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女装结构设计》系列课程改革

2022-06-15何瑛沈婷婷顾冰菲

教育现代化 2022年25期
关键词:女装单品立体

何瑛,沈婷婷,顾冰菲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 杭州)

近年来服装专业毕业生面临着三种局面:一是服装市场向个性化、时尚化、高级化不断发展,企业要求毕业生具备综合技术、创新设计及灵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1];二是服装电商蓬勃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创业机会;三是服装国际交流进一步开放,大学生国际化学习需求持续上升。这些为当代服装专业学生给予了更多的机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但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及与企业的沟通发现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综合拓展能力都较为薄弱,很难切合企业及市场对于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因而应对市场需求,以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服装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混合教学已经被确定为21世纪的教育模式,被普遍视为是教学新常态[3]。混合教学从原有传统课堂的利弊研究出发,从教学系统重塑的角度整体思考、设计教学模式[4]。混合教学不仅有利于高效利用线上、线下资源,提升教学效果,其阶梯式、项目式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动力、自我反思和团队合作,对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5]。

一 《女装结构设计》现有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服装结构设计是帮助设计师实现服装从面料到成衣造型设计的根本手段,是将服装从二维设计稿转变为三维服装成品的技术关键[6],包括平面结构设计和立体结构设计两种构成方法。女装单品变化多样,结构设计原理及方法在服装结构设计中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因而《女装结构设计》历来是服装专业核心课程。该系列课程包括平面结构设计和立体结构设计两种课程,是以女装单品为设计对象,全面教授服装结构设计原理及方法。该系列课程面向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开设。因为历史原因服装平面结构设计和立体结构设计课程发展不均衡,呈现各自独立开设的局面,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一) 课程内容多,课时严重缺少

女装结构设计系列课程由平面结构设计上、下和立体结构设计三个部分组成,课程内容包括服装结构设计基础知识、人体结构理论及所有女装品种的平面及立体结构设计技术。教师疲于内容讲解,学生疲于照搬学习,教师顾及服装技术的传授,往往牺牲理论知识的讲解,这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服装理论知识的,为后续的高阶课程及毕业后的研究生学习埋下隐患。

(二) 平面与立体结构设计方式分离,不利于复杂服装结构问题的解决

平面结构设计与立体结构设计为服装结构设计两大方法,平面结构设计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便利性,在成衣规模生产中能较好地控制产品规格,稳定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标准化;立体结构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创造性,能更便利地认知服装与人体的关系,掌握二者的空间关系,进而实现更具创意的服装造型,两种结构设计方法各具优势又能相互补充。但当前平面结构设计与立体结构设计课程分离,不可避免地造成部分内容的重复,同时也不利于两种方法的结合。

(三) 授课方式单一,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

因为课程内容多而细,服装结构设计和立体裁剪两个系列课程都采用教师选择款式当场示范、学生临摹的方式进行,虽然课后也有学生创作练习,但因为课内缺乏互动时间,学生的创作练习往往质量不高,而且学生为了保证创作练习的正确性大都选择与课堂案例差异较小的设计,学习枯燥,使得课后练习形同鸡肋,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热情。

(四) 课程案例固化,不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产品拓展的能力

因为服装品种丰富且细节繁多,为满足结构设计方法教学的需要当前两个系列课程的案例将服装细节进行高度组合,虽完整但固化,且同类单品没有形成系统的产品体系,更没有根据市场行情进行更新变化,各细节的结构设计方法也没有形成有机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各细节技巧作为独立的知识点掌握,不利于培养学生总结演绎的能力,更缺乏产品拓展的能力。

(五) 考核方式重实践、轻理论

现有考核方式采用课后练习和课终作品结合评价的方式,对于服装结构的理论知识没有考查,导致学生在结束该系列课程之后没有形成系统的人体与服装理论知识,近几年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复试情况放映本专业学生对理论知识一知半解,对很多基础理论及现象都不能言之成理。这种重实践、轻理论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后续高阶课程、毕业设计研究及研究生考试和学习。

因此,如何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发挥两种技术优势、构建有活力的教学模式、设计产品系列化的教学案例是服装结构设计系列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女装结构设计课程中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 教学大纲的重新整合

