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隧道施工技术难点问题分析
——以特长隧道为例

2022-06-15陶益胜刘斌刘岩杨家宁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10期
关键词:岩爆塌方特长

陶益胜,刘斌,刘岩,杨家宁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100073)

1 引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各类型工程项目规模的扩大,特长隧道逐渐成为我国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拉近了各区域间的联系,促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但特长隧道的施工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施工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给施工工程的顺利开展埋下诸多隐患。本文主要探讨特长隧道施工技术难点,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确保特长隧道整体施工安全。

2 项目概况

某铁路工程分两期施工,特长隧道施工作为一期工程,施工长度为1 256 km。铁路等级为客运专线,正线数目为双线。该隧道工程标准断面采用单心圆曲墙型内轮廓,线路中线与隧道中线相重合,结构左右对称。

3 特长隧道施工技术难点

根据该铁路工程特长隧道施工情况可知,技术难点涉及通风施工、塌方治理、岩爆问题以及涌水治理等。

3.1 通风施工问题

根据特长隧道施工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通风施工技术难点有3 个:(1)在施工活动中主要运输方式为无轨运输,因而汽车尾气污染现象较为严重;(2)随着特长隧道挖掘长度增加,加上坡度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会导致空气流通难题[1];(3)在隧道洞口存在二次衬砌台车与较大截面,导致施工风阻较大。以上因素促使隧道通风施工技术难以有效运用。

3.2 塌方问题

在该项目中,因为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加上钻探条件的限制,后期施工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新的变化,导致原先设计的衬砌结构不能满足支护要求。长时间后,围岩松动风化、地层出露,最终导致隧道塌方,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3 岩爆问题

因为特长隧道贯穿山体较长,埋深较深,导致施工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岩爆问题。一般情况下,产生岩爆现象有两个决定性因素:地应力与岩性。尤其在该工程中,因为存在混合麻岩段,再加上部分区域埋深大于200 m,极易形成岩爆,为施工活动的正常开展埋下隐患。一旦发生抛射型岩爆,不仅会对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的安全威胁较大,对隧道的破坏也较大[2]。

3.4 涌水问题

涌水问题作为特长隧道施工活动中的常见问题,也是施工技术难点之一。若不能将此类问题有效解决,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基于此,相关人员要对该问题引起重视。

4 特长隧道施工技术难点问题的解决措施

要保障特长隧道施工顺利开展,需要结合项目需求,针对施工技术难点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手段。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通过以下内容对特长隧道施工技术难点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论述。

4.1 通风技术优化对策

要解决特长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通风技术难点问题,需要结合项目需求,采取机械通风手段。在此之前,需要对所需风量、维持洞内最小风速以及通风机工作风量进行计算。

1)施工人员所需风量

式中,Vp为施工人员所需风量,m3/min;vp为施工人员需要的新鲜风量,取3 m3/min;m为施工人数,个;K为风量储备系数,通常取1.2。

2)维持洞内最小风速所需风量

式中,Vd为洞内最小风速所需风量,m3/min;Vmin为洞内最小风速,m3/min;Smax为隧道端面面积,m2。

3)通风机工作风量

式中,V1为通风机工作风量,m3/min;P为每100 m 风管的漏风量m3/min;L为风管长度,m;V为工作面需要的有效风量,m3/min。

完成上述计算工作后,工作人员需要根据隧道项目需求,对通风方案进行确定。

1)在该隧道工程中,进洞1 500 m 处采用三级混合式通风,将1 台SDF(C)-NO12.52×110 型压风机安设在距离洞口20 m处,并且需要连接150 mm 风筒布至掌子面附近,掌子面炮响之后进行送风。在通风10 min 后基本上掌子面100 m 范围内的空气即可置换完毕.

2)衬砌台车上安装SDF(A)-NO602×22 型风机,在炮响10 min 后正式开机工作,将浊烟及时排向洞口[3]。

3)在距离掌子面500 m 处架设同样型号的风机,连接60 mm 的风筒布,直接通向洞口,以便将浊气直接排除。所有通风机设备调度需要由专人专项负责,除了在爆破工作后开展通风工作外,在出渣、钻眼及其他环节要经常性地保持通风,这样才能满足隧道的通风需求,为隧道工程后续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4.2 塌方治理

针对隧道塌方问题,施工单位需做好以下几点:

1)重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做到心中有数,从隧道施工材料准备到施工队伍技术交底、衬砌、仰拱作业等工序调整及安全预案,都需要充分考虑项目实况,对隧道中极有可能发生塌方事故的区域提前制订方案进行防治,以便将塌方事故的影响最小化。

