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叫城遗址——4700年前的史前城市

2022-06-20程菲

百科知识 2022年12期
关键词:城头木柱稻作

程菲

2022年3月,备受关注的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揭晓,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成功入围。鸡叫城遗址地处洞庭湖西北的澧阳平原,西南距城头山遗址13千米。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中晚期大型聚落遗址。“鸡叫城”的名字源于一个传说,相传是仙人在鸡叫前筑成的城。《直隶澧州志·古迹》记载:“鸡叫城,州北二十里,平原中突起土阜,周遭如环,约四百余丈,中间甚平衍,四门相向,不类生成者。俗传仙人夜筑此,值鸡鸣而止,故名。”1975年,澧县当地考古工作者发现了鸡叫城遗址。鸡叫城遗址被发现后,仍然一直沉睡于澧阳平原,关于它的历史深埋大地。自20世纪90年代起,考古工作者一直在试图发现鸡叫城遗址的“秘密”。 2019——2021年,鸡叫城遗址作为“考古中国”重点实施项目,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开展了连续3年的发掘。通过多次考古发掘,鸡叫城遗址逐渐被揭开面纱,向人们展示了其独特的面貌。

2020年年底,考古学家在鸡叫城的西南角发现了一些木质尖角,随着进一步的挖掘,最终发掘出一大批木质结构建筑,其中编号为F63的规模最大。F63的布局是规规整整的长方形,五开间七室,面积达420平方米,加上回廊面积达630平方米。它的建造年代距今约4700年。F63建筑的木柱极为考究且形状多样,以直径约0.5米的半圆形大木柱为主,根据鉴定结果,其木材主要有楠木、香樟等。考古学家初步推测,F63应为高等级建筑,可能具有公共属性。这是目前考古发现的中国最早、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基础,其体量大、结构规整、基础保存完好,为中国考古百年首次发现,填补了中国史前建筑的空白,丰富了中国土木建筑史的内容,为理解长江流域史前建筑形式与技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F63让人惊叹的是它地下的建筑基础。远古人类开始建造干栏式建筑时,往往是在地上打一个洞,把木柱插进去,没有在木柱底部垫板。后来人们为了不让柱子在较软的泥土中下陷,会在柱子下垫上比柱子横断面大的垫板。F63柱子下垫的是超大的木板,最长近8米。这处建筑遗址告诉人们:4700多年前居住在澧阳平原的古人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建筑知识,他们在搭建大型建筑时会事先挖好基槽,然后在基槽内垫上又宽又长的木板以增加受力面积,防止柱子在松软的土地上下陷。此外,考古学家还在部分木板边发现了抬板时留下的绳索。考古学家为我们复原了鸡叫城的古人打地基的过程。第一步,挖出又长又宽又深的基槽。第二步,垫上又长又宽的完整木板。它们最长的近8米,宽度多在0.43米左右,厚度多在0.1米左右。第三步,在木板上立上又粗又长的大木柱。粗壮的黑色木柱残段显示,木柱直径多在0.55米左右。这样的方式大大增加了柱子的受力面积。当时没有金属工具,鸡叫城人是用石制工具和木制工具加工出这些巨大的木材的。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编号为F63的这处远古大院有多处熟练使用榫卯技术的木质结构,即便是相隔了4700年之久,我们也能从中看到湖南先祖们高超的建筑工艺。专家们不解的是:湖南冬季气候阴冷潮湿,夏季酷热难耐,而且澧县是在洞庭湖区,在这种潮湿的气候下,一件木质物件能保留下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更别说鸡叫城遗址这种大规模的远古遗迹了。它们是如何完美地保存下来的呢?

考古学家在鸡叫城二重环壕以外的西北地区发现了古稻田,年代为石家河文化时期(距今约4800——4400年)。已经揭露出的水稻田至少有100平方米,有数层水田叠压,疑似有犁痕、足印。鸡叫城的古稻田分布于鸡叫城遗址二重环壕与三重环壕之间,古稻田还用平行水渠分出空间,且以水系连通,形成了完整的灌溉系统。与此同时,考古工作者在城中发掘出谷糠层堆积,面积约80平方米、平均厚约0.15米。根据测算,产生这些谷糠的稻谷重量达22吨。如果按照一日两餐、每餐3两米饭的标准,大约可供1000个成年人吃46天。另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炭化粟,并在灰坑、壕沟和文化层中采集了大量土样,筛选出了桃、葡萄、猕猴桃、栎果、紫苏、花椒等植物。出土植物说明鸡叫城的先民除了种植水稻外,还种植粟来作为农作物的补充,同时还在遗址内、外采集野果作为补充。此外,鸡叫城先民还进行渔猎活动,以获取肉食资源,由此可以看出当时鸡叫城先民的食物非常丰盛。谷糠、犁痕、足印、古稻田的发现表明,4000多年前,鸡叫城的稻作农业已经高度发达,稻作水平已经相当高超,甚至能够供养大量人口。

