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步换景、定点观察,写出一片别样的风景

2022-06-20谢海虹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双龙洞移步换景

谢海虹

教学目标:

1.了解例文中的写景顺序,能用“移步换景”法描写一处风景。

2.能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用“定点观察”法写出特色。

3.能与同伴交换习作,交流评改,提出修改意见,并据此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

移步换景、定点观察,写出独属于自己的一片风景。

教学过程:

活动一、情境导入话游记

1.导语:跟着课本去旅行。本单元我们跟着作家巴金的脚步欣赏了“伟大的奇观”——海上日出;跟着作家叶圣陶去了浙江金华,体验了双龙洞中孔隙的窄小、内洞的神奇;随着作家袁鹰欣赏了北京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还和作家碧野一起骑马上天山,领略了天山独特的风景。祖国的山川河流处处皆有美丽的风景。生活中,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出示课件)今天我们就来记录一处游览过的美景。(板书:游____)

2.回忆你游览过的地方,哪里最让你难忘?这个地方也许是你家附近的公园,也许是你游览过的名山大川,现在在学习单上写下你最难忘的地方吧。

活动二、移步换景巧过渡

1.我们可以按照游览顺序来写游览过的地方,这方面可以向叶圣陶先生学习(出示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游览路线为“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这就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也叫“移步换景”(板书)。

2.回忆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旅游,在学习单上写出你的游览路线。温馨提示:如果游览的地方过多,注意取舍,对于印象不深的地方可以不写。

3.确定了游览顺序之后,怎样实现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的过渡呢?袁鹰的《颐和园》中的过渡是一个经典范例(课件出示《颐和园》)。作者是按“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的游览顺序描写的,那么是怎么实现景点之间的巧妙过渡的呢?画出过渡句,读一读。

4.小结:这些句子出现在每一段的开头,不仅点明了游览顺序,还用了“走进”“绕过”“穿过”“沿着”“顺着”“登上”“出来”“来到”等动词自然巧妙地进行景物的转换(板书:过渡自然)。

5.学生在学习单上学写片段(移步换景写景物:______)。

6.写好后汇报交流,小组互评之后学生进行修改[小组互评:☆☆☆☆☆(游览顺序是否写清楚了?),提出修改意见:____]。

7.总结:随着脚步的移动,我们眼前的景物發生了变化。只要按照景物的变化划分好段落,巧妙地进行过渡,游览的过程就清晰地展现出来了。

活动三、定点观察写重点

1.过渡:运用“移步换景”法进行描述有时会给人走马观花的感觉,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在旅游途中,我们看到美景往往会停下来欣赏,甚至会流连忘返,这个停下脚步欣赏美景的过程就叫“定点观察”(板书)。

2.作家碧野进入天山后,就对眼前的美景进行了定点观察(出示第二自然段)。学生自主阅读,体会定点写景应有条理的要求(板书:有条理)。

3.阅读《七月的天山》《颐和园》中的比喻句,体会写景应发挥想象力、用好比喻等修辞的要求(板书:用比喻)。

4.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五自然段,体会写景不仅可以写见闻,还可以写感受的特色(板书:写见闻、写感受)。

5.阅读《海上日出》,体悟写景还可以写出变化的特色(板书:写变化)。

6.把旅游中特别吸引你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吧!(学生在学习单上完成定点观察写特点:_______)

7.交流评议,修改习作[小组互评:☆☆☆☆☆(景物特点是否写清楚了?),提出修改意见:______]。

活动四、总结写法再修改

1.总结写法:写游记或参观类的作文时,要做到移步换景巧过渡、定点观察写重点。写景时要有条理、用修辞、写变化,不仅写出所见所闻、还要写出感受,这样才能写出不一样的风景。

2.课后,像本单元的例文一样,给自己的作文加上简短的开头和结尾,多读多思多修改,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猜你喜欢

双龙洞移步换景
游金华双龙洞
菩萨蛮·玄英梦
移步换景法
景美篇之行踪清晰
金华双龙洞之行
随着脚步看风景
会移步的骷髅
导演的手法——舞台换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