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体育产业链构建与优化对策
2022-06-16谷文立李安娜
谷文立 李安娜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4)
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幸福产业,其发展将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1]。构建体育产业链是顺应国家政策,不断提升辽宁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建设具有辽宁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推动辽宁体育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增进地区民生福祉、推进经济转型、助力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大环境背景下,辽宁如何发挥区域优势进行体育产业链的优化建设,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与热点。然而现阶段,辽宁的体育产业链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产业链相关政策不够完善、产业链企业中下游短板明显、空间链地域分布差异化显著、价值链生产环节相对薄弱等问题。那么体育产业链的建设将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抓手,只有优化整合体育产业链建设中的各个环节,促使各个环节协同运作,才能有效促进辽宁体育产业的积极发展[2]。因此,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析辽宁体育产业链的存在问题及优化对策,为加快辽宁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与完善辽宁体育产业链建设提供一定的政策参考。
1 辽宁体育产业链发展现状
1.1 体育产业链的概念
产业链是根据某种特定的结构关系,由某种产业或多种产业的企业之间,以核心产品为基础构成相互关联的链条结构。而体育产业链则是以体育终端产品或服务为核心,构成一种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产业链条[3]。体育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分别对应着体育赛事、媒体与传播、体育衍生产业。体育赛事是体育产业链的核心与原动力,中游产业媒体与传播则起到催化剂作用,可以集聚客户资源与扩大赛事影响力,而下游产业为体育产业链的变现开拓了出口。
1.2 辽宁体育产业链的构成
结合产业链概念和国家统计局《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实施要求,辽宁整个体育产业链的结构可以概括为以体育赛事、体育用品的制造、体育服务的提供(如体育场馆等)等为上游核心,体育媒体营销与传播为中游,体育培训、体育旅游、体育用品销售等为下游的产业链条(见表1)。目前,辽宁体育产业链重点企业共计398家,其中产业链上游有328家,产业链中游有7家,产业链下游有63家。
表1 辽宁体育产业链的构成
辽宁的地理区域可分为4 个,即辽东(本溪、丹东)、辽南(大连、营口、鞍山、辽阳)、辽西(锦州、阜新、朝阳、盘锦和葫芦岛)和辽北(沈阳、抚顺、铁岭)。辽宁4个区域体育产业链分布情况如下:辽东有上游30家,中游0家,下游5家;辽南有上游113家,中游1家,下游31 家;辽西:上游139 家,中游1 家,下游10 家;辽北有上游46家,中游5家,下游17家。
1.3 辽宁体育产业链的优势与潜力
1.3.1 辽宁冰雪运动产业链
辽宁构建冰雪运动产业链具有诸多优势,地理位置良好、冬季冰雪期长、雪量大、雪质好,很适合开展户外冰雪运动[4],因此辽宁对于发展冰雪运动产业链具有天然优势。辽宁顺应时代潮流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引进一批大型冰雪IP 赛事和冰雪旅游产业项目,以此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到冰雪运动中。辽宁冰雪运动产业囊括了冰雪竞技、冰雪运动产品、冰雪人才培养等。此外,辽宁共有36 个滑雪场,占地总面积高达440 万m2,多数配有专业的体育场地资源。这为辽宁冰雪运动产业链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源,促使辽宁冰雪运动产业链在全国产业链中起到促进和引领作用。
1.3.2 辽宁健身休闲产业链
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是提升居民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提高居民就业率,还可以满足居民对健身休闲的多种需求、保障与改善民生,使辽宁经济出现新的增长点[5]。体育场馆的建设程度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起决定性作用。近年来,辽宁体育设施和场地建设迅速增多,现阶段辽宁配有可承办大型综合性赛事的体育场馆资源和辽宁体育场馆联盟,其中大型体育场馆共有57 个。与此同时,辽宁居民收入逐年增高、居民参与健身休闲观念不断增强、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相关政策制度也逐步完善,共同促进了辽宁健身休闲产业链的构建与发展。
1.3.3 辽宁体育竞赛表演产业链
