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硕士“一核双融四维四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2022-06-16阮晓菁郑子健施生旭
阮晓菁,郑子健,施生旭
(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近20 年来,我国公共管理领域发展迅速,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提高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与公共管理教育的共识。由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以在职学习为主要特征,学生除了正常参加工作以外,利用晚上或周末、假期参加课程学习,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存在显著的差异。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招生、教学培养、论文写作、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其培养质量是人才能否适应社会需要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保障,对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有助于其培养质量的保障和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1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产教融合不够鲜明
由于招生规模的快速增长,在一些新开设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点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较弱,课程教学由刚毕业的博士担任。在课堂教学中,刚毕业的博士缺乏公共管理实践经验,而公共管理硕士学生又是来自各个公共管理领域单位或组织,课堂教学出现以教师为中心,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偏重理论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使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存在较大的影响。同时,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教育体系应该侧重于实践性教育特征,但是地方院校教学方式上普遍以教师讲授为主[1]。虽然现有高校对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性作了有益探索,如在教学方式采取多元化,出现以课堂讲授为主,研讨、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明确要求完成2 学分的实践环节。但是教学培养方案只规定课程名称与学分、学时数,并没有规定每一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课时数,受限于一系列因素,使课程教学实践性教育明显不足。
1.2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双导师制落实不够充分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是要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具有公共管理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有效开展公共管理科学研究和专业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强调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意见要求,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校内校外双导师制[2]。然而,一些地方高效在开办公共管理硕士(MPA) 前期,存在双导师制制度不够健全、聘请校外导师比较随意、校外导师指导学生投入时间与能力不足、校内导师社会实践认知与经验不足、校内外导师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学生与校外导师联系不够充分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1.3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与培养质量等不够协调
公共管理硕士经过20 多年的迅速发展,已经有305 所院校获批开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公共管理培养无数的优秀人才。但是,一些刚获批及行业特殊明显的地方院校,由于办学经验与资源相对不足,办学地域不具有优势,师资力量相对较缺乏,其招生规模较小、培养质量未能得到有效保证、培养特色不够明显突出等,使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办学成效不够明显,从而影响了学校的进一步重视和办学资源等的加入投入,导致这些院校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与培养质量等不够协调,影响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
1.4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不够体系
现今,我国各高校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都非常重视案例教学,开展相应的案例建设和案例教学,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案例教学理念尚未完全确立,教师组织与驾驭案例教学能力还有待整体性提高;在案例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导师重视开展案例建设与案例教学、学生融入配合不足的问题[3]。并且,案例教学需要的设施还不完全具备,与学员密切相关的优秀教学案例还比较匮乏,案例教学的信息化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2 “一核双融四维四力”培养模式的的实践探索
2.1 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概况
福建农林大学是国家农业农村部、林业和草原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福建省重点建设的3 所高水平大学之一,福建省“双一流”建设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从2010 年获批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简称MPA) 授予权以来,已招收MPA 学生1 438 人。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立足农林高校顶天立地的科研传统和扎根基层的学情特点,牢固树立学生中心、质量第一的理念,探索“专业学位+能力拓展”的育人模式,体现了面向教育现代化,面向国家治理对当前和未来人才的重大需求,着力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整体育人观。
经过10 多年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不断探索与有效实践,构建了具有鲜明农林高校特色的公共管理硕士“一核双融四维四力”培养模式。该模式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强农兴农”核心,不断健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机制,构建了“课程教学及质量保障、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及质量保障、科研育人、三全协同育人”等四维子系统,实现了“招生—培养—毕业—反馈—调试和修正”全链条闭环式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一核双融四维四力”培养模式见图1。
图1 “一核双融四维四力”培养模式
