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积极探索警务机制改革 有力维护农村地区社会和谐稳定
2022-06-16
会议强调,紧盯难点盲点,系统施治、依法管理,坚决整治电动车安全风险隐患。公安、经信、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将联合推进电动车专项整治工作。聚焦依法治理,打好顶层设计“主动仗”;聚焦路面治理,打好严查违法 “进攻仗”;聚焦综合治理,打好源头整治“持久仗”;聚焦社会治理,打好宣传警示“阵地仗”。各部门结合各自职责任务,严肃查纠电动车突出违法行为,全力遏制电动车交通安全事故多发态势。
会议要求,紧盯漏洞短板,立行立改、动真碰硬,扎实推进交通运输高风险企业整治工作。各地、各部门、各运输企业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迅速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把握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确保做到真管真严;把握好外督与内管的关系,确保做到齐抓共管;把握好利企与扛责的关系,确保做到闭环管理。各级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要加大对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工作的督促检查,严格落实“一事双查”,既查清肇事者直接责任、法律责任,又查清有关部门、企业管理责任,使各种违规违法行为受到应有惩处,划清安全红线、守牢安全底线。
会议强调,扎实开展“农村隐患突出路口路段治理”和“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两项攻坚行动。各地、各部门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公安部、省联席会议部署,凝聚合力、精准施策,挂图作战、倒排工期;采取“四不两直”、明察暗访等方式,检查推动工作落实,确保完成攻坚治理任务。
据了解,自“安庆市太湖县‘9·5’车辆翻车事故”后,为吸取教训,安徽省安委会办公室即部署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大排查大整治,全面加强交通运输和农机安全管理,并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
一、立即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各地切实将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工作作为事故预防“减量控大”的重中之重,统筹推进深化农村交通安全固本强基攻坚行动。结合近期省内外道路交通事故暴露出的问题短板,迅速对全省农村道路隐患开展一次深入排查,全力消除风险隐患。各地在穿村过镇、务农务工出行集中的国省道、县乡道增设执勤站点,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的动态巡查流动执法,不定期开展夜查夜巡行动,在农村道路严查严处酒驾醉驾、无证驾驶货车以及三轮车、拖拉机违法载人和7座以上小客车特别是面包车違法超员行为。针对施工、务工人员以及赶集赶圩,参加婚丧嫁娶活动群众乘坐超员面包车的突出风险,加强对施工场地、劳务市场、集镇和红白喜事场所周边道路的检查劝阻,严防群死群伤事故。结合本地秋收秋种务工务农出行特点组织开展“集中劝导”,组织交警辅警、路长、劝导员上门督促用工单位、种植大户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按照“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接送人员车辆及驾驶人、务工务农群体的交通安全监督管理,最大限度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
二、立即举一反三全面加强交通运输和农机安全管理。各地推动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城市轨道交通、渔业船舶、铁路、民航和邮政快递等行业领域,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全力落实三年行动集中攻坚任务。根据秋收农忙时节、中秋国庆重要节日安全风险特点,严厉打击乡镇船舶违法载人、货车“大吨小标”“百吨王”以及“三超一疲劳”、无牌无证、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加强“两客一危一货一面”及校车等重点车辆动态监管、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等工作,有效防范重大安全风险。完善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县道、乡道、村道路侧险要路段路侧护栏、警告标志、减速带。四季度,突出防范应对团雾等恶劣极端天气突发频发等风险隐患。持续开展变型拖拉机专项整治,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制定在管变型拖拉机淘汰计划,加快报废清零进程。严厉打击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无牌无证、伪造变造号牌证书、拼装改装、违法载人及驾驶人酒后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作业安全。严格执行修改后的新《安全生产法》和《刑法修正案(十一)》,加强事故前严重违法行为刑事责任追究,综合运用行政处罚、行刑衔接、公开曝光、失信惩戒等手段,坚决治理一批重大安全隐患,严惩一批违法违规行为,惩戒一批严重失信企业,不断净化交通运输安全环境。
