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木洞山歌 数字文化产品研究

2022-06-16孙宇程毓敏郝淑慧邓思蕾张念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2年6期
关键词:山歌文化遗产人工智能

孙宇 程毓敏 郝淑慧 邓思蕾 张念

木洞山歌是传唱于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的民间歌谣,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木洞山歌传承至今,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富有鲜明个性的巴渝文化陶冶下,经过一代代巴渝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传唱,不断地创新积累,开创出种类繁多的曲目。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影响到木洞山歌的传唱,使木洞山歌也发生了极大变化,老一代歌手的衰老和谢世,现代文化和现代歌曲的层层冲击,让喜欢木洞山歌,会唱木洞山歌的人变得寥寥无几,木洞山歌的传承出现了断层式消亡,木洞山歌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保护、传承木洞山歌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和责任。文章主要研究重庆市木洞山歌数字文化产品,结合现代的文化创新形式,提升木洞山歌的知名度和传唱度。

一、木洞山歌现状

(一)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的改变导致木洞山歌后继乏人

在过去公社化集体劳作的年代,木洞山歌在当地十分流行,农民一起劳作,一同歌唱,以解除劳动的疲乏。作为一种自娱自乐、自寻乐趣的形式,木洞山歌不仅提高了劳动民众的激情,也为民众带来了劳动的欢乐。木洞山歌多属即兴创作,即兴演唱,没有伴奏音乐,现代机械改变了以往的薅秧式劳作方式,很难再听到木洞山歌的唱响,导致民俗歌谣逐渐消失于历史舞台。

由于当今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大批人口向城镇迁移,年轻人更愿意到大城市寻找发展机会,不愿意跟随父辈在老家学习世代相传的木洞山歌,许多年事已高的传承人面临无徒可授的状况。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样式、审美精神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年轻一代更喜欢流行歌曲,传统山歌被挤压,缺少欣赏对象、无人喝彩的木洞山歌后继乏人。

(二)传承人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不高导致其无心传承木洞山歌

随着老歌手、老艺术家的衰老、谢世,目前能唱部分木洞山歌的歌手都散落民间,张口就能即兴演唱木洞山歌的人寥寥无几,木洞山歌国家级传承人仅剩两人。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各级政府都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但其中对传承人的经济支持缺乏,传承人无法衣食无忧地专注于传承,只能把更多的时间用到维持生计上。

(三)学校教育方式陈旧,传承方式单一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虽然木洞镇已有部分小学开展了传承山歌教学,并设立了教唱基地,但在实地考察中发现,在教唱木洞山歌学习方面,教师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守旧落后,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木洞山歌教学教材内容狭隘,木洞山歌的曲谱复杂,涉及的音乐知识广泛,而学习教材中并未涉及相应的理论知识介绍,学生普遍无法理解这些音乐知识,教学活动开展困难,阻碍了木洞山歌的有效传承。

(四)缺乏以文化创意实现载体创新

近年来文创产品兴起,大量企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的文创产品并未深入挖掘其中深层次的文化韵味和价值观念,仅仅是将文化与产品简单地叠加从而形成所谓的文创产品,缺乏个性化,同时继承文化的产品实物形式逐渐趋同化,都是常见的杯子、笔记本、书签等形式,缺乏特色和新意。木洞山歌也亟须充分利用当前的互联网媒体进行包装打造,只有通过宣传,才能使更多的人知道它,进而了解它,传承它,发展它。木洞山歌的传承需要在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上与时俱进,加大宣传力度,并根据其特点匹配合适的载体,深挖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人工智能的优势和数字化产品对乡村振兴的影响

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设计也随之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将取代简单的设计,并提供新的交互(移动触摸屏上的自然交互),如语音、手语和面部。设计方向向智能设计转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数字化产品的设计也越来越完整,智能数字化设计产品正在逐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是一种模仿人类心理认知过程,按照人类创造过程进行智能数字化设计的数据处理方法。将人工智能引入智能数字化产品设计中,设计师可以更好地分析和应用复杂的数据。人工智能正在被开发为一種改变思想的技术。未来,数字产品设计行业的发展将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一)协助设计师工作

在未来,人工智能将在数字化产品设计中帮助设计师创造更加智能的数字化产品。人工智能不仅可以计算人类无法计算的复杂形式,而且将设计人员与自己的理念和独特的设计风格相结合,设计师在使用人工智能系统过程中,人工智能是模拟人的心理认知过程,根据人的智能创建过程进行数字化设计。通过在数码产品的智能设计中导入人工智能,设计人员可以更恰当地分析复杂的数据并加以应用,从而创造出更加完美的艺术作品。设计师可以使用多种设计智能软件将灵感可视化、数字化、信息化。与传统文化手工艺术品相比较,这需要几个月、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快捷地完成所需作品,并通过三维模具大规模地生产。例如,艺术家可以使用计算机建模来创建人们需要的设计产品。他们可以使用计算机上的许多彩色材料来创造更多的自由意志作品。此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中庞大的艺术设计资源获得灵感,进而拓展设计师的艺术思维,将计算机科学与设计师自身理念相结合,实现设计创作。

(二)设计师在人工智能下被给予更多的创造机会

探索人的知识创造和CPS的关系,在积累经验、才智的加持下利用实践来优化和提升高效协同人机共生。目前可实现5G技术人工智能AI自动识别系统,可以收集网民的性格、喜好、地域、设备等数据,给出初步模型。设计师根据模型勾画出整个框架。在框架内根据自己的想象添瓦加砖。

