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探析

2022-06-20郑冠群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音乐学科培育路径课程开发

摘要:后疫情时代背景推动了基础教育线上音乐课程的发展。将音乐短视频作为线上学习资源应用到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为培育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可能路径。音乐短视频线上课程开发应符合情境创设、主题聚焦和结构完整三个原则。同时,依据音乐短视频时长较短、观看便捷、互动性强的特点,将拓展课程内容、丰富课程类型以及加强多元合作作为基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短视频课程开发策略。

关键词:音乐学科  核心素养  培育路径  音乐短视频  课程开发

引用格式:郑冠群.后疫情时代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探析[J].教学与管理,2022(18):73-76.

互联网技术发展推动了数字化教育变革,疫情时代的防控应对更是加速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数字化发展进程,“停课不停学”的教育工作安排致使各类线上课程层出不穷。国家层面开通了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免费提供涵盖小学一年级至普通高中三年级的网络课程与教学资源,部分省、市教育部门也组织优秀教师开发多种线上课程,包含名师讲堂、知识梳理、延伸阅读等模块,供学生选择和学习。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线上课程逐步成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推广范围不断扩大。在传统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如何发挥线上音乐课程优势、促进线上线下教学融合,以此完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成为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应用音乐短视频课程培育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可能性

后疫情时代推动了各级各类学校课程线上学习资源的发展,但由于音乐学科长期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现有音乐学科线上学习资源还存在一定不足。然而数字化教育变革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音乐学科线上学习资源同样应该成为推动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短视频引入音乐学科线上学习资源的开发中,为培育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途径。

1.现有音乐学科线上学习资源的缺陷

现有的音乐学科线上学习平台和网络课程根据其根本属性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线教育市场中各种模式的音乐课程产品和学习平台,另一类则是由国家及地方教育部门提供的线上音乐学习平台和网络课程。由于前者的根本属性是市场性和盈利性,后者的根本属性是教育性和公益性,它们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同。在线教育市场中的音乐课程产品和学习平台多以营利为目的,聚焦于学生音乐专业领域的发展,如针对某一器乐演奏的线上课程;而由教育部门提供的线上音乐学习平台和网络课程则免费向公众开放,立足于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如教育部通过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向学生提供的优质学习资源。在教育性和公益性的网络学习平台中,音乐课程学习资源主要采用名师教学的形式,教学内容包括教材中的歌曲视唱和音乐欣赏。总体来看,相较于其他学科的网络学习资源,音乐课程线上学习资源数量有限、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线下音乐课程的边缘化地位,并未将音乐课程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凸显出来,不利于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2.线上学习资源应成为音乐学科素养培育的重要补充

为弥补现有线上音乐学习资源的不足,各学校应充分挖掘校内课程资源并对其进行补充和延伸,鼓励本校教师参与线上课程开发活动,丰富线上音乐课程学习资源的数量和形式。教师作为线下教学的参与者,最为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能力,将教师参与线上课程开发作为纽带,可以更好地促进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进行线上音乐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对线上课程进行清晰定位。首先,在课程目标方面,线上音乐课程仍要保证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的集中体现,避免将线上课程作为学生音乐基本技能的课后练习平台;其次,在课程内容方面,线上音乐课程不该是线下课程的简单重复或超前教学,二者应在内容上相互补充;最后,在课程实施方面,线上音乐课程应考虑到学生课后学习的实际情况,增强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鉴于此,需要引入短视频为载体进行线上音乐课程开发,丰富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3.作为课程载体的音乐短视频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契合性分析

短视频作为互联网时代衍生的文化产品,是一种由图像、音乐、语言等多种要素相结合并在网络上流行传播的影像产品,具有播放时间短、观看便捷、互动性强,并兼具社交功能的主要特点[1]。相较于其他通过网络传播的影像产品,短视频受众广泛,更是赢得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因此将短视频作为线上音乐课程的载体,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线上学习的便捷性,有助于学生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短视频虽以其碎片化的呈现和表达方式博得了大众青睐,但也因其内容产生的内在逻辑和表达效果受到一定的负面评价,批判性的观点主要集中于短视频“娱乐至上”的价值取向及其易于导致感官刺激下的浅思维化倾向[2]。因此在将短视频作为载体引入线上音乐课程开发时应注意扬长避短,时刻谨记学校教育肩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方面在注重趣味性的同时也要避免内容的零散化,将短视频课程内容与线下教学内容建立有效连接,充分发挥音乐短视频的教育意义。

二、基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短视频课程开发原则

2018年,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印发,其中将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凝练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3]。早在2012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標准(2011年版)中将音乐课程性质规定为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此时,“核心素养”的概念虽然尚未被提出,但义务教育音乐课标中对音乐课程性质的界定与其后普通高中音乐课标中对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描述基本一致。虽然二者在对具体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方面有所区别,但对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概括则是统一的。因此,结合短视频自身特点,为培育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在进行音乐短视频线上课程开发时应注重情境创设、主题聚焦和结构完整三个方面。

