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却步,一场跨世纪的生态实验(下)
2022-06-17皮特
皮特
美国俄勒冈州佛罗伦萨市以南的滨海沙丘,面积大约1.3万公顷,这片沙丘可能已经有几十万年的历史,是北美地区最大的沿海沙丘,它就是小说《沙丘》中沙丘星球的原型。形成这片沙丘的沙粒,主要来自落基山脉及其他沿海山脉随雨水冲刷沉积而来的岩石颗粒,随水流汇入海洋,然后被海洋潮汐冲刷上岸,在来自西面的海风吹动之下,不断向内陆移动,渐渐形成这片独特的移动沙丘景象。
这片移动沙丘在不同季节受到不同天气的影响,向内陆移动的同时也形成了不断变化的独特地貌环境。比如暴风雨会让沙丘中出现堰塞湖,如此不断变化的地貌创造出了一个由多种植物、动物随沙丘而变化的生态系统。据研究统计,从甲虫到熊,这片沙丘地带的动物多达400种以上。
大约在8000年前,这片沙丘所在地区出现了北美原住民的足迹,他们适应了这片移动的沙丘,能够从中获得相应的生活资源,并在这里定居下来。19世纪末,外来人口(欧洲定居者)不断在这片地区聚集。随着航运的发展,这片地区的人类社区开始快速扩充,公路通向了海岸,移动沙丘周围的环境也发生了改变。新移民们逐渐意识到,移动的沙丘对人类的扩张造成了影响。20世纪初,人们开始治理这片移动的沙丘,引入固沙植被,如欧洲沙滩草、苏格兰扫帚松、金雀花等,展开了一场“固沙运动”。20世纪30年代,随着101高速公路的建设,固沙运动随之进一步扩大,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50年代。
外来植物逐渐改变了沙丘地貌,绿色覆盖了沙地。由于这些外来植物根系发达,具有极强的生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锁住了海边的大片沙丘,西风无法将海边的沙粒吹向内陆。同时,海边的沙丘也开始隆起,越来越高,这道隆起的沙丘之后的地带没有了移动的特性,植物开始固定生长,形成了大片的永久性湿地与森林,开阔的沙丘生态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
有不少人会认为,沙丘变成森林、湿地不是很好吗?其实,这个观点在当地也得到了认同,且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不过,随着生态学的发展以及环保主义运动和环境伦理的更新,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为改变当地本来已经稳定的自然生态是不明智的,其造成的影响很有可能是推倒了生态系统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后续的影响不可预估。虽然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外来植物的引入已经停止,但外来植物的生长却越来越快,影响进一步扩大,抢占了本地植物的生存环境,一些特有动物的栖息地开始消失。
对俄勒冈州滨海沙丘的看法以及治理观念的改变,体现了现代环境伦理价值观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了生态中心主义。那种不顾自然环境的野蛮发展,或改造环境以适应人类发展的观念与模式,已经渐渐变成“人类不仅应该保护生态环境,适应环境的发展,还需要尽可能地纠正自己之前的一些行为,尽量减少其造成的后果”。
进入21世纪后,一些恢复当地原有生态的呼声与活动开始增加,人们主要采取的行动是减少外来物种,以消除其造成的影响。显然,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014年,美国林务局成立了一个战略小组,负责制定“俄勒冈沙丘恢复战略”。2016年10月,“俄勒冈沙丘恢复合作组织”成立,以继续战略小组的工作。工作内容主要是鼓励游客与志愿者对欧洲沙滩草这类外来植物进行人工清除,并呼吁捐款支持当地生态重建,因为欧洲沙滩草的生命力极其顽强,不除去根系,很快还会恢复。恢复沙丘原有生态不可能一蹴而就,预估将可能长达数十年,就像当初引入植物固沙一样长久。
外来植物也是自然生命,也建立了一些新的生态,之所以要去除这个影响,也源自于以现代生态学为基础的环保理念,即恢复此地原有的自然生态是最高优先级,如果人为引入的外来物种被证实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应该予以修正和去除。那么,人类是否应该对地球上的沙漠进行全面的生态改造,使其更适宜人类居住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为什么沙漠不该被全面彻底地改造?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全球生态的视角,理解沙漠在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以撒哈拉沙漠为例,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尘来源。撒哈拉沙漠每年产生了全球约55%的灰尘排放(通过沙尘暴),对北大西洋、加勒比海、地中海和红海产生了显著影响。据估计,沙尘暴平均每年向海洋输送5亿吨矿物质和营养素、有机物和无机物。
沙尘会对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产生影响,同时也是外部养分和微量金属的主要来源。这些元素对于所有生命形式都是必不可少的,大气提供的元素可以通过浮游植物控制海洋的初级生产。这个关键的新陈代谢过程推动着海洋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碳、氮、硫、磷和硅的循环。
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法国太空研究中心(CNES)共同研发的云气溶胶激光雷达和红外探路者观测卫星(CALIPSO),用6年时间(2007——2013年)对撒哈拉沙漠西漂的尘埃进行监测和评估。结果发现,平均每年大约有1.82亿吨撒哈拉沙漠的尘埃随着东北信风向大西洋方向飘散,尘埃中约有15%(约2770万吨)会掉落在亚马孙雨林里,而这些尘埃中约有2.2万吨磷。磷对于植物生长至关重要,从撒哈拉沙漠飘过来的2.2万吨磷差不多弥补了亚马孙雨林每年流失的部分,从而保证了亚马孙雨林植物的生长。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支撑了最大的雨林的生长,对于我们来说这太神奇了!
