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教改探索
2022-06-15柴少波李显鹏高志华贾能
柴少波,李显鹏,高志华,贾能
(长安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一 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越发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的建设,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1]。总书记在多种场合中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2-4]。作为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已在我国高等教育环节中普遍认同,相应的育人体系及细节化的教学改革也在逐步探索中[5-7]。
目前,多数高校在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教育建设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完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和课程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协同育人体系,对应的专业教材以及教案、大纲中关于课程思政内容较少。并且,工科专业在教学时更注重学术理论和逻辑推求,因此常导致学生存在“术上到位,红上不足”,思想政治理论仍未能有效融入专业课程的现象[3]。加上教学课时普遍较少,专业任课教师多数只是勉强能够完成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难以做到在知识点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8]。
作为社会主义基建工程的继承者和新时代下新基建体系的建设者,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更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9]。而工程地质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还要在讲课过程中考虑如何能够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般地融入专业知识中。
本文结合工程地质学课程特点及课程主要内容,从思政元素的挖掘以及课程思政融合的教学改革两个方面介绍了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二 工程地质课程特点
工程地质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最基本的任务是学习其基本概念和原理,探究地质与工程相互作用的规律并了解其评价方法。教学内容包括地质作用、矿物与岩石、地质构造、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地下水;岩土工程性质;工程地质勘查与地质灾害体评价。
工程地质的学习不仅包括在课堂上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还要通过野外实习来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对应的工程地质实习则要求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了解各种地质现象和地质作用,能使用罗盘等地质工具测量地质体的产状要素,熟知工程地质条件的内涵。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课程思政目标是结合工程地质课程的特点,在教授传统工程地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将思政元素融合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中,实现工程专业课知识学习、时间应用与德育教育的相互协同。因此,要求教师在课程准备时应充分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实现知识的传授与价值的引导相结合。授课过程应科学合理地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文化、历史、专业、行业、国家、国际等角度展开,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三 思政元素的挖掘
要真正做好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课程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根据工程地质和工程地质实习两门课程的特点,对课程每个章节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挖掘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政元素:
(一)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工程地质》绪论中讲述了国内外发展现状,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穿插讲述学科发展的历史和有关的历史人物事迹。例如:中国地质事业创建者、多维学者丁文江,他被誉为“地学泰斗”,是中国地质矿产调查早期的先驱,曾多次亲自深入腹地进行矿产探查,不辞辛劳,最终为我国地质学科而献身。通过这些事迹的介绍来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使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培养学生辩证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就是对科学的起源和内在本质、科学的社会功能及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所形成的符合社会规律的认知[10]。《工程地质》绪论讲解了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的基本概念和学习该课程的方法;第一章地质作用,讲解了地质作用的概念、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概念及分类;第三章地质构造的,其地质构造的概念等等。在讲解这些基本概念的时候,要融入马克思主义科学观,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培养辩证的思想来看待问题。
(三) 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理解事物运动的规律
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于一个复杂事 物的认识过程必然经历反复性和无限性[11]。第二章矿物与岩石,介绍了矿物的物理性质、三大岩类的分类特点和学会鉴定矿物;第七章岩石和岩体的工程地质特征,讲解了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和分级依据。在课堂讲授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观察事物表象的同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事物的内在特征。
(四) 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
《工程地质》第三章地质构造,讲述了褶皱和断裂构造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形态,及其工程性质评价。工程选址第三章讲述的知识息息相关,而选址工作往往对后续的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一旦出现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所以技术人员必须拥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意识,保证生命财产安全。第八章工程地质勘察,讲述了工程地质原位测试的方法目的和阅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及图样。在讲述该章节的时候,可以通过引入港珠澳大桥、“一带一路”、海底隧道等超级工程的案例,以此来培养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产生“大国工匠”精神。
(五) 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相结合,了解地质形成原因
地质作用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伴随地球运动而生并与人类共存的必然现象。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地质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11]。第四章第四纪地质与地貌,讲述第四纪沉积物的特征、沉积层的主要类型和山岭地貌、平原地貌及河谷地貌。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要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相结合,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了解地质形成的原因,以便能更好地利用地形地质谋福祉。