由于体育竞赛表演产业链的构建,不断丰富了辽宁广大群众的文体生活与满足了其体育消费需求,提高辽宁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的同时,逐渐成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的重要支撑。目前,辽宁具备承办国际核心赛事部分项目和全国性赛事所有项目场馆等的硬件条件,具有保障赛事质量的赛事运营、赛事策划、赛事中介、竞赛媒体和办赛经验等软件资源[6],可培育出能承办国家专业体育赛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中心,这对辽宁体育产业全面、均衡、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辽宁举办的全国顶级赛事,也使辽宁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全民健身得以相互促进、均衡协调发展。
1.3.4 辽宁体育培训产业链
体育培训产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各级体育和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以及各种社会力量,开办公益性、经营性的各类体育培训学校或俱乐部,培训项目主要集中在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等项目上。辽宁是体育大省、强省,竞技体育人才资源丰富,其中各个省份分布在国家队、全国各省市职业俱乐部的运动员、教练员与管理人员等,辽宁占比最高,反映出辽宁在培养和训练竞技人才方面的资源丰富、实力雄厚。辽宁创办的各类体育培训机构,为辽宁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提供了新的渠道。
1.3.5 辽宁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链
体育用品制造产业是体育产业链条中最关键的一环,其创造者与生产者共同构成了体育用品分销网络的起始点。辽宁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在装备制造方面基础雄厚、有底蕴、人才济济,在体育与其他产业相融合的背景下,辽宁的体育制造业具有与生俱来的区位优势。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辽宁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随着辽宁兴城泳装制造业的兴起,其延伸产业研发设计、品牌创意、营销展示及仓储货运的产业也随之完善,同时还带动了辽宁赛事、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
1.3.6 辽宁水上运动产业链
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多部委下发的《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带动水上运动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互动,形成协同高效、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辽宁抓住此发展机遇,依托辽宁特有的环渤海湾城市群构成的地理优势及各市区丰富的河湖资源,重点发展帆船、龙舟、快艇与垂钓等水上运动项目,建设国家级帆船帆板、皮划艇等水上运动培训基地,以此来构建辽宁水上运动产业链,满足了辽宁从高端商务人士到大众群体等不同层级人群的消费需求。辽宁水上运动产业链积极引进民营资本,投资建立快艇、帆船等水上运动俱乐部,围绕辽宁沿海经济带创设水上运动产品的生产与维护产业集群,从而增加辽宁水上运动休闲娱乐产业的经济效益。
2 辽宁体育产业链构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2.1 产业链相关政策不够完善
目前,辽宁体育产业链存在产业延伸不足的现象,“体育+”不充分,供给侧与需求侧契合度还不高,主要表现为辽宁的体育供给对消费者吸引力不强和收益点不多等现象。在促进体育消费等方面还缺少有力有效的引导政策,全面体育消费意识不足,群众缺乏购买体育服务的积极性。另外,辽宁省仍存在体育产业链中游媒体传播与上游赛事受制于政府资源垄断的现象,各个产业链缺乏主导地位、自身价值发掘不够充分。虽然国家及辽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但辽宁体育产业链的构建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宏观文件与具体实施还有一定出入,各部门的政策文件在产业链具体实施构建时并没有得到有效融合,导致辽宁体育产业链的构建与发展相对缓慢。
2.2 产业链企业中下游短板明显
据上文提及有效数据显示,目前辽宁体育产业链重点企业共计398 家,其中产业链上游企业有328 家,产业链中游企业仅有7 家,产业链下游企业有63 家。其中,具有产业链催化剂作用的中游企业,体育传媒和信息服务企业数量甚少,尚未见规模以上企业,其发展更显滞后。此外,辽宁体育产业链上游中商业价值高、影响力大的体育赛事数量过少,导致出现产业链上游高价值驱动、供给不足的现象。由此可见,中下游企业数量过少的弱势会直接导致无法满足上游赛事的发展,从而无法带动辽宁体育产业的发展。因此,辽宁体育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发展不均衡,中下游短板明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3 空间链地域分布差异化显著