由此可见,沙漠在全球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改造它以适应人类居住的设想并不明智。改造沙漠不仅会影响局部地区的生态发展,还有可能逐步破坏全球的自然生态系统,最终反而破坏了地球家园对人类的宜居性。
人类到底应该如何治理沙漠以及周遭的自然环境呢?治理,会破坏自然生态;不治理,沙漠可能会严重影响人类的居住环境。这该如何是好呢?这个疑惑反映了人类对生态的认识、理解以及环保理念的思考与演变。其实,这也是赫伯特在《沙丘》中想要探讨的“终极问题”。从沙丘故事缘起到现实中的沙丘治理的演化,手握生态学这把钥匙,就不难理解小说作者对生态与环境所要表达的核心观念,可以归纳为一种“生态中心论”的环境伦理价值观。
生态中心论是环境伦理学中的一种理论。目前,学界比较主流的环境伦理价值观有三个,分别是人类中心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在赫伯特写作《沙丘》的年代,生态中心论这种环保伦理价值观还没有正式建立起来。在20世纪60年代,生物中心论刚刚兴起,成为当时欧美年轻人普遍接受的价值观。这也是反对人类中心论的过程中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价值观。人类中心论认为,自然环境要服务于人类,只有适用于人类的环境才是值得发展的良好环境,因此治理改造环境的衡量尺度是以其对人类是否“宜居”作為标准。
随着生态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这种“主观”的做法造成的影响可能比想象中大得多,人类中心论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一种呼吁“所有生物平等”的价值观随着一些社会运动,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就是生物中心论。生物中心论认为,我们应该尊重每一种生物自身的生存发展,人类应该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但是,当人类不再被作为中心来考虑的时候,一个矛盾也产生了,即人类既然和其他生物平等,那么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物种的发展也不该受到阻碍和限制。也就是说人类的扩张(包括在工业与科技的加持下的扩张)也应该被视为一种自然的物种发展手段,应该受到尊重。这使得生物中心论与人类中心论陷入了一个无法调和的矛盾循环之中。
生态中心论正是在矛盾与争论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探索者把视角转向了生态本身。在这个视角下,“生态”是指有机生物、水、空气、土壤等所组成的生态环境。生态中心论更关注生态共同体而非个体,强调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存是最重要的,认为自然界是由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交换构成的巨大有机整体,每个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都离不开与其他物种的联系和对环境的依赖。显然,人类作为一个超越了其他物种的存在,对整个系统形成了更大的影响和威胁。当代的生态危机正是人类从生态系统中取走过多的生物与能量产品,又向整个生态系统输入超出系统净化能力的污染物,引起系统退化所至。这是人类在尚未充分认识和把握生态规律情况下盲目活动的结果。因此,人类有必要更加关注地球生态的自然与和谐,也只有以生态作为中心,尊重和维护整个生态系统,才能最终让个体得以稳定的发展。
在生态中心论的价值观之下,应该追求人类与生态系统和谐发展,规避和修正破坏生态系统和谐的行为和物种。以这样的价值视角,我们就会理解俄勒冈州对沙丘的治理为什么由绿化固沙转为消除外来引入物种,恢复原有自然生态。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就更能理解赫伯特通过《沙丘》系列作品所要表达和探讨的核心思想,即不该去以单一个体或群体的追求为目标,去破坏自然和谐的生态。无论是对自然,还是对人类社会而言,以个体为中心的极端行为,哪怕是以所谓正义的目的,或以实现有关神之预言的名义,其最终带来的伤害都是无法估量的。
1965年《沙丘》问世,在57年后的今天,《沙丘》系列作品依旧是一个值得品读、充满哲思与魅力的启示之作。20世纪初,第一株固沙植物在俄勒冈海滨沙丘生根,一个世纪之后,沙丘治理已经从固沙变为恢复原有生态。如今,尊重并理解自然,维护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观念已经获得更广泛的认同,但恢复自然生态的征程依然前途漫漫,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