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理念下对高职数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2-06-18王家宇
摘要:在综合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高职数学教师逐渐形成了从不同角度以改革的目光审视教学优化工作的意识和格局,与之有关的一系列教学整合思路和策略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据此,笔者将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和有关研究成果,依托文献查阅、案例分析等方法,围绕“‘三教改革理念下对高职数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一题撰文,并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一些个人见解和策略性建议,希望可以对诸位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三教”;高职数学;课堂教学;影响;策略
引言:
所谓“三教”,通常指“教师”、“教材”和“教法”,分别对应了课程教学中“教师素养”、“教材资源”和“教学模式”这三大核心模块。随着高职教育的优化建设,“如何能够体现出对学生多维素养的综合开发、自主优化和实用性发挥”已经成为亟待人们思考、解答的问题。高职数学是一门知识内涵丰富、考查维度多元的课程,其在提升教学效率和扩大教学维度方面有着更突出的诉求性,因此必然要成为践行“三教”改革的核心阵地。故而,广大高职数学教师要正确把握“三教”改革的宗旨,立足于教师素养提升、教材资源挖掘和教学模式改良三个维度制定、采取系统性的策略,推进课程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一、“三教”改革对高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
(一)教学模式的师生互促发展
“人是推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因此“三教”改革的核心在于“新教师”。在“三教”改革的影响下,教师教学素养的动态提升成为高职教育工作不断优化的一大主题,课堂教学不再只是要求学生“努力学习”的“独角舞台”,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推进自身专业知识储备、教学技法体系和教育理念的完善、更新,从而表现出更强的师生互促发展性。
这种形势的出现意味着高职数学教师要以更多的形式、更高的频率和更深的层级和学生开展良好的课堂互动,并进一步尊重、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在以教学评价为核心的诸多环节中彰显学生的“存在感”,同时将对学生综合情况的了解和应用作为完善个人职业能力建设的基准。
(二)教材资源的多元摄入发展
“三教”改革的一大特色就是打破了对传统“考试教育”理念的习惯性延续,着重强调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方面性拓展,以期进一步实现学生课程眼界和知识思路的有机拓宽,从而令课程的教学成果在“广基而优干”的模式下得到实质性的巩固、扩大和优化。
因此,高职数学教师务必要在课程教学中完善对教材资源的深度整合,并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教材的整体深度、内容、方向和知识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引入更多的课外资源,通过这种形式来丰富教材的内涵并体现出其更强的生本发展迎合性、对标性。
(三)教学方法的生本发展
“三教”改革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能力为主题,教师应当进一步摒弃传统的“保姆”思维和“牵引”式教学法,将更多的课堂资源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以愈发独立的模式参与到对知识信息的灵活摄入和有机运用当中,进而真正形成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发展意识。
当然,这一趋势的出现并不意味着高职数学教师就要完全“置身事外”,而是要以协助者、引导者和总结者的身份以适当的形式和深度参与到生本学习当中,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搭建多元平台、开辟多元路径,同时体现出对学生个性化条件、素养的利用和成长引导。
二、“三教”改革背景下完善高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引入多元课堂评价机制
高职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和结束后,应当对学生的总体表现和一些具有突出“存在感”之学生的个体表现做出精准点评,指出学生在知识获取、技能运用和个人思维表达方面的优势、短板,同时也为自身后续教学工作的设计和组织获取准确的参考。
另外,高职数学教师还要在这个环节中为学生预留出“一席之地”,引导学生对自己对课堂讲解过程、具体知识点的处理方式、例题解析的深度和对学生前端疑问的解答等工作的执行感受作出评述,对于其中对自身业务能力具有建设性发展作用的成分要及时吸收、深度融合,从而将学生转化为推进个人职业水准提高的一大驱动。
(二)实现课内外教学资源的共同开发
一如笔者在前文当中所提到的,高职数学是一门综合性非常突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着眼于对课内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多形式整合输出,也要结合课程教学的内容、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需要,适当地引入更多的课外成分作为补充教学环节、体现课程知识点应用效果和疏通学生认知通道的模块,从而起到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和技法储备的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在完成有关“空间几何”的专题教学后,引入一些诸如“克莱因瓶”、“莫比乌斯环”等经典空间几何体的课外资料,让学生将自己基于空间几何而形成的知识、技法认知代入到这些经典几何体中做空间结构分析,巩固其对目标知识的知识性记忆。
(三)体现课堂教学“留白”意识
高职生基本上已经成年,有了较为丰富的学习经验和比较成熟的思维能力,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执行相对独立的学习任务。据此,高职数学教师要发挥出数学科目的思维发散性特征,在教学中树立起“留白”意识,将一些具有一定难度和思考、讨论价值的话题预留给学生,鼓励学生以结组的形式开展自主探讨,让学生之间交流彼此的看法和学习经验,并汇总成本组的探究成果,最后再由教师根据各组的成果做总结性讲解,借此提升学生课程思维能力的综合档位。
比如,教师可以就“概率矩阵”在具体的事件概率预判中存在等量差的现象提出对应的话题,引导学生结组分析等量差在概率当中之必然存在性的原因,并鼓励学生们结合具体的生活认知来提出不同事件背景下控制等量差的可行策略。
结束语:
教育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项古老而常青的事业,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性,能够根据不同的形势和需求来进行不间断的改革优化,从而时时刻刻发挥出“传道授业”的作用。高职数学教师要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在日常工作中树立起鲜明的“三教”改革意识,立足于“教师素养”、“教材资源”和“教学模式”设计、执行系统性的策略,进而让学生们得到更有深度、质感和能动性的教学引导服务,为其课程专业素养的稳步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献:
[1]郭蕾.“三教”改革理念下对高职数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与创新,2021(01):87-88+90.
[2]张莉.高职数学“三教”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4):79-81+95.
[3]郭蕾.“三教”改革理念下对高职数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与创新,2021(01):87-88+90.
基金项目:2021年度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研究项目《黑龙江职业院校高水平双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王家宇,1984.02.26,女,汉,山东,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72273B74-5DAE-4880-BAD8-9011D28D7A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