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炼狱丹心:共产党人在陆监里的艰苦斗争

2022-06-17渠长根向倩倩

党史文汇 2022年6期
关键词:特支监狱浙江

渠长根 向倩倩

1927—1937年间,国民党竭力扑灭革命火种,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在这个背景下,浙江的各级党组织屡被破坏。其中,省委书记或者代理省委书记都曾被抓甚至被害,几乎各县的中共县委书记和团委书记也被抓被害,他们绝大多数被集中关押在位于杭州西湖边上的国民党浙江陆军监狱(以下简称“陆监”)。

陆监:臭名昭著的魔窟

陆监原址位于小车桥(今杭州市下城区庆春路西段),俗称小车桥监狱。自南宋以来便是专门关押要犯重犯的大理寺狱,一代名将岳飞就冤死此狱内风波亭,如今旧址外百余米树丛里有复建的风波亭。元明清三代这里一直被作为监狱。国民党执政后改建扩充它用来关押军事犯、盗窃犯及其他刑事犯。1927年国民党实施“清党”后,这里几乎成其专门关押、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的集中营。

陆监戒备森严,设7重大门,每道大门外都有步哨看守,四周是双层高墙,东北、西北设有瞭望全监的岗楼各一座,墙上布满电网,东墙内偏南处空地设有一个刑场,场东一排木柱是行刑时用来捆绑被枪决的人犯用的。设有一个大监,分甲、乙、丙3个监区,在大监西南有一个女监,总占地面积约30亩。在大监东南边有一个直属浙江高等法院的看守所,1928年改为浙江反省院特别院(即特别反省院)。牢房都是平房结构,中间有一条走廊,两边隔成囚室。每个囚室至少关押6至8人,内设一个马桶,有一个墙洞通墙外,专供倒马桶使用。

在陆监被杀害的革命者

1927—1937年间,陆监就关押了中共党员、共青团员等革命者1512人。其中十分之一被杀害于此,包括4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代理书记)、14位省委常委及32位中共县委书记、共青团县委书记。烈士已去,英气长存。

1.张秋人:今天要同你们分别了,你们继续努力吧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浙江各地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革命形势更加严峻。这时,张秋人正值新婚燕尔,就被党中央派遣到杭州接任浙江省委书记。1927年9月27日夫妇俩到达杭州。29日上午与几位同志相约西湖。刚走进湖滨,张秋人便被当年自己在黄埔军校做教官时的几名右派学生认出。危急时刻,他一面用英语嘱咐妻子赶快回旅馆将党内重要文件转移,一面纵身跳入湖中,把藏在身上的党员名单踩入湖底淤泥中,最终不幸被捕,关进陆监。尽管他镣铐缠身,仍心系党组织。他时常通过来探监的同志和进步看守打探消息、传递纸条,指导监狱外党的工作,且每天坚持读书五六个小时,他还督促狱友跟他一起学习,给他们讲中外革命史,宣传马列主义真理。

浙江特别刑事法庭对张秋人审判开庭当天,他一早便穿好西装、系上领带,将已经有些发灰的皮鞋擦了又擦,等到牢门打开,他不慌不忙戴上眼镜整理服饰从容而去,好似去参加一场庄严的学术研讨会。法庭上,面对敌人的种种指控,他始终昂首挺胸、不屑一顾;提到自己共产党员身份这点,他毫不否认、从容淡定。面对敌人的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他都只是简单敷衍、坚不吐实,但对任何污蔑诋毁我党的问题都严词批驳。不久,法庭判其死刑。

1928年2月8日,张秋人和狱友薛暮桥正在牢里下棋,忽闻传呼:“张秋人开庭。”生命的最后时刻即将到来,他从容走出牢门,把眼镜取下送给一位同情革命的进步看守,当看守锁上铁门后,他回身紧握铁门喊道:“同志们,今天要同你们分别了,你们继续努力吧!”并高呼:“共产党万岁!”难友们眼含热泪同他唱起雄壮的《国际歌》。法庭上,法官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张秋人嘲弄地大声回答:“老子张秋人,今年30大寿!”说罢,一脚踢翻执行官的执行台,抓起桌上的朱砂砚台,用力向法官头部砸去。法官惊恐躲避,法庭秩序大乱,随后敌警蜂拥而上将其推至刑场。张秋人奋力甩开刑警的手,放声大笑,昂首阔步朝前走去。他一次次高呼:“马克思列宁主义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必然成功万岁!”壮烈牺牲,时年30岁。