将现有《平面结构设计上》《平面结构设计下》和《立体裁剪基础》组合起来,在不增减总课时的前提下,根据女装结构设计知识重新划分课程内容,修订为《服装构成基础》《女上装结构设计》和《女下装结构设计》三门课,在课程中根据内容需要穿插平面和立体结构设计方法教学。其中《服装构成基础》作为整个服装结构设计的入门课程,主要讲解人体结构特点、服装与人体的关系、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讲述较为完整的服装结构设计理论。《女上装结构设计》和《女下装结构设计》从主要讲解女装单品结构设计的方法,涵盖从基础单品到细节及装饰设计的女装。

(二) 动态教学案例库的构建

以现有的女装单品案例为基础,以品种和装饰手法为导向进行归类建档,形成从基础单品向多种细节及装饰单品辐射的形式建立教学案例库,并在教学中收集市场流行趋势信息、吸收学生创意设计案例进行持续更新和扩充,构建与时俱进的动态教学案例库。动态教学案例库的构建不仅能为教师授课提供丰富的案例素材,还能为学生的独立创作提供开阔的创作思路。

(三) 在线教学资源的建立

系列课程内容较多,难易程度不一,不同的内容适应的授课方式也不尽相同,根据这些差异建立讲解视频、案例示范视频、教学课件、单品及拓展产品库三种类型在线教学资源,从静态图文到动态视频全面展示课程的主要内容,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在线教学资源的构成

(四) 项目拓展教学模式的设计

女装单品品类繁多,服装面料、部件细节及装饰手法更是层出不穷,当这些变化应用在基础单品上就能呈现千变万化的女装创意单品,这也是女装结构设计难以标准化、自动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学设计中女装典型性基础单品和各种细节的结构设计都是独立的教学单元,项目拓展模式就是以女装基础单品结构设计为核心,以面料性能对结构的影响、女装部件配置方法及装饰细节设计方法为拓展方向,将多个独立教学单元的主要内容组合起来,形成变化丰富的拓展项目单元。这种模式能较好的改善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丰富的变化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综合评价体系的设计

线上教学资源涵盖了本系列课程大部分基础教学单元,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学习质量是保证整个课程质量的基础,也是单品项目拓展质量的保证。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线上通过每个教学单元的课后练习、每个章节的综合练习以及在线课程的结课考试评价学生线上学习质量,评价方式以理论问答为主,同时包括基础教学单元作品的展示,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线下评价主要以拓展作品展示为主要评价对象,鼓励学生在单元和综合拓展练习中合理运用结构设计方法、合理平衡作品实现难度和完成质量,以此考查学生基础学习和综合应用能力。

图1 女装产品拓展模式

三 混合教学模式在女装结构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本课程因为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配套在线课程,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可以高效地利用课堂课时,拓展整个课程授课内容,提升整个课程授课质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课前通过在线课程及线上教学资源,实现学生自主观看学习,学生在自学中自主安排学习和练习时间,开课前总结观看内容,提出相应问题;课中教师首先讲解课程重点及难点,针对学生问题采用答疑形式完整知识体系,对典型案例及关键技术采用当场示范进行巩固和补充;其次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发布单品拓展要求,启发学生正确选择和灵活应用基础单元掌握的知识及方法进行完成拓展案例设计,通过多个案例设计增强学生解决拓展单品设计的能力。课后采用短时间随堂练习和课后拓展案例创作练习的方式强化学生对结构设计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四 结语

《女装结构设计》系列课程以传统服装结构设计技术为基础,依托现代化教学设备、资源和技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极大地提升教学效率。系列课程内容框架的重新规划,重塑了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系统服装理论知识、基础研究能力和结构设计能力的服装专业人才;系列课程授课方式的重新构建,建立了由基础向变化、原理向应用拓展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系统锻炼了学生的理论及实践创新能力;系列课程采用的混合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增进了师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终生学习的能力。这种模式在服装相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2 混合教学模式教学单元设计

猜你喜欢

女装单品立体
念个立体咒
女装流行面料
女装风格与细节
OFFICE LADY之娇美清新型美妆必备单品
立体登陆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热卖单品
2017年春夏男装周的女装风景
超难搭配的单品也可以轻松驾驶
女装流行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