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目标下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服务水平研究

2022-06-19柳胜星

时代金融 2022年6期
关键词:双碳商业银行金融

柳胜星

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确立,我国的总体经济发展方向也逐渐向可持续绿色发展转型,金融业的发展向绿色靠拢已然成为我国未来新发展理念的大势所趋。文章将对“双碳”目标下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梳理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服务的一些措施,同时指出要实现“双碳”目标商业银行进行绿色金融需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针对商业银行提高绿色金融服务水平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一、引言

“双碳”目标是中国关于碳减排提出的两个阶段性目标。即我国要争取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并且在2060年前争取实现碳中和,这是在新发展格局下,为实现经济发展下的生态可持续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解决目前环境资源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在我国践行“双碳”目标以来,金融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其中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在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不断完善自身绿色金融体系,深入贯彻国家绿色发展战略部署,积极推进投融资业务向绿色低碳转型,在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积极的充当着引领者的作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绿色金融规模在近年来可谓是发展迅速,商业银行纷纷投入到绿色创新业务中来,积极开展绿色信贷投融资业务。如今,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仍然是以绿色信贷为核心,以绿色债券、绿色理财产品等作为辅助推动的,多家商业银行已经将绿色金融作为基础性业务,积极的开展绿色金融服务,以下为部分商业银行推进绿色金融服务的措施。

银行机构 绿色金融服务措施

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首批开展了碳中和债等各类绿色债券,并搭建环境风险信息大数据平台,完善并统一绿色投融资统计分类标准,发布我国首个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行业标准,是全世界最先开展环境风险压力测试的金融机构之一。

农业银行 农业银行创新推出了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生态修复贷、绿色交通贷等多项绿色信贷产品,并建立涵盖资金用途、项目筛选、资金管理和定期报告等四大支柱要求的绿色融资框架,获标普全球评级“完全符合”认证意见。

银行机构 绿色金融服务措施

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树立“碳普惠”服务理念,开展“碳资产”质押类融资业务,针对人民银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制定客户服务方案,推动普惠型绿色节能减排项目发展。

兴业银行 兴业银行对绿色金融业务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重建,全面落实监管要求,服务集团绿色金融发展,并引入人工智能手段提升绿色业务识别效率,强化业务赋能。2021年4月,交行成为中国首家采纳联合国“立即实施气候中性”倡议的银行金融机构。

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承销了首批银行间碳中和债券及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发行全国首单碳中和概念信贷流转项目,并发布“建行-万得绿色ESG债券发行指数”及收益率曲线。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充分发挥综合经营优势,不断加大对绿色产业项目金融供给和服务力度。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积极开展ESG挂钩贷款和绿色贷款项目,位列彭博2021年全球绿色贷款和可持续挂钩贷款排行榜中资银行首位。

(一)绿色信贷

如图所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国内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已由2015年末的7.007万亿元增长到15.9万亿元,绿色信贷作为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主体部分,自“双碳”目标提出以后持续保持一个高增长的速度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二)绿色债券

绿色债券作为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第二大载体,债券市场产生的融资需求也在不断地升高,《绿色债券支持目录2021》发布了新增持续建筑绿色农业、水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建筑等产业领域,该文件的发布拓宽了绿色项目的支持范围,有利于引导更多的发行人通过绿色债券来获得融资需求,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不断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使得金融市场持有绿色债券需求整体上升。下图为我国境内每年新增绿色债券规模,自2015年我国关于绿色债券发行提出明确指引,近几年绿色债券发展迅速,尤其是“双碳”目标提出之后的2021年,新增发行规模已达到6499.19亿元,同比增长了121%。

三、“双碳”目标下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服务的挑战和机遇

(一)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挑战

1.环境气候风险对绿色金融发展产生影响。我国面临的气候环境风险主要包括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險,即因极端天气事件等自然因素造成的损害企业、家庭、银行资产的风险,以及在向低碳经济转型当中,气候环境政策、社会情况等变化导致资产价格变动的风险。一系列的减污降碳政策,短时间内容易对企业经营形成较大的压力,使得存量信贷资产可能发生劣变,高碳行业的资产在短期内陷入搁置的风险,进而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情况。

2.绿色金融主导体系尚不明确。要构建实现“双碳”目标,就需要明确以绿色金融体系为主导地位,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将碳市场很好的融入到金融服务体系当中,而我国的碳金融仍然是服务于低碳产业的市场工具,依旧是围绕着碳排放的控制来进行的。我国的碳金融市场刚起步,碳金融支持体系仍存在较多问题,商业银行、证券机构等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支持远远不够,不能停留在以控制碳排放为目标的阶段,想要真正意义上实现以绿色金融为主导的体系,碳金融市场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探索。

