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地中华鼢鼠防治技术规程

2022-06-18何志瑞曹正武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9期
关键词:鼢鼠株率株数

王 矜,何志瑞,曹正武,何 立

(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合水分局,甘肃 合水 745400)

多年来,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加大国土绿化面积,提高子午岭森林覆盖率和林分质量,庆阳市在其管辖范围内大力营造油松、华山松、山杏等水源涵养林,然而在其境内各县及林管分局都有中华鼢鼠分布,导致造林保存效果不理想。中华鼢鼠危害是重要的生物灾害之一,不但对油松、华山松等生态林构成危害,而且对苹果、核桃等经济林也有很大危害,严重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和群众经济收入。目前缺乏对中华鼢鼠危害防治技术研究的系统总结,人们在鼢鼠危害防治中缺乏有效措施,盲目使用农药,不但导致鼢鼠危害防治效果差,而且还会有较大的农药残留,对林产品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因此,有效解决中华鼢鼠危害问题已成为林业工作者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问题。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调研走访并结合实践经验总结出了林区中华鼢鼠综合防治技术,涉及营林措施、物理器械防治、化学药物防治、无公害措施和综合防治等技术,为中华鼢鼠防治提供技术指导和科学依据,有效控制中华鼢鼠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农药残留,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技术规程适用于甘肃省林地中华鼢鼠发生区。

1 形态特征

中华鼢鼠别名瞎狯、瞎老鼠、瞎瞎,属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啮齿目、鼹形鼠科、鼢鼠亚科、凸颅鼢鼠属,是取食危害多种林木根系的有害动物。体型粗短肥胖,体长146~250 mm,一般雄性大于雌性。四肢短,前肢发达,具镰刀状锐爪,适于挖掘;后肢小,趾长,便于刨土,尾巴细而短。全身有绒状的毛被,毛色呈灰褐色,夏毛背部多呈现锈红色,腹毛灰色,毛尖亦为锈红色,唇周围略显白色,足背部与尾上的稀毛为污色。头部扁而宽,有明显的棱角,鼻骨较窄,幼体的额骨平坦,老年个体有发达的眶上嵴,向后与颞嵴相连,并延伸至人字嵴处。吻端平钝,无耳壳,耳孔隐于毛下。视觉退化,眼特别小,眼球不能转动不能远视,在地表行走迟钝,嗅觉、听觉灵敏[1]。

2 生活习性

中华鼢鼠喜栖息在植物生长茂盛、地下根茎丰富的疏松土壤中。昼夜活动,终年生活在地下,有光、声、风雨等而堵洞和迁移习性,一般取食植物根系、农作物块茎、块根等,食性广而杂,取食量大,春秋季为重点取食期。对油松、落叶松、华山松等松科植物危害最为严重[1-4],将树木根系的根皮及毛细根啃食殆尽,剩下光秃秃的木质部,致使植株死亡,造林保存率降低。从其危害特点可区分出雌雄鼠,“雄鼠危害一条线,雌鼠危害一大片”说的就是这个理。

3 生长繁殖规律

中华鼢鼠全年活动无冬眠。每年有春季繁殖期(3—5 月)和秋季储粮期(9—10 月)2 个活动高峰,春季觅食活动加强,同时进行交配,活动频繁,危害严重;夏季天气炎热,活动减少;秋季作物成熟,为越冬贮粮,出现第二次活动高峰;冬季活动量最少。在一昼夜内,早晚活动量大;风雨天基本不活动。中华鼢鼠寿命一般为3~5 年,个别在6 年以上,在合水林区1 年繁殖2 胎,每胎产1~4 只。从怀胎、出生到哺乳期结束约为3 个月,仔鼠当年无生育能力[1]。