毫无疑问,“史前豪宅”F63不是凭空诞生的,它的建造必定以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城或聚落为基础。鸡叫城遗址距离“中国最早的城”城头山13千米。城头山的存在,比鸡叫城遗址早了1000多年。城头山的衰落时期,正是鸡叫城的兴起时期。两座城池之间,到底有无关联?鸡叫城遗址与城头山遗址均被列入“城”,原因之一便是均有人工夯筑的城墙。城头山的一段古城墙有幸保存了下来,而鸡叫城的部分城墙因晚期被破坏,残损不全。

通过近几年的考古工作,鸡叫城遗址的总体布局终于被考古学家逐步揭开。就像现在的城市环路格局,约4000多年前,鸡叫城遗址就形成了以三重环壕做空间区划的城壕聚落集群。这种三重环壕的聚落结构在长江流域为首次发现。城内的面积约15万平方米(含城墙),功能分区明确:第一圈环壕以内是城的主体;第二圈环壕以内是生活区、居住区;二重环壕以外,主要用来种水稻。

在鸡叫城遗址被发掘前,除了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残破的榫卯木结构外,我们很少在其他遗址上发现类似的榫卯技术。这使一些人怀疑那是一个孤例,之后传承并不多。而鸡叫城遗址出土的这些榫卯结构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们共同完美地证明了中华先祖在文化上有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一面。

在世界建筑史上,中国人有一项技术是独步天下的,那就是不用一颗钉子,就能使两个分离的木质物件紧密咬合的技术——榫卯技术。什么是榫卯技术呢?这是一种实现木与木相连接的结构形式,凸出部分为“榫”,又叫“榫头”,凹进部分为“卯”,也叫“卯眼”。这种技术无需一颗铁钉,更不用胶水,就可以实现凹凸部分的无缝连接。

中国人掌握榫卯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据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来看,中国人早在7000年之前就已经掌握了榫卯技术,这里出土的许多建筑木构件上凿卯带榫,尤其是发明使用了燕尾榫、带销钉孔的榫和企口板,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榫卯结构。

但是,作为内陆省份的湖南的先人是什么时候掌握榫卯技术的呢?别看湖南近现代以来星光熠熠,但在古代,湖南长期是蛮荒之地的代表。比如“破天荒”这个词就跟湖南有关,说的是唐朝时候,湖南终于有个叫刘锐的人中了进士,正式开启了湖南人才进入中央王朝视野的序幕,所以叫“破天荒”。现在终于可以证明,至少在4700年前,湖南人就已经熟练掌握这门技术了。

鸡叫城所在的澧阳平原位于洞庭湖西北岸。在鸡叫城遗址所处的澧阳平原,城头山遗址、彭头山遗址、八十垱遗址等早已证明,这里具有高度发达的史前稻作文明。在城头山遗址的城墙底部,考古专家发现了距今约6500年的古稻田,稻田有着规整的土埂、灰色的田泥,以及清晰可见的稻叶、茎、须和稻谷。稻田西边的原生土上,还有人工开凿的水塘、水沟等初步配套的灌溉设施。该古稻田被考古专家认定为世界现存最早的水稻田。

城头山古老的水稻田堪称稻作之源。而澧阳平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稻谷还可再往前追溯到9000多年前。1988年,在距离鸡叫城遗址11千米、距离城头山遗址2千米的彭头山遗址,就发现了距今约9000多年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痕迹——稻壳与谷粒。这些稻壳与谷粒被大量掺杂在陶片里以提高陶制品的烧制温度,陶片里还有很明显的稻秆和稻叶印痕。这一发现为确立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乃至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基础。此外,1996年,距离鸡叫城遗址6千米、距离城头山遗址18千米的八十垱遗址,考古人员发掘出距今约8000多年的近万粒炭化稻谷。它们的发现,为科学完整地认识“古栽培稻”在植物进化过程中的群体特征与地位,认识原始农业的真实面貌与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八十垱遗址内发现的稻作遗存,不仅向世人展示了远古水稻的原始形态,而且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世界最发达的原始稻作农业区。

城头山遗址位处澧水中下游、洞庭湖西岸、澧阳平原。6500年前,先民在这里筑城群居,农耕制陶。居住区、制陶区、墓葬区、祭祀区等残存遗址,城墙底部的水稻田遗迹,展示馆内炭化的水稻颗粒,无一不证明这座城曾经的辉煌和农耕的繁盛。1991年以来,考古学家先后15次对城头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近9000平方米,出土文物1.6万余件。考古学家取第一期城墙下压的木炭標本做碳14年代测定,结果是距今6000年以上,据此考证城头山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城,且保存完整、内涵丰富、文化序列非常清晰。作为中国最早的城,城头山有基本的规划和空间布局,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东西、南北两条大道,居住区、墓葬区、制陶区、农业生产区安排得井井有条。6000年前,这座城里住了多少人?专家推测,可能有三五千人。而在城的周围,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聚落与城关系密切。城头山的城市烟火存续了1000多年,到距今5000年左右,13千米外的鸡叫城遗址兴起,城头山从此衰落。

猜你喜欢

城头木柱稻作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复合加固圆形木柱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
四面受火木柱耐火性能试验研究
FRP加固木柱轴压性能研究综述
稻作村落建设:乡村振兴的新视野
——以宁波市为例
传承古城文化
一朵警花开万家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人防主体结构木柱的加固措施研究
战鼓隆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