三、严格责任落实、事故查处和宣传教育。各地层层制定党委常委、政府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年度“工作清单”,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公安、交通、农业农村、民航、铁路等部门要严格落实“三个必须”要求,加强协调联动,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推动建立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综合运用提示、警示、通报、约谈、考核、巡查等手段,加强对各地、各有关部门履行交通运输安全监管职责的监督检查,防范责任“落空”。加强“关键少数”安全培训,推动各地针对领导班子换届,加强新任职领导干部安全生产特别是交通运输安全培训,切实解决“不懂不会”问题。各有关地区针对发生的事故,依法依规严格事故调查处理并实行“一案双查”(既要严肃追究企业的责任,又要依法倒查追究相关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强化安全生产领域联合惩戒“黑名单”管理,对有关单位和部门因未履行安全监管责任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必须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切实起到“处理一人,教育一片”的警示作用。加强事故隐患举报奖励,畅通各类举报渠道,提高举报奖励标准,调动群众参与支持交通安全工作积极性,引导人人成为“安全员”。充分发挥宣传工作观念引领、知识传播、舆论推动、文化支撑作用,广泛宣传交通运输领域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努力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
阜阳:护春耕话安全
为全力做好“美丽乡村行”巡回宣传活动工作,在安徽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的统一部署下,阜阳交警积极发挥“线上+线下”“大屏+小屏”“传统+融媒”等平台作用,用好矩阵联动,策划融媒传播,聚力交通安全宣传警示教育,提升广大群众安全文明意识。
结合典型案例 严守宣传阵地
结合本地典型案例,每月制作交通事故警示片,依托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运场站、交管服务窗口、“一屏一海报”等固定阵地持续宣传。夯实客运单位宣传责任,在营运大客车发车前,利用随车电视滚动播放安全带使用提示警示等内容。
依托农村广播 高频警示提示
切实用好农村“大喇叭”、巡逻警车等载体开展针对农村地区的高频次宣讲,广泛宣传平交路口等行车注意事项,提示提醒隐患路段,宣讲酒驾醉驾及低速货车、三轮车、拖拉机违法载人的危害,引导群众自觉抵制乘坐非法违规运营车辆,坚持用“身边案例警示警醒身边人”,帮助群众算清法律成本,增强宣传针对性、实效性,确保进村入户,不漏一村一户。
紧盯重点群体 精准送教上门
针对农村集中用工、集中用人单位开展一次送教上门,开展严禁轻型货车、低速货车、三轮车、拖拉机违法载人等安全提示提醒。针对今年以来发生亡人事故的客货运单位开展一次送教上门,督促企业负责人、雇主、车主等主动履行安全责任,堵塞安全漏洞。对每位车主或驾驶人开展“上门面对面警示教育一次、观看一次警示视频、推送一次警示信息”“三个一”警示教育。
警媒集中联动 提高舆论声量
针对酒后驾驶、“三超一疲劳”、超员超载、不按规定佩戴头盔和使用安全带等违法行为,开展针对性宣传曝光,扩大“攻坚行动”影响力、威慑力,警示广大交通参与者自觉遵法守法,增强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安全意识。
路面集中联动 全线“亮屏”宣传
集中路面力量和社会资源,全力开展国省道、城市路、高速路全线“亮屏”宣传。通过沿路电子显示屏、可变情报板等,倡导抵制疲劳驾驶、超员超载、强超强会、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违法行为。发挥日常巡逻警车的交通安全宣传车作用,通过警车扬声器、喊话筒、提示屏对过往车辆加强“恶劣天气”安全出行提示和“一盔一带”安全守护宣传,提醒驾乘车辆人员全程系好安全带,骑乘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规范佩戴安全头盔等。
夯实传统手段 带动融媒传播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的交通安全宣教“七进”工作,创新载体补齐农村地区、重点群体宣教“短板”。上好开学“一堂课”,强化中小学校的交通安全宣传,发放《致学生的一封信》和《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通过学生向家长传递安全要求和理念,辐射交通安全宣传“进家庭”。汇聚社会力量,持续协同开展“皖美送影乡村行”映前广告、“美丽乡村行”巡回宣讲、“交通安全大篷车”巡回宣传等主题活动,积极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对活动进行直播,扩大受教育人群覆蓋面。
亳州:积极探索“一村一警一辅”机制改革
亳州市公安局以农村警务室建设为牵引,积极探索“一村一警一辅”警务机制改革,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有力维护农村地区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完善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一个党政工程 高位部署推动
亳州市公安局在深入贯彻省厅“一村一警”包村联系机制的基础上,充分调研、试点先行、科学论证,探索将“一村一警”向“一村一警一辅”延伸。同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争取了政策和资金支持,将农村警务室建设提升为县区政府“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
