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本是国家机密,毛泽东下令解密
2022-06-18
人民气象事业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那时的气象信息属于军事情报,需要绝对保密。1953年4月,一场强寒潮突然向华北地区袭来,这让广大农民遭受了巨大损失。毛泽东听闻此事后立即指示:“气象部门要把天气常常告诉老百姓。”
1953年4月,一场强寒潮突然向华北地区袭来,这让广大农民蒙受了巨大损失。毛泽东听闻此事后,立即在一张便条上写道:“气象部门要把天气常常告诉老百姓。”毛泽东所写的“告诉老百姓”,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含义?
气象信息被列入国家机密
人民气象事业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因保障军事行动的需要而建立。那时候的气象信息属于军事情报,需要绝对保密。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气象事业进入新纪元。但当时全国解放战争尚未结束,美帝国主义又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考虑到气象情报与军事行动休戚相关,气象部门的首要任务是为国防和军事服务,气象信息的传送再次开启加密模式,并被列入国家机密。
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此时,我国正在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工农业迫切需要天气信息指导生产,气象信息的解密也由此提上日程。不过,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气象观测和预报业务,即使进行气象解密也很难向全国人民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
为了拉开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帷幕,中央军委气象局第一任局长涂长望进行了十分细致的规划。他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开办气象观测人员训练班,开展大规模的气象站建设工作。
为了让气象站覆盖到中国的每个角落,气象人员建站的地点往往在交通最不方便、生活最艰苦的地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回忆:“我们这一批的同学,有的分到了浙江四明山,山顶一到夏天就不停打雷,有时都打到了观测室,但同学们仍然冒着生命危险在工作。”
同时,涂长望还写信给海外的留学生,号召他们回国效力,共同开拓新中国的气象预报业务。在他的号召下,叶笃正、谢义炳、顾震潮、朱和周等一大批气象人才冲破重重阻挠,毅然归国。
为了组织各单位的气象科学家们共同工作,涂长望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赵九章协商决定,将该所的部分精锐人才借调到气象局,成立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简称“联心”。中国现代天气预报业务由此起步。
周恩来“祝祖国同胞晚安”
当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建设即将进入第五个年头时,一场对新中国气象预报水平的考验不期而至。1954年7月,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水,工业重镇武汉危在旦夕。在这种危急情况下,“联心”的气象工作者们制作的天气预报至关重要。陶诗言气象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郝爱群说:“陶先生(气象学家陶诗言)跟我说,周总理就差坐镇在他们那儿了。当时,周总理要求他们报出上游的下雨情况,以便中央进行决策。”在这种情况下,陶诗言等气象工作者进行了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既为武汉暴雨保卫战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也验证了新中国气象事业建设的成果。
1956年6月1日,气象部门终于开始向大众发布天气预报。在当年7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人们第一次读到了天气预报的信息。从此,公众气象服务有了广阔的天空。
经过多年发展,天气信息已通过报刊和电波传播至全国各地,但海峡对岸的台湾省却一直处于信息封锁状态。直至1972年8月14日,周恩来从天气公报中得知,一场强台风将正面袭击台湾省。周恩来当即提笔批示,要向台湾同胞发布台风警报:“可立即经气象局系统(或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告我福建前线,用作向台湾同胞的宣传消息,告以预防台风袭击和祖国同胞的关心。”
在正式发布台风警报前,周恩来又亲自审定了稿件。他在稿件的最后加了一句:“祝祖国同胞晚安。”正是这样一条充滿温暖的台风警报,向台湾同胞送去了祖国的关切,拉开了大陆向台湾海峡发布天气预报的序幕。
1973年10月1日,福建省气象台克服海峡气象资料短缺的困难,担负起每日正式向台湾海峡地区发布天气预报的任务。自此,台湾海峡天气预报成为海峡两岸渔民安排生产活动的有力助手。
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热忱
1979年,为了更生动地向百姓传播气象信息,中央气象台的工作者们开始酝酿新的气象服务手段——电视天气预报。
1980年7月7日,中国第一期电视天气预报终于和观众见面。第一期电视天气预报的主持人李援说:“那时候还处在摸索阶段。一开始,我们拿着新闻稿念,还担心大家是不是能够把这些东西完全消化、理解。”
在第一代制作者的用心摸索下,这种贴近百姓生活的天气预报形式随着电视的普及,走入了百姓的寻常生活中。后来,天气预报栏目又经过不断改革和升级,发展成为如今亲民而贴心的模样。
距离1956年气象信息解密已经过去了66年,“天气预报”仍是最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一档节目。岁月流转,天气预报变得更贴心也更与时俱进,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热忱。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