2.叶天底:我决不愿跪着生,情愿立着死

在陆监相继被关押的1500多名政治犯中,中共上虞县委书记、上虞中心暴动负责人叶天底是用箩筐抬进来、用门板抬赴刑场的烈士。

1926年7月16日,中共上虞县委成立,叶天底出任书记。自此,上虞的革命斗争有了领导核心,在这块古老土地上革命星火迸发,引燃更多人的斗争激情。在叶天底带领下,上虞人民积极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民协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上虞革命形势急剧逆转,国民党对共产党人疯狂捕杀,叶天底等人虽有幸躲过追杀,党组织却遭到严重破坏。1927年5月,大屠杀局势稍加缓和。同年11月,叶天底接到省委指令,遵照八七会议精神,要以上虞、象山港地区为中心展开浙东大暴动。正当一切计划如火如荼展开时,省委机关却遭敌破坏,浙东暴动计划文件被敌搜去,大批共产党人名单落入敌手。

此等暴露对浙江党组织的危害不可估量,叶天底等人也成敌人重点缉拿对象。1927年11月中旬的一天,卧病在床的他被捕并被关入陆监。他病情日益加重但仍不忘团结难友,与逞凶作恶的狱吏进行斗争。敌人曾多次审问他,试图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但他守口如瓶,宁死不屈。见审问达不到目的,敌人便企图从政治上“软化”:“只要你在自首书上签一个字,就可以释放。”他斩钉截铁地回答:“要我签一个字,我宁可死。”敌人又降低要求说:“那就讲一句,我以前走错路了,也行。”他义正词严说:“我叶天底走的是光明正大的道路,有什么错!”敌人不甘心失败,又找来叶天底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同学劝降,未果。敌人仍不甘,佯装关心其病情允许“保外就医”。表面上让他出狱到杭州亲戚家里养病,实际上却是想放长线钓大鱼,暗中秘密监视。他识破敌计谋,在“监外就医”期间拒绝一切探望,敌人无计可施又把他关进监狱。

再度入狱的叶天底意识到敌人不会再有耐心了,于是在1928年2月3日给哥哥写下一封绝命书,其中写道:“我决无生路,不死于病,而死于敌人之手。大丈夫生而不力,死又何惜,先烈之血,主义之花……我决不愿跪着生,情愿立著死!”2月8日拂晓,敌人用门板把病得不能动弹的叶天底抬到狱中刑场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旧若无其事地看着报纸,待到前面的人被执行后,他才缓缓将报纸丢弃到一旁,紧闭双眼,凛然赴死,时年30岁。1125F5A3-D425-4D18-AD33-9A328240D1E5

3.在陆监相继牺牲的其他主要革命先烈

贝介夫(1903—1927),浙江余姚人。16岁进入上海煤店当学徒。1926年被党组织推荐到黄埔军校学习,北伐战争中随部转战到杭州。1927年被任命为中共杭县(今杭州之大部)县委书记,负责领导江干、城南、城北、笕桥、西湖、拱墅6个区委、176个产业工会、60个村农民协会及妇联的革命工作。后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1927年12月18日被绑赴刑场杀害。临刑时面对敌枪口,他仰头大喊:“胆小鬼,朝这里打!”牺牲后党中央机关报《布尔塞维克》著文悼念,称贝介夫等人的牺牲是“浙江党内及浙江工农阶级战线上,一个巨大的损失”。

包定(1901—1930),浙江三门人。1918年高小毕业后,曾任桂林初级小学校长,擅长文学,工诗善词,著有《鹅湖遗矩》,被誉为“亭旁才子”。1928年5月26日在三门亭旁率众武装起义,任总指挥,建立起浙江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权,后因起义失败而被捕入狱。1930年6月22日英勇就义,时年29岁。就义前,他留下一首诗:“碧血洒芳草,正气壮山河。笑看刀光闪,高唱《国际歌》!”

