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9年山东省仔猪腹泻病原调查及PEDV分离株S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2022-06-17曹龙龙孟凡亮焦秋林姜子昕刘蒙达刘思当
曹龙龙,孟凡亮,焦秋林, 李 焱, 姜子昕,刘蒙达, 刘思当*
(1.山东农业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2.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 青岛 266032)
腹泻是仔猪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其中以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最为重要。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猪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呕吐、水样腹泻、消瘦以及脱水为基本特征[1-2],并有较高的病死率。PEDV为冠状病毒科、甲型冠状病毒属成员,属线性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参考毒株为CV777[3]。该病毒全基因组长28 kb,包含编码复制酶(Rep)、纤突糖蛋白(S)、基质蛋白(M)、囊膜蛋白(E)、核蛋白(N)和ORF3等6个基因,按照5-Rep-S-ORF3-E-N-3顺序排列[4]。其中核酸高突变区主要是位于S基因,其由1 387个氨基酸组成。S基因表面抗原决定簇决定病毒毒力,且能与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促进细胞膜的融合,产生中和免疫反应[5]。因此,S基因不仅在疫苗研发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病毒变异分析的主要基因[6]。
自1971年首次在英国暴发PED后,该病很快蔓延至整个欧洲,随后向其他地区扩散[7]。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就陆续有PEDV感染的报道,自2010年秋末开始该病毒的致病性显著增强,在中国呈全国性大流行[8-10]。由PEDV造成的病毒性腹泻发病率明显高于欧洲和其他地区,研究证实流行毒株发生了变异且毒力显著增强(vPEDV)。目前vPEDV在中国仍广为流行,PED仍是威胁中国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之一,给中国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1-12]。为了解山东省近年来仔猪腹泻相关病毒的感染状况及发病规律,对2016-2019年间山东省部分地区仔猪腹泻临床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剖检并采集了231份腹泻仔猪的肠道与粪便样品,进行了腹泻相关病毒感染检测以及PEDV的S基因序列分析,为vPEDV的疫苗研发及腹泻病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验材料Viral RNA/DNA提取试剂盒和pMD18-T载体购自TaKaRa Biomedical Technology;逆转录试剂盒购自罗氏公司;2×PCR Mix购自广州东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XYGEN胶回收试剂盒购自康宁生命科学有限公司;链霉素、青霉素、胎牛血清购自Gibco公司。
1.2 临床样品采集与处理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主要从山东省泰安、菏泽、济宁、枣庄等16个地市的126个猪场搜集疑似PED临床病例231份,剖检病死猪采集胃、肠道、淋巴结、粪便等病料。绝大多数猪场均进行过PEDV疫苗CV777株接种,发病猪群主要表现发热、呕吐、水样腹泻、体质量减轻和脱水,并有较高的病死率。病死猪剖检主要表现为小肠壁变薄呈透明状,肠腔内有黄白色浆液样内容物,小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或者出血,空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等。取胃、肠、淋巴结等器官组织一部分固定用以制作石蜡切片;一部分加入无菌PBS(1 mL/g),置于高通量组织研磨器中研磨,将研磨液经12 000 r/min,4℃离心15 min后,进行RT-PCR初步检测,取上清液经直径0.22 μm滤器过滤然后分装,置-80℃冰箱保存备用。
1.3 病原鉴定将冻存的研磨液上清提取核酸,根据不同引物(表1)进行RT-PCR扩增鉴定。
表1 病原检测引物序列
1.4 S基因的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按照AXYGEN胶回收试剂盒步骤进行PCR产物的回收纯化,回收产物通过与pMD18-T载体进行连接转化后,由上海生工有限公司测序。测序结果利用Medlign、Mega X等软件与GenBank中登陆的PEDV参考株序列(表2)进行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抗原表位结构域和抗原表位等的分析。
表2 PEDV S 基因参考株信息
2 结果
2.1 仔猪腹泻病料病毒检测结果采用PCR/RT-PCR方法对231份腹泻样品进行病原检测。231份仔猪腹泻样品中PEDV检出率为63.20%(146/231),其次为PCV2,检出率为16.88%(39/231),PoRV检出率为5.19%(12/231),TGEV检出率为0.43%(1/231),混合感染率为0.43%(1/231),为PEDV和TGEV感染。结果表明山东省仔猪腹泻主要源于PEDV感染,其次PCV2感染所致的肠炎也是造成仔猪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典型病例病理学观察结果病死猪严重脱水,消瘦,眼球深陷,股内侧灰绿色粪便污染(图1A)。剖检病死猪可见胃扩张,充满白色或黄色凝乳样内容物,胃黏膜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小肠壁变薄呈透明状,肠腔内灰白色或者黄白色浆液样亦或者水样内容物(图1B),小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或者出血,空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图1C);部分病猪肾脏表面可见散在的点状出血。镜检病变主要表现胃肠黏膜呈急性卡他性或出血性卡他性炎症,以空肠病变最为严重,小肠绒毛缩短,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黏膜固有层充血、出血(图1D~H)。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胞浆内可见病毒阳性颗粒,其他组织病毒阳性颗粒较少。
