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科研素养分类培育模式的探索研究
——以《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2022-06-15邱幼云郑蓉
邱幼云,郑蓉
(杭州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一 问题的提出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有学者指出,课堂教学必须回归教学本真,倡导本真教学,也就是“固本强本人为本;真教真学育真人”[1]。然而,现有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主要还是停留在以讲授为主的知识传输上,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消耗殆尽。
事实上,“填鸭式教学”带来的学习兴趣降低、主动性缺乏等问题,也是很多课程教学面临的普遍困扰。为此,不少教师做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改革探索,如翻转课堂法、并行式实践教学法、OBE 模式、BOPPPS 模型等,这些教学方式的共同特点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参与式学习,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都起到了不错的效果,这也为笔者进行《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然而,如果简单地以学生为中心和强调学生的形式化参与,很容易让学生迷失方向。学生希望怎么学?社会需要具备什么素养的人才?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深思并实践的问题。推进“科研育人”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基本共识[2],本次课程改革实践根据学生的科研参与能力和参与意愿将其分成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培训模式,赋能学生,激发其学习和科研热情。
二 科研素养分类培育模式的主要做法
(一) 根据科研参与能力和意愿对学生进行分类
虽然“填鸭式”讲授的弊端已是学界共识,但不可否认的是,讲解理论知识在课程教学仍然非常重要也很有必要。在课上,笔者首先带领理论探索学习,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个领域的基础知识积累,并交流读后感。
经过半个学期的讲授、探讨与交流,教师对学生科研参与的能力和态度有一定的了解,并根据参与能力和参与意愿两个维度,综合测评学生的科研参与情况,将其分成深度参与型、积极参与型、应付任务型和敷衍交差型(见表1),并据此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科研素养培育。
表1 不同类型的科研参与
“深度参与型”强调学生同时具备较高水平的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他们往往是班上对学习功课比较用心的学生,对参与科研保持一贯的积极和主动性,也是良好班风的影响和带动者。培养若干名具有较强科研意识、参与能力和参与意愿的学生,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积极参与型”是指学生具有较高的参与意愿,期待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样,愿意参与体验,但参与能力不足的类型。他们科研参与能力有所欠缺,但他们具有较高的参与意愿,因此也往往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次教学改革探索试图通过科研培训,挖掘这类学生的科研参与潜能。
“应付任务型”是指学生具有较高的参与能力,但缺乏参与意愿的类型。这是学生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种类型。他们能应付配合完成作业,但对作业之外的科研探索缺乏兴趣,也没有参与意愿。本次教学改革探索试图提升这部分学生的参与意愿,促进其向深度参与型转化。
“敷衍交差型”是参与能力不足,同时参与意愿淡薄的类型,他们往往也是班级学习很被动的群体。对这部分学生适当降低学业成绩期待,但仍要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他们的探索热情,提升其参与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对学生进行分类,仅仅是为了更好了解学生的特点,对待每种类型的学生仍然要做到一视同仁。而且,这四种分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变化的。
(二) 分组指导学生互补优势做科研探索
笔者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发现,“深度参与型”学生更偏向投入到理论研究,在个性特点上相对内向;“积极参与型”学生对参与社会实践也感兴趣,但往往做事比较难以持之以恒,需要有朋辈的影响和带动;“敷衍交差型”和“应付任务型”学生普遍具有另外一些特点,比如,个性特点相对外向,偏好外出行动和实践。
没有完美的学生,但可以有完美的组合。基于优势视角,笔者将分组合作模式引入课堂。分组时,考虑到了不同学生的状态,每一个小组尽量都包含这四种类型的学生,同时也考虑每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尽量让组员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在外出参与社会调查实践方面,通常由“应付任务型”和“敷衍交差型”担任组长。通过这几年的探索实践,笔者发现,敷衍交差型和应付任务型学生虽然在学习上处于应付和敷衍状态,但在观察和参与社会活动上他们保有较大的热情,外出参与社会调查实践,对他们是比较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他们发挥善于与人沟通的优势,无论是在与调查对象的联系还是与笔者的沟通方面,都表现出色。在小组外出调查时,他们也不再“敷衍”和“应付”,而是能够带领组员一起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科研探索上的主要培养对象为“深度参与型”和部分“积极参与型”学生。对于参与意愿高和参与能力强的学生,笔者会进一步启发培养,鼓励更加深入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同时也鼓励他们带领小组申报课题。学生的科研探索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撰写报告,这部分主要由“深度参与型”学生做组长,结合自身小组同学参与实地调查获得的问卷调查数据和观测数据,撰写相应的报告,总结经验,获得专业成长;二是申报课题,笔者鼓励“深度参与型”和部分“积极参与型”教师指导学生申报课题,对科研悟性较高的学生进一步鼓励他们向期刊投稿,这两年来共有3 名学生发表过论文,还有1 名学生参与笔者的报告撰写,并获杭州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和咨政年会征文优秀奖。学生在独立的科研探索中既够验证学习、掌握理论性知识,又可紧扣自身训练主题开展专题训练,进一步深化理解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
(三) 带领学生进行反思与分享
反思是科研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进行了实地调查、申报课题、撰写论文后,笔者在课程即将结束前带领学生作反思与分享,使学生对如何做科研的方法和策略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体会,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在这一环节,针对学生的诸多疑问,如“调查遇到不配合的居民怎么办”“科研项目应该更关注创意还是实用落地性”等,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再有针对性地一一做出解答,同时,引导学生将每一次分享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前后联系,以便获得对相关内容的清晰认识。
