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赏石之“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
2022-06-18何娴倩
何娴倩
一、品石的气格
上海松江有座人文与天趣紧密结合的古典园林,名叫醉白池。原址为宋代松江进士朱之纯的私家宅园谷阳园,明万历年间大书画家、礼部尚书董其昌曾在此觞咏挥毫。清顺治至康熙年间(1644~1722),工部主事、著名画家顾大申在旧园址上重建,效仿宋宰相韩琦仰慕白居易而将此园命名为“醉白池”(图1)。
园景(图2)以一泓池水为中心,四周古木葱茏,步移景异,满园似画,素有“春访牡丹夏观荷、秋来赏菊冬瞻梅”之趣。园内亭台楼榭,曲径通幽,保存着明代柱颊山房、疑舫、读书堂,清代池上草堂、宝成楼、雪海堂、雕花厅等亭台楼阁;收藏有元代赵孟频书法真迹《前、后赤壁赋》石刻、清代《云间邦彦画像》碑刻等艺术瑰宝;园内悬挂的当代书法名家题字匾联更是不计其数,人文艺术与中华造园艺术在这里积淀、融合和传承,是上海千年历史文脉的延续。
醉白池里有件镇园之宝,点缀在乐天轩东侧的修篁与珍木丛中,是明代松江籍书法家、南安知府张弼从千里之外带回的一块代表他为官清正的凌霄廉石(图3),此石为张弼的裔孙于民国二十年(1931)捐赠。
张弼,号东海,华亭人,明成化二年(1466)考取进士,《明史·文苑传》评云:“自幼颖拔,善诗文,工草书,怪为跌宕,震撼一世,张东海之名,流播外裔。”张弼诗文请健,尤工草书,承袭了陈壁、宋遂的草书流风,亦以怀素、张旭为归。他的草书早期尚近前规,继而幡然飘肆。其传世作品《千字文卷》(故宫博物院藏)、《七言绝句轴》(南京博物院藏)都为后期书作,行笔迅疾峻爽,欹侧跳宕,左右穿插,肆放纵逸。正如王鏊所评:“其草书尤多自得,酒酣兴发,顷刻数十纸,疾如风雨,矫如龙蛇,欹如堕石,瘦如枯藤,狂书醉墨,流落人间,虽海外之国,皆购求其迹,世以为颠张复出也(图4)。”①
张弼担任南安知府多年,告老还乡时两手空空,只将行李和书籍,还有一块凌霄怪石带回,起初被乡亲们误以为拉回了许多金银财宝,后来当着众人面打开箱子,众人方知张弼为官清正,于是便将此石称为“廉石”。这块石头是他带领百姓筑路时在溪水中发现的。此怪石呈深灰色,纵向间有石青色彩,石纹清晰,是水成岩在流水冲刷的河床底下沉积而成,有凌霄之志的象征。南安地处赣粤交界之处,群盗常出,扰民安居,张弼到任后,很快肃清了草寇,他办事公正,廉洁奉公,地方上政通人和,张弼也因此成为深受百姓爱戴的父母官。他带回此石,也是以石明志,流于后世,传为佳话。
文人士大夫以石励志,赏石达意的典故层出不穷。苏轼有云:“园无石不秀,斋无石不雅。”陆游亦有诗云:“花若解笑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文人爱石,将石供于案几之上,透过石的外在之美,寻访人的内在之境,又以境赏石,建立人与天地间的缘,透过玩石,玩味人生。
二、文人园林和微景观里假山叠石的南北宗理论和小中现大的世界观
赏石文化,隋唐始,文人士大夫们把山水从人物画的背景中脱离出来,便能卧游。《宋书·宗炳传》有句“噫!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游,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也是隋唐始,中国园林出现了文人园林的萌芽后又大盛于明清,士大夫们把自己的住宅变成了园林,更能方便卧游。于是山水画作为真山真水的替代品,园林假山和盆景也成为造境的必然媒介,其形其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
