展示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展示过程了解学生的跳绳能力。接着,可以将学生分为三到四人一组,并在每一组中安排一名会跳绳的学生。学生分好组后,可以让学生按照小组进行站位。之后,向学生展示基础的跳绳动作,并让学生进行模仿。同时,向学生讲述与跳绳有关的趣事或知识。在学生对跳绳有一定的了解后,可以让学生按照小组进行练习,同时需要观察小组的练习情况。当遇到学生不积极练习时,可以对其说:“接下来会进行小组间的跳绳比赛,我觉得你所在的小组可以夺得前三名。”当遇到小组成员不合作,学生独自练习时,可以说:“后面会进行小组跳绳比赛,每一位小组成员的跳绳成绩都决定了小组的排名。我觉得如果你们几位合作练习,肯定能夺得前三名。”学生练习完毕,向学生说明比赛规则,为学生安排小组比赛顺序,并开展小组比赛。

总之,通过以上策略培养学生,可以提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和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习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耿秀秀.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J].智力,2020,(16).

[2]马璐璐.小学体育培养学生终身运动意识的有效方法[J].智力,2020,(14).

[3]董婵婵.小学低段学生良好体育运动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J].考試周刊,2018,(84).

[4]邵渊.小学体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运动习惯[J].考试周刊,2017,(29).

猜你喜欢

小学阶段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体育运动中的物理知识探索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引导实践探析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化策略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