A.病死猪严重脱水,消瘦,眼球深陷;B.小肠壁变薄呈透明状,肠腔内有黄白色浆液样内容物;C.小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或者出血,空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D.肠绒毛缩短,100×;E.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固有层充血出血(200×);F.肠绒毛萎缩,黏膜固有层充血(100×);G.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固有层血管充血(200×);H.黏膜下层充血、水肿(100×);I.黏膜上皮细胞PEDV免疫组化染色阳性(200×)
2.3 PEDV S基因同源性分析通过分段测序并拼接,共获得7株来自山东不同地区的PEDV S基因的全基因序列(表3)。将分离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从GenBank中登陆的22株国内外参考毒株进行了同源性分析比较(表4)。结果表明,7株本研究分离株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8%~100.0%和95.9%~100.0%,与疫苗株CV777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3.3%~93.6%和91.8%~92.8%。
表3 本研究中 PEDV 流行株样品信息
表4 PEDV-S基因同源性比较 %
2.4 PEDV S基因核苷酸突变分析将7株PEDV分离株与中国现在使用的疫苗株CV777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分离株与疫苗株CV777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碱基突变现象,并且均有不同位点的碱基缺失与插入现象。分离株在167 bp有1个碱基插入,175~180 bp有5个碱基插入,181~187 bp 有6个碱基插入,413~417 bp有3个碱基插入;在218 bp有1个碱基缺失,470~473 bp有3个碱基插入,474~480 bp有6个碱基缺失(图2),表明本研究分离株与疫苗株相比已发生变异。
图2 PEDV S基因核苷酸分析比较
2.5 PEDV S基因氨基酸序列、抗原表位域及抗原表位突变分析将7株PEDV分离株氨基酸序列与疫苗株CV777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7株分离株均存在氨基酸突变,在aa59~aa62位有连续4个氨基酸(QGVN)插入,aa140有1个氨基酸(N)插入,而在aa160有1个氨基酸(G)的缺失。
将7株PEDV分离株S蛋白上诱导中和抗体产生的抗原表位域(COE:aa499-aa638)及抗原表位(S1D5:PVLVYSNIGVCKSGSI,S1D6:SGSIGYVPSQSGQVKI)与CV777的S蛋白上对应区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7株分离株的COE序列没有氨基酸插入及缺失,但是均存在氨基酸位点突变,其中所有毒株共同存在4个位点突变,分别是A521S→,T553S→,G598S→,Q637E→,其余个别毒株存在不同的位点突变。S1D5表位中7株分离株完全保守,没有突变现象;S1D6表位存在两处共同突变位点(L768S→,D770S→) (图3)。结果表明,本研究分离株与疫苗株间氨基酸已存在大量突变,现有疫苗保护效果较差。
图3 PEDV S基因氨基酸分析与抗原表位域及抗原表位分析比较
2.6 PEDV S基因遗传进化分析将7株PEDV分离株的S基因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登陆的22株国内外参考株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并绘制系统进化树(图4)。本研究分离株与参考株可分为GroupⅠ、GroupⅡ两大群,7株分离株均属于GroupⅠ,CV777、DR13和L00799-K11等参考株构成独立组群GroupⅡ组,其中SDXT、SDYT、SDLW、SDWF、SDTA和SDRZ位于同一大分支,与山东参考株SD2014、河南参考株CH-HNLH-2015和兰州参考株CH-SXXY-2017等国内参考株亲缘关系较近,与墨西哥参考株MEX104、美国参考株USA-Colorado和哥伦比亚参考株COL-Cundinamarca属于同一组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而所有分离株与疫苗株CV777亲缘关系均最远。结果表明山东地区当前PEDV流行株与疫苗株遗传距离远,差异较大。
3 讨论
近年来,PED一直是影响中国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给中国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1995年起,中国先后使用了猪传染性胃肠炎、PED二联活苗和灭活苗,使免疫猪群得到了较好的保护[13-15]。然而自2006年以来,PEDV开始在中国免疫猪群中再度流行,尤其是自2010 年秋冬季节开始,该病形成变异株vPEDV,流行更加严重[15]。尽管目前中国山东省猪场采用了最新的猪传染性胃肠炎、PD和猪轮状病毒三联苗,但腹泻病情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16-17]。本研究收集的231份仔猪腹泻病料病原检测结果中,vPEDV感染而致病的比例最高(63.20%),其次为PCV2 (16.88%)。由此可见山东省仔猪腹泻主要源于vPEDV感染,其次PCV2感染所致的肠炎也是造成仔猪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本研究分离株;◆为疫苗株
本研究结果分析表明,PEDV仍是山东省仔猪腹泻的最主要病原,7株分离株S基因存在碱基的突变、插入和缺失,所编码的蛋白发生变异,分离株与PEDV参考菌株具有93.1%~98.9%的核苷酸和91.5%~98.7%的氨基酸同源性,与疫苗株CV777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3.3%~93.6%和91.8%~92.8%,低于山东地区2014-2015年PEDV分离株S基因与CV777疫苗株同源性对比的93.5%~93.9%和92.2%~92.5%[17],且与现有的CV777疫苗株亲缘关系较远同源性较低。当前山东省PEDV流行株存在明显变异,这是PED在免疫猪群中广为流行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当前的疫苗免疫并不能完全保护猪群免受PEDV的攻击。因此,使用流行株作为疫苗株可能会有更好的保护力,取得更理想的免疫效果,使猪群免受PEDV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