中国的山水画完全不同于西方的风景画。这不单单是概念和造型手段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中国山水画是作为对灵性自然的一种补偿手段而昌盛起来的画种,是为了意韵和情趣的表达,不管是宋人写实还是元人写意,都是要表述“林泉之志”和“儒”“释”“道”的立意,并不是单纯的外在设置,而是人心的展呈。
山水画如此,那么园林呢,亦是同理,尤其是到了明清,文人士大夫们利用大自然的慷慨赠予,在建造私家园林时,不断在实景中增添自己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情趣,他们是这个小环境的缔造者,这个小环境直接反映了他们的心境与艺术追求。园林里怪石嶙峋便承载着“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的情感寄托。
中国的诗文、书画、杂件赏石,各个门类都浸透着“儒、释、道”。尤其是佛教的兴盛,六朝以来,佛教对中国的舞乐、文学及书画雕塑艺术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佛教禅宗分南北派后,南禅宗历经唐宋明清,赢得了许多文人士大夫的推崇,王维晚年好佛,以居士自持,在唐代的诗文评论中,也分了“南北宗”。明代松江派山水画家莫是龙云:“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禅理与画理相通。北宗主张拂尘看心,严守教规,勤学苦练,循序渐进,获得正果。南宗认为人人有佛性,即心是佛,得道在顿悟,讲究机锋。
明代董其昌借鉴南宗禅“顿悟”的修证方法,移用为艺术创作参悟自然的最佳心理状态。故山水画摆脱了摹山仿水”的表现方法,提升到以表现内心与自然默契整合的妙境,充满宇宙生机,是以此理论达到巅峰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有句“以蹊径之怪奇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不如画”。前一句,无论是蜿蜒曲折的山脉还是静谧流淌的河水,或是百花齐放的暖春还是寂寥萧瑟的隆冬,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造化之美。一绢一纸道不尽这奇秀妖娴之美,是以画不如山水。后一句,这绢纸之上呈现的并非单纯的物质世界,是创作者倾其所有的感悟重新提炼组合表述的心灵语言,假手以外在世界,表述得更为圆融丰满的内在宇宙。于是当然是高于一般存在的生命光辉,是以山水不如画。这样的观点也直接在園林假山造景中体现出来了(图5)。
按理说,在古代,造园叠山这一行,和匠人一样,都是凭借一技之长奔走江湖谋生的,属于百工技艺。但是文人也会参与造园,叠石者也有自幼研习文人书画。于是园林叠石也有类似的审美分化,一重形似,追求对真山的摹仿;一重神似,追求意味玩趣。
以心造境自然更受文人士大夫喜爱,随机应变,掌握规律又不拘泥,从心不从法,这样的灵魂造园师便受到追捧,因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园林里的假山,是显现生命意义的真山,甚至比自然中的山水,更能彰显生命的魅力,与人亲近。居住游览驻足其间,移步异景,假山叠石便可枕流漱石,?安抚人的性灵。EA11E0DE-6915-4AE2-BCB2-C2A0C85D0EE4