裘古怀(1905—1930),浙江奉化人。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四期,次年入党并受派到叶挺独立团从事宣传工作。后参加北伐,作战勇敢,被誉为“虎胆英雄”。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2月任共青团萧山县委书记,8月任共青团浙江省委代理书记。1929年1月被捕入狱。次年3月在狱中建立中共特别支部,展开狱中斗争。1930年8月,他在遗书中写道:“希望党要百倍地扩大工农红军,血的经验证明,没有强大的武装,要想革命成功,实在是不可能的。”并呼吁同志们“胜利的时候,请你们不要忘记我们”。如今,在西湖东岸云居山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山门外,还建有镌刻这句话的石碑门墙。

还有参与中共浙南特委筹建工作的中共永嘉县委书记王屏周(1901—1930),被捕入狱后因家传医术被监狱当局当作狱医。他利用这种身份传递信息、鼓舞同志,最后也被残酷杀害。何达人(1907—1931),曾相继组织家乡共青团诸暨县委、重建中共嘉兴县委,后又组织并担任杭县临时县委书记,最后也在陆监英勇牺牲。

狱中特别支部的斗争

1927年后,浙江省各地的党、团组织相继遭到破坏,被捕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陆续被关入陆监。这些共产党人又很快被敌人杀害,所以狱中无法建立起固定的党组织。1929年夏,为了斗争需要,狱中建立以徐建三为书记、裘古怀为宣传委员、邹子侃为组织委员的狱中特别支部(以下简称“特支”),主要任务是反对狱方迫害、要求改善生活、组织难友学习,并以此增强全体难友的信心。特支纪律严格,狱内的联系活动主要通过狱中医役王屏周进行。

1930年春,特支设法与中共杭州市委接上关系,并取得当时中共中央巡视员卓兰芳的认可,他指示:“组织起来,好好学习,加强对群众教育。”为保证联络安全,许多政治术语都以一般生活用语代替,如称党为“爱人”,外面上级党组织化名为“外祖母”,狱中党支部化名为“母亲”,支部为“家”,支部书记为“哥哥”,党员为“妹妹”;支部成员的姓名也用假名代替;狱中党员们的斗争方式主要分为3种:打豺狼、绝食、笼啸。

打豺狼,是指驱赶国民党为暗中监视狱中共产党人而派进监牢里的特务。尤其到快过年的时候,大家有机会走出牢房放风,党组织便提出“杀鸡过年”的口号,围起来“打豺狼”,再由一部分人将铁门围起来,事后即使看守知道也无可奈何。

绝食,常用以抗议国民党严刑拷打犯人,或争取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第一次绝食斗争是在1928 年,起因是难友被迫害致死的严重事件,全监狱友一致决定绝食抗争,向狱方提出立即公开刑期、有病保外治疗、改善生活待遇等要求。绝食持续了3天,狱内外影响很大,国民党当局被迫作出让步,绝食斗争取得胜利,狱中生活条件也得到改善。此后,特支及时抓住狱方无故拷打或虐待囚犯、克扣伙食等时机,多次发动绝食斗争。

笼啸,是专门对付陆监监狱长的一种特殊方式。监狱长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特支便利用此特点,在夜深人静时由一人发起惊叫,其他人跟随尖叫,如雷鸣似的不绝于耳。监狱长以为是狱中冤魂闹“笼啸”,吓得魂飞魄散。多次斗争后,狱中囚犯的待遇提高了,特支的地位也巩固了。

1930年8月27日上午,狱中政治犯相继被“接见”,不一会儿监狱南面法庭便传来阵阵口号声:“打倒国民党!共产党万岁!”接着就是劈毛竹一般的枪声,高昂洪亮的口号夹着不断的枪声,震惊监狱内外;狱中难友满腔义愤,《国际歌》声响彻云霄。这就是震惊一时的“八二七”屠杀。屠杀长达半个小时,共有19位同志牺牲,他们分别是:罗学瓒(化名杨子华,中共浙江省委代理书记)、徐英、裘古怀、石天柱、王屏周、郑和斋、李临光、曹素民、杨晟、叶自然、赵刚、詹梓祥、吴云、边世民、贾南坡、陈金立、李海炽、陈敬森、余亦民。

