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型民办高校文化特色模式研究
2022-06-17胡斌
胡斌
当下,我国民办高校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挑战,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民办高校要抓住历史发展机遇,以应对来自社会外部环境和高校内部发展带来的挑战,民办高校需要通过加强自身的文化特色模式的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和加快内涵发展,以提升应用型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应用型民办高校转型发展与内涵发展是其第二次升級,需要从内涵与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出发,不断重构和重新调整高校的外在形态和内在价值。加强我国地方应用型民办高校文化特色模式和产教融合研究,对应用型民办高校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应用型民办高校要想得到良好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要以特色文化建设为引领,不断强化自身文化内涵建设和打造专属文化品牌,以此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力。加强应用型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可以丰富其历史沉淀和人文精神,也可以增强其文化特色办学理念和形成独特的优势文化资源,也是提高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对应用型民办高校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深入探究其文化品牌建设机制。
民办高校要想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加强特色文化建设,需要树立先进的民办教育理念和做好总体规划,认清自身文化建设现状,走出文化品牌建设与宣传推广策略的误区,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适合自身发展的应用型民办高校文化特色模式和管理模式。为此,由邝邦洪撰写的《应用型民办高校内涵发展研究与实践》一书,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型民办高校文化特色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这本书反映了民办高校广州工商学院教学和教辅部门的智慧和力量,集中体现了该学院全体教师不忘初心、潜心学术研究、辛勤耕耘和用心用情教学的精神,更彰显了该学院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不断探索学校发展之路的教育情怀。这本书还集中体现了该民办院校为积极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进行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努力创新应用型民办高校的内涵建设与发展。多年来广州工商学院教师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积攒了一批丰富的教学与研究成果,为推动民办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作者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探索了民办高校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策略,深入探究了新时代的官产学一体化创新学科建设的路径,以广州工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为例,阐述了民办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路径选择问题、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民办高校强化本科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以凝心聚力和立德树人、民办高校创新图书馆的建设问题,以及安全稳定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基石、民办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等问题。
其次,基于广州工商学院实践与思考,阐述了如何深化校企合作凝练办学特色问题;基于广州工商学院实践研究,阐述了如何践行办学新理念和创新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问题;通过广州工商学院科研实践剖析,探讨了民办应用型本科大学科研发展问题;通过广州工商学院学位评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倡导本院要以评促建和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
第三,作者还以广州工商学院团委工作为例探究了高校共青团在“德学、五进”指导下开展“立德树人”实践,并积极构建“五进”的应用型高校德学教育体系;通过美术设计系的教学研究与艺术实践,弘扬“德学”思想及践行“五进”活动;通过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工作成效,开展打造“德学”和“五进”的思政课品牌的研究与实践工作;通过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本科建设之路,探究了普通专科向应用型本科跨越与转型发展问题。
最后,作者认为要立足办学定位来践行办学目标,要以评估为契机创建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完善顶层设计与治理,以推进民办学院的稳健发展。作者还认为作为民办高校教师要凝心聚力为学院发展共谱华章,以创建应用型大学为目标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作为应用型民办学院要不改初心砥砺奋进和开拓进取,努力创新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广州工商学院升本以来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作者还认为要抓住历史机遇,乘势头促进民办高校的发展,不断夯实民办高校的发展基础,以提升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
笔者认为,应用型民办高校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高校文化特色模式研究。首先,要加强民办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和培育机制研究,以发挥校园文化价值形成特色文化资本,通过营造育人环境实现校园文化的教育价值,通过提升学校形象以获取社会力量支持。因此,要精准定位建设富有内涵的文化品牌,通过加强宣传以扩大校园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形成制度以延续校园文化品牌的生命。其次,要以特色文化建设为引领打造民办高校品牌。民办高校文化建设中还存在重形式轻内涵、重视程度与投资力度不足、缺乏正确的文化理念和鲜明的文化个性等。因此,要以特色文化建设为引领打造民办高校品牌,强化物质文化建设和充实校园文化氛围,对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和健全校风、学风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把校企精神文化进行有机衔接,全员参与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建设。还要强化以教学为中心的宣传推广,优化现有宣传平台和整合宣传媒介资源,组建师生传播团队,实现民办高校校园和全民宣传,塑造内涵型教育品牌,以提高学校品牌影响力。
书评人简介:
胡 斌,男,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教研究和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