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迷路的蚂蚁
2022-06-15陈响平
陈响平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纪委办公室 )
阳台上有两个养花泥坛,一坛种植了一棵栀子树,另一坛暂时空着。阳台外长着茂密的壁虎草,其中有一根藤条架在两个花坛之间。我有时将吃剩的西瓜、苹果等水果皮丢入那一个空着的花坛里。
早晨起来,我给栀子花树浇水,发现一群蚂蚁沿着墙壁,顺着那根架在两个花坛之间的藤条来回奔走。原来,它们是闻到了水果皮清香、甜润的气息,到这里搬运食物。我顺着蚂蚁奔走的路线,看到的是一条黑黑的线,这条黑线自六楼一直延伸到楼下。我很惊奇,这么远的路,它们从六楼搬运食物回到蚁穴,而且不迷路,这在我看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出于好奇,我查找相关科普资料发现,小小的蚂蚁有一套杰出的认路本领,即使浓云密布,或者地面上被破坏,它们仍旧会找到蚁巢。
为什么蚂蚁能够准确寻找归途?这个问题像谜团一样,长久吸引着动物学家的兴趣,在探索过程中,研究者找到了蚂蚁用来辨别方向行之有效的方法,比方说,发挥超常的记忆力,利用气味信息等。科研究人员发现,当专职负责侦察任务的侦察蚂蚁从蚁穴出发后,它们会运用一种有特殊气味的信息激素全面标示出其行进的轨迹,而后续出洞的工蚁们将依照这些信息素的指示向有食物的目的地不断进发。群蚁们将侦察蚂蚁标示的轨迹,作为路标,当成规矩,形成制度。它们不会因为外界的诱惑而另辟蹊径,更不会因为贪图他利而脱离群体。自始至终,按照约定的路线奔走着,总能找到回家的方向。
蚂蚁能做到的,有的人却不一定能做到。
有一位新入职的银行员工,在入职培训时就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接受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纪律等培训后,他顺利地通过了入职资格考试,走进了职场。入职的第二年就评为先进,列入了基层干部的候选人,可以说是前途一片光明。
到了第三年,坐在银行柜台前的他,总觉得大学的同学走进职场后比他光鲜,比他有钱,有的开宝马,有的住洋房,而自己守着这么大的一个“金库”,却只能靠着几千元的工资生存,总觉得有些理亏。于是,他有了自己的“小心事”,并开始实施“小心事”中的计划,而这种“小心事”只有他自己知道,只要自己不透露,别人是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的。
这种“小心事”是一次很偶然的差错引起的,他为这种差错而兴奋不已。那一次,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来柜面取现金,男子取的是三万整。也不知那位男子是怎么回事,在填写取款凭证时写成了三万零六百,估计是将那个零字随手往上提了一下,好好的一个零,就变成了“6”。他再次询问取款男子:“是三万吗?”对方给了明确回应,他心中窃喜。他很麻利地将三匝万元递给了男子,男子拿到钱后,在柜面上点了点,不错,正好三万,压根没有注意到那六百元的零头。取钱男子还为他的微笑服务给了十分满意的赞。被取钱男子忽视的“零头”他据为己有。
这钱来得太容易了,他有点沾沾自喜,为自己的“聪明才智”露出了不由自主的一笑。在天长日久的业务工作中,他发现这样“粗心”顾客还真是有,他从中也的确赚了几笔“外快”,但这样的好事不是天天有,不是每个顾客都是这么的粗心大意。
为此,他就用自己的“小心事”来创造这个机会。每当有顾客来办理大额取现业务的时候,他就会动用这种“小心事”。顾客说取一万,他就偷偷地给顾客取一万零一百或一万零二至三百,零头数额都不会太大,以免引起顾客注意。因为现在各家银行都有短信提醒,当一笔取现业务办理成功后,顾客手机上马上就会有“信使”,什么时间,取现多少,一目了然。当顾客发现取现额度与短信提醒额度有差异时,顾客马上就会当面问他“怎么回事”。
此时,他会装作很无奈的样说:“真的是对不起,太忙了,忙中出错,还请你多多原谅”,并马上将多取出来的钱还给顾客。顾客一般不会纠结,想着谁都有出差错的时候,也就原谅了。而这种原谅却给了他“胆量”和“勇气”,也给他迷途而不知返的机会。
就是这样反反复复地“差错”,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一共办理了三千多笔,除第一次侥幸得到手的600 元之外,后来动用“小心事”造成的“差错”而得到手的也就800 多元。由于此种错误行为性质非常严重,已经涉及违法。为此,银行在一次检查中发现后,将其行政开除,并移送到司法机关处理。一个银行的未来之星,就这样断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蚂蚁尚且知道按路线行走,否则迷途难返。他却被自己的“小心事”所蒙蔽,因为贪念蝇头小利而“越轨”,最后断送了前程,可以说连那些小蚂蚁都不如。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因为不按规则走路而迷失在途中,以致回不了家。根据全球各交通和警察部门的统计,全世界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50 多万,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全国总死亡人数中排在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与中毒以及消化系统疾病后面,居第七位,而全世界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总死亡人数中居第十位。
交通事故为什么造成这么多人的死亡,造成众多家庭的悲痛?这与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常说:“不遵守交通规则,不一定发生交通事故;但是发生交通事故,一定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对社会大众来说,交通规则并不复杂,但是做到完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又有几人呢?
按规则办事是人类学会共处的基本准则。如果每个人只从自身利益出发,不遵守公共规则,不考虑他人的意愿,这世界必定永无宁日,也必定危及每个人的利益。
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说的是内地一位颇有名气的企业家到香港办事,他住的地方离停车场要经过一段“s”形草地。一天,因出门晚了,他便走直线从草地越栏杆上车。一位年轻的香港警察发现后,立即走了过来,很有礼貌地给他撕了张处罚280元港币的罚单。他只好向警察“认错”且保证“下不为例”。之后,便收起罚单开车走了。谁知,一周后却收到了法院的传票。早已把此事置于脑后且认为问题当时已经解决的他,感到莫名其妙。询问律师方知,“按香港法律,一个星期不到指定地点交罚款。法院传你;再不理睬:就要拘捕你。”听此,他请求律师帮忙“疏通”一下。可律师告诉他:“我不会去疏通。最好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认错受罚。”他没辙,开庭那天面带微笑老实认错。岂料,一看罚单却多了一倍,感到不解。法官解释说:“违反了法规,自己也承认,可是见法官就笑。这本身就是藐视法庭,所以加重处罚。”听后,他无言以对,备受震动。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这是香港执法人员的小题大做,但我并不认同。正是香港执法人员都能忠于职守,严肃执法,才有这样的规则环境,人们便习以为常,自觉维护规则,按照规则行事,社会秩序才能高效运行。相对于内地来讲,尽管近年来改观较大,但仍有不如意的地方。尤其是“惩罚微笑”这样的处罚,在内地则不可想象。我认为,从一定意义上,香港执法人员这种看似“无情”的做法,正是使规则得以正常运行的有效手段,如果任由“弹性”随意伸缩,规则就会失去它应有的严肃与正义。
按规则做事,不越轨,虽然有时候好像显得不太灵活,但至少可以让你像小小的蚂蚁一样,能顺利地找到回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