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及其启示

2022-06-18李东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党组织建设启示实践

[摘要]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考察习近平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分析当时党建的有益经验及其对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价值启示,从习近平在梁家河基层党建工作及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党建实践中汲取党建智慧和营养。

[关键词]梁家河;党组织建设;实践;启示

[作者简介]李东,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法学硕士,陕西西安 710000。

[中图分类号] D26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05-0041-03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①的党的建设新布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生命力维系的“肌体”,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布局是“肌体”中的“骨骼”,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内容。20世纪70年代梁家河基层党建实践经验丰富,对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一、梁家河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经验

(一)“打铁还需自身硬”——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发挥带头作用

因父亲受政治诬陷,习近平在插队时也受到牵连,但追求进步的他对自己始终严格要求,胸怀为人民谋利益的理想抱负,一心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插队期间,他积极工作,团结群众,刻苦读书,多次提交入党申请书,坚定不移地向党组织靠拢,在1974年1月10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②,“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没有纪律,党就无法率领群众与军队进行胜利的斗争”③。习近平以身作则,不辞劳苦,带头抓,带头干,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毫不含糊,时常提醒大队干部要“一碗水端平”,对违反纪律的绝不姑息,廉洁为政,克己奉公,梁家河大队党支部纪律不断加强。从带领梁家河大队人民群众建设好自己家乡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好新时代的中国,习近平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初心不改,在各级党组织中为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充分体现了其对党忠诚,一心一意跟党走的良好政治品质。

(二)教育引导与制度规范相结合,团结一切力量搞生产

在赵家河搞“社教”时,习近平“不说空话,不说大话”,“也从来不是枯燥地说教、喊口号,而是寓教于乐,像拉家常一样跟大家交流”。④习近平认为群众所犯的错误,只是“人民内部矛盾”,完全可以改过来,是可以团结的,应以教育为主。他善于运用“批评—团结—批评”的方法,批评问题群众时以平和的态度进行开导和教育。打坝淤地不是件容易事,要把大家思想统一起来,调动队里的集体力量一起劳动,没有规章制度是不行的。习近平就定了许多规章制度,鼓励大家依规办事,不按规矩来的他就耐心说教,也严厉批评,大家就逐渐形成了向心力。在他的带领下,梁家河大队党支部形成了“坚持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主义”“公道正派”“为民办事”“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的优良作风。

作为大队的带头人,习近平“挑最苦最累的活干”,在涉及集体利益的经济民生工作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开会听取群众干部意见,尊重科学,尊重劳动创造,团结一切力量搞生产。在与村领导班子的积极配合中,提升了大队党支部动员群众、集思广益、攻坚克难的能力。

(三)“以百姓之心为心”——坚持贯彻“群众路线”

物质资料匮乏的年代,百姓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生活问题。初到梁家河的习近平对当地“位置偏僻”“缺粮少油”“卫生教育落后”等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梁家河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干,在劳动实践中更加坚定了习近平为民办实事的不变信念,与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习近平善于体察民情,常能“以百姓之心为心”。在他的带领下,梁家河大队解决了温饱问题,增加了集体收入,解放了妇女劳力。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需求成了习近平工作的目标,而且这个目标一直被延续下来。离开梁家河以后,习近平依旧不忘自己迈出人生第一步的地方,通过多次书信往来了解村民生活状况与村里的发展状况,鼓励村里的有志青年带领群众致富,为当地百姓出谋划策,解决困难。

秉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⑤的理念。时任梁家河大队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广涉马列、历史和文学著作,勤于做笔记,在工作劳动中善于结合实际来思考理论问题,保持了思想的敏锐性和先进性。在政治工作上,对群众讲路线教育,采用说服教育方法,注重改造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党的基本路线、纲领和实践经验的学习教育,进行技能培训,引领干部树立“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的理念,坚持贯彻群众路线,筑牢了干部群众思想基石。

(四)“为有源头活水来”——壮大党员队伍,健全领导班子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⑥组织建设就是“用民主制的实行,发挥全党的积极性。用发挥全党的积极性,锻炼出大批的干部,肃清宗派观念的残余,团结全党像钢铁一样”。⑦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梁家河地方党支部就已成立,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成为梁家河党支部班子建设的重要基础,也使得组织的发展延续了较好的群众基础。习近平深知中国共产党是来自于人民且服务于人民的政党,因此要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就要大力发展党员,健全黨的领导班子。为此,他努力发展党员,希望将更多的农村中的优秀分子吸纳到党组织并提拔到领导班子之中,这样一来,能够更好地体现党的民主集中领导。在习近平的鼓励下,梁家河一些队员入了党并在大队担任领导职务,健全了村领导班子。

