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交通拥堵治理
2022-06-16黄东玲
黄东玲
顶层设计高位部署
市委、市政府对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高位部署推动落实。市政府成立了城市综合交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城市综合交通治理工作指挥部,对城市交通治理工作进行统一领导指挥。交警部门全面贯彻市政府工作部署和市领导指示精神,认真履行职责,全面梳理排查市区拥堵点段,按照“一点一方案”“一路一办法”原则,研究具体治理措施,制定出台《南宁市城市道路通行效率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在交通秩序管理、勤务机制改革、交通组织优化、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建设应用、宣传引导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各项措施落实落细,同时采取“每月一报”的形式通报城市交通治理工作。
交通优化寸土不让
第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加强与市相关部门城建计划项目做好对接协调工作,及时向市政府汇报项目进展情况,落实项目经费。第二,发挥现有城市道路路网综合效能,科学渠化重要路口、改造不合理路口、升级交通设施、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措施,提高车辆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第三,充分挖掘道路资源,对部分单向车道进行“三改四”优化。如通过对厢竹大道、竹溪大道单向机动车道“三改四”,高峰时段排队长度大幅缩减,最长的由原来1.3公里缩短到约800米,厢竹大道段平均车速由原来36公里/小时提高到45公里/小时,提升了25%。第四,打通瓶颈道路和断头路。督促相关项目业主按年度如期完成玉兰路、翠竹路等多条“断头路”以及盘龙路多条“微循环”支路建设,有效提升我市路网整体承载力;配合设计部门完成项目涉及的铜鼓岭桂花路口、昆仑松柏路口、嘉和城门前等29个路口的节点优化设计。第五,实施“小手术”改造。共完成交通拥堵点段改造76个,首批整治的12个路口路段拥堵延时指数在高峰期有了较为明显的下降,高峰期优化前平均拥堵指数为1.34,整治优化后平均拥堵指数为1.29,拥堵指数比原来下降3.7%。例如,针对群众过去反映较多的南宁市江北大道葫芦鼎大桥桥底路口交通拥堵问题,支队领导多次带队现场调研论证,找准问题症结,精准施策,采取“阶梯渐进式放行”的交通组织模式,对该路口进行优化改造:通过打开葫芦鼎大桥底南面交通护栏,开放江北大道往竹溪大道左转通道,设置转向信号灯,优化配时结构,同时利用桥底空间设置蓄水区并增设近灯等措施,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通过实施“小手术”改造后,该路口早晚高峰交通拥堵状况明显缓解,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广西日报、广西法治日报、南国早报、南宁日报、南宁晚报等多家自治区、市级主流媒体现场采访报道,各级媒体刊发、转载新闻稿件21篇(次),阅读量超过600万人次,群众纷纷点赞南宁交警“办实事、解民忧”。
信號配时分秒必争
充分利用智能交通信控平台,发挥科技管控效能,有效缓解路口路段交通拥堵状况。全年共完成信号配时优化任务923次,涉及272个路口,交通信号配时优化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持续开展绿波道路优化工作,对江北大道、五一路等10条道路实施绿波协调,优化后道路通行时间平均缩短32.2%,行车速度平均提高31.6%,有效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
对五象总部基地片区、蟠龙片区内部道路实施了区域化“绿波”协调信号控制方案,有效提高了片区道路通行效率,改善群众出行体验。五象总部基地优化后区域路网平均车速为28.87km/h,提高了12.6%;区域路网平均拥堵指数为1.37,下降了7.4%。整个区域26个路口的平均停车延误时间由16秒减少为14.37秒,下降了10.2%;蟠龙片区优化后路网平均车速为36.7km/h,提高了5.09%;区域路网平均拥堵指数为1.03,下降了2.92%。整个区域25个路口的平均停车延误时间由30.01秒减少为21.41秒,下降了28.65%。
对车流量不稳定路口启用感应控制。对英华路柳象路路口、凤岭南路青环路路口、铜鼓岭路雷公岭路路口等20个路口实施感应控制后,实现了路口信号灯配时智能化,减少绿灯损失时间,降低通行延误,改善出行体验。
在安吉大道、民族大道试行“集装箱放行”信号控制模式,解决了安吉大道、民族-园湖路口多年拥堵顽疾。安吉大道自实施“集装箱放行”信号控制以来,平均行程速度提升8%~16%,平均拥堵指数下降5%~13%;民族-园湖路口东进口直行平均排队长度下降19.14%,平均通行延误下降19.01%。
指挥调度精准高效
持续深化“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勤务机制改革,依托情报大数据研判平台对互联网采集的道路拥堵指数细化分段抽取进行研判分析,提升道路管控覆盖面和勤务指挥精准度。目前,共将全市4033条路段纳入高德智慧交通公共服务平台,采集高德互联网拥堵指数数据1.65亿条,为交通拥堵治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同时,由支队大数据工作专班结合高德自定研判平台,每月定期分析研判交通拥堵路段数据并形成警情指令下达各辖区大队落实,做到精准施策。此外,开启“生命救护绿波”机制。建立“精准指挥、信号绿波、铁骑开道、整体联动”四位一体的应急保障机制,仅2021年7月份以来,就启动“生命救护绿波”先后紧急护送危重病患者70余人次,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共青团中央、中国新闻网,以及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等数十家国家、自治区级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点击阅读量超过6000万次、点赞超过250万次,得到了社会各界点赞好评,获得了自治区政府和公安厅领导的批示肯定。
