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21年秋汛后的 山西古建筑保护研究
2022-06-16刘伟
刘伟
2021年的秋汛使全国焦点聚集在了山西,连续几天的强降雨使汾河水位持续上涨,很多村落的古建筑因此坍塌。由此,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引发热议,在涉及文物保护的话题中,始终绕不开两个词——资金和意识。针对山西古建筑在秋汛后出现的种种问题,文章从目前山西古建筑保护的实际出发,给出一些具体建议。笔者认为,修复文物和修缮古建筑,既是必要之举,也是一种情怀的体现,希望古建筑可以像生命一样延续下去。
一、研究背景
2021年,山西遭遇罕见秋汛,降雨天气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山西多地因连日强降雨引发洪灾,许多房屋倒塌,引发山体滑坡,超过175万人受灾,12万人紧急转移安置,358万亩农作物受损。山西许多古建筑也面临强降雨引发的严重风险。
二、研究区概况
(一)山西——表里山河
山西位于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处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东部,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文献之邦”的美称。山西拥有众多的宫观寺院、古塔、石窟造像、彩塑壁画、古城关隘、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传世珍宝等文化遗产。山西省现存古建筑数量之多和历史、艺术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山西见证着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
(二)太行——山西的靠山
太行山对于山西的意义绝不局限于其本身,太行山的山水,为周边众多文明的诞生和繁荣创造了一个伟大的舞台。由于太行山的强烈抬升,西边不断地削山移土,东边不断地填海造陆,有了太行山周边众多盆地和华北平原的诞生,成为人们理想的家园。人们在这些难得的平地中聚集而居,伴随太行山而来的地理樣貌,也成了人们对家乡最直接的认知。盆地和平原成了文明诞生和发展之地,也成为山西、河南等地人口、城镇和经济最发达的地方。
太行与黄河,以一山一河之力,命名了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南、河北4个省份——而在历史上,这片被称为中原的土地,就是中国最早的山河。太行山腹地的山西上党地区更是古建筑宝藏所在。再也找不出第二道山脉,被如此多古都、名城拱卫,有如此众多的文物积淀,太行山就是山西的靠山。
三、山西的古建筑
(一)基本情况
根据国家文物局官网相关资料,山西的不可移动文物共计53875处。山西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更是独占鳌头;现存旧石器时代遗址数量称冠全国;现存元代及元代以前古建筑数量无出其右,尤其是全国目前仅存的4座唐代时期建筑、全国75%以上的元代以前建筑均在山西;现存唐代以来彩塑和壁画数量全国第一;现存古戏台数量全国第一。其中,尤以古建筑最为瞩目。现存于世的中国木结构古建筑代表作,绝大多数都在山西,比如梁思成4次造访才最终发现的唐代木构建筑佛光寺、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构建筑应县木塔以及中国现存最典型的宋代建筑晋祠圣母殿。
(二)特点
山西古建筑最动人的是那种群星闪耀的气象,在五台山,你可以找到每一个朝代的经典建筑;在平遥古城,有明代的县衙、金代的大殿;几乎每个村落都有清代甚至更早的古建筑,精美的有古庙宇、古戏台,再不济也有几处清代院落。在2020年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一次文物调查中,山西一次又发现了54处石窟寺(含摩崖造像),这是其他省份望尘莫及的数字。
山西的古建筑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数量多。山西全省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一共有53875处,其中一多半都是古建筑。二是范围广,山西11个地市,每个地市各类保护单位都多。比如,晋东南地区早期建筑和古民居遗址比较丰富,大同佛教建筑遗址比较丰富,太原地区的寺庙建筑遗址多,运城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比较多。各地区有各地区的特色。三是山西的木结构建筑的时代序列比较完整,类型也丰富。有寺庙类的、民居类的、城池类的、祭祀型的建筑,任何类型在山西都能找到标本。而且中国早期的木结构建筑(元以前的木结构建筑),80%都在山西。全国现存的3座唐代木建筑就全部位于山西境内:南禅寺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佛光寺被梁思成盛赞为中国的“第一国宝”,广仁王庙是中国仅存的唐代道教建筑。
四、山西古建筑的文物保护现状
我国文物保护一般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4个等级,形成了类似于金字塔式的分级文物保护负责机制。一般地方财政力度支持相对有限,资金来源存在从国家到省到市再到县逐级递减情况,呈现倒金字塔形。特别是那些位于塔底、保护层级比较低,一般不可移动的文物数量惊人,主要是由于县级文物部门保护力量薄弱。在第三次的全国文物普查及山西省文物局公布的统计数据中,整理发现山西有古建筑文物共计28027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07处,合计占比只有不到3%。其余绝大多数为市、县级“低保”,甚至无保护级别的古建筑文物。
