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忠芳:“我这一辈子没白活,也干出了一些事”

2022-06-17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型号导弹

加入人民解放军后,虽然未能真正上阵杀敌但对沈忠芳而言二分院深夜灯火通明的科研办公楼就是他的“战场”

沈忠芳(1934- ),上海人。曾任中国航空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B6系列武器系统总指挥,红缨五号总指挥兼总设计师等职务。

“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是当年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大学前身,以下简称北航)大力提倡的一句口号。古稀之年时,沈忠芳依然战斗在第一线,他说:“实现这个目标应该是没问题的。”

有人问沈忠芳,是什么支撑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忙碌,他说了两个字:“信念。”

2005年,中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正式定型,沈忠芳已经不再担任总指挥,但他激动得难以自抑,提笔写下一首诗:

感叹好事又多磨,科研探索有坎坷。

折戟沉沙志未消,奋战戈壁奏凯歌。

献身事业无怨悔,严慎细实当赞美。

彩虹贯空绣蓝天,神箭精驻壮国哉。

这首诗作为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宝贵而独特的精神财富一直流传下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二院人、航天人。

看到苏联战机,感叹“若是我能设计出这样的飞机该有多好!”

1934年,沈忠芳出生于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家英资造船厂的职员,母亲在纱厂做工。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一家人舍家逃难,度过了辗转流离的两年。待1939年归来时,家已经成了一片废墟。

在“辗转腾挪”了5所学校、辍学两年后,沈忠芳终于小学毕业。随后,他上了6年教会学校。他天资聪颖,数理化成绩突出,语文、英文成绩也很出色,唯独对《圣经》之类的课程不感兴趣。学校规定学生信教便可减免学费,沈忠芳虽然家庭困难,却不为所动。

1949年10月至1950年2月,国民党軍对上海进行了20余次大轰炸,当时上海最大的发电厂——杨浦发电厂被炸得面目全非,由此造成大规模停电,上海陷入一片黑暗。沈忠芳忍不住想:“如果我们也能拥有自己的飞机,一定要打得他们落荒而逃。”

当整个上海笼罩在惶恐不安中时,苏联协助保卫上海的108架各类战机组成的混合集团军进驻上海。苏联战机画着优美的弧线滑过天空,将国民党的飞机打得落荒而逃,这一幕给沈忠芳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感叹:“若是我能设计出这样的飞机该有多好!”1953年高中毕业时,他看到报考目录上有北航,毫不犹豫地填上这个志愿。

北航成立之初,只有两个系四个专业。沈忠芳选择了飞机设计专业,他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亲手设计的飞机能像苏联战机那样神气地战斗。

沈忠芳记得,当时北航四周是农田和大片坟堆,十分偏僻。建校之初,学生们只能在工棚上课,那工棚不是特意搭给学生用的,而是建筑工人的食堂。工人干活去了,学生临时借用这个地方上课,有时还没有下课,饭菜就往工棚里送了。北航是保密单位,查不到电话,公共汽车站也不叫北航站,叫十间房站……条件着实艰苦,但挡不住沈忠芳的学习热情。他每门课程都能拿到4分以上(满分为5分),解析几何更是次次满分。在每学期高达十几门课程的重压下,他踢足球、游泳,各种活动一点儿都不耽误。四年级时,学校成立了火箭导弹专业,这个专业如同一个磁场对沈忠芳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经过层层选拔,他顺利转入这个专业。

“不求名不求利,只求导弹早上天”

1958年10月,沈忠芳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当时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二中队工作。二院刚刚成立,一穷二白,处于“边建边干”的阶段。艰苦的条件没有削减他的热情,他反而感慨自己赶上了国防事业发展的好时机,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就能参与“543”地空导弹研制工作,用他的话说:“越干越热爱。”