1.情境创设

音乐短视频课程由教师提前录制,并非实时的线上教学,教师可灵活依据教学目标对录制的视频进行设计和编辑。在进行教学短视频设计时,音乐教师通常会在线下教学设计的基础上,选择压缩导入环节的时长,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在短视频开始阶段迅速进入到具体内容的教学。因此,在导入环节相对缺乏的情况下,教师需要在短视频内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迅速提升注意力,集中于短视频教学内容之中。短视频中的情境素材可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并在短视频设计过程中将创设的情境贯穿教学始终。如在设计“节奏学习”的教学短视频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多个难度逐渐递增的节奏类型,以游戏升级作为教学情境,在视频中通过教师示范打节奏、学生自行练习等手段,完成教师在短视频中、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共同打节奏升级,实现教师线上教学与学生线下学习的有机融合。

2.主题聚焦

音乐短视频课程的教学时长一般较短,只占线下课程某一教学环节的时长分配。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短视频设计时,应摆脱线下教学设计的惯性思维,省略非必要环节,视频内容直接围绕具体主题展开,一个短视频只关注某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或是某一音乐历史文化,切忌进行大规模、框架式的内容安排,不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所学内容,也不符合短视频的自身特点。如在设计与音乐历史文化知识相关的短视频课程时,教师可以设计音乐家系列教学短视频,每一个短视频介绍一位音乐家,最终通过多个教学短视频组合成系列课程。以作曲家贝多芬为例,可以在教学视频中以其代表作《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为背景音乐,通过文字与语言相结合的方式介绍贝多芬的生平、作品风格及主要成就,在有限的时间内营造一个丰富的人物形象,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3.结构完整

音乐短视频课程虽然继承了短视频方便快捷的主要特点,但其核心属性是教育性。虽以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设计,但短视频只是媒介与手段,课程实施中实现教学目标才是课程设计的中心。因此在进行音乐短视频课程开发时应注重短视频结构的完整性,不能为了缩短视频时长而传递给学生片段式、跳跃式的教学内容。音乐短视频教学设计应围绕某一主题展开,与其结构的完整性相互关联,聚焦于某一主题。教学设计应保持内部逻辑的一致性,每一个教学短视频包含一个完整的叙事性呈现,实现教学设计的结构完整性。如在设计演奏类短视频教学内容时,以节奏乐杯为例,视频中应包含演奏说明、教师示范、学生自主练习、配乐练习等环节,保证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演奏,熟练、完整地掌握某一节奏的演奏技巧。

三、基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短视频课程开发策略

为了进一步在线上音乐短视频课程开发中体现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的音乐学科素养,在课程内容、课程类型和课程开发方面应重点解析音乐短视频课程的具体开发策略,促使音乐短视频课程的新媒体技术优势充分发挥。

1.结合短视频特点拓展课程内容

在音乐短视频的课程内容选择上,与线下音乐课程相同,遵照音乐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规定,涵盖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和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三个方面。教师在熟知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短视频时长较短的特点,选择教材中趣味性较强和时长偏短的音乐作品,将其中主要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进行提取,作为音乐短视频课程的部分内容;同时充分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校特色,依据音乐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拓展到教材以外的音乐作品,将学生感兴趣的音乐素材纳入到音乐短视频课程中来。

(1)音乐基础知识方面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于基础知识的要求主要包括音乐基本要素、常见结构、体裁形式、风格流派和演唱、识谱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4]。将音乐短视频作为媒介引入到课程开发中时,以小学低年级为例,学生尚未对音乐基本要素完全掌握,识谱能力更是有限,教师可以将柯尔文手势和歌曲《哆来咪》相结合,作为音乐短视频的基本内容和素材,同时将歌词改为便于学生记忆柯尔文手势的内容,如“哆是一个小拳头”。教师在短视频录制中,一边有感情地演唱歌词内容,一边用动作示意柯尔文手势。学生在观看短视频过程中,通过模唱和动作模仿,熟悉了旋律、掌握了音高和节奏,并获得了快乐的体验。同时教师将身体维度引入到音乐学习过程中,使学生通过身体亲历,探索音乐知识背后的奥秘,获得音乐理解和审美感知的双重升华[5]。

(2)音乐基本技能方面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于基本技能的要求主要包括演唱、演奏和创作三个方面。其中,乐器演奏类教学在线上实施难度较大,教師不易通过网络视频辨别学生的演奏细节,也很难及时发现问题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因此在进行线上演奏类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适当降低教学难度,教学目标以了解、熟悉乐器演奏为主,同时注意避免长时间枯燥的演奏练习。以小学低年级为例,受身体条件发展的限制,高难度的乐器演奏存在一定困难,包含简单敲击类动作的打击乐器更易于学习。教师可以充分发掘生活中的乐器,与学生居家学习环境相适应,进行节奏乐杯短视频设计。以家中常见的纸杯或塑料杯作为演奏乐器,选择节奏难度适宜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时长尽量在三分钟以内,教师示范根据歌曲中的节奏“踩点”进行乐杯的敲击并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练习。通过演奏乐杯,学生掌握节奏的同时意识到音乐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一举多得。