2021年3月21日,亳州市政办印发了《关于深化农村警务室建设的指导意见》,亳州市公安局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组织、公安推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
两个全覆盖 同步落地见效
警务室设置全覆盖。亳州市1256个行政村警务室全部建成,其中,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独立建设510个,合署办公746个。
警力保障全覆盖。机关包村民警按照业务对口、原籍、原工作地优先的原则进行包村联系;派出所民警对行政村实行包片;各村至少配备1名驻村辅警,每周在村工作时间不少于6天;包村民警、包片民警、驻村辅警协同开展工作。
三项保障 提供有力支持
组织保障聚合力。农村警务室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开展工作,积极争取村“两委”在工作、协同、保障等方面支持;同时融入亳州市“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依托“片长、组长、邻长”开展工作,实现“1+1>2”的效果。
要素保障促规范。农村警务室统一标识为“XX行政村警务室”,悬挂制式警民联系牌、警务监督牌、警务公示栏,配备信息采集设备、警用电动车、警务被装和办公用品,着力完善硬件建设。
驻村辅警优先选用工作经验丰富、善做群众工作的派出所辅警担任,不足的由当地公安、人社部门公开招录,优先录用本村、本镇人员,着力优化警力配备。
亳州市公安局会同人社、财政等部门,合理提出薪酬标准,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成功调解矛盾纠纷的驻村辅警,按照“一案一奖”“一事一奖”标准,使用人民调解经费给予补贴,着力调动辅警工作积极性。
机制保障把方向。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成立由“一把手”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治安部门牵头的工作专班。制定出台工作行事历、建设标准、考核办法等文件,确保重点工作有章可循、重点任务压茬推进。
四项职责 注重实用实效
矛盾化解防风险。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积极协助村“两委”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2021年,全市共协助调处矛盾纠纷6800余件,形成调解卷宗346卷。
信息采集察实情。重点采集辖区实有人口、实有单位、实有房屋等警务基础信息,收集上报辖区情报信息、治安动态和违法犯罪线索。2021年以来,共入户走访36万余户,采集“一标三实”数据140万余条,上报有价值情报线索2200余条,协助抓获网上逃犯43人。
重点防控保安全。组织辖区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重点单位治安防控,协助村“两委”开展辖区重点人员管控。2021年以来,共开展治安检查2.5万余次,发现整改隐患8900余处。2021年6月,蒙城县小涧镇西王集村包村民警获取一条非法买卖成品油案件线索,通过与驻村辅警徐杭州多次入村排查,在该村一处荒废厂房内找到了嫌疑人藏匿的非法流动加油车2辆、汽油约300升,柴油约400升、加油机4台、油罐3个,及时清除了一起重大安全隐患。
服务群众树形象。把服务群众、预防宣传、法治教育作为“一村一警一辅”的基本功。2021年以来,共参与救助群众3500余人次,上门服务群众3.1万余人次,开展反电诈、反赌宣传32万余人次,劝阻电信诈骗受害人1100余人次,协助挽回经济损失2900余万元。2021年5月,谯城区古井镇王辛庄驻村辅警接到村民高某报警,其被朋友拉进一个“刷单赚佣金”的微信群,被骗2万元,高某之前曾在警民联系群中看到过高康发过类似的诈骗案件信息,便第一时间与辅警联系。由于报警及时,高某经济损失得以挽回。
五个深化 促进提质增效
深化科技赋能。亳州市公安局统一开发农村警务工作App,集成入户走访、信息采集、矛盾化解、巡逻防控、服务群众、考勤监督等功能模块,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农村警务信息化应用水平。
深化包村联系。以需求为导向,根据各村治安状况,合理分配民警包村,县区警力缺口由市局机关民警补充。目前,全市已初步构建以农村警务室为纽带,包村民警、包片民警、驻村辅警“三位一体”警力配置、资源优化新模式。
深化群众工作。对“一村一警一辅”群众工作能力進行专项培训,开展亮身份活动,与群众交心交朋友,把评价权交给群众,把服务送到千家万户。
深化考核激励。市局将农村警务室工作纳入对县区局的专项年度绩效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建立末位淘汰机制,开展年度“十佳驻村辅警”“十佳警务室”评选,对表现突出的,及时给予奖励。
深化勤务改革。在农村地区推进派出所“一室两队”改革,“一村一警一辅”在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的统一指挥下,与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相互补充、互为支撑,努力实现向主动勤务转型升级。
下一步,亳州市公安局将持续深化强基导向,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实战,把力量和资源投向基层,把工作重心瞄准实战,推深做实农村警务工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亳州”提供更加坚实、更为牢靠的根基。
黄山:做实农村交安宣传 筑牢农村道路安全