山西古建筑主要分布在山西南部的晋城、临汾、长治、运城4市,这4市和下辖49个区县有157座,占全国总数的50.5%。山西南部早期建筑的类型包括以始祖文化为代表的炎帝庙、汤王庙、舜帝庙以及佛教、道教、原始宗教的道场等。它们大多隐藏在民间、山野,无数各类雕刻、壁画、彩塑等艺术珍品保存其中,美不胜收。这些古建筑能屹立千年不倒跟当地百姓的信仰息息相关。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和淳朴敬畏之心,使历代百姓对其多次进行保护和翻修。仅晋城青莲寺一处,各朝代的重修碑刻就达150余处。
由于年久失修,保护珍贵的木结构古建筑已刻不容缓。因此,国家文物局在2008年启动了山西南部早期木结构建筑的整体保护工程计划,投资4亿元左右资金用于专项保护,元代及元代以前105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木结构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已在2015年年末完成。但这部分所占比例仍旧非常小,加上各市、县对文物保护的想法不同、资金实际到位情况不尽相同等,一半以上的木结构古建筑仍处于无人问津状态,即便有一小部分得到保护的,也是村民自己维修的居多。古建筑在长时间的风吹雨淋下损毁严重,亟须尽快投入大量保护资金。
五、保护与对策
因为这场暴雨,这些古建筑才第一次如此醒目地集体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多日暴雨,让山西的1000多处文物受损。这次受灾最重的,不是知名文物,而是那些分布在广大乡村、保护级别不高的文物,它们籍籍无名,但数量巨大,在山岭、村舍与荒原之间。因为缺少资金、专业机构与人员的保护,难以抵御强烈的风雨。而此次洪灾中,很多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受损状况都在可控范围之内,例如,晋祠多处建筑屋面漏水,奉圣寺大殿西南角挡土墙漏水,现已处理,无大碍;天龙山石窟部分石窟漏水,情况较轻微,现已处理,无大碍。
(一)政府部门牵头,明确产权归属
山西很多基层的单位,特别是村级文物,产权很模糊,有的没有产权,有的是私人产权。至于保护,有些来自财政投入,有些来自财政和使用人共同投入,还有的可能所有者不愿意申报,不乐意投资,修缮不及时。所以政府部门要在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上,对它们多做一些倾斜。这些文物因为资金而受限,长期处于病态的状态,这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那些市县级、未定级文物,要给它们更大的支持力度,它们可能不如国家级文物的价值那么高,但它们也是文物,也是有价值的。
(二)合理安排预算,增加资金投入
山西古建筑的保护困境,根本原因在于资金和人才的缺乏。过去10年里,山西投入了超过10亿元用于保护古建筑,但对于繁星般众多的古建筑群来说,仍是杯水车薪。实际上,山西在文物保护上投入是比较大的,省级财政从以前的每年1000万,到现在的每年1.7亿元,包括各个市级、县级财政都在投入。2017年,山西推出“文明守望工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认养。目前山西全省已完成文物认养238处,吸引社会资金3亿元。但古建筑文物数量多,主要集中在经济不发达的县区,认养力度较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政府应充分利用民間力量,探索出一条新路,筹集更多资金。例如,原本快要倒塌的元代建筑龙泉寺,被认领后得到妥善修缮,已由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加大文物保护人才培养
保护文物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做好文物保护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找到文物劣化的一般规律,反复经过科学的试验,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完成修复。现在,文物保护人才整体数量不足,也不均衡。省级单位的人员相对充足,他们的技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都更为合理。越往下会越差,到了县级,人员少、知识结构不合理、机构也不健全。山西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作为省内最高政府职能部门,山西省政府负责牵头,有些地市成立了文物保护中心。文物保护单位和科研院所合作,针对文物保护中出现的难点和棘手问题,开展系统性研究,夯实文物保护基础理论,解决技术应用问题。研究成果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保护理论和技术手段也将得到迅速发展。可能再过几年,局面会得到更大的改善。
(四)完善基础设施,防患于未然
由于一些经验和教训,文物保护预警和预案必须要有,而且有必要进行提前的演练。这种前瞻性的保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文物本体之外,它周围的环境也应该同步考虑,因为这也会影响文物本体的安全。另外要完善一些基础设施,包括排水、消防、安防以及防灾减灾物资储备,防患于未然。
六、结语
笔者认为,每修复一处文物,修缮一个古建筑,就是在延续历史文化。古建筑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我们需要集结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完善保护机制、政策机制、管理机制、考核机制,把一个个古建筑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生命虽然是短暂的,那些古建筑却可以永恒,也会一代代延续下去,为更多的人讲好历史故事。
【基金项目】2021年山西省社科联重点项目《山西省谷城院融合效应研究》(编号:SSKLZDKT2021046)
(作者单位 晋中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