4 常用术语

4.1 受害株率

指单位面积上林木遭受鼢鼠危害的株数占调查株数的百分比。

4.2 死亡株率

指单位面积上林木遭受鼢鼠危害致死的株数占调查株数的百分比。

4.3 鼠口密度

指单位面积内中华鼢鼠的个体数量。

4.4 弓箭

模仿弓箭原理制作的一种人工捕杀地下鼢鼠的装置或器械。

4.5 活捕器

一种可以模拟鼢鼠洞道的接洞式鼢鼠捕鼠器。

5 防治范围和时间

5.1 防治范围

马付生在《中华鼢鼠发生情况及物理空间阻隔防治技术》一文中对中华鼢鼠的危害特点有提及[4],林区主要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重点选择鼢鼠有效土丘或危害程度达到防治指标的新造林地、未成林造林地以及郁闭度在0.4 以下的幼龄林地。

5.2 防治时间

春秋2 个危害高峰期为最佳防治期,即每年的3—5 月和9—10 月,按照要求及时防治,可达到预期灭鼠目的,鼠口密度能有效降低,来年危害减轻。春季气温回升,万物复苏,鼢鼠非常饥饿,为寻找大量食物充饥,便开始挖洞取食,该季节也是鼢鼠交配时期,活动频繁。此时由于鼢鼠长期饥饿,反应迟钝,容易捕杀和毒杀。入秋后鼢鼠开始储存过冬食物,活动量明显增大,敏感度降低,捕杀率高。

6 危害程度

6.1 踏查

以林班为单位,进行线路(目测)踏查,重点调查新造林地、未成林造林地以及郁闭度在0.5 以下的幼龄林地的主要树种枯死、生长衰弱、树叶发灰变黄及地面隆起土丘等情况。

6.2 设置标准地

根据调查结果,按不同立地条件、危害程度和防治措施设置标准地,20~50 hm2林地设置1 块标准地,每块标准地设3~5 个样方进行调查,每个样方面积为2 hm2;面积小于10 hm2的林地全部调查。标准地内布设样方主要有单对角线式取样法、平行线式取样法、五点式取样法和三角式取样法等,详见图1、图2、图3 和图4。

图1 单对角线式取样法

图2 平行线式取样法

图3 五点式取样法

图4 三角式取样法

6.2.1 受害株率和死亡株率 采取样株调查法,样方内逐株调查,记录林木受害情况。

调查符合LY/T 168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规定中的受害株率和死亡株率,计算公式:

式(1)中,F为受害株率(%);a为调查株数;b为受害株数。

式(2)中,Y 为死亡株率(%);a为调查株数;c为死亡株数。

6.2.2 鼠口密度 鼠口密度计算公式:

式(3)中,P为鼠口密度(只/hm2);m为捕获鼢鼠数;s为调查面积。

6.3 分级指标

受害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 个等级,林木受害等级分级指标如表1 所示。

表1 林木受害等级分级指标

7 防治技术

7.1 营林预防措施

营林措施按照GB/T 15776《造林技术规程》和GB/T 18337.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确定的有关规定执行,选择鼢鼠厌食树种[5-6]云杉、侧柏、山桃、白榆、柠条、刺槐等营造混交林。

7.2 物理器械防治

7.2.1 捕鼠器捕杀 常见的捕鼠器械有TO-968A 型弹力弓箭[1]、银恒快速捕鼠器[7]、回缩式双钎捕杀器[8]和无公害捕鼠器[9]等。找到鼠洞后,剖开洞道,通过鼢鼠口仔细察看洞壁痕迹,确定有效洞道和鼢鼠去向后,取直鼠洞,并铲平鼠道上方,保持土层厚度10~15 cm,在鼠道口10~12 cm 处下弓,钢针对准洞道中心插入,并来回抽拉几下,使钢针来回顺畅,提起弓箭,使箭尖和鼠洞上顶内壁齐平,然后用销子、平衡杆、拉绳、土块等设置成触发机关,最后用湿土封严不露气。鼢鼠壅土堵洞时触动机关,箭发,即可刺杀鼢鼠。

7.2.2 活捕器捕捉 鼢鼠的药用价值很高,皮毛也比较珍贵,但现有技术都是采用弓箭捕杀鼢鼠,并不能实现对鼢鼠的活捕,捕获的死鼠研究价值无法很好的体现,接洞式鼢鼠活捕器[10]能够达到活捉鼢鼠的目的。在抓捕鼢鼠时切开有效洞道,将接洞式鼢鼠活捕器安装好后连接在鼢鼠洞口处用土覆盖,并设置好机关,待鼢鼠出来觅食时触动机关,将其活捉。