黄山各地春耕备耕已经全面开启,务农务工出行和乡村春游赏花踏青活动快速升温,农村地区人流、车流迅速增长。在安徽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的统一部署下,黄山交警走进农村地区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结合“一盔一带”主题,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活动。有效提升广大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抵制交通违法和交通陋习,全力预防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
宣讲交通知识
民警通过乡村大讲堂向村民通报了近期交通事故案例,并结合春季农村群众出行交通特点,通过交通安全知识宣讲、播放道路交通事故警示案例等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酒后驾驶、无证驾驶、开车不系安全带、骑乘摩托车电动车不佩戴安全头盔、非法加装遮阳雨篷和货车、拖拉机、三轮车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
发放宣传资料
民警通过走进群众身边,以拉家常、发放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资料等方式,向正在忙农活和在路边休憩的村民发放宣传单,一对一、面对面讲解春季交通安全出行的注意事项,让广大群众在生活、劳动、闲暇之余真正学到交通法律法规和出行常识,引导其自觉成为安全文明出行的宣传者、参与者。
依托宣传阵地
民警依托村庄出入口、村务公开栏等,通过张贴宣传标语、粘贴海报,设置交通标志提示牌等形式,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倡导广大群众摒弃不文明的交通陋习,坚决抵制超速超载、涉牌涉证、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做到安全、春耕两不误。
播放宣传喇叭
民警借助农村“大喇叭”,用通俗易懂的徽州方言向村民们播报春季交通安全出行的注意事项,以及精心录制的“茶季交通安全出行”宣传提示来播放。同时,针对当前疫情的防控要求,积极引导群众建立健康的饮食卫生习惯,提醒广大群众养成出门戴好口罩的习惯,提高疫情防控及自我保护意识。
下一步,黄山交警将继续加大“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力度,把交通安全送到村民家门口,让交通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蚌埠:电影下乡送交通安全
蚌埠交警走进乡村,与村民和村干部一起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民警为大家讲解了农村地区的交通安全现状,步行和驾车时应当注意的事项和应当避让的各类隐患路段,提示大家注意安全、珍爱生命;利用“农村大喇叭”,利用“土话”说交通,通过身边的交通事故案例开展警示曝光。
蚌埠交警组织开展“美丽乡村行·电影下乡”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活动中,民警通过播放道路交通事故案例、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在场群众及过往车辆驾驶人讲解酒驾、强行超车、无牌无证、超员超载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产生的后果及危害性,倡导广大群众出行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安全出行,平安回家。
六安交警走进廖冲村开展“零酒驾”创建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一老一小”、进城务工人员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农村“一老一小”、进城务工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杜绝酒驾醉驾交通违法行为,预防和减少涉酒事故的发生,六安公安交警在严查酒驾醉驾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同时,积极走进乡庄,大力营造浓厚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
3月18日,六安公安交警来到万佛湖镇廖冲村针对老人、儿童、进城务工等重点人群开展“零酒驾”创建宣传活动。在廖冲村活动中心,民警引用典型案例,详细剖析酒驾、醉驾等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危害与后果,要求大家要从事故案例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安全法制意识,坚决抵制酒驾行为。
同时,针对农村老年人交通意识淡薄、缺乏交通安全常识、驾驶技术生疏等特点,民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现场说教的方式,详细讲解了无牌无证、农用车违法载人、骑摩托车和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期间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向“一老一小”普及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叮嘱家长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不在马路边玩耍、嬉戏打闹,提醒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抵制不文明交通行为,摒弃交通陋习,增强安全出行意识,养成文明参与交通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