(3)音乐历史与文化知识方面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于历史与文化知识的学习要求主要包括了解音乐发展史、代表性音乐家,理解音乐与姐妹艺术的联系等。在线下教学中,关于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要求通常被教师设计为音乐欣赏课或欣赏模块,而在线上教学中,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不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此时,教师可以利用短视频互动性强的优势,在音乐短视频中融入多样学习元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前文举例的节奏乐杯教学视频中,在视频结尾展示同样以敲击作为演奏方式的非洲鼓演奏片段,并用字幕或旁白的方式概括介绍非洲鼓的起源与发展,以此实现教学过程中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文化与历史方面内容的延伸。

2.结合短视频特点丰富课程类型

学校课程体系中拥有常规课程、活动课程、午间课程等多种课程类型,为了避免单一枯燥的学习模式,音乐短视频课程也应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进行。为了避免教学短视频过度碎片化和过度娱乐化的倾向,教学短视频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习惯,确保教育价值的实现。

(1)根据内容难度匹配不同时长

教师在进行音乐短视频课程开发时,虽利用了短视频时长短、趣味性强的优点,但仍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难度,合理设计视频时长。对于难度较大且相对抽象的基础知识类内容,可以适当延长视频时长,但不宜超过5分钟,这是因为短视频课程是提前录制,若长时间呈现教师单方面的内容讲述,容易造成学生失去观看耐心、快进视频内容;对于难度较小且操作性强的技能方面练习,可以适当缩短视频时长,但也不宜少于1分钟,此类教学设计不但应包括演奏方法讲解和教师示范环节,还应在短视频内留给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的时间,否则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容易沉浸在短视频轻松愉快的氛围而忽略自身的有效参与,无法保证学习效果。

(2)根据内容数量组织多样模块

音乐短视频课程时长短的特点限制了单个教学视频的内容丰富程度,教师自然无法在5分钟的线上视频时长内完成45分钟的线下教学任务,但其本身也并不是线下常规音乐课程的替代,而是一种补充与延伸。教师切忌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将所有短视频设计成5分钟时长的单一模块形式。教师在进行音乐短视频课程开发时,可以根据丰富程度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类别,内容相对丰富且教学难度大的可以作为单一模块贯穿始终地在短视频中呈现;内容相对单一且教学难度小的可以作为附加模块和其他教学内容有机拼接在一起,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放置在视频开头作为导入模块。通过多种模块的搭配和变换,可以有效防止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从而保证线上教学质量。

3.多元合作促进短视频课程开发

音乐教师在进行短视频课程开发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有限的视频播放时间内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呈现给学生。“合适的”课程内容既要让学生感兴趣,同时又要满足既定的教学目标,此时教师单枪匹马进行课程开发显然不如合作开发更为高效。通过建立教师间的合作,可以拓展课程开发的“素材库”,丰富音乐短视频课程内容。

(1)音乐教师间的合作

中小学音乐教师除了拥有教育学的专业基础,通常还拥有多样化的音乐专业背景,如乐器演奏专业、合唱专业、编曲专业等。音乐短视频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不同音乐教师擅长不同的视频内容模块设计。教师根据自身特点与能力完成所负责教学年级的音乐短视频课程开发后,应在校内或区内与其他音乐教师开展合作,尤其是在音乐文化与历史知识短视频模块部分,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各自的专业背景优势进行模块开发,最终综合形成系列课程模块。如二胡专业出身的音乐教师将二胡的发展历程、演奏方式、名家名曲等内容编制成一个课程模块,古筝专业出身的音乐教师将相关内容编制成一个课程模块等,多个课程模块统整后编入民族乐器系列课程模块之中,在多样化的音乐文化与历史知识中体现音乐学科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

(2)与其他艺术教师的合作

为了丰富音乐短视频课程内容,音乐教师可以与校内其他艺术教师合作进行课程开发,如舞蹈、美术、戏剧教师等,通过短视频课程模块展现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的艺术文化视野,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以与舞蹈教师合作进行音乐短视频课程开发为例,在短视频课程的音乐文化与历史知识模块中介绍芭蕾舞这一舞种,同时引入著名芭蕾舞剧作为名作欣赏素材,将背景音乐设置为《天鹅湖》中的《四小天鹅舞曲》,同时在短视频内通过文字、语言等形式介绍《天鹅湖》作者柴可夫斯基的生平、作品风格等相关文化知识。音乐教师通过与舞蹈教师合作进行音乐短视频的课程开发,帮助学生认识音乐艺术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形式特征,全方位提升學生在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方面的素养。

短视频作为数字时代背景下的文化产品,将其引入到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领域,丰富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媒介。后疫情时代背景下,音乐短视频课程的实施范围已经拓展至家庭,利用其趣味性强、参与性强的主要特点,带动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并结合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大型网络学习平台,构建艺术教育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拓宽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参考文献

[1][2] 王新刚,张蒙帅.“短视频”文化现象的价值困境及其化解[J].广西社会科学,2019(03):150-15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5-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5] 白学海.儿童音乐教育中“身体之维”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7(03):138-144.

[作者:郑冠群(1990-),女,辽宁葫芦岛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猜你喜欢

音乐学科培育路径课程开发
情商教育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师生互动实践
浅谈音乐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运用信息技术,让音乐课堂活力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