7.2.3 巡查安装 每天日出和日落前后各1 h 是鼢鼠活动频繁期[11-12],弓箭或活捕器安装、巡查应避过这2 个高峰期进行,回收引发的弓箭和中箭的鼢鼠,并将引发的弓箭继续安装到其他有效洞道。阴雨天鼢鼠极少活动,天气放晴很快外出觅食,防治命中率高。

7.3 化学药物防治

利用生物毒素、植物源不育剂或化学药剂配制的成品毒饵投放毒杀,推荐使用莪术醇、雷公藤甲素、鼠道难、鼢鼠灵、杀鼠醚、溴敌隆。每年3—5月和9—10 月采取开洞投饵法挖开有效洞道,用长柄勺将毒饵放到鼠洞30 cm 以上深处。每个洞道内投放肉毒杀鼠素颗粒15~25 粒、不育剂颗粒24~32 粒、鼢鼠灵5~8 粒,投放后覆土封闭洞口。投放毒饵时不要用手触摸工具和饵料,也不要用手触摸洞壁等鼢鼠接触的地方,否则影响毒杀效果。

7.4 无公害措施

7.4.1 保护招引天敌 创造鼢鼠天敌适宜生存的环境,增加生物种类多样化,招引并保护猫头鹰、狐狸、野猫、雕、蛇、黄鼬、艾虎等鼢鼠天敌,严禁捕猎。如在人工林内堆积石头、柴堆、草堆等,招引鼬科、蛇类等天敌动物;在林缘或林中空地设置栖息架、人工鸟巢等。构建绿色安全、平衡稳定的生态系统,发挥自然生态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以此实现鼢鼠天然控制。

7.4.2 植物控制 有关研究发现自然界有许多植物对鼢鼠具有驱避、毒杀、抗生育等作用[13],在鼢鼠危害区林地边缘或苗木株行距间按“品”字形或带状种植柠条、蓖麻、紫苏、黄花菜等植物形成生物保护带驱避[14-15],苦参、皂荚等植物对鼢鼠有毒杀作用[16],金银花、马鞭草等植物对鼢鼠具有抗鼠类生育的作用[17-18]。

7.5 综合措施

抽调人员在鼠鼢危害高峰期突击防治和护林人员长期防治相结合,全员出动防治和专职防治人员相结合,利用弓箭夹子等捕杀和投放化学药物毒杀相结合,林业生产和资源管护与鼢鼠防治同时进行等综合措施可有效灭鼠。

7.6 安全要求

防治作业按照GB 12475《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GB/T 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规定的安全要求执行。

8 防治效果检查

8.1 检查时间

春季防治的当年秋行检查,秋季防治的次年春季检查。

8.2 检查内容

现地查看和内业档案资料相结合,检查防治效果、面积、投入劳力、物资、防治作业时间等内容。

8.3 检查方法

按本标准6 方法进行,计算出防治后受害株率、死亡株率和鼠口密度。

9 防治效果评价

根据林木受害等级分级指标(表1),就重度而言,受害程度降低1 个等级防治效果一般,降低2 个等级防治效果较好,降低3 个等级效果良好。通常根据防治效果检查,查看内业资料,结合平时督查等,综合评议后给出结论。

10 技术档案

建立健全中华鼢鼠防治技术档案、影视资料等,记录整个灭鼠过程,以备查阅。

猜你喜欢

鼢鼠株率株数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zokor genus Eospalax(Mammalia, Rodentia, Spalacidae) inferred from wholegenome analyses,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endemic to Hengduan Mountains
正宁县中华鼢鼠的为害及有效防治措施
中华鼢鼠的防治方法
澳洲坚果杂交子代开花调查分析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三化螟田间为害丛率与为害株率相关性研究及应用
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探析
优质米水稻品种龙稻18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2018年泰山东麓和南麓甜樱桃主产区冻害情况调查
巧解“植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