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2022-06-16曾玲
曾玲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较多,教师要从单元整体着手,构建文言文单元教学目标,挖掘和重组教学资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保障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开展,让学生掌握文言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主要探究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文言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文言文单元教学
在我国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初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索,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而且要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包含的内容以及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促進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整合单元文言字词
初中语文文言文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整合单元文言字词,将整理和总结的基础知识内化于心,从而实现文言基础知识的运用。
1.文言字词的分类和归纳
教师对文言文单元整体教学,要注重对文言字词的分类和归纳,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不仅要背诵大量的文言文基础知识,而且要学会运用文言基础知识,包括对课本上文言实词、虚词、多音字、通假字、句式、语法、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背诵,这些是理解文言课文的工具性知识。学生要形成文言思维习惯,系统归纳文言知识体系,对文言基础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核心素养。
2.引导学生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学习方法
教师要对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学习方法进行引导,由于单篇文言文教学中涵盖的知识点较零散,知识内容不多,经过点滴积累,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分类和归纳,在单元总结时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类和归纳示范一篇文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归纳和总结。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整合,避免整合中的简单合并同类项,保证对文言基础知识整合的有序性,建立整体的单元架构,从而实现单元教学目标。
二、重视文言文朗诵教学
教师对文言文单元教学,要注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课文情感的把握,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趣味点激发学生的朗诵兴趣。在朗诵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品味语言特点,在朗诵中融入情感,在反复朗诵的过程中达到背诵的程度。通过朗诵,不仅能让字、词、句、篇成为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有利于学生熟悉文言文的表达习惯和表达方式,在朗诵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体会文言文中的思维逻辑
初中语文文言文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思维逻辑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关联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正向思维、逆向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系统思维等。学生学习文言文不仅要记忆、背诵、理解,也要具有思维逻辑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不迷信权威。教师要对学生的文言文思维逻辑误区进行正确的引导,采用比较阅读和文本整合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从而实现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从而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四、感受文言文中的美学价值
教师要带领学生体会文言文中的辞章艺术,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是流传下来的文学瑰宝,学生要感受文学经典的辞章艺术和思想内涵。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中包含的美学价值。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经典的文本段落,将优秀的文言作品作为范例,让学生欣赏和仿写,让学生体会文言文的语言文字之美和情感之美,让学生体会文言文文字的简洁之美。学生可以改变逐字逐句翻译的学习习惯,从整体上感受文言文表达的内容,传达的哲理和表达的情感,体会经典中蕴含的经久不衰的美学价值。
对于一些写景抒情的经典名篇,由于篇幅短小,文字浅显,具有较深的意蕴,文辞方面具有平易、浅淡、优美的特点,写法上存在独特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包含的语言特色,在此基础上弘扬优秀文化,唤醒学生的生命价值,启迪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健全的人格,感悟文言文中仁人“兼济天下”的风骨。建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落实“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使命,从古典文化视角解读文言文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感受中华文化,体会其精妙之处,丰富学生的内心、思想和情感,影响学生的心灵,实现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核心素养。
五、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活动
传统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死板僵硬。教师可以开展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诸子散文”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利用小故事阐明道理,文章中抒发观点,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创编情景剧,并进行角色扮演,教师让学生模拟论语中孔子和弟子的对话,通过表演表达文章中蕴含的思想。对于《狼》这类的寓言故事,在角色扮演中,让学生体会狼、屠夫的人物形象特征,教师可以让学生撰写文言文读后感,深化学生对文言文课文的理解,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又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答题竞赛、辩论比赛、文言文阅读交流活动等。学生在准备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整合文化常识、写作背景等文化知识,设计“文化常识比拼”“知人论世”“说文解字”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强课堂的活力,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实现理解和传承文化知识的核心素养。
六、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师要构建文言文整体单元评价体系,将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文言能力的塑造、学生的文言兴趣、课堂参与度、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文言能力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作为评价项目,注重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采用多样化的手段进行评价。一个单元的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检测,包括对于背诵、仿写、默写的评价可以制作表格、分类卡等,通过评价可以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可以进行强化,教师可以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教学过程。
此外,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只要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都要给予肯定性的评价,让学生之间互评,在评价中要说出好处与不足。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有利于思考和总结,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从单元整体把握文言文的特点,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包括:整合单元文言字词、重视文言文朗诵教学、体会文言文中的思维逻辑、感受文言文中的美学价值、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活动、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提升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朱鹏飞.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J].化学教学,2017(1):8-15.
[2]刘美麟,步进.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综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1):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