3.缺乏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我国的碳市场金融化整体偏低,尽管近几年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碳排放权等产品都有一定程度创新和规模的提升,但我国的大部分商业银行都集中在以控制碳排放为目的项目融资和绿色信贷为主要业务,有关碳金融远期、期货、指数等衍生金融产品工具仍有待开发。商业银行尚不完善的绿色金融产品,导致商业银行不能建立规范的绿色金融体系,限制了商业银行在配置绿色金融资源的作用。

(二)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新机遇

1.全球绿色金融氛围日益浓厚。当今国际环境成为绿色金融发展的契机,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成为了世界百年大变局的新变量,如今各个国家都在逐步开展经济复苏,相比于传统的重工业生产技术,各种绿色低碳生产技术在此次经济复苏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并且绿色低碳从长远来看也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商业银行一方面在绿色经济复苏中充当着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另一方面还合理的引导着社会资本流向绿色低碳的产业,鼓励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和发展实体绿色产业。

2.产业结构的转型使得绿色金融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当前的能源产业结构不平衡的现状导致我们必须向低碳产业结构转型,传统的高耗能能源产业需要逐步的向绿色低碳能源产业转型,伴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就必然会在社会中产生较大的资金缺口,推动能源转型便需要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进行资金融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引导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向绿色低碳行业,并且商业银行还能对这些资金进行合理的管控和引导,同时对风险进行实时的监控。

3.企业碳排信息的强制披露。我国企业关于环境信息的披露此前一直实行的是自愿性的原则,由于缺乏法律的强制性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2022年1月,发布的《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准则》文件中指出企业应当披露的信息包括环境管理信息、污染物治理排放等环境信息,其中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重点企业、进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等更是被要求进行强制性披露环境信息。商业银行在进行绿色信贷风险评估时,以及政府在对绿色项目进行投资时,便更容易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助力绿色企业融资。

四、商业银行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的建议

商业银行在我国绿色金融体系中一直以来都充当着引领者的角色,不仅持续推动绿色金融快速发展,并成功支持部分产业融资活动向低碳转型,为推进社会发展,全面向绿色转型,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实际特点并结合外部环境状况,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构建外部绿色金融支持体系

1.加强绿色金融法律法规制定和政策支持。首先,商业银行应該明确自己的投融资责任义务,并承担相应的环境保护责任,各省市依据当地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地方性绿色发展法律法规和指标体系,配合商业银行量化环境状况。其次,应当同时推进绿色发展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创新,配合商业银行完善为企业提供低碳项目融资需求的贷款机制,从而推动碳金融市场稳步发展。

2.加快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第三方中介机构,不断的为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绿色金融市场建立充当中介,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专业服务。2021年7月,随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正式启动,这也表明全国的统一碳市场交易体系的确立,但目前我国的碳交易市场体系尚未完善,仍需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配合不断改善,在碳交易市场建立初期,商业银行应当发挥自己的中介作用,积极的促进碳交易市场的成交。

(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绿色金融发展体系

1.加强气候环境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当积极的应对气候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将气候和环境风险纳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利用压力测试、气候风险准备金、风险监测等手段,持续防范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强化风险抵补能力,减缓气候变化为商业银行带来的损失。

2.加强绿色经营服务和ESG理念。商业银行应当秉承绿色金融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不断的探索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同时,商业银行应构建合理的ESG银行生态体系,完善ESG管理的组织架构,强化ESG信息披露机制,进而提升银行自身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社会责任。

3.完善绿色资源配置和风险评估机制。商业银行在发放绿色信贷时,应当严格做好贷前审核工作和贷后管理工作,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升信贷融资效率,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同时,商业银行应当完善信贷风险评估机制,实时跟踪企业环境和经营状况等信息,避免商业银行由于风险防控不到位,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或产生不良资产。

4.积极拓展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交易市场上同样充当着重要角色,但我国碳交易市场中的碳远期、碳指数等衍生绿色金融产品仍有待开发,不断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仍是商业银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也是绿色金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路径。

参考文献:

[1]王信.绿色金融发展和气候风险管理[J].金融经济,2021(07):3-9.

[2]郑馨竺,张雅欣,李晋,王灿.后疫情时期的经济复苏与绿色发展:对立还是共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31(02):1-13.

[3]孙秋枫,年综潜.“双碳”愿景下的绿色金融实践与体系建设[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71-79.

[4]中国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课题组,洪卫.绿色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21(03):1-15.

[5]朱凯.“双碳”目标下商业银行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思考——以华夏银行为例[J].福建金融,2022(01):44-49.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猜你喜欢

双碳商业银行金融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P2P金融解读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