晚明时期的造园高手张涟(1587~约1671)字南垣,松江华亭人,他一度投到书画大家董其昌的门下,与董其昌为首的松江派文人集团关系密切,这也使得他的造园方法深深打上了南北宗理论的烙印。他的造园主张几乎是董其昌、陈继儒等人的南北宗学说的园林版,其土石相依之法,一如中国绘画中的平远山水。董其昌对南垣叠石的评价是:“江南诸山,土中戴石,黄一峰、吴仲圭常言之,此知夫画脉者也。”在董其昌看来,张南垣是以画法、画脉在叠石理水。《清史稿·张南垣传》称他“少学画,谒董其昌,通其法,用以叠石堆土为假山”。清代很多名流都为他立传,吴伟业在《张南垣传》中说:“少学画,好写人物,兼通山水。”他喜画人物,走的是倪云林、黄子久笔法,江南园林大多出自张南垣之手,他和四个儿子一个侄子,形成了一个很强的造园团队。张南垣聪慧诙谐的个性和良好的艺术感觉,对董氏山水的理解,使他能转而以画意入匠心。垒石造园时,他选材多是当地容易采办的太湖石、尧峰石(又名黄石,晚明尧峰石成了与太湖石并列的假山流派)之类,利用自然地势,把假山的脉络起向安排得此起彼伏,其土石相依之法,也和平远山水如出一辙,并取法元代山水的特征,重其境界,看似都在不经意中而成,却需要胸中丘壑,匠心独运。由此张南垣成为一代名家,并得到董其昌、陈继儒两位乡贤和诸多名人的称赞。
在张南垣近50年的造园生涯中,他的足迹除了华亭、秀州外,还遍布南京、金坛、常熟、太仓、昆山等地,《清史稿》里说:“大家名园,多出其手。东至越,北至燕,多慕其名来请者。”目前有确切记载而又考證可靠的只有10余处。史有明载,出自张氏之手的松江园林、只有明末李逢申的横云山庄,那么松江的醉白池是否也是出自他手呢?目前可以有大胆的假设,还没有足够的考证。
有大的园林造景,便有小的盆景造景,虽小却微妙,虽小却广阔,盆景不止是案头清供,更是生命清供,物之大小,在心不在境,一花一世界,便是一个自足圆满的世界,是主人苦苦追寻的丘壑世界多面性,多样性的缩影。山水画有《小中现大册》,③是旨在体现小中现大,知微见著的妙境。缩绘者不是简单的描摹仿制,而是将原画作的山石景物进行了重新组合,既保持了原作风味,又加入了更加适合的空间布局理念和点缀。这种“大”与“小”的转换,来自于中国人特有的世界观宇宙观。这种宇宙世界中的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如同中国字画特有的装裱形式,立轴为经线,手卷为纬线,可以组合成各种洞天,而“洞天”又是“虚”意,“虚”和“洞天”又和赏石紧密相连。《说文解字》:“空,窍也。”窍,孔也,天地间是由孔洞相连,引申指没有什么内容,可用于抽象义,表示空洞无物,被佛教用为特定概念,指客观存在的事物均是幻想,并不真实存在。如此无中生有、有中存无、大中有小、小亦含大,元人的“些子景”也便是如此,文房盆景不是一个简单的微缩景观,而是饱含着勃勃生机和深沉的生命感受。沈三白的《浮生六记》里《闲情记趣》篇,有盆栽的制作方法,还有一句“点缀盆中花石,小景可以入画,大景可以入神”。①文中很多话没有明说,但是无一不透露出制作盆栽需要注重性灵的表达,木石相依对高格的追求和对天地的承载和容纳。
三、玩石清供与文房雅趣
山林野趣和案头雅逸是中华文脉中的一对矛盾统一的存在。国人的品石文化也是建立在这个基址上的。
《石头记》大家耳熟能详,女娲补天,有一块顽石不堪入选,无才补天,弃置未用于青埂峰,得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将其幻形入世,携入红尘,以通灵宝玉的形质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这一段往事,便是一段枉事。由自然界的一块顽石化为人世间的一块美玉,石令人古,千秋如对,在文人世界里,这一切是何其自然,合情合理的论述。宋代释宗一《偈》对通灵宝石有着形象的概括:“美玉藏顽石,莲花出淤泥。须知烦恼处,悟得即菩提。”
