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2-06-17马文友
马文友
“全人教育”理念是一种培养“全人”或“完人”的教育理念,其根本宗旨是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与我国的教育宗旨如出一辙,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世纪末,全人教育理念已在世界范围内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我国台湾地区从1997年将全人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目标;香港地区于1998年提出了以“全人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21世纪初,我国大陆开始倡导“全人教育”理念,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前期成果。然而,若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现状来看,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具体表现为,体育教育作为全人教育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国家层面上备受重视,在众多高校管理者中逐渐得到认可,但是,一直以来,大多数体育教育工作者还是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全人教育”仅以少数单一项目形式存在),并没有真正形成较为完善的“全人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针对上述问题及其症结所在,众多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证。譬如:有的从德育角度出发,指出应该重视“道德教育”,转变教育方式,倡导“宏微显隐”相结合的道德教育新方式;有的从智育角度出发,认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加强继续教育,帮助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有的从体育角度出发,强调重视“多能”、兼顾“一专”以及构建以教学技能创新研究为基本内容的教学模式;有的从劳育角度出发,指出通过成长项目驱动导航工程,使学生能够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以及提出加强有效供给,解决供需错位,使学生成长为应用型人才等等,不一而足。纵观前期相关研究,不难发现,国内高校尚缺少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的“全人教育”理念作为高层次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
1 “全人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特定的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去制定完善的教学科目、管理方式、评估内容的人才教育的全过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学下设的五个专业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招生规模最大、发展最为成熟的专业之一。然而,近年来面对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教育部已经亮了“红牌”的现状,它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再次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和焦点。学者们普遍认为,“如何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寻找适合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的确,党的十九大以来,“立德树人”“应用型学科转型”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高频词汇,树立“全人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突出“立德树人”及“应用型学科转型”的基本要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从“构成它的四个要素,即目标、过程(课程)、制度(环境、条件、政策)、评价”等方面进行相应地调整与修订。
1.1 更新固有教育理念,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一直以来,我国都提倡素质教育的综合作用,将德、智、体等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随着我国把“建设教育强国”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出了教育的“美育”功能并要求“德智体美”同步发展。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的总体要求,适时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2019年10月12日,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进一步从“严格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制度改革、引导教师潜心育人、加强组织保障”等4个方面就如何“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细化了22条的实施意见,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和培养目标得以具体化。由上可见,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育宗旨和培养目标的认识是与时俱进的,对培养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视并提出了不同阶段的新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发展重点在于自身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体育教育专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需要调控发展的目标趋向,把握时代发展的需求来进行目标定位。教育“全人”俨然成为时代的使命、“全人”教育已经成为社会的需求。鉴于此,我们也要更新固有的教育理念——摒弃传统重视“单一”能力忽视“其他”能力的片面的培养模式,重新定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1.2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完善现有课程设置
科学的课程设置是保障高校体育良性开展的载体。《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应科学安排课程内容,在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根据学校自身情况,适当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当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很多课程过于注重专业性和理论性,缺乏应用性和实践性。针对理论教学与实践需求严重脱节现象,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可适当增加实践项目、实习周数、毕业论文设计(实践类)、基本功大赛、专项素质考核、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模拟等实践类课程,保证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另外,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课程体系不断优化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当前,高校体育教育课程体系很大程度上加入了造“器”教育的行列,而非成“人”的教育。首先,体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不够。多数高校缺乏体育人文类、体育美学类、体育思修类课程。因此,要优化课程体系,适当减少专业课程设置的学时数量,在保证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基本学时的基础上不断拓宽通识课程,强化素质教育;可通过体育与人文、体育与美学等学科交叉,提升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可通过体育与思修类学科相结合,利用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大局观念。其次,体育课程的多元化不足,尤其是健康类、实践类、科技类、文化类课程比较短板。因此,要完善现有课程设置,适当加入体育健康类课程,如体育养生学、保健与推拿;体育实践类课程,如体育赛事与组织、户外运动与生存;体育科技类课程,如体育设备知识与操作、体育科研方法与指导;体育文化类课程,如传统太极理论、民族体育文化,等等。最终,通过交叉性、多元化的体育课程设置体现出“寓教于乐”“身心一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的培养目标。
1.3 改善已有教育条件,配套人才培养制度
特定的教育模式培养特定的人才。仅仅依靠“优化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的分类培养模式”以及“整合大学和中小学教学资源优势的联合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全人教育”的要求,还需创新教育模式,改善已有教育条件,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全人教育理念下,一要营造教育环境、丰富教学内容,加强高校体育教育课程教材建设,根据地区政策和学校优势,创建适宜的校本教材,增设健身养生类和终身体育类教学内容。二要搭建学习平台、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全国或省级高质量的学习培训,提升体育教育的师资水平,适时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从“输入式”变成“体验式”、从“填鸭式”变成“互动式”、从“刻板式”变成“情境式”。三要拓宽教育渠道、延长教育链条。完善体育教育课程教学配套设施,加大场馆建设与开放时长,使课上课下教学一体化;拓展多媒体与网络教学业务,使线上线下教学无缝衔接。四要改进评价方法、提升评价效果。教学效果的评价从“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从“固定性”变成“随机性”、从单一“期末”增加“期中”,通过过程性考核,随机抽查和期中考试的评价方式来提升教学评价效果。
