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车房的“王哥”
——记川煤集团华荣能源公司“巾帼建功标兵”王红
2022-06-15曾春燕
□曾春燕
在煤矿,提升绞车司机是一个特殊工种,但在川煤集团华荣能源公司赵家坝煤矿上,这个特殊的工种却由7名女工担任。她们变靓装为工装,去浓妆为素颜,奋战在运输战线上,王红就是其中一员。也许是生长在煤矿这个特殊的环境,也许是工作在这个以男人为天的矿山,王红,这个大大咧咧的娘子军,这个提升绞车班的女班长,成为了大家口中的“王哥”。
走进2.5米变频提升绞车房,“王哥”正专心致志地操作着提升绞车,她的双眼注视着各个仪器和监控视频,还时不时盯着前方的天轮、绞车滚筒,而双手操纵着两个把手,这一幕从她2017年到绞车房一直延续至今。
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走进绞车房,各种机器的轰鸣声环绕整个房间。但就是在这一片声音中,王红却能准确听到设备的异响。左滚筒处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王红立即用手机录成音频,发给机电队的检修工,经检查原来是“滑块”松动了。联轴器距离她们操作平台有两三米远,但螺丝松动往外喷油的细微声音,王红也能听出来。她说:“学习是一个自己慢慢实践的过程,时间多了、用心了,就懂得更多了。”王红还用烧锅炉来举例,在去绞车房前,王红是一名司炉工,她说:“烧锅炉,老师傅只教你生火、加炭,但是如何把水烧好,短时间内把水烧开,这就完全靠自学。”
初到绞车房,听铃、看灯,王红就学习了很久。提升信号铃不只是有“一停二拉三放”,还有长时间的响铃、急促的响铃、间歇性的响铃等等,每一种铃声都代表着不同的信号,王红要在嘈杂的机房中认真去聆听、去学习辨别各种铃声的意义。绞车房有两盏灯,定位道岔声光信号灯,如若出现红灯和响铃,就说明矿车走错道,就会造成“对道”现象(即车辆碰撞)。师傅在教授王红时,让她一定要多看灯。“那时候生怕出现红灯,总是盯着灯光,还看着监控视频。”王红说。
碧空飞翔领头雁,人字队形飞行远。三个女人一台戏,更何况7个女人扎堆?王红这个绞车提升班的班长、这群女人中的领头雁,她把她们牢牢团结在一起,凝结成一股绳。绞车司机不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工种,但却是一个需要十足责任心的特殊工种。绞车房承担着全矿所有煤炭、物料、大型设备设施的提升任务,绞车提升是整个生产系统当中重中之重的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将影响整个矿井的生产。为此,王红她们总结出“听、看、摸、写”检查法,交接班的排查、每小时的巡检、每两小时的运行记录填写等牢牢运用这“四字检查法”。即:“听”电机、滚筒的声音,“看”大绳摆动、仪表指示,“摸”各部件连接装置、温度,“写”各种运行记录、检查记录。
不仅如此,王红她们还在操作上总结出多条经验,例如靠观察压力高低来制动刹车,压力高于5.0兆帕就要提前刹车;例如靠听各部位、各部件的异响判断故障等。在王红的带领下,她们班组每年要从井下提升45万吨煤矸,还要下放、提升无数的设备、材料。王红记忆犹新的是,她一个班最多拉了170多趟,操作了300多次把手。如此高强度工作下,她们依然实现了无“三违”、无事故、无违章的“三无”班组,连续两年获得矿“先进班组”荣誉称号,而王红个人也连续两年荣获矿“先进班组长”殊荣。
忙碌于工作,安然于生活。王红是一个对人生充满热忱的人,她认为要“把工作当成一种生活”。为此,她把绞车房这个小集体当成一个大家庭,每周对这个家进行一次彻彻底底的大清扫,不定期组织家人们出去聚餐,不时约上三俩家人去逛逛街、散散步,让整个家呈现出一派和气!
同时,她认为要把“生活过得更精彩”。王红的丈夫也是矿井的一名员工,丈夫上班,她就煮饭、做家务;入冬,她一沾冷水,便容易感冒,丈夫就主动承担起洗衣、煮饭、洗碗等杂事。“我王哥(王红的丈夫也姓王)真的还是好,我们家里面的家务活都是商量着做,他晓得我也上班,甚至主动做。”王红对丈夫在工作和生活上的支持十分感激,正因他们都是彼此的贤内助,所以他们在工作上更省心。
张贤亮曾说过“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那么,女人的一半是什么?不,女人的全部是家庭。就如王红一样,把工作当成一个大家庭,把大家团结好;把自己的小家当成一个小单元,把小家照顾好,与家人共患难、同欢笑,奋斗不会孤单,艰难不会苦涩,王红这位巾帼也不让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