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哮喘发作需要做哪些事情
2022-06-19刘涛
刘涛
近期在上海发生的一例由于未获得及时抢救而离世的哮喘患者使人们再次提高了对哮喘的关注,当前我国的哮喘发病率逐年升高,加上当前疫情防护的严峻条件下,如何准确的识别哮喘并在哮喘发作时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至关重要。
哮喘有哪些危害?
哮喘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在各个年龄阶段中均可发生,临床研究表明,引起哮喘的发病因素较多,常见的如气道上皮细胞、T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等,哮喘在病情确诊后需及时治疗,否则可能演变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病人出现胸闷、咳嗽、喘息、白色泡沫痰等症状,且该病的病程持续时间往往较长,并且复发率高,治疗难度较高。
大多数哮喘是由于过敏、情绪、环境等因素而引发,人体在呼吸的时候,空气会进入到机体肺部,并对机体取得支气管粘膜、气管产生刺激,一部分人群的气管敏感度较高,从而出现粘膜肿胀,产生较多的黏液,从而造成了支气管管腔狭窄度越来越高,并随着时间延长,刺激的加重,管腔狭窄度也就越高,最终造成哮喘出现。
患者会表现为胸闷、咳嗽、喘息、白色泡沫痰,病程持续时间往往较长,并且复发率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面对哮喘该怎样做?
首先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若病人出现突然性的咳嗽、胸闷、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气促、说话不连贯、面色苍白或青紫等表现时,应及时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以及有无哮喘病史。
其次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
叮嘱患者进行吸气,在此过程中对患者的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有无显著凹陷进行检查,若患者的病情加重则会表现出胸廓膨隆、血压降低、心跳加快、奇脉(吸气时脉搏减弱或消失),同时,患者的情绪不稳定,并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等表现。
再次是呼叫紧急救援
在病人出现胸廓膨隆、血压降低、心跳加快、奇脉、意识障碍、情绪较差时应及早对患者应用其随身携带的药物。
当病人发生意识障碍、呼吸停止、心跳停止等危急症状的时候需要马上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并呼叫120急救。
在急救人员到来之前,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处理:抬高患者的头部,用棉签帮助患者清理其口腔分泌物,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并做好患者的情绪安抚,要谨记不能给患者喂饭、喂水,防止方式呛咳、窒息等。
一般情况下,哮喘患者会随身携带哮喘药物,如沙丁胺醇喷雾剂,应让患者含住自己隨身携带的沙丁胺醇喷雾剂喷口,在进行深吸气的时候喷雾一次或两次,从而使其呼吸困难得到改善。
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可以尽早给予吸氧处理,吸氧方式可选择鼻导管或面罩进行充分湿化的氧疗,吸氧的速度控制在2-4升/分范围。对于心跳停止、呼吸停止的时候需要及时通过急救专业人员给予心肺复苏。
哮喘患者风险预防
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对哮喘的了解和预防:患者及其家人积极了解哮喘病情发生的原因、病理发展过程、症状表现、影响因素等;在日常起居饮食方面应充分认识到哮喘与日常生活习惯的关系,同时,气候反应、致敏食物、花粉等都是引发哮喘的危险因素,患者尤其是注意在气候变化较大时做好防护,防止感冒、受凉等加重病情,远离尘螨、花粉、二手烟,禁食过敏食物,如鱼、虾、蛋但,日常可多摄入的健脾益气、补益肺肾的食物类型;日常生活中积极开展体育锻炼,运动尽量选择有氧运动类型,如散步、打太极等,注意合理控制运动强度;如果有干咳、呼吸紧迫感、连打喷嚏、流泪等哮喘发作先兆时,需要尽快到院就诊;患者应随身携带哮喘治疗药物,患者及其家人需掌握正确的药物使用剂量、雾化吸入器使用方法等,立即就医;
对于哮喘,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预防,尤其是从环境方面进行预防,在空气污染指数较高的时候尽量待在家中不要外出,并做好家庭环境的清洁工作,远离所有已知的致敏物质,日常所用的生活用品应尽可能选择防尘螨的类型,尽量不要养宠物,在需要外出的时候尽可能佩戴口罩,在医院就诊的时候应详细的为医师说明自己的药物过敏情况,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戒烟禁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升自己的免疫功能、心肺功能,同时要注意预防运动过度引起哮喘发生。
树立良好的心态
很多哮喘患者认为哮喘是终身疾病,因此对哮喘的治疗失去了信心,对治疗的意志非常消沉,对于这部分患者,其家属应积极对患者进行鼓励,并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认知,虽然临床对于哮喘并不能彻底根治,但对于哮喘的治疗技术则已经比较先进,患者能够获得很好的预后,只要按照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一般都可以使症状完全缓解,正常的生活都可以得到保障,例如临床上可采用β2受体激动剂、免疫制剂、茶碱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特别是糖皮质激素,该药物能够在多个环节上在炎性反应过程中产生作用,是众多的气道过敏性炎症反应的抑制剂中药效最强的类型,在哮喘治疗中能够改善病情状况,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也不会引起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后遗症。
总而言之,对于哮喘,最重要的是在病情发作之前做好病情防护,在哮喘发生的时候以良好的态度和正确的方式进行处理,不急不躁,避免意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