“八二七”屠杀后,革命形势越来越严峻,狱中本已得到改善的待遇被取消,囚犯们的不满情绪日益被激化。为继续领导狱中斗争,邹子侃再次讨论“破狱”问题,提出“自己救自己”的口号。1931年初,邹子侃、何觉人等制定出一个越狱计划并做了许多准备,但在计划实施当天,因叛徒出卖,邹子侃被传讯,在全狱中心岗楼遭受鞭打。他急中生智忍痛高喊,巧妙告知众人:“典狱长说我们要越狱,这是血口喷人。”难友们听到后立即消除破狱痕迹,转移工具,敌人查无证据,而他却被打得奄奄一息,关入死囚牢房。1932年2月2日壮烈牺牲,时年20岁。

邹子侃、何觉人等特支成员相继牺牲,张崇文、寿开庭、高子清、章良道等同志又先后组建了第三、第四届狱中特支。这两届特支认真总结斗争经验教训,较明确、完整地提出狱中党组织的三大任务(即自己解放自己、组织难友学习、改善囚徒生活)和四项策略(即打破消息封锁、争取看守同情、坚持过集体生活、打叛徒)。特支的活动一直延续到1936年。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狱中共产党员发动了向狱方写呈文、要求共同抗日的请愿活动。后在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与国民政府的交涉下,不少政治犯陆续出狱且纷纷投入对日斗争。而另一方面,随着“八一四”空战大捷、淞沪会战结束,日军疯狂报复,狂轰滥炸杭州的非军事设施,陆监也未能幸免。1937年12月,杭州陷落,陆监撤出,从诸暨辗转到桐庐,最后所剩犯人被转至金华第五监狱,陆监就此解散。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浙江省迅速恢复了各级法院、监狱、看守所,陆监也因此恢复。

20世纪60年代初,按杭州城市发展规划要求,陆监旧址被拆除。为了缅怀先烈、激励后人,20世纪90年代,浙江省委、省政府建造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在主馆以南约200米处一座小山坡上建起“浙江陆军监狱牺牲革命烈士纪念碑”,阳面镌刻陈云题词“死难烈士永垂不朽”,阴面碑文由苏渊雷教授(曾被关押于此狱)所书并覆亭以护。后又在陆监旧址南缘(今庆春路边)竖起一块石碑,述事存史载沧桑。

1993年,黄仁柯以共产党人在陆监的艰苦斗争史实为基础,撰写长篇报告文学《陆军监狱》。当时,他去看望陆监幸存者、原铁道兵政治部副主任张崇文,身患重病的老人平静地告诉他:“希望自己百年之后,骨灰的大部分撒在北京的公园以利绿化,小部分撒在陆军监狱烈士纪念碑旁,永远陪伴在陆军监狱牺牲了的战友们。”1995年9月,张崇文去世。家人将其骨灰的一部分撒在陆监纪念碑旁,完成了他的心愿。2005年4月,原对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徐雪寒去世,他是最后一位曾在陆监被囚禁过的中共幸存者。

西湖静然,錢塘潮涌,关山重重旌旗猎。在第一次国共斗争的岁月里,陆监关押了许许多多革命者,并将他们淬炼成一个个钢筋铁骨的英雄豪杰。其中的革命先烈,虽九死犹未悔,他们是献身理想信念的赤胆忠心者。其凛然正气浸润西湖、助潮钱江、流芳中华!

(责编 霍瑞鑫)1125F5A3-D425-4D18-AD33-9A328240D1E5

猜你喜欢

特支监狱浙江
监狱选美
安徽省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巡礼(十二)
营口特支领导铁路工人运动
中共寿县小甸集“特支”的燎原星火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论监狱企业立法
诞生在监狱中的牙刷
欢迎你到监狱来
我省“千人计划”“特支计划”“三秦学者”评审结果揭晓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