1959年10月7日,沈忠芳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从苏联进口的“萨姆-2”导弹击落了一架台空军的美制RB-57D高空侦察机,开创了世界军事史上地空导弹击落飞机的先河。沈忠芳的一腔热血沸腾了,他深刻体会到“没有导弹就没有国防”的真实含义。他和同事们就像战场上的士兵,共同投入到“浴血奋战”中,研制工作极其艰苦,大家喊出了“不求名不求利,只求导弹早上天”的口号。

1960年,中苏“蜜月期”结束。中苏关系的破裂,对刚刚蹒跚起步的中国导弹事业来说如同一记重锤,“543”研制工作几乎陷入停摆。

国家经济困难让科研情况雪上加霜。沈忠芳和同事们因为缺乏营养而头晕眼花,很多职工在工作中突然晕倒,喝下一碗糖水后返回工作岗位,坚持熬夜追赶型号研制进度。在忍饥挨饿中,沈忠芳常常想到毛泽东的话:“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得知航天高科技人才面临严重缺乏营养的困境,聂荣臻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向各大军区提出倡议,为航天职工募捐粮食。这一做法得到了陈毅的大力赞同:“加上我的名字,我们不吃,也要保障他们起码的生活。”

随着募捐信的寄出,一批批物资从部队发来。排队领取食物时,沈忠芳和同事们听说这些粮食是领导为他们从部队特意募捐来的,又想到国家领导人虽日理万机喝的却是白菜汤,感动得一时语塞,红了眼眶。他发狠地想,拼了命也要搞出个名堂。

1960年,在通过了严格考察后,沈忠芳提笔写下入伍申请书的第一行字:“美国的军舰和飞机屡次侵犯祖国的领海和领空,我有责任担负起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任务。”这年9月28日,沈忠芳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虽然未能真正上阵杀敌,但对沈忠芳而言,二分院深夜灯火通明的科研办公楼就是他的“战场”。他白天工作,晚上捧起书本如饥似渴地补充知识,恨不得一天掰成两天用。

付出终有回报。1961年,二分院地空导弹团队终于弄清了“萨姆-2”导弹的设计参数选择、气动布局等。年仅27岁的沈忠芳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在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成果被后续的型号广泛应用。在中低空防空导弹的早期研制中,他又最先倡导采用新体制,开辟了制导新途径。

同年,沈忠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入党志愿书写了满满两页纸,“感谢党给了我知识并不断关怀我成长”“我愿为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

导弹已上发射架,他乘坐周恩来安排的专机赶回基地进行试验

1972年5月,周恩来听取钱学森、二院副院长马辛关于FJ型号遥测弹准备工作的汇报。那是沈忠芳第一次见到周恩来,与总理只隔着一张茶几的距离让他既紧张又兴奋。

为何在场这么多领导专家,却是沈忠芳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科研人员和周恩来坐得最近,甚至连钱学森也坐在后排?

沈忠芳后来解释:“航天人从不论资排辈,大家都靠技术水平、专业能力说话。这次的工作是由我负责,因此就由我向周总理汇报,其中的专业技术名词由钱学森同志负责向周总理解释。”

晚餐时间,沈忠芳依然被安排在周恩来身边,他激动得拿筷子的手微微发抖。看到周恩来面前的小米粥,他好奇地问:“总理,您是江苏淮安人,祖上是浙江绍兴的,怎么不吃白米饭和面条,反而喝小米粥呢?”

周恩来慈祥地看着身边的年轻人:“我在延安养成了喝粥的习惯,不过你怎么这么清楚我的祖籍?”