1.4 修订原有培养方案,优化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培养目标的先导原则,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原则以及知识、能力和实践的转化原则,重新修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原有培养方案重视“德育、智育、体育”、忽视“美育、劳育”的现状,适当增加对“美育”和“劳育”的学时安排和教学要求;可加强与地方政府、体育职能部门、体育企事业单位、所在社区、实习学校和实践基地的联系与合作,要求在校生在学期间至少为以上各类主体提供诸如体育赛事组织、体育表演、体育裁判、体育培训、体育咨询、体育报道、体质健康测试等项目服务1次及以上,解决不同主体体育需求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体育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立相应配套的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其中,育人环节是评价德育的重要指标;智力开发是评价智育的重要指标;技能展示是评价体育的重要指标;陶心养性是评价美育的重要指标;社会适应是评价劳育的重要指标。因此,在评价以上各项指标时,要有针对性地优化评价指标体系,除了课程期末考试或者结果性考核评价学生体育和智育以外,适当增加教学过程的育人环节考核(德育)、参加比赛或表演考核(美育)、社会实践能力考核(劳育)的分值比例,建立教学、训练、比赛、表演、实践考核一体化制度,形成一个以“教学+训练”促进比赛、以“比赛+表演”促进实践的良性评价机制。
2 “全人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通过理论探究我们认识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全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是将体育与智育、德育、美育、劳育相结合,通过涵盖身体能力、文化价值、人际交往、情绪控制、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教育内容,采用“体验式”“情境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强调整个教学过程之体验、经历、参与和反思的重要性,进而达到知行合一的育人效果。基于这样的理论认知,2019年7月至11月,笔者所在的泉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进行了新一轮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修订,在组织课题组成员多次讨论与完善的基础上,于2020年1月形成了初步的改革方案;并在下一轮的教学实践中,即2020年9月开始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模式)。2020版我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了通识课程教育平台(思想政治系列、公共基础系列、文化基础系列);专业课程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类、专业选修课程类——专业限选和专业任选);教师教育课程和集中实践课程平台(体育教育专业导论、教师技能训练、实习实践体验、毕业论文设计);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大赛、基本功大赛、创业实践)等(见图1);其中,为了提高学生社会适应与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应用型学科转型,规定集中实践课程不少于36周,所有实践课程可以达到43周。总体而言,本轮人才培养模式在减少专业课的课时比例(62.8%→58.3%),减少总课时(2675→2542)和总学分(168→155)的同时,适当增加了通识课、特别是思政课的课时比例(22.9%→30.4%);增设了体育素养课和文化欣赏课(与行业联合开发课程3门);增加了实习实践的学分(60→70),创新了实习实践的方式(集中与分散、公益劳动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培养目标从原有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相应地修订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此外,参考毕业5年左右学生的发展预期,对应“德智体美劳”“全人教育”的培养目标,制定了学生毕业要求的8个支撑指标——“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班级指导、综合育人、自主反思、沟通合作”来“倒推”本次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与实施(见表1)。
图1 2020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图
表1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表
2020版体育教育专业“全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是改善教育条件和优化评价体系。改善教育条件,我们首先从体育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入手,完善符合学生发展的“全人课程”体系,打造“金课”及拓展各类校本课程(已与行业联合开发课程3门:安踏鞋服制作工艺观摩课、浩沙健身实习实践体验课、特步体育用品品牌文化鉴赏课),课程中添加一定量的实践教学活动,并加入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师生互动教学,通过体验式、情境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课程设计上采用形式新颖、特点鲜明、灵活性强的环节,譬如:课程设计由模拟比赛或即兴表演等情境组成,配合教师课堂引导、点评与互动,快速激发学生对动作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对体育美学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创作的思维能力。课程配有专门的练习主题,不同的练习主题(通常设置为日常生活内容)会涉及不同的练习任务,任务完成设置一定的时限,课上未完成,课下免费开放场馆,通过自习增进技能,使课上课下一体化;线下未完成,线上开通网络业务,通过视频解惑答疑,使线上线下衔接化,借以培养学生动眼、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见图2)。
图2 2020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条件和评价体系图
优化评价指标体系,既不能仅靠固定的、结果性的评价指标,也不能只用单一的、定性的考核标准,必须综合运用灵活的、过程性的、多样的、定量的测评手段。也就是说,“科学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制定,必须是全方位、多方面的”。所以,我们采用“德智体美劳”“五育”指标分类考核、适时评价的方式(见图2)。其中,德育指标主要通过学风考风和人际关系进行考核,重在过程性评价;智育指标主要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考核,重在结果性评价;体育指标主要通过技术技能和训练比赛进行考核,重在定量化评价;美育指标主要通过体育赛事和体育表演进行考核,重在阶段性评价;劳育指标主要通过创业训练和社会实践进行考核,重在灵活性、多样性评价;通过“德智体美劳”分类考核、适时评价的人才培养模式,达到“身心一统”“全人教育”之育人目的。正如有学者指出,“针对身体的教育”与“通过身体的教育”的最大区别是育身与育心的不同,体育当中最伟大的思想不是对身体本身的培养,而是通过身体对整个人的教育。这也正是我们主张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以“全人教育”为理念的根本主旨之所在。
3 结 语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立身之本。众所周知,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与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切性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下滑,其人才培养模式也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入手,对人才培养模式的4个基本要素——“目标、过程、制度、评价”进行了分析与解读。认为缺乏“全人教育”的理念,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很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完成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使命;通过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过程)、教育条件(制度)、评价指标”等方面的重新修订,优化了“全人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尝试性地对该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旨为进一步推动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及“十四五”规划中体育专项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促进体育教育专业的应用型学科转型、提高高校体育院系的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体育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逐渐“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