(三)人工智能的使用降低了数字化产品设计的成本

最大限度满足客户参差不齐的需求,在使用智能数字化产品下,大大缩减了材料物质的浪费。因此,智能数字化产品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会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劳动力和物力资源。这种现象的背后,不仅是负担得起的设计能力和不断下降的设计成本,还有提供更多样化和精确设计的能力。

三、可行性措施

(一)充分运用数字文化产品

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化经济健康发展的5项重要内容。所谓数字化展示,是以展示内容为主体,基于数字媒体技术以及各类新媒体技术,使展示内容以数字化的方式得以呈现。相比传统的展示方式,数字化展示具备交互性、开放性、高效性等突出特点。在加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数字文化正在成为现代人的潮流消费方式,数字经济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充分利用在文化、旅游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

重庆市巴南区木洞山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传承人越来越少,并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如果继续利用传统的口头传承方式,将会阻碍它的传承与发扬。随着数字经济发展良机,依靠深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应紧跟潮流,顺应数字产业化。在此条件下,强化数字文化产品,结合实际,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木洞山歌文化创意“渝情”山歌娃娃,运用大数据抓取技术,用于前期收集木洞山歌的音频、文本、图片等资料。对所有木洞山歌类型进行研究分析,这有利于提高研究者在展示平台的设计实践中查询数据的效率。通过接入智能数据平台,每当用户点歌的时候,会自动积累数据,知道什么类型的歌曲更受欢迎,然后就可以向用户推荐歌单,并通过语音介绍相应歌曲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突出情感交流与设计创新

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是利用用户标签去捕捉用户,最终实现用户个性化设置,最后呈现的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而这种科技并不是长远的。从实战经验中看,建立更加可靠的情感纽带关系,才是一个好的产品的发展趋势。小冰公司CEO李笛说:“每一个老人并不是真的只需要一个能够帮助他们,呵护他们的夕阳生活助手,最重要的是感情寄托。”在追求利益价值的同时,更应加强情感交流,交互模式,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情感。

创新是数字文化产品的重要价值,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中,数字化设计创新热火朝天,不论是细分的场景,还是微小的数据,每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都是在不断创新中发现的,为现在中国数字化产业保驾护航。未来,数字化产业将进一步增大,会涌现更多的创新产业模式,这一切都需要各行各业的创新者不畏艰难,探索从“0”到“1”的过程,最后实现到“100”甚至更多。在创新的文化创意中,充分调动参与者的感官感受,达到用户之间的互动目的,加强用户对木洞山歌的理解与情感交流。

(三)体现智能设计与科技理念

设计决定产品的定位与走向,智能化设计能更好地诠释产品的交互方式,使抽象的物体具象化,是“数的物化”。科技理念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综合性学说。对产品进行科技理念创新,将非物质资源开发与既有的科技发展成果相结合,能更大程度实现产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重庆市巴南区的木洞山歌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如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木洞山歌文化创意“渝情”山歌娃娃。基于家庭的使用场景,“渝情”山歌娃娃拥有一些非常实用的小工具,如充当智能音箱,它拥有如计算器、单位换算、查限行、星座运势、留言机等小工具。相比人们常用的智能手机,用户只需动嘴唤醒“渝情”娃娃,在忙于其他事务的同时,了解需要的日常信息,体会智能便捷的生活。基于情感交流的使用场景,通过触摸或语音识别,激活AI语音播报功能。用户根据特定的词句或触摸按钮,激活娃娃自带的巴南历史语音,使身在异乡的巴南区用户感受家乡语言的亲切,使文化爱好者感受不同地区语言文化的魅力。用户对山歌娃娃唱歌或说情话,山歌娃娃将语言转换为木洞山歌的当地情歌歌谣,传递给用户想要倾诉的人。用智能化的设计与科技结合,将语言生动化,通过歌谣实现破冰效果。

这打破了传统传承方式的局限性,创造“文化+智能科技”的创新方式,打造深受现代人喜爱的文化产品,引导消费新潮流。

(四)強调交互与沉浸式体验

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依赖特定的社会环境而存在,但由于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已经失去了特定的社会环境。人民走出家乡谋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人才稀缺,传承形式单一,未能与新时代的热潮相结合。沉浸式交互体验作为新兴的时代热潮,能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多元化、多形式的传播与交流。采用沉浸式交互体验,能最大限度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地以外的空间进行文化传授与传播,解决传播难、发展难、传承难的痛点问题。

后疫情时代催生出新型的“宅经济”“云生活”,推动了传播的新模式。基于此现状,“渝情”山歌娃娃采用小巧的手办形态,通过语音识别、AI智能技术,VR技术,投射出载歌载舞的虚拟人偶形象,增强视觉冲击,为用户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官感受,达到建立听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之间互动的目的,用空间的氛围引导参观者自发地理解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用年轻化的元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性传承,拉近与大众群体的距离,满足消费群体的审美精神需求。

沉浸式交互体验为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带来新的机遇,牢牢抓紧这一机遇,对文化进行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四、结语

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数字文化产品空间不断发展,木洞山歌结合人工智能数字文化产品,能够还原场景,增加趣味,激发用户兴趣,促使全民共同参与,为当地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推动力,更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贡献力量。同时,数字化文创产品的科技“美”可以自觉地转化为信息传播中的焦点,进而引领文化产品发展潮流。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基于人工智能的“木洞山歌”文化创意“渝情”山歌娃娃》(编号:S202110617034)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

猜你喜欢

山歌文化遗产人工智能
山歌还要妹起头
与文化遗产相遇
山歌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苗山歌
苗山歌
数读人工智能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