(五)“正衣冠、照镜子、洗洗澡、治治病”——批评与自我批评

很多知青是怀着崇高的理想来到陕北的,可真到了地方却是一片光秃的黄土地,不少知青情绪明显低落。不到两年,不少家庭成分好的知青陆续以参军、招工、转回老家插队等原因陆续离开梁家河,最后仅留下习近平和雷平生。留下来的习近平也经历了孤独迷茫,早年参加革命的姨姨和姨夫给习近平讲述了如何在根据地做好群众工作,听了长辈的教导,习近平作了深刻反思,“在上山下乡时,……没有长期观念,也就没有注意团结的问题,别人下去天天上山干活,我却很随意,老百姓对我印象不好”。⑧在自我批评与反思的基础上,习近平开始向其他队员看齐,踏实地从事各种工作,主动适应当地生活,开始更进一步融入群众,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都有了巨大转变,真正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习近平慢慢地跟群众打成一片,在帮助群众克服难题中,逐渐获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二、梁家河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对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启示

(一)敢于担当是基层党支部书记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明确规定党支部书记要充分发挥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模范带头作用。必须有家国情怀,有主动精神,有前瞻思维,真心实干,带头干,才能真正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习近平的带领下,梁家河大队党支部在干成一件件百姓关心的实事中凝聚起了战斗力,形成了实干担当的良好工作作风,一些科学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原则也浸润了干部的心灵。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各级党组织书记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责任人”,要“敢于担当,乐于奉献”。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强化党支部书记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从而激发领导班子的担当能力。

(二)调查研究是做好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要法宝

在《反對本本主义》中,毛泽东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论断,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早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所失败的经验教训不断地验证着这一真理,那就是“实践出真知”。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又充分揭露了教条主义、主观主义以及忽视实际情况和盲目工作的状况,从而进一步论证了实践的重要作用。

认识新事物,推动新事物发展,必须敢于研究探索实践。为了验证处在黄土高原地带的梁家河能办沼气,习近平通过调查学习,积极向群众宣传并组织年轻人着手试验。经过反复测量和实验,相继解决了沼气建设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并将经验推广到延安其他县。当前创新和加强基层治理,基层党组织必须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具备科学调查研究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创新工作路径方法,创新组织管理形式,提升领导群众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良好的工作作风是党群关系的重要保障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从初到梁家河时的年轻后生,到成为大队的“带头人”,习近平靠的就是务实的作风、公道的为人处事和群众的信任,塑造了他高尚、无私的人格魅力。村里到了一批救济粮,开会的时候大家都想多分,闹得熙熙攘攘,习近平挨家挨户走访,把各个家庭的存量情况都记录在册,谁家的粮少,谁家就可以多分,大家都没得说。“再糙的饭近平也吃得香,再穷的人近平也看得起。”⑨

在《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讲话中,习近平指出,做好县委书记必须始终做到“四有”,即“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习近平曾明确提出广大干部尤其是党的基层干部必须要坚持“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要坚持“群众路线”这一根本,只有建立起良好而广泛的群众基础,工作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支持,事业才能永续发展。

(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生命线

在梁家河,习近平用节省的钱买肉来看望老人,到村民家吃派饭偷偷留下粮票和钱,先后送给村民自己的被子、鞋子、大衣、刺着“娘的心”字样的针线包,救助过讨饭老汉,给梁家河老百姓送过书。这一件件细致入微的小事,看似平凡,却彰显出当时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习近平,已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化作了基层党支部工作的行动自觉。1993年和2015年,习近平两次回乡探望梁家河村民,都自掏腰包为群众购买生活用品。

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职位多高,习近平的心始终和梁家河的村民在一起,与广大老百姓的心在一起。新时代,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也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着力解决“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把党的宗旨体现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把一件件群众关心的事情落实到老百姓的心坎,这是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生命线。

梁家河村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习近平为梁家河党支部建设所做的一系列工作,推动了梁家河党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的发挥,改变了当地的落后面貌。同时也展现了青年习近平个人的良好党性修养和坚定的政治方向,映射出了党的初心和使命担当。习近平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发源于梁家河,发展于其后从政的各个时期。

[注释]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232.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3.

③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2015.

④⑨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331,259.

⑤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1095,812-813.

⑥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10-28(01).

⑦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78.

⑧习近平.我是黄土地的儿子[J].西部大开发,2012(09):109-112.

猜你喜欢

党组织建设启示实践
关于高校学习型大学生党组织建设问题的研究
在企业中加强党组织建设的意义及策略
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西方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有效实施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