(六) 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2017年10月18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论被写入了中共十九大报告,该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呼吁我们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和谐美丽的中国。第五章地下水,讲述了地下水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地下水的运动。我们不仅要掌握地下水规律与工程建设的关系,还应该要注重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第九章地质灾害体勘察与评价,讲述了岩溶、土洞、坍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震区的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可以穿插讲述近些年来发生的地质灾害,引发学生深思,引导学生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七) 引导学生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而形成的制度体系,是符合历史规律,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第九章地质灾害体勘察与评价,讲述了多种地质灾害的工程勘察与评价。在讲述知识点的同时,可以穿插讲述我国近些年来发生的严重灾害后我国秉承着不放弃任何一个人的观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例如2020年爆发新冠疫情后,我国各省医疗队火速开往现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十天内迅速竣工;还有最近河南郑州特大暴雨后,我国各方力量也纷纷投入,帮助郑州人民灾后重建等等。这些都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授课过程中,要对学生加以引导,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八)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在《工程地质实习》课程中,同学们要离开课程,去往现场进行勘察。在实习期间,同学们会遇到一些课堂没有涉及到的问题,而这时候需要同学们之间相互讨论和自主查阅相关资料来解决问题,而且地质实习往往是在野外进行,所以条件有些艰苦。但正因如此,才更加需要锻炼学生们吃苦耐劳。
四 课程思政融合的教学改革探索
(一) 改善传统教学方式
我们不能再只是课堂上的单纯的“教”了,老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讲述,学生却忍不住玩着手机。现在有大量的很好的资源,我们也可以借助学生更感兴趣的方式和平台来配合完成教学过程。例如,工程地质教研室可推出“工程地质”课程公众号,定时推送学习资料,包含电子教材、专业知识点、习题解答、案例介绍等内容。只要内容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学生便可在任何时刻或地点进行学习。教研室相关课程的负责老师共同维护、补充完善该公众号资源,既可集思广益,也可大大减少每位老师的工作量。
另外,老师们可以利用好精品课程在线教学资源,形成新型智能教学体系。例如,可借助智慧树+案例播报、Spoc+翻转课堂、网上金课+线下讨论等方式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当然,在线上线下教学过程中应做好教学安排,可对基本概念等简单知识要求学生课前自行复习,而具体理论可通过线上课程自行反复学习,在线下课程中针对工程应用等内容进行专题讨论或讲授。也可借助SPOC等平台进行测验检查学习效果,并结合翻转课堂进行专业知识及应用的拔高训练,在该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的渗透。例如,我们在“大雁塔的倾斜与治理”小组主题讨论中完成了地下水、土中水渗流、土的压缩及沉降、基础变形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政元素渗入。
(二) 讲好工程地质学的相关故事
讲述工程地质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从老一辈工程地质学家开创区域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到年轻一代的工程地质学者为新世纪工程提供新方法新思路和新手段,激励学生喜爱本专业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例如,在讲述工程地质学的发展时,可以通过讲述郦道元、徐霞客、竺可桢、李四光等人物故事及其探索学科和相关贡献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再重点介绍以黄文熙、陈宗基为代表的前辈,放弃名利、在外学成后毅然回到祖国,为中国的科学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的事迹,借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增强学生对学习《工程地质学》的积极性。
讲述岩体工程地质时可讲述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谷德振先生的故事及其在新中国建设阶段的特殊贡献,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习热情。也可借此向学生补充介绍《工程地质学报》编辑委员会谷德振讲座中的相关前沿科学问题,加深学生对工程地质学的学科发展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
(三) 剖析超级工程经验和重大灾害事故教训
在讲解地质构造、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等知识时,可以通过介绍一些我国复杂地质条件环境下的重大典型工程,例如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上海深坑酒店、黄土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以及正在实施的川藏铁路等工程,以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和自豪感,通过讲解这些工程中地质知识的运用,以此强化学生的钻研精神,强调经验积累和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大国情怀的工匠精神,激发学生为国家建设奉献力量的决心。
也可以在工程地质灾害等内容讲述中回顾一些历史上的重大工程事故,让同学们正视教训,保持敬畏,同时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此过程中也需强调工程与地质、人与地球的,贯穿人地谐调观念的渗透讲解,增强学生环境伦理意识,培养学生土木工程职业责任感。
(四) 做好科研课题的思政元素渗透
结合教研室老师们主持的科研项目,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相关知识融入到课堂中,与工程地质课程教学中的相关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科研前沿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渗透,以启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科学前沿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科学研究渗透式教学过程中也能顺利地完成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渗透。如表1所示为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地基基础教研室老师主持的部分在研科研项目,这些项目均是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服务行业发展的前沿课题。课题中涵盖了区域发展特色、国家安全与民族团结需求、绿色发展理念、“碳中和”等思政元素,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仅需讲好主持和参与的这些科研课题,形成课程知识点覆盖→前沿知识点渗透→思政元素挖掘的教学模式,即可很好地完成课程思政教育。
表1 科研课题渗透与思政元素挖掘(部分)
五 结语
《工程地质》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打好该课程的基础,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在课程学习中,要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课堂中去,相比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不仅仅是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要达到“盐溶于水”的效果,以此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是价值观念。本文以《工程地质》和野外实习为例,分析了课程特点、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对思政元素进行了挖掘与融合;并探讨了教学方式和手段。通过课程思政的建设,本次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唯物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理论,并且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改革,致力于引导学生建立起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