在分享交流中,不同类型的学生各抒己见,尤其在调查体会上,学生的分享热度总是很高。学生分享后,笔者回到教育的目的,通过总结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尤其是对于以往在学业成绩方面表现不佳或一般的“应付任务型”和“敷衍交差型”学生,让他们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产生成就感,激发其学习热情,使之向“积极参与型”甚至“深度参与型”转化。
三 科研素养分类培育模式的效果
(一) 对学生科研和个人成长产生正向影响
第一,有效促进学生学会理论运用技巧,激发其自主学习潜能。理论离不开实践应用,参与科研无疑是一次非常好的实践机会,学生经历了“理论学习—实地调查—反思分享”这样几个认识阶段,从中获得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经过个体反思的知识,学习的效果更加深刻和持久。
第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科研具有参与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没有先入为主的思维限制,一些具有较强拓展思维的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碰撞出新的火花。教师大胆放手,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作为参与者和组织者,将所学的东西可以转到实际生活中,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在参与中学习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这个过程其实不管哪一种类型的学生都能保持较高热情投入参与。
第三,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促进个人成长。学生作为小组成员,和其他组员一起策划、组织、带领成长小组,学习过程还使学生获得了专业认同和个人成长,有利于学生增权。科研参与中,教师在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中,言传身教,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和能力提升都是一次很好的历练。
(二) 对教师教学研相长具有积极意义
一是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带领学生参与科研,可为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更有生命力。与此同时,教师更加关注学科的研究新动向,或将最新学术研究中的某些做法或论文引入课堂教学,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对教学创新也大有裨益。
二是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科研的过程中,在付出辛劳和汗水的同时,也能使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升[3]。在带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有更深的了解,并在学生的反馈中受到启发,从新的角度认识科研问题,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
三是加深师生之间的理解。教师用优势视角看待四种不同类型的学生,看到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能力以及未来规划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了解加深,也有助于建立起比较深厚的师生之谊。
此外,将科研能力素养分类培育模式引入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将专业课程、专业实践和毕业论文联系起来,让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得到较为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选题、查阅资料、做研究设计、实地调查、数据整理与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和参与体会等,有助于提升将课本理论知识转化为科研实践的能力。
(三) 学生在科研参与和认知方面仍存一些局限
一是学生的科研基础薄弱,参与能力不足。绝大数学生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其参与科研活动只是一种表面的简单的参与,很多人是第一次作科研探索尝试,可以说对做研究很迷茫。因此,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指导,修改他们的课题申报书,后续的论文指导,也同样要花大量时间去作论文修改。
二是部分学生对科研的认知有偏差,参与意愿较低。将科研素养训练融入课程教学,导致一部分参与意愿低的“应付任务型”和“敷衍交差型”学生产生排斥和抗拒。这些学生内在需求不足,缺乏参与的动力,对教师带领的科研实践比较抗拒。面对此情况,即使教师付出再多,但对这部分学生的科研指导作用微乎其微,甚至还可能因此恶化师生关系。
三是部分学生科研热情忽高忽低,参与态度不稳定。在学生的课题参与中,功利心较强,积极性难以持续。一些学生因为科研能力有限,存在畏难心理,缺乏吃苦精神,参与了一次调查实践后,感觉外出调查太辛苦而放弃继续参与。这使得培养效果大打折扣,也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前期指导是没有什么效果的“无用功”。
四 小结与建议
(一) 小结
科研是理论与实践交融共生的土壤,也是教师成长的源泉。做课题研究是一种“实践”,是“教育实践”最基本、最日常的方式,是一种化理论为实践的基本方式。在本项目中,笔者将相关的科研方法、科研实践与授课内容相结合,围绕参与社会调查实践和参与科研项目作为两个目标,把科研素养分类培育引入《社会调查方法》这门课中。总体而言,这样的方式还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方面,参与的方法比较灵活,同时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接受水平、参与意愿、个性特长将学生分门别类,让他们都有机会参加到社会调查研究实践中。另一方面,效果实在,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调动学生作为参与者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实现教学相长。
(二) 对策建议
第一,提升教师指导水平,形成链式培养模式。由于任课教师学术能力有局限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尤其是在现代网络技术比较成熟,线上教学和会议比较普及的情况下,时空限制大大缩小,可组建指导教师团队,聘请更有经验的老师作为总督导,每个学期给师生几次的督导提炼。推行链式培养模式,可在设立针对本科生的“师生共研项目”“研本共研项目”等,由教师或研究生带领本科生投入到科研实践中,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观,遴选优秀学生重点培养。科研不仅需要研究能力,还需要诚实、严谨、踏实、耐心、坚韧等参与态度和参与意愿。作为本科院校学生,无论以后是否选择走科研之路,完整地参与一次科研活动,了解科研流程和思路,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使之成为创新型、实践型复合人才。
第三,在学校层面建立激励机制,发挥朋辈效应。对于成功申请到科研项目、发表论文的学生,及时给予褒扬。在教室、宣传栏等场所做成果展示,使其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还可将学生科研成果作为各类评优、评奖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