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碳减排发展现状与挑战
2022-06-15宋晓波胡伯
□宋晓波 胡伯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庄严宣布,中国确保2030年碳达峰,力争2060年碳中和。这一承诺不仅为有效落实《巴黎协定》注入了强大动力,更体现了大国担当,但也意味着中国只有30年时间去完成欧美发达国家50~70年时间的碳减排任务。碳排放与化石能源消费息息相关。按照测算,碳排放每年下降率需要高达8%,特别是我国当前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要保持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仍然需要消费大量的化石能源来维持经济的增长。2020年我国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过80%,单位GDP能耗不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更是发达国家的2~3倍,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任务极为艰巨。
据统计,我国由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为100亿吨左右,约占全球的29%。其中,煤炭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70%以上,其次为石油和天然气,占比分别为14%和7%。因此,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减少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打造一批多元化、可推广的低碳发展模式,从煤炭全生命周期研究碳减排路径,是实现我国碳中和战略的重中之重。
碳排放来源
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转换发展动能,转变发展方式,煤炭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抑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氧化碳排放年均增长率不断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年均增长率从2005~2012年的54%下降到2013~2019年的12%,增长率趋于平缓。近10年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41亿吨,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情况
我国单位GDP能耗强度
能源结构不断改善——2020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568%,较2012年占比684%显著降低,能源供给质量大幅提升。
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2019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182%,比2005年下降481%,提前完成了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目标。
能效明显提高。2012~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累计降低244%,相当于能源消费减少127亿吨标准煤。我国以28%的年均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7%的增长,而占能源消费60%左右的煤炭消费量基本保持不变。
我国不同能源消费量所占的比例
煤炭生产结构不断优化——在去产能政策的支撑下,全国煤矿数量由2016年初的12万处以上减少到2020年的4700处左右,累计退出落后产能10亿吨/年以上,煤炭过剩产能得到有效化解,大型现代化煤矿已经成为全国煤炭生产的主体,晋陕蒙煤炭产量占到全国煤炭产量的70%以上,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市场供需由严重的供大于求转变为供需基本平衡,行业效益显著回升,转型升级发展取得了实质进展。
面临挑战
根据《巴黎协定》约定的温升控制设定碳排放总限额,全球可能损失80%的煤炭产能,未来煤炭行业必将面临史无前例的巨大挑战。
高耗煤行业倒逼煤炭企业不断收缩产能——2030年我国将实现碳达峰,一是将进一步严控钢铁、化工、建材等高耗煤行业耗煤量,煤电装机预计也将尽快达峰;二是高耗能企业由于高额碳税的影响,将进一步减少煤炭的使用。根据测算,随着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煤炭消费基本不会增长,到2025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将降到50%左右。
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率较低——煤炭行业进行碳减排不仅是控制煤炭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还有煤炭开发过程中释放的甲烷。煤矿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由于当前抽采技术和乏风浓度较小等因素制约,2019年瓦斯抽采利用率仅为43%,远不及规划预期。
煤炭科技研发面临重大考验——一是当前煤炭绿色开采、清洁高效利用、超临界发电等技术虽然能进一步提高能效,但是对碳减排贡献有限;二是与CCUS相关的富氧燃烧或燃烧捕集有助于燃煤电厂脱碳,但是我国CCUS全流程各类技术路线整体仍处于研发和试验阶段,而且项目涉及范围都较小、成本较高,全流程初始投资及维护成本之和超过1000元/吨二氧化碳,远高于碳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