《聊斋志异》卷十一有文《石清虚》,讲了一个叫邢云飞的人,是个石痴,有次打鱼,得到一块尺把长的石头,玲珑剔透,秀美异常。他用紫檀木雕了底座,陈设桌上,每到下雨天,每个细孔中,都有云雾生出。然而这块美石经过恶霸豪夺,旧主讨要,小偷窃取,强权威逼等波折,邢云飞几度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甚至在他死后同葬墓中,还被人挖开坟墓,盗了去,后被其儿子追回,理论公堂时,却被长官提出要寄存官库,而此时石有灵性,竟从差役手中掉落,碎成几十片,后被他儿子包起碎片,仍然埋于邢云飞的墓中。文末说道,异史氏曰:“物之尤者祸之府。至欲以身殉石,亦痴甚矣。而卒之石与人相终始,谁谓石无情哉?古语云:士为知己者死。非过也,石犹如此,何况于人?”⑤
古往今来,将石视为知己好友的枕流漱石之人,林下沧浪之士,大有人在。国人赏石,一片顽石,便可成为文房案几的风雅所在。白居易酷爱太湖石,苏轼有“小有洞天”石,宋徽宗有艮岳之建,大肆搜罗天下奇石,导致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花石纲”运动。⑥这里功过是非不做赘述。
文房赏石,有一方不得不提,那就是曾在2008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春拍时,拍卖留存至今最好的文房供石即宋米芾所藏“玄芝岫”(图6),这是五代南唐的遗物,被视为中国奇石的无上妙品,位列名石之首。这块灵璧石通体黝黑,凝润如脂,兼具了立峰和横置的两种姿态,恰如苏东坡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米芾题有赞语:“爱有异石,征自灵璧。匪金而坚,比玉而栗。音协宫商, 彩殊丹漆。岳起轩楹,云流几席。元祐戊辰米芾谨赞。”这一团物事,简直就是一团混沌,颇合老子思想,米芾说它是“彩殊丹漆”,也是阐述黑色的世界具有无比的灿烂,俨然是天下最美之物,又能发出清凉悦耳之声,极度符合他们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态度。
米芾本人除了以书画诗文非凡造诣闻名于世外,更为后世留下了拜石为兄的奇妙传说,米芾自称:“癖在泉石终难医。
元代至正年间,史学家、文学家陶宗仪到松江泗泾隐居,在泗水之南构筑“南村草堂”,留下了许多有关赏石文化的珍贵史料,如《宝晋斋研山图》首次绘录了南唐李后主那方后来归米芾收藏的灵璧石研山,成为赏石文化史上重要图像资料。他还将前人的笔记、小说辑录为《说郛》(100卷)传世,其中《渔阳公石谱》就在其列,这也是所谓米芾四字“相石法”的最早出处所在。这四字真言,从“秀、瘦、雅、透”到清郑板桥称米元章论石之“瘦、皱、漏、透”之说,都是对米公品石、相石经验的高度概括。“米颠”的美名和“瘦、皱、漏、透”的赏石理论名垂青史,堪称中国赏石史上最负盛名的人物之一。EA11E0DE-6915-4AE2-BCB2-C2A0C85D0EE4
前文提到的米芾行书墨迹《研山铭》(图7),是米芾晚年得到的一块灵壁石,南唐李后主的遗物,是其心爱的文房宝贝。这块石头的形状呈山形,中间有一眼砚心,可以做墨池来磨墨,米芾爱不释手,抱着才能入睡,三天三夜还意犹未尽,于是挥毫泼墨,留下《研山铭》。这张手卷曾东渡扶桑,2002年,《研山铭》从日本回归拍卖,由北京故宫博物院竞得,这是当年中国书画收藏和石文化的盛事,也是古代赏石文化的最直观的视觉图文样本。
此手卷共分三段,第一段是米芾用南唐澄心堂纸书写的三十九字:“研山铭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
第二段是研山图,有篆书提款:“宝晋斋研山图不假雕饰,浑然天成。”图中还给这座研山各个部位起了名字并标注:“玉笋、方坛、上洞口、华盖峰、月岩、翠峦、龙池遇天欲雨则津润、滴水小许在池内经旬不竭、下洞三折通上洞予尝神游与其间。”
第三段是米友仁的行书题识,米芾外甥王庭筠的题跋,清代书画家陈浩跋尾。
米芾对石的钟情,不仅是因为研山为宝物,更是称石为兄,是可以对谈探讨宇宙人生的知己。