对周恩来仰慕已久的沈忠芳回答:“关于您的事情我都关注过。”

晚饭后,沈忠芳又向周恩来汇报了工作进展。眼看时间已经是晚上11时,沈忠芳犯了难,他和队员们第二天必须赶到千里之外的基地进行试验,就是立刻动身去机场也赶不上飞机,时间肯定来不及。同行的人都推举胆大的沈忠芳向周恩来寻求帮助。沈忠芳灵机一动,悄悄问钱学森:“钱老,明天早上我们要赶回基地,那边的导弹已经在发射架上了,是不是请总理给我们派个专机?”钱学森一口答应:“没问题。”周恩来一听说沈忠芳一行人接下来的行程,立刻给他们安排了专机。

第二日清晨,沈忠芳和试验队的同事们在西郊机场准备乘坐周恩来安排的专机返回基地。当时西郊机场的工作人员误以为来的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不承想乘客们却都看起来十分年轻,再三询问之下才敢确定他们就是专机乘客。

半个世纪过去了,沈忠芳依旧记得周恩来对航天事业的关注,以及对科研人员的关怀,他依然可以清晰地复述周恩来与他的每一句对话。所有细节都清晰如昨,成为沈忠芳一生最难以忘怀的回忆。

敢闯敢干,五个“首次”创造新神话

“文革”时期,沈忠芳照样扑在工作上,满心想的都是型号,怎样利用一切可能将工作向前推进。1970年到1979年的近十年间,在他的带领下,他所负责的型号在很多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并经4次飞行试验考核验证。其中3项成果荣获1979年的全国科学大会奖。

此后,科学的春天打破了桎梏,也放开了沈忠芳的手脚,他指挥组织了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的成功研制。如今,该型号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空天防御武器之一,成为防空作战体系中的中坚力量。有人问沈忠芳,是什么支撑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忙碌,他说了两个字:“信念。”

正是因为信念,沈忠芳那股敢闯敢干的劲头出了名。1986年,他开始担任某型号总指挥。经过充分论证,他带领一班人提出新方案,这是从来没有过先例的。方案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有人说:“从来没见过这种路子,出了问题你们担得起吗!”沈忠芳没有退缩,他坚信研究方向是正确的,他们多方搜集资料来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在一篇资料中他们发现,这一思路与美国同行的研制思路不謀而合,美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先进性是公认的。沈忠芳想:有戏!他没有放过这一有力证据,又对可行性报告进行了充分的补充、完善,最终通过了评审。队伍组建了起来,又开始为经费发愁。他们向院里借了200万,又向当时的航天部借了250万,开始了研制工作。队伍内部思想不统一,再加上技术难度和经费不足,几乎使研制工作停顿。1989年第一次试验没有成功,更是雪上加霜,一度使他们的研制工作进行不下去。很多人劝沈忠芳别冒这个险,否则连借来的经费都还不上。

“我当时信心很足,我们的方案是经过科学论证的,找准了方向,就一定要坚持。”提及当时的情景,沈忠芳的语气仍是那么坚定。

沈忠芳顶着巨大的压力,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工作思路,组织人员对试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心血改进、优化设计。1990年的一天,他们进行了该型号的一个标志性试验,导弹沿着既定轨迹精确击中目标,爆出的美丽火花,让沈忠芳和他的队员们心花怒放。沈忠芳带领他的队伍过五关斩六将,成功折服了众人。

在该型号鉴定报告中,专家鉴定组连用五个“首次”高度评价了该型号的先进性和独创性。用户也在意见书中写道:“该型号自研制到全部交付完毕,这样大批量的产品,仅用了5年的时间。速度之快,解决关键问题之多,在国内型号的研制中实属罕见。”

沈忠芳用实际行动赢得了肯定、敬佩与赞叹,也赢得了国家授予的荣誉。1995年,该型号产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经过继续改进、发展,2002年,该型号换代产品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继而又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沈忠芳的坚决果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接受采访时,他还谈到他记忆深刻的一次发射。这是一次演示给用户看的试验,成败关系重大,导弹待发的那一刻,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随着巨大的一声轰鸣,导弹升空了,紧接着,发生了让他意想不到的一幕:导弹没有按设计的弹道向前飞行,反而垂直爬升向回飞,接着爆炸自毁。在场的人都惊呆了,经验丰富的沈忠芳也愣住了,他也从未见过如此奇怪的现象。第二发打还是不打,刻不容缓!他没有犹豫,立即下令作好第二发弹发射准备。很快,第一发失利原因也初步分析出来。当时合同已经签订,大家都捏了一把汗,如果第二发不成功,丢面子不说,钱也赔不起。沈忠芳显得异常冷静:“第一发是装订错了,才按照错误的轨道运行,这恰恰说明我们的弹没问题。”他果断地一挥手:“接着打!”