2)需结合项目实况,选择合理的开挖工法,针对特长隧道,常用的开挖工法有台阶法、弧形导坑法、全断面法、中隔壁法(CD)和交叉中隔墙法(CRD)法。在本工程项目中,选择CD和CRD 法。需注意,中臂的拆除是关键技术,施工单位需要对中壁的拆除时间以及拆除后的安全性进行分析[4]。通常情况下,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基本上都是靠净空收敛与拱顶下沉维护断面稳定。因此,施工单位一旦发现隧道开挖过程中7 d内拱顶下沉增量在2 mm 以内,那么可以将此作为拆除中壁的基准,保障后续开挖工作顺利开展,防止出现塌方事故。

3)做好临时支撑工作。临时支撑虽然简单,但是十分有效,针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不良地质区域,除了要加强支护,做好安全预案,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做好临时支撑工作,防止支护结构变形。等到施工活动进行到下半断面闭合后,再将临时横撑拆除。

4)加强围岩排险工作,对工作开挖面全面观察。在开挖过程中,需要借助挖机设备排险,排险内容包括掌子面、拱顶,并且工作人员还要对开挖面进行全面观察。岩层强度、种类、变质情况、分布情况,以及断层的走向、位置,围岩是否存在坍塌现象等,都需要进行勘测,做好排险工作,充分掌握工作面情况,若在监测过程中发现不良现象,需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治理,为塌方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4.3 岩爆治理

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1)对于易发生岩爆现象的地段,在开挖前需全面审核相关地质资料,以审核结果为依据,对该地段情况进行判断分析,提前做好岩爆防治的技术准备工作,为保障后续施工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基础;(2)针对易岩爆区域的施工人员,还需要配备专业设备,如防弹背心、钢盔等;(3)在隧道支护区域还需设置专职安全员,通过施工视频监控对围岩状态进行观测,若发生险情,立刻警示通知有关人员,及时疏散施工人员[5]。

2)做好施工过程中的防控工作。在易岩爆区域施工过程中,开挖后施工人员要向洞壁以及掌子面及时喷洒高压水,润湿岩面、降温除尘,以此增强围岩塑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岩爆发生时的剧烈程度。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对打眼车进行改造,在台车上方以及侧面设置钢绳防护网,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3)做好光面爆破工作,保障挖洞室轮廓圆顺,避免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因局部应力问题加剧岩爆。结合项目实际施工情况,对岩爆类型与大小进行明确,通过在岩爆地段洞壁打孔的方式,提前释放应力;或采用超前摩擦锚杆进行支护,起到卸压作用,释放隧道高地应力,减弱隧道岩爆强度[6]。

4)有效治理岩爆问题,需结合施工情况及时改变开挖方式。对于易发生强雷岩爆段,施工单位需预留2 m 厚的岩爆处理层,采用短进尺2 m 循环,等待岩爆过后,再进行二次爆破与支护。需注意岩爆问题对于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威胁较大,必要情况下需要及时疏散施工人员进行躲避,等待岩爆区域平静再进入施工。对于强雷岩爆区域,必须通过设置锚喷挂钢筋网以及钢拱架进行支护,为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4.4 涌水治理

为有效处理隧道涌水问题,施工单位结合项目需求,遵循截、堵、排的治理原则,以排为主做好涌水综合治理工作。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需做好以下几点:(1)提前做好施工区域的地质勘察工作,掌握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环境,采用超前地质预报等综合手段,判断隧道中地下水的分布,掌握隧道涌水量大小[7];(2)根据涌水量大小、水压,借助大功率排水设备,将涌水及时排出;(3)合理利用帷幕灌浆技术有效治理隧道涌水问题。要提高涌水问题治理效果,需在涌水引排、导流的情况下应用帷幕灌浆技术[8]。帷幕灌浆是指通过岩面注浆孔、超前探孔注射水泥、水泥浆等化学浆液,通过岩石裂缝挤出其间的水,进而促使化学浆液与围岩裂隙充填密实,固结为一体,形成止水帷幕。这一技术目标性强,治理效果明显。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交通工程规模逐渐扩大,特长隧道工程作为交通工程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因为地质条件复杂等因素导致施工难度大。在这种情况下,有关单位在特长隧道施工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各种施工技术难点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治,以便减小施工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同时,在特长隧道施工中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岩爆塌方特长
基于模糊数学法的阿舍勒铜矿深部岩体岩爆倾向性预测
高原高应力隧道岩爆段施工与防护技术研究
公路隧道塌方的预防和处理分析
基于岩体结构的岩爆预测方法研究
老板的特长
没有特长怎么办
浅析岳家沟隧道塌方原因及处理措施
钱就是特长
如何判断孩子的兴趣与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