该模式通过建设一批高质量、多领域案例和有效开展案例教学等,解决了专业硕士产教融合不够鲜明的问题,突出了专业职业性;解决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不落实的问题,强化导师职责,有效发挥了导师作用;解决了农林高校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特色上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提高了社会契合度。通过该模式的探索实践,为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取得显著的人才培养成效。
2.2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方法措施
2.2.1 开展“五育”并举,优化课程教学及质量保障体系
(1)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构建模块式课程体系。在落实全国MPA 教学指导方案的基础上,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不断修订完善,结合学校优势与特色制定MPA 研究生培养方案,设置行政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等6 个特色鲜明的专业培养方向,在每个方向必修课中设置4 学分的能力开发类课程,另设方向选修课8 学分,心理健康教育、美育、体育各1 学分,社会实践2 学分。
(2) 规范教学,健全招生和培养全过程管理制度。制定MPA 招生、导师选聘和指导名额安排、课程建设、论文过程、学籍管理等18 个教学管理制度,并编印《导师手册》和《学生手册》严格执行。在双导师建设方面,每1 名MPA 学生都由1 名学术导师和1 名行业导师共同指导。每年对导师立德树人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责任。制定行业导师选聘办法,聘请51 位党政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中的党员领导干部担任行业导师,同时选送学术导师到党政机关挂职锻炼,每年带队到城市社区或农村调研,增进导师对国情社情的认识。
(3) 围绕学生,建立360 度教学效果反馈机制。建立学生、教学督导员、同行综合教学评价体系,向学生发放教学满意度调查表,每门课结束开展学生评教。组织老教师组成教学督导组随堂听课督导。设立专门的公开信箱、召开期中教学工作座谈会等,接受学生监督。评教结果向任课教师反馈,并提出改进建议。
(4) 强化应用,推进“五位一体”案例教学。①案例库支撑案例教学:设立全国公共管理案例中心福州分中心、省级基层治理与绿色创新案例库、福建农林大学公共治理创新与政策等案例库。②建立案例研发激励机制:每个案例经立项后给予3 000 元研发经费,入选全国案例库的,给予教师奖励性绩效,纳入研究生综合测评的条件。③开设课程提升案例研发和教学能力:开设2 学分的《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必修课程。④推广案例教学法在所有课程的应用:实现课堂上案例教学全覆盖。⑤以赛促学提高案例研发积极性:每年举办校级案例大赛;积极承办了3 次全省公共管理案例大赛;自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举办开始,每年组织参加,已连续4 届获优秀组织奖。
2.2.2 实现双融双导并进,提升科研育人水平
(1) 科教产教融合,发挥平台育人功能。分别与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等共建智库,依托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自然资源管理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等科教融合平台,以及乡村振兴研究院和分布在福建省9 个地级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的43 个农村固定观察点等产教融合平台。以职业为导向,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开展实践教学,融通人才链、教育链与服务链,实现产学研结合。通过案例教学推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必须参加为期3 个月以上的社会实践,提交专业实践计划,在毕业论文提交答辩前,提交实践学习总结报告,考核合格者计2 学分,未参加社会实践或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2) 学术行业双导,促进职业性与学术性相统一。举办了143 期海峡公管讲坛,邀请知名专家、实务部门负责人等开设专题讲座,拓宽了学生视野。通过组建福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团队,学术导师发挥科研优势,主持了5 项国家社科基金、2 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39 项省级课题研究工作,带动所指导的学术型硕士、MPA 学生组成项目组,推动专硕学硕互动融合培养。行业导师参与论文全过程指导,在开题、答辩等环节签字确认,并具体负责实践教学,促进MPA 教育职业性与学术性相统一。
2.2.3 实施12 道程序,筑牢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MPA 教育中心制定完善《学位论文管理办法》,把握关键节点,通过“12 道程序”“4 个2 次”“1 个分流”保障论文质量。
学位论文质量管理12 道程序见图2。
图2 学位论文质量管理12 道程序
开设3 门有关论文写作的必修课程,在论文开题前设选题评审环节,提高了学生论文选题开题质量。在论文开题后开展中期考核,及时分流培养;在论文送审前,开展预答辩,提高论文盲审的通过率;在论文答辩后,设置修改环节,学生作修改说明、导师签字后,论文正式提交。总体上,通过全方面多方面措施筑牢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以此为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质量保驾护航。
2.2.4 实现一二三课堂结合,完善“三全育人”体系
MPA 学生大部分来自从事公共管理的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如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需要具备较强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从事公共管理必备的复合能力。在准确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通过第一课程提升学习能力,第二课程拓展创新能力,第三课堂锻造实践能力,把提升政治能力贯穿始终。统筹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七大平台,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协同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拓展网络线上教育阵地,形成政治学习、知识普及、典型事迹、专业服务、文体活动“五个上线”网络育人模式。加强学生人文关怀,建设学院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与中国文化大学等13 所台湾高校建立联系,举办MPA 学生台湾交流周活动,每次遴选20 名学生到台湾访学1 周。每年组织MPA 学生参加全国教指委主办的羽毛球大赛,加强体育锻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学院周”文艺演出,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美育中。组织MPA 学生因地制宜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获2021 年全国“千校千项”活动优秀团队1 支、福建省高校“美丽乡村”直播挑战赛银奖1 项,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2.3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表现
2.3.1 “五育”并举的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体系富有创新
发挥农林高校优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一是德育方面,开足思想政治理论课,并要求所有课程都负有思政功能,做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开设1 个学分的“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课程,学院院长每学期开设1 次专题讲座,强化学术规范和科技伦理教育。配备班主任,组建班委,构建符合非全日制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二是智育方面,每年邀请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教指委委员指导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更新。开列阅读书目,引导学生夯实理论基础。三是体育方面,根据学生不住校的特点,提供太极拳、八段锦等网络选修课程,组队参加羽毛球赛,鼓励学生加强体能锻炼。四是美育方面,开设书法、音乐、美术等艺术鉴赏课程,要求选修至少1 学分。五是劳动教育方面,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开展短期调研或生产劳动,加强劳动意识。学生在乡镇、社区、乡村开展为期至少3 个月的实践活动,增强了劳动素质,锻炼了实践能力。