导弹喷着鲜红的尾焰升腾起来,在场的人员一分一秒地数着时间——“成了!”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将沈忠芳包围。

“您当时真的不怕吗?”采访他的人问道。

“我非常有信心,再说,大不了摘了我的乌纱帽呗。”

“我这一辈子没白活”

沈忠芳虽一直患有高血压,但平时不太在意自己的身体。有一次会议上情绪激动,加之连日为工作的事忙碌操心,导致他小脑出血。经过及时抢救和40多天的治疗,他从死亡线上挺了过来。出院后,他立即重回岗位。

沈忠芳年轻时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上,也懂得享受生活,兴趣爱好广泛。他喜欢看书,也喜欢摄影,还是个神枪手。他的家里挂着从苏联买的画、从埃及带回来的工艺品。在国外出差,同行的年輕人舍不得买当地特产,沈忠芳会自己掏钱带队员们品尝当地美食,他的藏品并不昂贵,却是他记录生活的珍藏。

退休后的沈忠芳还会在过年时组织家庭活动,活跃节日气氛,孩子们热热闹闹地在他家里玩游戏时,他总要设计一些“彩头”给获胜者。春节时,沈忠芳除了给小辈们准备过年红包,还会别出心裁地准备一个特别大的红包,让大家参与抽奖活动,每次总能惹得全家欢笑不止。

谈及子女,沈忠芳很愧疚:“我和老伴那会儿太忙了,我总是出国,要不就在试验队,没空管他们的学习。老伴儿也是科研人员,常常跟着试验队出差。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业上,我们都没帮上忙。”

从1970年到1979年的近十年间,沈忠芳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也是在这十年间,他的两个孩子接连出生,但他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孩子们觉得他是“陌生人”。老大刚出生便被送到上海交给爷爷奶奶照看,直到小学四年级才回父母身边。到了晚年,沈忠芳依然忘不了那一幕,当一家三口终于团聚时,老大面对沈忠芳夫妇这两个“陌生人”感到十分恐惧。

沈忠芳将荣誉看得很淡,他记不清自已获得了哪些奖项。年轻时对家里疏于照顾,让沈忠芳始终感到遗憾。

虽然嘴上念叨着“我的几个孩子,在科研上的成就都比不上我”,但他又骄傲地说:“他们几个都是很孝顺的,常常是全家大包小包地拎着东西来看我和老伴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孩子们就不让我自己去医院开药了。虽然我腿脚都还可以,但他们说疫情没有结束,还是要小心。”

每次提起孙女,沈忠芳总是很高兴地说:“她毕业后选择投身航天事业主要是受我的影响,她从小听我讲了工作中的很多故事。这不,她一毕业就来二院工作了。”说到这里,他笑了起来,笑声中有阖家欢乐的幸福,也有将航天基因传承下去的自豪。

2000年,33名为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航天人被授予“中国航天事业50年杰出贡献奖”,沈忠芳便是其中一员。后辈们用“奉献写青史,功业耀千秋”称赞他为祖国无私奉献的一生。对于那些峥嵘岁月,沈忠芳风轻云淡:“我这一辈子没白活,也干出了一些事。”

(责编/陈小婷 责校/李希萌、张超   来源/《导弹人生》,马杰、宋晓明主编,中国宇航出版社2022年4月第1版)

猜你喜欢

型号导弹
俄罗斯MC-21-300客机获得型号合格证
提议与美磋商后,朝鲜射了导弹
神奇的纸飞机(四)
正在发射的岸舰导弹
型号政工师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融入全流程 筑牢生命线
选课桌
笔记本型号解码之联想篇
发射导弹
升压式DC-DC变换器LM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