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科技的共享时代》创作谈

2022-06-16江苏省国画院人物画研究所副所长桑建国口述黄晓雨整理

国画家 2022年3期
关键词:银饰创作科技

江苏省国画院人物画研究所副所长 / 桑建国口述 黄晓雨整理

2019年12月,我接到正在文化和旅游部参加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重点作者推荐专家会的高云先生的通知,我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被分配的选题是“公共文化服务”。

确立主题

时间紧任务重,在接到高云先生传达的通知后,我就决定以团队的形式组成创作小组,我担任主创,随后我们立即进入工作状态。我觉得,首先需要充分理解所表现的主题,于是开始上网搜索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的内容,包括定义、政策,以及相关解释的法律法规,以求广泛了解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精神。通过资料查找,我们了解到,公共文化设施主要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体育场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其中公共文化服务的重中之重,是科学技术的宣传与普及。由此,我们广泛地收集与之相关的图片资料,展开了主题创作构思的第一阶段。根据我们的工作安排,张学枚负责收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创作素材,她得到了沭阳县文联及美协负责同志的大力支持,拍摄了大量送戏曲下乡等内容的文化素材。而我与刘玉梅则在南京市遍跑有特色的图书馆、科技馆、美术馆及博物馆,拍摄了大量的图片素材。

构思与构图

图片资料收集完备后,我们开始了第一幅草图的设计。我是主创,构图阶段是由我来完成的。起初我考虑的是如何全面表达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让观众从画面一看便知什么是公共文化服务。所以在第一稿里面我安排了送戏曲下乡、送图书下乡、科技大篷车、博物馆,并把一些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口号以广告气球的形式表现出来……将这些包罗万象的场景汇于一图,旨在弘扬民族文化遗产、展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普及科学知识,力求体现一个全面、宏大的场景,并为此图起名为“文化科技下乡来”(图1)。第一稿构图完成后,评审专家高云先生给出了中肯意见,希望我们放弃平铺直叙的概念化再现,更加注重艺术化的表现。接到整改意见,我放弃了原先的思路,开始了第二稿的创作。

图1 《文化科技的共享时代》创作草图之一

在第二稿的创作中,我特别突出了公共文化服务对于各不同民族均衡协调发展的表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服务于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普及要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理论,是我第二稿创作的基本指导思想。

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科技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推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第二稿中,我特别注重突出科学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描绘了机器人、电子路标、VR眼镜、恐龙化石、“蛟龙号”深海潜水器、现代化钢结构科技博物馆外的雷达天线阵等(图2)。此外,在宏观的构图与场景设计上,我参考了法国画家大卫的油画杰作《拿破仑加冕大典》。这幅画有一百多个人物,气势恢宏,为我们这幅重大主题创作的整体把握起到了模范作用。这种古典油画的富丽堂皇,符合我们此作对画面效果的追求。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反复设计了十几个色稿,尝试各种可能(图3)。

图2 《文化科技的共享时代》创作草图之二

图3 《文化科技的共享时代》色稿设计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好转后,负责我们创作的中国美术学院组织了第一次线下的创作指导活动。专家们经过审核给出建议,需要在画面中增加公共阅读的表现,还特别强调了读书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性。经过反复整改,我们从草图阶段进入到进一步修改阶段。

分工与合作

我们这支创作团队非常团结,大家积极沟通、各展其长,在创作中体现了高度的默契。随着画面的推进,团队相互协助的能力也在提高,创作也随之进入佳境。为了能够按时保质地完成创作,上稿前,我们对各自的任务进行了分配。按计划,前期工作中,刘玉梅主要负责拷贝,张学枚与路美玲负责前期铺色与画面人物的初步塑造,在她们完成画面大的色彩关系后,创作的后期阶段由我与黄晓雨进行最后的攻坚克难——进一步深入刻画、收拾、调整画面中的关系与出现的问题。由于在整个创作中,疫情始终伴随,我们创作组的几个成员只好每天在微信创作组群里汇报自己的工作和任务完成情况,并配出图片,以便保存对比、反复修改画面的不足。由此我们也形成了融洽的合作氛围,始终保持良性互动,使创作得以循序渐进,有条不紊。