文人把顽石搬上书桌后,日夜陪伴,为其留影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这又是一种赏玩的形式,也是一层思绪的剥离与展现。据说文徵明晚年,为明代著名鉴赏家华夏创作的“真赏斋”为主题的画卷(《真赏斋图卷》现藏上海博物馆)(图8),就向其借赏那方“玄芝岫”,画卷中所布置的许多玲珑奇石,便是援引这方赏石为创作元素。并留有记录:“桌山文徵明拜观。子彭、嘉侍。”
时间到2020年,赏石文化又出一件盛事,便是保利艺术博物馆为明代宫廷画家吴彬绘《十面灵璧图》特别推出了特展学术研讨会,并在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中成交,斩获中国古代艺术品拍卖成交记录之桂冠。杭州博物馆研究员温玉鹏馆员在给这幅文物撰文时,多角度多维度地诠释了这块赏石的文字肖像。⑦
《十面灵璧图》(图9)是明代宫廷画家吴彬的代表作品,取材于米万钟所藏的“非非石”,米万钟也以“好石”著称,这种对奇石的癖好和他的先祖米芾如出一辙。米氏友人张鼎记:“米家园有灵石作八面观,杨弱水谓当作十面,龙君御题曰:非非石,便一笔扫去十面景样矣,灵物之凭人取景也。”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对此石亦有记载。“非非石”是一块50多厘米高、置于案头几上的灵璧石,后来米万钟将此石从古云山房请出,专设一馆供放,并请吴彬为其画像,这幅图卷从10个不同视角描绘了同一对象,突破了古来石分三面的局限,也是颇为有趣,是画家吴彬对这一客观存在的再创作,注入了他的思想意识。
结语
一拳顽石,冷然掷于世间,石之不生不死,跳脱了轮回,以其永恒的寂寥彰顯着世间的真实。中国文化史中,赏石文化的热度从未降温,奇石是文人士大夫找寻到的占有心中丘壑的一种方式,顽石蕴含的是一个情性疏野的世界。中国人赏石在心、在境,不在物,如果说天下遥不可及,桃花源又遍寻不见,那么现实中的奇石,赏石便是唾手可得的替代之物,一方心境,可以摆放在园林庭院中,可以安置在桌头几案上,在与之相处中,在赏的相对中,顽石奇石给予了人们拥有与解脱的幸福与圆满。
注释:
① 《震泽集》卷26《中议大夫江西知南安府张公墓表》。
②据《世说新语·排调》记载:东晋孙楚年纪轻轻时就想归隐,他对王武子说“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武子问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所其齿。”后来枕流漱石,成为浪漫主义的代名词。
③《小中现大册》精确的名称为《仿宋元人缩本画及跋册》由整22幅山水画的缩图和董其昌所撰的题跋构成。跋文含董其昌44岁至73岁的年纪,但各幅缩图并不是20年的积累,而是董在73岁时请画家一次绘成的。
④沈复《浮生六记》,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第53页。
⑤蒲松龄《聊斋志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第833页。
⑥“花石纲运动”是指北宋徽宗时,杭州“制造局”,苏州“应奉局”等,为满足皇帝喜好,奉皇帝之命对东南地区的奇花异石,珍奇文物进行搜刮,让江南百姓苦不堪言,徽宗在全国搜罗怪石长达20年,史称“花石纲”,并开启了中国古代鉴赏怪石的风气。最终激起方腊起义。
⑦温玉鹏《十面灵璧图:绘画时代的360度环拍》,《美术报》2020年10月11日。
(责任编辑:李红娟)EA11E0DE-6915-4AE2-BCB2-C2A0C85D0E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