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重塑中国经济结构

2022-06-17张莉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传统产业数字化数字

近年来,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制高点,正在悄然改变国际经济格局。中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成为重塑中国经济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途径。

根据全球知名市场数据分析机构 CB Insights 日前发布的《全球独角兽公司榜单》显示,截至2022年3月底,全球共有1066家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涉及金融科技(20.8%)、互联网软件和服务(18.9%)、电子商务(10.4%)以及人工智能(7.8%)等领域。其中,中国企业排名全球第二,约占16.3%,这些上榜企业基本都属于数字经济企业。近年来,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制高点,正在悄然改变国际经济格局。中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成为重塑中国经济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途径。

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数字经济按照其内部结构可划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部分。在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出台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中,将数字经济分为5类,即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数字化效率提升等。目前中国数字经济正展现出蓬勃发展生机,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国已成为规模优势明显、产业布局领先的数字经济大国。

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初步估算,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45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超过40%,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突出。2011-2021年的10年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增长4.12倍,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截至2021年,中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82亿,占网民整体的79.1%。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网络支付使用率近九成,数字货币试点进程全球领先;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用户规模分别为3.42亿、2.15亿,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亿;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开通5G基站超过71.8万个。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2017年,“数字经济”一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正式提出,国家层面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创新,一系列相关领域的政策支持措施相继出台,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培育了腾讯、百度、阿里、京东、拼多多等一大批国际化的数字经济企业。2021年,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各地区、各部门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各省市也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2021年广东、江苏、山东等13个省市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北京、上海数字经济GDP占比超过50%。贵州、重庆、福建数字经济的增速超过15%。

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数字技术已经深入生产、物流、零售、娱乐等经济社会领域,引领生产、消费迈向数据智能、人机协同的创新发展阶段。在生活方面,数字技术与医疗、教育、交通、零售等行业深入融合,网络课堂、“云问诊”、“云旅游”、无人超市、无人KTV、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增长。直播电商带动新型产业模式兴起,重塑电商、物流多个产业链。在生产方面,数字技术与生产的多个环节融合,无人工厂、智能仓库、无人机巡逻、无人配送、“云会展”、线上协同办公等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发展。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专业技术服务成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云计算服务商为传统产业提供弹性计算、网络、存储、应用等服务,降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本;大数据分析为传统产业提供精准推送、消费者画像、行业趋势分析等服务,有效减少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风险。大数据在金融、医疗健康、政务、交通等多个传统产业领域应用成绩突出。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新途径。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中国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8.9%、21.0%和40.7%,约为1:2:4。传统服务业中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三者增加值占服务业总额的72.7%,这三个领域是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重点与前沿。

线上线下融合成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路径。当前,传统产业正在借助数字技术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条的改造,尤其是疫情及复工复产,进一步加速了传统产业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如农资行业在疫情期间出现了生产运输受阻、基层门店开门受限、农化服务无法进村等难题;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农资企业采取线上推广、宣传、政策讲解、使用方案、诊断病虫害、农资交易、农产品质量溯源等,线下安排专人专车配送服务;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引导农户合理、科学、有序的购买农资。此外,在会展、零售、批发、教育、医疗、旅游、金融、体育、服装、纺织、房地产、餐饮、二手车、家具等传统产业领域,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还在持续拓展。

柔性化生产已成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式。纺织服装是一个零售端高度数字化的产业,全国每100件服装就有30件是通过互联网销售出去。同时,服装企业通过数字技术解决产业链供应链协同问题,缩短生产周期,改变生产方式和装备,加速柔性化生产。某服装企业通过数字化推动业务重构,实现了智能化、柔性化、定制化生产,现在每天能生产3000多套件定制服装,订单做到7个工作日交货。再如炼钢行业,以前订单生产都是以月为交期,以“炉”为单位批量生产;而现在面临的多品种、小批次订单越来越多,交期也从按月到按周交货。这样的市场形势倒逼炼钢行业中的企业通过建立柔性化生产模式,变连续生产为半连续生产,炼钢炉不停变化钢种,优化钢种排产顺序,实现精细排产计划。

数字经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数字经济提升政府效能。“互联网+监管+办公协同+政务”等政务数字化平台成为提升政府效能和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一网通”“一站式”审批实现了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一站办理;省市级平台和国家部门系统深度融合,打通了地方与中央、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充分共享。数据跨地域协同管理使得“掌上办”“指尖办”“异地办”“跨省通办”等词语成为政府效能提升的直观表述,许多地区居民通过手机,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异地购房提取公积金、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大中专学生毕业户口迁移等。相关数据显示,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的比例达到82.13%,全国一半以上行政许可事项平均承诺时限压缩超过40%。数字政府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推动了政府治理转型,使政府服务从政府供给为主导向民众需求主导转变。

数字经济增强人民“获得感”。数字经济提供了更多平等就业的机会,带动了就业增长和民众的收入增长,电商送货的“快递小哥”80%来自农村,阿里平台上,女性创业者占比超过了50%。互联网银行和移动支付等普惠金融服务为小微企业和个人乃至贫困人口拓展了融资渠道。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GDP约有9万亿(占GDP7.8%)是由数字经济核心产业4G、5G和光纤等通信行业、软件公司创造的。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已成为数字经济与民生最基础的连接。截至2021年底,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808.51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61亿个,累计交易金额875.65亿元。此外,数字医疗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异地共享,解决了医疗条件差的偏远地区的“就医难”;在线教育提供了更多教育渠道,视频网站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2021年抖音视频月均发布娱乐相关视频作者数超过1829万人。数字经济为民众提供了更多的获得感和便捷性,大大提高了生活水平和质量,其造福民生的作用不胜枚举。

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不断深入。以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持续拓展,跨境电商物流将更多中国产品送到国外消费者手中,给全世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数字丝绸之路”成效显著,中国与22个国家“丝路电商”合作持续深化,双边合作成果加速落地,与伙伴国共同创办“丝路电商”云上大讲堂,协作共同抗击疫情。“中欧班列”的“电商专列”为中欧数字经济合作提供了更多线下通道,比利时国际邮政公司一项针对25个欧洲国家的调查中,有24个国家的消费者将中国卖家列为最受欢迎的跨境网络销售商。另有调查显示,欧洲国家近30%的消费者在跨境购物时优先选择中国卖家。截至2021年底,中国跨境电商海外仓数量超2000个,面积超1200万平方米,分布在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促进全球跨境电商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0%。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加速推进期,数字技术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会进一步增强,数字经济的新业态、新模式会不断涌现,并将成为新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中国也将持续、积极发展数字经济,优化数字基础设施,提升数字经济治理能力,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全面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创新、活力、普惠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张莉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猜你喜欢

传统产业数字化数字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起舞
未来5G:颠覆行业 改变生活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析
浅析“互联网+”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刍议网络经济影响下我国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的改革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