秩序管理长效常态
一方面,坚持支队领导带头深入路面执勤,机关科室晚高峰增援一线,辖区大队属地管理和定点执勤与动态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33个重要路口、256个高峰执勤点、30个易堵点段、19个重点巡逻路段进行严密管控,强化“邕城铁骑”高机动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另一方面,持续开展交通违法乱象整治,严厉查处涉酒涉毒、违法停车、非机动车违法乱象等交通违法行为,规范道路交通秩序,加大路口对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的劝阻及查处力度,通过路口路段的大屏幕实时曝光交通违法行为,加强现场教育力度。2021年1至11月份,共查处酒驾11252起、醉驾2883起、毒驾4起、机动车违法停车37.3万起、非机动车违法行为42.1万起、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6.3万余起、行人违法4.2万余起。
交通设施齐全有效
2021年共完成增设、调整、修复护栏3050米,增设、更换、修复标志203套,调整、更新、清除标线17202平方米,增设、修复、优化信号灯41处,增设水泥隔离墩110米,增设组合隔离器67套,增设反光漆150平方米。重点对民族-茶花园路口、白沙大桥南等易堵的点段进行整治优化。经过整改的路口路段,拥堵情况得到极大缓解,通行效率和安全系数明显提高,有效保障了市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宣传引导广泛深入
加强集中整治宣传报道。我支队先后开展拖车整治、“雷霆行动”“风云三号”“风云四号”等系列整治行动,邀请中央、区市级新闻媒体随警跟踪报道广泛宣传整治战果,引导社会正面舆论,加强正面宣传,在交警微信自媒体、抖音等平台共发稿1700余篇,在中央、区市级等媒体上稿1200余篇。
开展夜查酒驾醉驾网络直播。我支队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带領网友直击夜查现场,直观了解交警工作动态及交警部门整治酒驾醉驾违法行为的决心,共计开展直播70余场,累计观看人数达8000万人次。
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千百工程”。结合开122交通安全宣传日、交通安全宣传“七进”系列活动,组织警力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500多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10万余份,进一步增强了全民交通安全法治意识。
下一步,南宁市公安交警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认真按照市委提出的“1+3”重点工作,紧紧围绕强首府战略,统筹疫情防控、社会稳定和城市安全,持续推进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交通便捷度和市民交通出行满意度,为推动首府南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首善之地营造良好的城市交通环境。
南宁交警开展道路运输生产安全事故预防攻坚整治行动
2022年3月份以来,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党委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要求,全警动员、全力以赴,大力开展道路运输生产安全事故预防攻坚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良好成效。据统计,3月份全市道路运输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90%和84.6%,今年一季度同比分别下降63.9%、56.6%,实现预期工作目标。
南宁交警统筹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和农村地区“四大战场”,以“两客一危一货一面”和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为重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声势浩大的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道路运输生产安全事故多发势头,切实守牢城市安全底线。
支队、大队、中队领导带头上路执勤执法,机关警力增援一线,紧盯春季道路运输变化规律特点,在交通违法和事故高发多发的重点路口、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增设临时执勤点,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查控机制,通过视频巡查与路面巡逻同步发力,在常态化推进“逢五逢十逢周末”“258(即早晚5时至8时)”勤务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惊蛰行动”“零点行动”等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不断提升执法管控效能。据统计,3月份,南宁交警共开展专项整治行动31波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6.4万起。
强化推进综合治理工作,积极联合交通运输等部门严查货车超限超载特别是“百吨王”严重超载违法行为,坚决落实“一超四罚”措施,遏制涉及货运车辆的交通事故。3月份,共开展区域联合执法225次,检查检测货物运输车辆2998次,查处货车超限超载案件346起,卸载超限运输货物10603.5吨,查处“百吨王”12辆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