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中的开放性

2022-06-18朱佳丽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0期
关键词:实践性作业开放性作业设计

朱佳丽

摘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会把作业当作提高学生考试实绩的一种预备性手段。双减政策下,教师要切实理解国家的政策意图,教师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理念与数学学习核心素养的内涵,要充分理解实践性作业的内在价值,通过自己的创造性设计,开发出更多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开放性实践作业,注重作业完成情境的开放性、作业内容与选择的开放性、作业完成形式的开放性,从而将数学作业实践性作业的开放性这个课题做得更好,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会把作业当作提高学生考试实绩的一种预备性手段。有的老师在学生还没有充分理解数学概念与知识的情况下,马上就会将一些考试题出现在学生面前,这就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心理需求。不少教师作业布置往往以量取胜,却忽视了作业的质,导致学生做了很多题,最终却仍没有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十分让人惋惜的。

在笔者的印象中,传统的数学作业的实践性确实不强,比如有大学教授就提出:比如什么一池水用甲出水口放水,要8天能放完,而用乙出水口放水,只要6天就可以放完了,请问甲口先放2天,然后由乙出水口再放3天,然后两口同时放,还要几天才能放完。这种作业布置的命题者是没有生活常识的表现,为什么放水要那么一会儿这放,一会儿那放,这不是没有理由的折腾人吗?另外,很多命题中的答案往往是封闭的,而现实生活中的答案往往是多维的,比如许多学生明明知道用十根火柴棒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固定的,再把它切分成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求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此时要进行多种方案的探究,但学生却硬在探究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有多长,这就是不够灵活的表现,学生被传统的解题中的程式给锁住了思维的方向,这也十分不可取的。

以下笔者就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开放性进行探讨,与大家探讨。

(一)开放的作业完成的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设計的实路性作业,就是要学生能够跳出练习册与作业本,更多地与生活亲密接触,从实践中发现数学知识存在与应用的魅力。实践性作业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除了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点外,还要让他们学生交流与表达,学会分析与思考,学生观察与总结,学生推理与创新。所以作业完成的情意首先应该是开放的。

众所周知,在以往教师布置作业的时候,数学教师会让学生抄写一些数学公式,进行一些大量的计算,完成几页练习册或试卷等。显然,这样的作业可以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对数学问题混个“脸儿熟”,能起到复习与巩固数学知识的一些作用,但这种机械性的作业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出现僵化,更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无穷魅力所在。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尤其是数学学习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与“双减”政策的出台,让学生似乎有了不少耳目一新的感受,但也有很多教师面临力不从心的境地。

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要强调让数学与生活的密切整合,要让数学充分生活化,所以无论是课上的问题研究,还是课下的作业布置,都要考虑到生活气息,绝不能再出现“一池水要放光,出水口这个去放放,那个再去放放”这类纸上谈兵式的离奇题目。我们要让学生走出教室与家庭,走向外界:超市、银行、企业、农场……那儿处处都有数学的用武之地,这样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才是有趣、有味而有灵性的。

(二)开放而可供选择的作业内容

多元的世界应该允许孩子有多元的选择,学会选择是学生生命中的重要课题:就学、工作、择偶、换岗……这些都是人生的必修课,可是到了数学学习中,为何学生却被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书面前算啊算,想啊想,最终就容易培养出一批高分低能的人来。所以在设计实践性作业的时候,教师要让作业内容尽可能地开放,要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就像吃菜一样,是“菜单”式,而不是“命题”式。因为作业内容的选择并不是最重要的,学生选择了什么研究方式与思维方法、让他们在进行数学知识收集的过程中走进了生活,走向了社会,培养了与人交流的能力,数据收集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得出结果之前自然会有一个比较理性的分析与计算过程,他们的综合能力就得到了培养

另外,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即使是在低段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基础与智力发展也不是全相同的,我们有必要将作业按难、中、易三个层次,让不同的学生都有一个“跳一跳、摘到桃子”的过程,体验到数学探究的乐趣。

(三)开放灵活的作业形式

作业形式应该多种多样,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不断去走向生活研究数学。

1.调查研究式作业。调查研究式作业就是让学生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从而使数学知识得到运用。学生一般需要通过自己的调查,了解数学现象在生活中的发生与变化,了解真实的情况,并对这些情况用数学知识作出解释,给出结论,并能写初步的调查报告。

2.动手操作式。这类作业就是让学生将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创新,主要是针对空间和图形这一部分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画一画、拼一拼,加入更多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锻炼想象力、创造力等等.

3.自我编导演练式。要引导学生从传统的命题作业中走出来,充分让他们自己设计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写写数学笔记,记记数学日记,从而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数学的价值。

4.数学游戏类。这类作业形式一般学生最为喜欢,教师可以将内容设计成小游戏的形式,可以让他们在课下与同学玩,回家还可以与父母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性,达到玩中学的作用。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理念与数学学习核心素养的内涵,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的号召,充分理解实践性作业的内在价值,通过自己的创造性设计,开发出更多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开放性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提高综合素养与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问题串”让小学低年级数学课更有“味道”[J].张晓蕾. 辽宁教育. 2020(05)

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J].管梦.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0(19)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J].王万治,王兴双,彭钧. 甘肃科技. 2011(15)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外作业探析 [J].严华亮.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1(08)

猜你喜欢

实践性作业开放性作业设计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初中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优化思品家庭作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探索
打造魅力语文课堂,张扬学生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