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策略研究
2022-06-16庞杏丽
庞杏丽
摘要:以展示空间设计课程为例探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论述公共艺术设计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其现状;以美为媒、以师为表、以德为根,探索高校公共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策略;通过在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地域非遗文化和本土红色资源实施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公共艺术;课程思政;展示设计;思政元素
中图分类号:G642; 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00 (2022) 04-0023-04
基金项目: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高校公共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现状与对策JG202049)
Research on Practical Strategy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ublic Art Design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e The Course Exhibition Space Design As An Example
PANG Xing-li(Chongqing Second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5, China)
Abstract: Taking exhibition space design cour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public art desig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and statu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public art design education curriculum. Taking beauty as the medium, teachers as the example and morality as the root, the reform strateg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public art desig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explore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s implemented by integrating the national “Belt and Road” strategy, reg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e and local red resources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exhibition space design course.
Key words: public art;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display design; ideological elements
習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应“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响应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笔者将展示空间设计课程作为公共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突破口,在教学上进行探索与实践。
1 高校公共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意义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就应将本专业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以及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三者相统一。特别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现象下,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因为设计常常需要和社会上的各种人群接触,更易受到不正确的价值观影响。因此,高校公共艺术设计专业更应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通过课程教学的专业内容和思政内容相融合的教学,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专业能力培养之中,从而帮助公共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潜移默化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专业设计人才是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核心。
1.1 国家政策引领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其核心意义就是要求高校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要教育渠道,在教授每门专业课程的同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而行,从而达到培养高校大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同时结合进行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形成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意识的协同效应。
1.2 专业属性需求
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属性首先就具有公共性。因而,在给学生传授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不仅要传授专业内容的设计讲解,也应告诉学生公共艺术因为其具有的公共专业属性,在设计上更应体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思想美德,并通过公共艺术的公共展示属性让公共环境空间中的公众能通过与公共艺术作品的互动参与感受和被熏陶美的品性。综上所述,在公共艺术设计课程中渗透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是相当有必要的。5D75C0B2-D069-4725-8631-2297753DD30B
1.3 个人道德素养
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学毕业后从事的职业更多是设计公共艺术作品,他们必须明白公共艺术作品除了体现作品自身的美感,更多的作用是在公共环境空间中起到与公众情感交流和影响的作用,因此在大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加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更易让学生明白如何做人和做好人的准则以及重要性。
2 高校公共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
目前就高校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难,其中不足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对待在专业课程上融入思政教学内容的不重视和不理解,困难主要是指教师如何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自然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
2.1 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重视度不够
高校公共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一部分對课程思政教学的认识度不够、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一是艺术专业教师大多学于艺术、长于技法、精于专业,多数时间在艺术领域设计创作成长,更倾向于艺术设计创造的自由发挥。因此,其自我认知仍保留在教学主要就是传授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上,这导致他们在专业教学中缺乏引入课程思政教学的内生动力。二是艺术专业教师担心自身政治素养不高,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难以掌握尺度、违背原则的教学事故,因此不敢轻易尝试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科学、系统和严谨的教育体系。
2.2 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学习兴趣不高
在全球化浪潮催生的世界性社会道德危机的背景下,大学生普遍对公共艺术课程所承载的审美价值观念缺乏感性认知,对公共艺术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缺乏理性认同,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情况下,个体信仰的缺失极易使大学生成为“两面人”,甚至因为缺乏理想信念、意志低沉导致丢失了审美人格[1],从而影响了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这也导致了部分艺术类学生不太重视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学习认同。其二公共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普遍养成了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而轻视理论学习的现象。由于艺术设计院校的高考选拔录取方式也有别于综合类高校,相对文化科目和专业科目分数的录取更加侧重专业分数的录取比重。
2.3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融合生硬
部分高校公共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由于缺乏对公共艺术设计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教学重要性的理解,同时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更多的是传授以公共空间为主并对空间及空间内公共艺术作品做装饰形象方面的设计。因此,要在以图案和空间为主的装饰形象设计教学内容里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如果不能很好的找到设计与思政的融合点,并及时调整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只是生硬的把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介入到专业设计课程里,那么也就很难完成专业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3 高校公共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策略
