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琦与其《红楼梦图咏》

2022-06-16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编审张天漫

国画家 2022年3期
关键词:图册红楼梦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编审 / 张天漫

清光绪五年(1879),由改琦绘、李筍香原编,淮浦居士重编的《红楼梦图咏》刻本(四册一函)刊印成册。此册白口,四周单边。封面尺寸为32.5厘米×22.3厘米,图版框的尺寸基本为22.5厘米×15厘米,仅有几幅略有不同。每册不标注序号。图册题签“红楼梦图咏”。卷前有淮浦居士的序言。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古籍整理研究所将此刻本列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的子部艺术类善本之中。国家图书馆收藏的《红楼梦图咏》初刻重印本,封面尺寸为30.2厘米×17.8厘米,图版框的尺寸基本为22.4厘米×14.4厘米,略小于初刻本。《红楼梦图咏》刻本虽然出版年代较晚,但其具有极高的版本和研究价值。

改琦是清中后期非常重要的人物画家,生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卒于道光八年(1828)。字伯蕴,号香白,又号七芗,别署玉壶外史、玉壶山人、横泖渔父、漆翁、那伽堂侍者等。先祖为西域人,回族。祖籍宛平,后居松江(今上海松江)。曹雪芹逝世于1763年,即其去世10年之后改琦才出生。改琦所处的时代,是《红楼梦》畅行于社会的时代。受文禁影响,曹雪芹完成的八十回《红楼梦》以手抄本形式流传三十年之后,由书商程伟元与文人高鹗续写四十回,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才付梓刊行,这便是人们习惯所称的程甲本。古典小说《红楼梦》问世之后,其巨大的影响达到了“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之境。上至王公贵胄,下至士农百工,人们阅读《红楼梦》、痴迷《红楼梦》、传抄《红楼梦》,文人们评点《红楼梦》、考证《红楼梦》、续写《红楼梦》,书商刊刻《红楼梦》,出现了王希廉本、聚珍堂本、翰范楼本、点石斋石印本等,其插图便不绝如缕。

版画插图在明末清初时开始兴起,出现了像萧云从、陈洪绶等著名画家从事版画插图创作,但多数文人还是不太情愿从事这种带有一定实用性的艺术创作。但作为“读《红楼梦》而艳之”的读者,改琦很早就认识到了《红楼梦》的伟大之处,他摒弃文人的清高和自诩,开始着手《红楼梦》人物创作。这之后画家们虽然也以不同的观念、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技巧,以不同的选材和角度来描绘《红楼梦》,但在他们的这些作品中,大多是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故事画,有的甚至变成了甜俗不堪的美人画,距曹雪芹所描绘的荣国府、大观园的悲剧氛围和封建叛逆者反封建主题,以及由此折射出来的封建社会没落衰败的命运相去甚远。他们并没有研究《红楼梦》,也根本没有读懂《红楼梦》,因而他们的画作不是严重地冲淡了《红楼梦》的主题,便是对这部伟大作品的歪曲。在纷呈于世的众多《红楼梦》插图绘画中,以改琦的《红楼梦图咏》最为文人学者及书画鉴赏者所激赏。究其原因,主要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改琦具有深厚的诗词功底。据《松江府续志》(卷十一)记载:“琦幼通敏,诗画皆天授。沧州李味庄先生备兵沪上,平远山房坛坫之盛,海内所推。七芗时甫逾冠,受知最深。既而声誉日起。”《清史稿》卷五〇四《改琦传》中亦评改琦“通敏多能,工诗词。嘉道后画人物,琦号最工”,时有“三绝”之誉。仅活了58岁的改琦一生写过大量的诗词,著有《玉壶山房词选》两卷、《寒玉词》《壶中词》等诗集。沈恕之子沈文伟所撰《校刊玉壶山房词引》中道:“先生初嗜诗,后专力于词,所作甚夥。”其诗词在江南一带颇负盛名。但百年之后,大家记住他的还是其绘画。《玉壶词序》中有“人皆知先生能画,而不知先生更能诗词也”之句。改琦的诗词基本属于“花间派”和“婉约派”,“诗近温(庭筠)李(商隐)”,内容也多是多愁善感、怀人感时,与小说《红楼梦》的人物意蕴息息相通。

其二,改琦本人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气质,平时还接触交往了不少对《红楼梦》有浓厚研究兴趣的文人学者,如钱杜、张问陶、冯承辉、姜皋、吴荣光、徐渭仁、瞿应绍、王希廉,特别是张问陶是高鹗的内弟,王希廉是研究和评点《红楼梦》的专家。在与他们唱和交往过程中,改琦对《红楼梦》人物的解读应该是更为准确。改琦在《红楼梦图咏》第一页画的便是“通灵宝石绛珠仙草”,而不是世俗画家所绘的“通灵宝玉辟邪金锁”。