图4 《文化科技的共享时代》局部之一

2020年10月底,正式开始正稿创作。这个过程中,创作组的每个成员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张学枚联系沭阳县美协主席徐建国、秘书长吴从宇两位先生,我们得以赴基层乡村采风,其间还得到了县文化馆馆长胡粤海、文联主席刘家前等先生的大力支持。路美玲在畲族服饰的刺绣刻画上,精益求精,让色彩绚丽的民族服饰更富于质感。黄晓雨参与了整个后期画面的调整、推进、修改工作,尤其是对银饰的刻画,使少数民族的银饰品更加富丽堂皇。

2021年1月创作整体完成,我们接到中国美术学院的邀请函,参与第二次由中国美术学院组织的国家主题性创作评审专家委员会线下指导。出席的专家学者有党史专家、美术史专家、美术馆负责人等。这一次,专家对我们的创作给予了好评,并给出了部分修改意见。修改主要集中在四个问题上:“蛟龙号”画得比现实大,需要调整;博物馆室外添加一些气球之类的广告语,增加画面的活泼气氛;画面左边空白处需增加一些能体现读书氛围的标语;指示牌的底座出现了透视问题。我们认真记录意见,回南京后再度修改调整,反复比对,认真思考,细心收拾,直到画面达到满意的效果。

2021年3月,到了国家验收的时间,我们按要求将创作寄到北京,不久收到了北京评审专家的建议反馈。专家们指出,画面博物馆指示牌上的“清代内府刻书珍藏”中的“清代内府”四字需要斟酌。经过比对研究,我们将此处改为“中国历代刻书珍藏”。虽然只有四个字的改动,但我们却觉得收获颇丰,它让我们的文化视野得以拓展,迈向更加宏阔的境界。至此,我们的创作验收通过了。

技术与材料

《文化科技的共享时代》以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景展开,主体是盛装的畲族女子与欢乐的汉族朋友们。前方左侧是电子路标,分别指示通往历代刻书展、科技特展、非遗馆。路标后面是智能图书出租及图书消毒柜。再后面是深海潜水器及正在参观的海军官兵。右侧是恐龙化石标本及参观的人们。左侧远方天空有标语悬浮气球。作品的创意原型来自浙江省武义县新落成的宏大的博物馆,当地的畲族妇女经常盛装参加活动。为了达到高标准高要求,在绘制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大量绘画技术与材料,在此约略谈谈体会。

在创作前期,我们采风拍摄了大量的图片素材。拍摄所用相机是索尼RX10四代机器,高清的图片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们从近万张照片中精选打印了接近两百张的素材局部图。后期服饰的图案、银饰的纹样、珠络的颜色甚至于数量,我们都对照采风素材,不敢有一丝的马虎大意,重大历史题材要求我们尊重历史、尊重现实,表达艺术情怀。

博物馆陈列的大恐龙,是增强画面气势的重要一环。前期我跑了多家博物馆仔细研究恐龙的结构,对恐龙一遍遍地渲染,重视造型,用猪鬃笔洗出它的结构,反复擦洗、修改,融入画面,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图4)。

畲族的服饰是这幅创作的一大亮点。在描绘过程中,我们以畲族当地服饰纹样为母本,查阅了大量有关苏绣以及民间传统服饰纹样的绣法,用工笔画的方式精致细腻地表现出来,这对毛笔选择的要求较高,在“刺绣”过程中,我们使用到了胡粉和塑形膏,增强“刺绣”的立体感(图5)。

除此之外,在少数民族题材表现上离不开对银饰的处理。由于尺寸的限制,画面人物众多,人物身上的银饰面积变小,难度却增大了。为了达到制作精良的效果,我们先用中国传统画法将银饰打底,在此基础上,使用塑形膏、3D颜料、高光笔、贴银箔。为了进一步强化银饰的质感,在画面头饰以及服装纹样上局部贴金箔。我们没有选择效果更好的铜箔,是考虑到国家收藏的百年大计,使用24开金箔,以保证永不变色。这些技术处理手法,与多彩的服饰颜色相互协调、彼此映衬,达到了丰富画面、金光闪烁的效果。这些镶嵌在人物身上的装饰犹如给观者打开了一座阿里巴巴的宝库,富丽堂皇之感迎面扑来(图6)。

图5 《文化科技的共享时代》局部之二

图6 《文化科技的共享时代》局部之三

猜你喜欢

银饰创作科技
Jazz
高浮雕银饰
银饰变黑如何恢复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如何使氧化的银饰翻新
漂亮的“银饰”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