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困境与消解:贵州苗族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2-06-17夏建超朱翔宇

武术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苗族民俗

夏建超 肖 龙 朱翔宇

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国家体育总局在2018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推动各民族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

1 相关概念界定

出版于2000年的《体育科学词典》将民俗体育定义为“在民间民俗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民族传统体育在人们生活的特定地理和社会环境中进行,而民俗体育是以当地居民的生活为基础,被认为有集体的习惯和固定程序的民族传统体育。苗族民俗体育文化可以定义为苗族人民在体育领域的集体习惯、仪式性的模式和风俗习惯。

2 贵州苗族民俗体育项目概述

贵州苗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自治州的凯里市、台江县(天下苗族第一县)、麻江县、岑巩县、丹寨县、剑河县、施秉县、雷山县、镇远县、三穗县、黄平县,安顺市的紫云县、镇宁县、关岭县,贵阳市的花溪区,六盘水市的水城区,遵义市的道真县、务川县,黔西南的贞丰县,黔南的惠水县、平塘县、都匀市,毕节市的威宁县、黔西市,铜仁市的松桃县、德江县等。苗族分布地区多处于交通不便的山区,其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使得苗族民俗体育文化能传承至今。贵州苗族分布广,其民俗体育项目也种类丰富,主要有:跳花坡、上刀山、游方、斗牛、赛马、踢枕头、对歌、拔河、滚山珠(跳芦笙)、打球、爬山、耍狮子、玩龙灯、赛龙舟、舞龙灯、踩鸡蛋、斗水牯牛、搓麻线、打花棍、打麻由、走竹竿、武术、苗山斗马、掷鸡毛、踢角架(斗鸡)、打“草蛇”、射弩、射背牌、响节、扁担术、跳踩堂舞等都是贵州苗族的民俗体育项目。例如,赛龙舟就是流传于台江县和施秉县的竞技性体育活动,是在龙舟节农历五月二十四举行。打手毽流传于都匀市、丹寨县的社交性体育活动,农历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苗族青年男女会聚集到规定的场所进行打手毽活动。苗族武术主要流传于凯里市、松桃县等地,一般在春节前后举行,用于健身交友和节日助兴。爬花杆主要流传于黔西北毕节地区,一般是在农历初一至初八,苗族人民聚集在踩山坪进行踩山活动,该活动蕴含着对爱情的追求和生育的崇拜。芦笙舞和水鼓舞是苗族最典型的两种舞蹈,其中水鼓舞主要流传于黔东南剑河县。这两种舞蹈都起源于苗族的宗教信仰,在重要的节日和祭祀中进行表演,具有寄托心灵、娱乐和交往等功能。由上可知,通过对苗族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苗族文化,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推动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贵州苗族民俗体育文化价值

种类繁多的民俗体育项目是苗族文化的一部分,随苗族一起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它不仅蕴含着属于自己的审美思想、价值观和趣味,也创造了苗族特有的体育文化,更重要的是为苗族社会的发展进步注入了无限活力。贵州苗族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及其价值取决于贵州苗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3.1 促进苗族人民身心健康

贵州苗族生活在深山之中,每个人都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很少与外界、外国民族接触,是这里自然纯真但发展缓慢的民族。在一个简单的生态环境中,苗族家庭应该通过文化娱乐和参与来生活和工作,以满足生存、幸福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他们通过丰富的技艺、艺术、观赏性民俗体育活动,来实现情感宣泄,沐浴文化影响,享受体育锻炼。大多数民俗体育运动都是易学的,锻炼的时间和量都很容易控制,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

3.2 强化苗族人民民族认同感

苗族民俗体育文化对农村居民的精神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歌颂了美好幸福的新生活,教导苗族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也表达了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加强了苗族人民对本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了解程度,从而促进民俗文化的发展。激发了苗族人民顽强拼搏的精神,在一系列民俗体育活动中也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那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3.3 促进民族间的团结统一

