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针对性护理模式对骨盆骨折患者凝血指标及围术期疼痛的影响
2022-06-19谢建珍
谢建珍
摘要:目的:研讨骨盆骨折患者采取个体化针对性护理模式后对围术期疼痛和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取56例骨盆骨折患者配合试验,依据双盲法均分,28例/组。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个体化针对性护理。分析比对凝血指标和围术期疼痛。结果:研究组PT、APT、TT高于参照组,Fib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术前疼痛分值比对参照组无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分值比对参照组低(p<0.05)。结论:对骨盆骨折患者给予个体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减轻疼痛感,凝血指标恢复正常水平,利于预后。
关键词:骨盆骨折;个体化针对性护理模式;凝血功能;疼痛
在骨科疾病中骨盆骨折常见,是一种严重外伤,在所有骨折中占据1~3%的比例,主要因外伤导致,大多数骨盆骨折患者会出现并发症、多发伤,严重可致残,残疾率可达到60%左右。针对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发生出血性休克,波及盆腔脏器,会影响救治效果和质量,不利于身心健康。临床主要使用手术治疗,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轻疼痛感,如术后不能实行针对性护理服务,会加重疼痛感,使肢体出现肿胀情况。
1.一般数据与方法
1.1 一般数据
56例骨盆骨折患者均取自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时段,双盲法分组,每组28例。参照组:男女比16:12,年龄大小界限为20~56岁,均值(38.32±5.12)岁;研究组:男女比18:10,年龄大小界限为21~56岁,均值(38.54±5.523)岁;根据统计学软件检验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等数据结果均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的生命指標,将药物正确使用方式告知患者。
研究组行个体化针对性护理,主要措施为:(1)清洁患者的呼吸道,帮助其建立静脉通路,实施吸氧干预,第一时间补充血液和液体,留置导尿管,对尿液性质进行观察。详细讲解骨盆骨折知识,告知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和治疗方式,减轻患者的恐惧感,使依从性提升。告知患者可以摄入高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帮助患者按摩腹部,每天饮水量控制在2500mL左右。(2)心理干预:因患者不能自行活动,内心会出现失望、悲观情绪,随之发生烦躁不安心理,护理人员需掌握患者的个人资料和家庭情况,拟定有效心理方案,消除不良情绪,帮助患者解答疑问。(3)疼痛干预:术后重视患者的体位变换,合理摆正体位,有利于血液循环,将血栓发生概率减少,需依照患者的不同病情、年龄等,给予合理止痛药物治疗,需依照患者个人爱好,拟定转移注意力方法,减轻疼痛感。
1.3 判定指标
观察检验凝血指标和围术期疼痛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SPSS25.0软件,以卡方形式对比(%)率计量资料,以t形式对比(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2.结果
1.2 比对凝血指标
与参照组比,研究组PT、APT、TT高,Fib低(p<0.05);见表1。
1.3 比对围术期疼痛分值
干预前疼痛分值比对无差异(p>0.05),研究组围术期疼痛分值比参照组低(p<0.05),见表2。
2.讨论
因患者受重物砸伤、车祸、高空坠落等引发骨盆骨折,骨盆骨折属于严重外伤,且是一种多发伤,严重可致残,如病情严重,会发生创伤性休克,影响盆腔内脏器,使骨盆受到挤压,骨折后疼痛感严重。特别在下肢端坐、活动时,具有严重疼痛感,按压患处,疼痛感明显,且存在淤血情况。骨盆骨折发生会出现急性疼痛,尿道口有出血情况,会阴部位发生不同情况肿胀、淤血。因此给予患者及时治疗和护理干预,可加重疼痛感、较多并发症。因此个体化针对性护理实施,可是患者的舒适度提升,让患者更好的掌握病情,合理调整膳食营养,依从性明显提升,改善心理健康状态,缓解疼痛程度。
综上所述,对骨盆骨折患者给予个体化针对性护理,凝血功能改善明显,减轻疼痛感,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秦立飞. 个体针对性护理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 世界临床医学,2018,12(2):80,82.
[2]周敏娜.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9):170-171.
[3]卢岩. 骨盆骨折病人尿路感染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J]. 中国伤残医学,2020,28(4):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