其三,改琦的个人经历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有相似之处。改琦生于世代官宦之家,祖上曾做过清朝的武官。其师友王芑孙著《渊雅堂全集》“改七芗乍村老屋图铭”小序中写道:“吾友改七芗琦,生长松南,世家冀北。自其先大父府君讳光宗者,乾隆中来镇寿春。遗奏入籍华亭,遂为其县人。于今再传矣。改之为姓最孤,盖回纥故部,东南无别族。乍村者,宛平之南乡,改氏所旧居也。”出身显赫而后家道中落,让他对曹雪芹所写《红楼梦》中家族的兴衰、生活环境和人物关系等,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

其五,改琦注重作品中的文学意趣和诗意表达,他将绘画题材诗意地表现,进一步深化作品的情感内容和创作意蕴,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使其人物画的文人画特征愈加明显。如“妙玉”,画的是一妙龄女子思绪万千地打坐在禅床之上。画家将其情怀难以排遣的寂寞与苦闷的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

由于改琦的家世背景、文化素养、社会见识、生活阅历的不同,其所绘《红楼梦图咏》与过去的人物画和之后的版画都不太一样。他较为忠实地反映了原著的精神面貌及人物特点,其立意,其画技,其工艺,都迥出时人流俗之上,堪为最为出色的绘本。

最初《红楼梦图咏》应是改琦为吾园主人李筠嘉所绘。李筠嘉,字修林,号筍香,上海人。候补光禄寺典簿的虚职。家中饶有资产,乐成义举,崇尚风雅。李筠嘉常约友人在其吾园聚会,改琦也经常在其吾园借住。李筠嘉后来与好友李味庄(名廷敬,号宁圃)共同创办了“吾园书画社”,参加书画社的人数达100多人。

《红楼梦图咏》的创作年代应为程本《红楼梦》刊行不久,也就是1791年之后,完成时间应在1814年之前。全册共计五十页,除了首页绘的是通灵宝石绛珠仙草外,其余均为小说中的人物,如警幻、黛玉、宝钗、元春、探春、惜春、湘云等,共计五十五人。1879年(光绪五年),淮浦居士在《红楼梦图咏》刊印序言中写了此图的创作经过和流传情况,改琦先生“来上海,下榻于李筍香(李筠嘉)光禄吾园。时光禄为风雅主盟,东南明宿咸来止之,文宴之盛,几同平津东阁。先生在李氏所作卷册中,惟《红楼梦》为平生杰作,其人物之工丽,布景之精雅,可与六如(唐寅)、章侯(陈洪绶)抗行”。李筠嘉得到改琦所绘《红楼梦图咏》后大喜,广请师友为每图题咏。当时李筠嘉“即拟刻以行世,而光禄旋归道山(1828),图册遂传于外”。1833年,此图册为改琦的学生顾春福所得,他记曰:“今墓木将拱,图画易主,重获展对,漫吟成句。”待顾春福过世,图册又流散在外。直到1877年冬,淮浦居士才从“豫章归里,购得此册,急付手民以传之”。淮浦居士购得此册后,抓紧时间刊刻。终于在两年后也就是1879年,图册刊刻发行,这时距改琦去世已经整整过去了52个年头。

图册后面有诸多文人贤士、学者墨客的题咏,如冯承辉、高崇瑚、高崇瑞、徐渭仁、吴荣光、钱杜、顾恒、顾春福、孙帅、张问陶、姜皋、瞿应绍、王希廉、武念祖等,共计三十四人之多,每图有一至三通题咏,诗词达七十五通。赋诗题咏时间最早的是张问陶,其题的是史湘云、碧痕、秦钟三页。此题咏虽无年款,但张问陶于嘉庆甲戌年(1814)去世,说明《红楼梦图咏》的创作年代和题咏年代肯定在此之前。有纪年题咏最早的是姜皋,他题的是“通灵宝石绛珠仙草”,时间为嘉庆丙子(1816);最晚题咏的是王希廉和其妻周绮,题的是迎春、元春两页,时间是道光己亥(1839),距改琦去世已经十余年了。

《红楼梦图咏》把清代版画的制作推向了一个高峰。1921年上海文瑞楼重印《红楼梦图咏》,吴熙绮在序中写道:“华亭改七芗善画,其人物仕女,尤能以拙见媚,尝读《红楼梦》而艳之,补成画像四册。时沧州李筍香为风雅主盟,遂有其画像,属诸名流题咏瑰宝也。为淮浦居士所得,亟付梓人,颜曰《红楼梦图咏》。……然观其刻画之精,何其似于用笔者,其为技亦巧矣。人之擅画人物仕女者,即此而抚摹之,如得其秘奥,即视为画像之真者可也。”从绘画角度来说,《红楼梦图咏》注重人物的气韵理趣,讲究绘画的含蓄和深沉,追求诗意的趣味和境界;从雕版角度来说,《红楼梦图咏》制作精良,无论从构图立意,还是刀法、刻工,都达到了清代文学插图及木雕版画的最高水平。《红楼梦图咏》不仅为红学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人物史料,而且为文人学者及书画鉴赏者所激赏,成为后世《红楼梦》仕女绘画的流行图式,一百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猜你喜欢

图册红楼梦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细品《红楼梦》中的养生茶
假如《红楼梦》也有朋友圈……
地图册
地图册无线胶订产品常见质量问题研究
续红楼梦
作家阅读的方式
溪南八景图册
游乐园智能开发游戏图册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