2.3.2 “五位一体”全员参与案例教学富有创新
学校MPA 教育中心在组织案例教学时,以“平台—政策—课程—教学—竞赛”五位一体的方式推进案例教学,形成了“1141”,即1 名学术导师+1 名行业导师+ 4 名MPA 学生+ 1 名学术型硕士的全员参与模式。该模式有效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师生的潜在力量,起到师生协同效应,有38 篇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库,入库数量居全国高效第3 名,50 多篇案例在国家级、省级案例大赛获奖等,取得显著成效。
2.3.3 “三全育人”协同育人机制富有创新
首先,导师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每年开展导师立德树人履职情况考核,规定导师每学期至少开展组织一次“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主题讨论,每学期至少与研究生进行3 次谈心谈话,每学期至少与研究生进行2 次学术研讨,在论文选题、开题、预答辩、送审、答辩等环节均需经过导师签字认可。其次,每一位教师和管理人员都负有育人功能。通过基层治理科教融合与乡村振兴产教融合实现全员育人。通过课程课堂教学、案例研发竞赛、实习实践、论文写作指导和毕业跟踪访谈实现全程育人,通过第一二三课堂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各个环节协同发力实现全方位育人。第三,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创设MPA 研究生奖学金制度,覆盖面77%;每年进行2 次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和表彰,激发师生共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2.4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应用效果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一核双融四维四力”培养模式是一种连贯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实现了“招生—培养—毕业—反馈—调试和修正”全链条闭环式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通过10 多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2.4.1 MPA 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
MPA 学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 多篇,直接完成或参与的调研报告获省领导批示3 次,采用2 次。毕业后,MPA 研究生职业能力普遍提高,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有110 多人次获得县级以上荣誉称号,近150 人次职务得到晋升,有多人在省、市、县等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人身边工作,得到用人单位好评。
2.4.2 案例教学得到全国MPA 教指委的高度认可
案例建设及案例教学得到广泛认可,获全国MPA 教指委批准设立全国公共管理案例中心福州分中心,有38 篇案例被收录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案例库。在已举办的5 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中,获二等奖2 项,三等奖2 项,优秀奖4 项,连续四届获优秀组织奖。在全国公共管理院长会上2 次受到全国MPA 教指委表扬。2019 年承办了由全国MPA 教指委主办的全国MPA 核心课程“公共管理”教学与案例研讨会,厦门大学陈振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徐晓林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李俊清教授、复旦大学朱春奎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麻宝斌教授等全国MPA 教指委委员来校参会并给予充分肯定。2021 年主持了第六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启动会暨参赛培训会,均在会上介绍了学校的案例教学经验。华东交通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8 所兄弟高校专程来校交流学习。
2.4.3 人才培养模式及质量得到公共管理学科的认可
年均招生数居全国农林院校第1 名,已招收MPA 学生1 438 人;学位论文双盲审一次性通过率96.22%,在各级论文抽查中未出现不合格情况,实现了MPA 教育在招生规模与培养质量及特色的有效协调。在全国农林水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协作组2020 年年会、福建省MPA 培养院校联盟2020 年年会上进行交流发言,得到厦门大学陈振明教授、黄新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吴志华教授、同济大学吴新叶教授、湖南农业大学李燕凌教授等知名专家的充分肯定。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的部分国务院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以及曾担任省委政研室主任的实务部门领导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及质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综上所述,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基于“一核双融四维四力”培养模式,MPA 教育的学术性和职业性同频共振,取得良好成效。在全国首轮MPA 评估中,获得C+,居全国农林高校第3 名、全省第2 名。学生论文获第七届全国MPA 优秀硕士论文;获批全国公共管理案例中心福州分中心(全国仅2 家,全国农林院校仅此1 个),有38 篇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库,入库数量居全国高校第3 名。MPA 学生参加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获二等奖2 项、三等奖1 项、优秀奖6 项,获奖等次和数量在全省均居第一;学院连续4 次获优秀组织奖。建设有公共管理硕士省级教学案例库,参加福建省公共管理案例大赛,获一等奖8 项,二等奖7 项,三等奖26 项,获奖数居全省第一;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一等奖1 项,三等奖和优秀奖各1 项、全国社会公共安全案例大赛优胜奖等。
3 结语
“一核双融四维四力”培养模式实施10 多年来,已在解决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产教融合不够鲜明、双导师制落实不够充分、招生规模与培养质量及特色发展不够协调、案例教学不够体系等问题取得显著成效。通过该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有效拓展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政治能力”等4 种从事公共管理主要的职业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推进我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一核双融四维四力”培养模式不仅适应于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对国内兄弟院校公共管理硕士和福建农林大学校内其他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在促进案例建设与案例教学、产教融合、发挥导师作用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