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护理对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6-16李守淼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2年2期
关键词:因性腺癌食管

李 慧,李守淼

(安阳市肿瘤医院腹部肿瘤外科,河南 安阳 455000)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是我国环太行山区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1]。由于肿瘤及治疗措施的影响,对于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而言,均面临巨大的生理、心理压力,生活质量明显下降[2]。本研究对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人文关怀护理,观察到人文关怀护理对减轻癌因性疲乏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行根治性手术的进展期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9例,女25例;年龄43~73(56.3±6.9)岁。入组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根据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护理干预方案经安阳市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及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按照我科食管胃交界部腺癌常规护理给予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术前护理 主要包括心理支持和护理操作2个方面:1)通过漫画制作等多种形式根据诊疗进度分阶段重点突出地进行宣教,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担心和疑虑,使其准确了解自身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目的、手段及良好预后[3],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完成治疗的信心,消除患者的疑虑并减轻其焦虑情绪,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向患者详细说明术前准备及治疗的必要性、各种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在术前1 d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流程、麻醉体位等,了解患者的特殊需要并送上美好祝愿,增加患者配合手术的主观能动性,减轻了患者入室时的陌生感,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进而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2)尽量减少术前各种管道留置率,向患者说明留置各种管道的必要性及过程,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留置管道,尽量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在留置管道过程中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体验[3]。

1.2.2 术中护理 提前调节手术室内的湿度、温度至最适状态,巡回护士对患者实施一对一全程护理,实时了解患者的各种不适感受,减少紧张感和陌生感。对神志清醒患者,护士采用体贴亲切准确易懂的言行与其交流沟通,着重使用肢体语言传递各种关爱信息,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为患者创造一个严谨而又温馨的手术氛围。巡回护士对患者的受压部位及四肢给予间断按摩,以缓解制动和压迫所造成的循环不良,改善患者的手术体验。

1.2.3 术后护理 保持病房安静,控制探访人次,调节温度及湿度,维护良好的病房环境,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 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术后6 h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下肢活动, 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及活动时间,并处理患者的各种不良感受。对患者的各种进步给予肯定、鼓励。发现各种异常情况立即反馈给临床医师,并及时给予全方位的人文护理,改善患者的诊治体验。

1.3 评价方法比较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的评分。癌因性疲乏情况评价采用PIPERCRF程度评估量表[4]。该量表从行为疲乏、情感疲乏、疲乏和认知疲乏等4个维度进行评价,每个维度0~10分,分值越高则说明疲乏程度越明显。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及治疗协作组制定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对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等5个维度,共30个条目,得分高者提示生活质量好[3]。

2 结果

2.1 2组患者癌因性疲乏各项指标评分比较给予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行为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认知疲乏等癌因性疲乏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10.320,P<0.001;t=10.357,P<0.001;t=9.417,P<0.001;t=10.778,P<0.001)。见表1、2。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癌因性疲乏各项指标评分比较 分

表2 2组患者干预后癌因性疲乏各项指标评分比较 分

2.2 2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比较给予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状况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3.110,P<0.001;t=3.455,P<0.001;t=3.152,P<0.001;t=3.757,P<0.001;t=6.136,P<0.001)。见表3、4。

表3 2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比较 分

表4 2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是环太行山区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肿瘤位于胸腹交界处(膈肌下方),手术需切除部分食管及近端胃或全胃,涉及多个脏器,创伤大,术后生理功能改变明显,而且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患者普遍对手术治疗存在恐惧心理,容易产生焦虑、恐惧和抑郁等负性情绪,甚至产生绝望心理,生活质量严重下降[5]。不良心理状态可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加重治疗措施的不良反应、降低治疗效果,促进肿瘤的复发、转移,降低生活质量[6]。

癌因性疲乏是一种与恶性肿瘤及其治疗相关的不正常的、持续性的主观性疲乏[7],是恶性肿瘤患者产生消极心理的主要原因[8]。本研究证实了人文护理关怀能够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交、感官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缩短或改善其不适的诊治体验, 调整患者的身心状态, 整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9]。

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肿瘤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10]。人文护理关怀是建立在人文关怀基础上的一种护理模式,充分体现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充分考量患者的护理需求,以改善患者身心健康、提高诊治护理舒适度为目标。研究[11]显示人文护理关怀在临床各个领域均有较好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癌因性疲乏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发生率高[12],而且发生癌因性疲乏后患者生活质量差、诊治依从性差,将进一步导致不良预后[11]。人文关怀护理注重侧面因素对患者情绪和心理的影响, 从护理角度减少和消除诸多侧面因素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消除癌因性疲乏造成的消极情绪, 鼓励患者积极主动面对规范、系统的全程治疗。我们护理科研团队借鉴吴欣妮[3]护理流程制定了自己的护理干预流程,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 患者的行为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认知疲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说明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够减少和消除癌因性疲乏,使患者产生积极心态,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消除消极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实施干预后观察组在生活质量各方面的评分均得到明显提高,且显著优于对照组。这充分证明了人为关怀护理能够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痛及手术治疗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根据各时期患者的不同需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干预,从术前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到术中的陪伴护理, 再到术后的康复期指导, 符合人为关怀服务理念。

总之, 对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癌因性疲乏,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诊治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因性腺癌食管
miRNA在肺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管状腺癌伴有黏液腺癌分化结直肠癌临床病理与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化疗在老年晚期肺腺癌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心理支持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为什么医生治不好孩子的咳嗽
我国科学家揭示肺腺癌分子全景
有种胃病,用药治不好
巴雷特食管该怎样治疗
不同类型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内pH和食管动力学的差异比较研究
我们都有“心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