3.1 以美为媒,融合精神感受美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的改革,同时关系到艺术和思政两个不同领域的教育。因此,必须恰当把握融合的原则,使艺术设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实现有效融合,培养出与新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全面发展高素质德才兼备人才。一方面艺术和道德都是人类生命活动的精神本源。从美学的角度看,艺术设计的审美性和思想道德的真善美两者有着相同的美的属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美为媒介,通过比如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优美图案的窗花入手,从美的对称视觉角度和设计思路来源去讲解窗花美的设计原则和表现形式以及人们审美的精神因素,去欣赏、理解、设计和体会各种窗花美的图案及美好寓意给人们心灵美的感受,最终才能真正融合精神美德和表现形式之美并传播美,从而使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成为不仅具有高水平艺术审美也具有真善美、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3.2 以师为表,言传身教
以师为表,同向同行传播美。自古以来,师者为人师表也。今天教师除了同样需要为人师表做好道德榜样,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更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因此,高校艺术教师在公共艺术课程思政建设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一方面作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教师也需要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提升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可以通过外派青年教师到其它同类公共艺术设计院校进行为期一年的跟岗培训,为青年教师搭建课程思政教学交流学习平台,开展多样化的思政专题培训,逐步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最终达到教师在为人师表的同时以身作则和教师学生同向同行做好课程思政教育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
3.3 以德为根,塑造价值创造美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目标。首先,高校教师这支“主力军”需要深刻领悟党的发展方针政策,理解教书育人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为核心,服务学生为根本,明白教师的三尺讲台哺桃李,粉笔无言写春秋对育人的重要性。同时,通过课程建设“主战场”和课堂教学“主渠道”在专业课程中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影响学生对德的认知和重视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精神。其次,教师通过公共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艺术特性,从专业的角度如在设计构思上多从人文历史优秀人物中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德育观、艺术观和创作观,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并用美的表现形式去创造美,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公共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以及专业设计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和塑造人生价值。
4 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实践
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是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不同展具、灯光、色彩以及环境空间的功能设计等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不同展示功能空间的氛围营造。如何在展示空间课程教学内容里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笔者希望通过在设计思路讲解部分深挖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素材,并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地域非遗文化和本土红色资源的渗透案例中探索出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思政的实践策略。5D75C0B2-D069-4725-8631-2297753DD30B
4.1 课程教学内容的思路与设计融合“一带一路”
党的十九大正式将“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充分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符合党的宗旨目标和价值追求,“一带一路”价值理念已经成为党的执政理论指导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展示空间设计课程的设计构思讲解内容部分,通过对“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的讲解,让学生认知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艺术所蕴含的魅力。如丝绸之路上最有艺术价值的当属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坐落在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又称为千佛洞。南北长约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十分壮观,里面不仅仅有佛像,还有许多壁画,每幅壁画后面都讲述了不同的故事,他们栩栩如生,有的吹着笛子,悠然飘逸;有的反弹琵琶,飘飘欲仙;有的舞动双臂,随风起舞,一幅幅画面叫人眼花缭乱拍案叫绝。让学生理解“一带一路”已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同时将国家发展理念灌输在学生平日的学习与生活当中。
4.2 运用地域非遗文化美化公共空间装饰
地域非遗文化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区域相关的非遗文化更是各民族的重要瑰宝,如重庆地区的非遗文化就有川江号子、铜梁龙舞、梁平木板年画、荣昌夏布、川剧等。川剧俗称川戏,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主要集中在重庆、四川东中部、贵州及云南部分地区。2006年5月20日,川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融汇高腔、昆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合而成,表现手法、表演技法等不仅虚实相生且具有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等。川剧中的人物角色又分小生、须生、旦、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表演形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其中不同角色的脸谱又是川剧表演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表达人物性格特征的精华。
4.3 用红色基因创育人精神
重庆地处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重要位置,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拥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6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6个、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4个、市级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4个等一大批红色教育资源,特别是在抗战时期留下的非常感人的红色遗迹和红色人物,这些本土红色资源都是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素材。比如城市广场公共艺术作品的展示设计,就可以结合小萝卜头——中国革命史上最年轻的烈士宋振中和现在孩子的生活对比状态并用雕塑的形式展示出来,不仅可以让现在的孩子铭记那一段艰苦的革命岁月,学习革命志士为革命、为祖国、为人民牺牲一切的坚定信念,也能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红岩精神”。通过这些本土红色思政元素在展示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和运用,引导大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主动自觉牢记青年一代的使命与担当,在今后的设计道路上继续“用中国红色基因,创中国育人精神”。
5 结语
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是高校公共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的有效载体,它十分适合作为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案例,具有一定的教学参考价值。同时,在公共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也是每一位高校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能通过公共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提升大学生思政素养,实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乾.“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路径研究.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No.06.2021.99-101.
[2] 教育部关于印發《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国务院, 2020-06-06.5D75C0B2-D069-4725-8631-2297753DD3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