体育是最容易交流和促进民族认同的社会和文化形式之一。在苗族漫长的社会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迁徙和斗争在其发展过程中占据了主流。这也严重阻碍了苗族社会发展进步。但长期与大自然和外族的斗争中没有磨灭苗族人民对自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贵州苗族大都居住在山区,苗族与汉族、侗族、彝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生活在一起。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已成为当地群众与本部门的交流活动,以及当地群众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桥梁;这些活动促进了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民族的各个分支在参与过程中实现了文化上的民族认同。苗族代代相传的民俗体育活动也受到其他民族的欢迎,在苗族传统节日期间,其他民族也穿着节日服装。各民族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促进民族团结。

4 贵州苗族民俗体育文化传承桎梏及对策选择

4.1 贵州苗族民俗体育文化传承桎梏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一些民俗体育项目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传承和发展也显得异常艰难。(1)对民俗体育文化缺乏正确的认识。随着城市化的加快,给贵州苗族地区提供了许多就业的机会,之前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渐被打破。在此基础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也逐渐失去了对民俗体育项目的热情。此外随着现代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对传统体育民俗体育项目造成一定冲击,许多年轻人甚至都不了解传统民俗体育项目。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贵州苗族民俗体育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壤,也消减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使其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够正确。(2)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人的缺失。一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苗族年轻人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发生了变化,使得年轻人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愈加困难。二是苗族老一辈的传承人逐渐老去,这导致苗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陷入了青黄不接的局面。三是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原来的自然传承模式难以立足。(3)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缺乏政府的宏观主导。苗族民俗体育项目与苗族人民生活密切联系,其蕴含的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理应对其困境引起高度重视。但现实情况却并不乐观,首先还没有针对苗族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这使得苗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没有保障。其次,随着全民健身的推广,人们的锻炼意识逐渐增强。但随着现代体育运动项目的普及,传统民俗体育项目的所需要的场地也基本被篮球场、足球场等替代,这严重阻碍了民俗体育运动项目的正常开展。如贵州苗族分布最多的黔东南地区,其乡村篮球发展迅速,成为了节庆日必举行的活动。最后,贵州苗族民俗体育运动的开展缺乏资金支持,导致其开展十分困难。(4)苗族民俗体育文化产业开发层次低。民俗体育文化是体现民族特色的软实力。将民族体育文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增强对民族体育文化的认识和参与。民俗体育是促进文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苗族民俗体育文化也开始产业化,产业化的主要形式是组织各种民俗体育活动和发展民俗文化旅游。

4.2 促进贵州苗族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对策

( 1)加强宣传教育 。苗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程度是苗族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延续的根本。可聘请老一辈的苗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人对民俗文化进行宣讲,唤醒村民的民族记忆并增强年轻一代对苗族民俗体育文化的认同感。(2)注重培养专业传承人 。应建立健全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人的保护机制,充分发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优势,定期举办不同规模的苗族民俗体育赛事,设立奖励和奖品,鼓励苗族和其他人参加。在活动中宣传苗族民俗体育技能和相关知识,使观众和参赛者成为苗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者。(3)加强苗族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政策支持。要加强对苗族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人的管理,明确相关权利和要履行的义务。尽快建立苗族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组织管理体制,在苗族地区优先发展民俗体育项目,促进苗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建设。加强苗族民俗体育训练中心和竞赛场馆建设,确保苗族体育赛事的发展。(4)提升苗族民俗体育文化产业开发层次 。在苗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中,必须实现古代与现代的结合,充分发掘苗族民俗体育文化内涵,实现苗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产业化转型并与当地旅游休闲产业相结合。以发展经济价值为重点,转变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从属地位。苗族芦笙舞、沙峪节、苗族民歌、苗族蜡染、苗族服饰、苗族特色民居,苗族酸汤、苗族豆腐、苗族培根形成品牌效应,苗族民间体育与一些苗族特殊节日相关,如跳花节、花山节、端午节、苗族新年、48节庆、芦笙节、鼓节等。苗族传统节日,可以作为吸引游客、组织民族体育竞赛、建立以苗族民俗为中心的旅游体系的亮点。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苗族民俗
冬季民俗节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苗族民歌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