空间链即地理位置链条,其主要反映了产业链的地域空间特征。空间链的分布与各类产业层次以及区域类型有着密切联系,通常情况下一般产业链的上游链环主要分布在欠发达地区,其下游链环则一般分布在发达地区[7]。辽宁省中辽北与辽南属于发达区域,辽西与辽东属于欠发达区域。根据辽宁省体育产业链规模以上的企业地域分布可见,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企业,辽西地区有139 家,辽东地区仅有30 家,占辽宁上游企业总数的51.21%,其占比与辽宁发达地区没有明显差异。辽东地区上中下游企业势力都相对薄弱,甚至还出现断环现象。由此可见,辽宁体育产业链地域空间分布差异化显著,与空间链应有的分布特征不符,需进一步改善。
2.4 价值链生产环节相对薄弱
从价值链角度出发,任何企业都是从设计、生产、营销到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而这些所有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来表示[8]。而辽宁体育产业链中的生产环节相对薄弱,即辽宁省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与我国发达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体育用品生产企业数量较少,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产业竞争力不强,链条结构呈现出边缘化、低端化、低附加值等。辽宁体育产业近4 年的公告数据显示,辽宁体育产业增加值主要来自体育用品及其相关产品制造方面,但相关产品制造企业多为代工制造,产业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弱,位于产品制造链条增值最低层次,产业发展脆弱性明显。
3 辽宁体育产业链构建的优化对策
3.1 强化产业链政策引导
首先,辽宁政府部门要重视体育产业链构建中出现的所有共性问题,制定相关的引导政策,尤其是要强化政府的各项产业保障扶持政策落地,加大对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针对不同类型的体育产业链特点与实际,提出“一链一策”的政策,并积极协助立法部门尽快形成相关的政策法规。其次,依据国家现行体育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改进辽宁省促进体育发展专项资金的合理分配,引导职业体育、品牌体育赛事、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非营利性体育社会组织等进行改革,以此调动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体育消费。要通过政府对体育产业“补链强链”的扶持政策,为辽宁体育产业链构建提供基本保障。
3.2 积极开拓中下游企业
要重点发展辽宁体育产业链中下游产业,以此推动以体育赛事、体育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体育产业上游链条。重点开拓体育传媒、体育培训、体育旅游、健身休闲等中下游产业,如充分利用体育传媒产业,大力宣传体育活动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正不断扩大,体育消费已经成为人民生活消费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积极引导人民的一般休闲消费向体育消费转移,同时带动辽宁体育产业链上游产业的体育场馆产业、体育活动策划产业、体育用品制造产业以及体育赛事产业等协同发展。只有各个产业之间形成有机配合,各个产业链条均衡发展,辽宁体育产业链的构建才能得以持续和不断优化。
3.3 整合空间链地域分布
着重改善辽东地区断环现象,依据辽东地区区位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发辽东地区上中下游企业,使辽东地区产业链与辽北、辽南以及辽西地区产业链形成资源互补,共同促进辽宁体育产业链协调发展。此外,从空间链角度而言,发达地区主要应建立从事深加工、精加工和精细加工经济活动的企业,其附加价值率相对较高,技术含量与资金占比也相对较高。因此,辽北与辽南这两处发达地区,要充分挖掘其优势,重点打造产业链下游企业,促进辽宁上中下游产业链地域分布的整合,使辽宁体育产业链空间布局达到空间链分布特征水平,从而促进上中下游产业资源的有效配置。
3.4 大力发展体育制造业
吸引国内外体育品牌制造商,在辽宁省内建立具有影响力的研发机构与体育用品展销市场,积极建设辽宁体育用品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的产业基地。同时,鼓励辽宁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或拓展体育用品及其装备制造业,促使辽宁组成体育用品及其装备自主研发、制造与销售的产业聚集区,打造体育用品与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从而推动辽宁体育用品及其装备制造产业链下游与产业链末端产业的完善。因此,辽宁发挥各市区自然资源以及区位优势,促进辽宁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链实施,可将辽宁体育用品及其装备制造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 结语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涉及的行业领域范围越来越广,体育产业链将不断延伸,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辽宁体育产业链的构建正处于刚兴起阶段,仍存在诸多问题。希望通过这次调查研究能为辽宁体育产业链之后的建设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价值,从而促进辽宁体育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