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基于新环境下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模式的几点探讨

2022-06-15陆阳

科学与信息化 2022年11期
关键词:太阳能能源环境

陆阳

定西市生态环境局陇西分局 甘肃 定西 748100

1 新环境下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构建意义

1.1 有利于解决农村能源不足问题

新环境下,我国积极推进乡村建设,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同时,为解决传统能源引起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国家采取政策引导、财政补贴等方式推动乡村新型能源的建设。能源生态环境主要是指打造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在解决农村能源不足的基础上,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新环境下,国家加大了新能源的建设力度,通过沼气建设、太阳能光伏建设、风力发电、水电站等项目,不仅解决了农村能源匮乏问题,也实现了农村能源结构的升级,为农村能源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实现

“十九大”以来,我国将“乡村振兴”纳入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积极推动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宗旨,而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的构建无疑顺应了乡村振兴发展需求[1]。一方面,通过新能源体系构建,能够推动乡村能源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利用充裕的水资源构建水电站,利用风能建立风力发电站,利用太阳能构建太阳能发电站等,既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又解决了乡村能源不足问题,有效保障了农村用电需求。另一方面,农村能源生态体系构建,改变了传统以薪柴、煤炭等具有较大污染的能源结构,推动了乡村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为乡村生态宜居环境建设以及乡村环境治理提供了坚实保障。

1.3 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农业环境,而农村能源结构体系影响着农业环境的构建。新环境下,农村逐渐加大了新能源体系的构建,将沼肥、太阳能杀虫灯等能源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有效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降低了农业污染。同时,一些技术雄厚、资金充裕的乡村地区,还利用太阳能等建设温室大棚,利用清洁能源进行蔬菜、农作物的种植,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环境,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2]。

2 新环境下农村能源生态环境构建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农村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目前,农村能源短缺问题已经得以解决,并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新能源发展模式。这就要求在新环境下,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构建要结合农村资源禀赋现状,选择合适的能源结构。本节主要对我国农村当前主要的生态能源模式展开论述。

2.1 清洁能源产业化模式

清洁能源产业化模式主要是以清洁能源为依托形成的产业体系,既实现了乡村能源结构的升级优化,又带动了乡村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适应了新环境下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模式发展需求。例如,桑植县拥有丰富的资源,为了实现能源生态工程体系发展需求,桑植县结合自身能源特征,以生物资源、水资源为核心,打造绿色能源示范县,当前,该县建立了近50处水电站,总装机近15万kW,同时开发沼气资源,满足近3.2万户居民需求,并在全县构建了50余个沼气能源服务点,为全县440余个行政村提供能源服务[3-4]。此外,在技术推动下,该县还加大了太阳能热水器、生物质复合炉的推广力度,构建了以长潭村为核心的新能源示范村;同时,该县积极推进太阳能、水能项目建设,积极打造绿色能源体系,改善农村能源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当前,该县已经与武汉凯迪等能源公司合作,预计投入30余亿元,构建百万亩能源林、生物质能电厂等能源项目。

2.2 太阳能与风能模式构建

太阳能、风能资源在我国沿海、北方等部分区域较为集中,新环境下农村生态环境能源工程体系构建可以积极借助这一模式,发挥太阳能、风能这些清洁能源的优势,以此提升农村能源结构。例如,崇明县作为一个海岛,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优势,在全域范围内积极构建清洁能源。目前崇明县风电装机总规模已经超过2万kW,太阳能、风能路灯超过千盏,构建长兴岛风电场,完成并网发电。同时,崇明县还加快了绿色能源整体规划步伐,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农村能源体系。科技发展下,太阳能已经成为农村能源的重要形式,尤其在国家补贴等政策的推动下,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光伏在农村较为常见,也为农村能源结构的优化奠定了基础。

2.3 农林废弃物能源模式构建

农村主要以农业为主,这使得农业生产中产生了诸多农业废弃物,如果合理利用则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污染,提高废弃物资源的重新利用,若利用不当,不仅会污染农村环境,还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构建以农林废弃物为主的能源模式尤为重要。例如,五原县在农村能源生态体系构建方面,就形成了以农林废弃物为主的生态能源工程模式。五原县土地辽阔,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以黄河水作为灌溉,经济作物以葵花、甜菜等为主,而且也是我国有名的“葵花之乡”,全国20%的葵花子来源于此[5]。该县拥有农林废弃物成形燃料工程以及甜高粱渣沼气工程两大项目,项目投资规模高达12亿元,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不低于80%,有效实现了该区域废弃资源的再利用,也形成了具有典型特征的能源生态模式。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模式外,新环境下,我国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还有其他类型的模式,比如沿海滩涂风电模式、生物质能能源模式等。对于农村而言,在能源生态工程模式构建前,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农村特点制定具体策略。

3 新环境下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模式构建策略

3.1 树立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理念

新环境下,我国确立了“乡村振兴”战略,通过经济、环境、文化、治理等实现乡村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作为农村地区,必须要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树立新能源发展理念,构建适合农村发展的生态能源模式。首先,农村能源建设离不开高层的扶持与推动,要形成以县级为主的农村生态能源发展模式,地方政府要做好区域资源的统筹规划,结合乡村能源特征构建合适的能源生态模式。同时,不断拓展能源生态模式,挖掘能源优势,做好沼气、太阳能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逐渐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沼气、太阳能等清洁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且要利用政策优势,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到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的构建当中。

3.2 增强农村能源生态环境投入力度

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的构建离不开资金、技术的扶持,想要实现农村能源结构的升级优化,就必须要加大农村能源生态环境投入力度[6]。其一,要加大农村能源技术方面的投入力度。农村能源生态工程构建离不开技术支撑,尤其是农村,以农业种植为主,小麦、玉米、大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因此要积极引进秸秆生物气化技术,做好农业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同时也要积极引入太阳能、沼气等技术,提高能源建设效率与质量,降低能源利用成本,为农村居民提供更为便利的能源服务;其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农村生态能源工程的构建离不开资金支撑,农村自身资金有限,自行开展能源升级较为缓慢而且比较被动,这种情况下就要加大政府财政资金的扶持,或者利用政府政策、税收等措施吸引社会资本向农村能源建设领域流转。在社会投资中,要秉承谁投资、谁受益的基本理念,这样才能激发投资者的参与积极性。具体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首先,要打造能源生态工程典范项目,通过典型项目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其中;其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选择一些国家扶持、补助的能源生态项目,有效缓解资金不足问题;再次,构建完善的投资收益机制,做好投资宣传推广工作,只有让公众了解到投资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本流转其中。此外,需要完善农村生态能源服务水平,毕竟生态能源工程模式构建中,投入较大的技术、设备,这些需要定期维护与修理,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服务,因此,要建立长久服务机制,及时解决农村生态能源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3 科学规划合理解决农业污染问题

新环境下,必须要紧跟国家政策规范,做好科学布局,通过能源生态工程构建有效解决农业环境污染问题,营造良好的农村生态宜居环境,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首先,农村能源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毕竟区域不同,对应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在农村建设中结合农村现状,选择合适的农村资源生态模式[7]。同时,要做好相应的技术扶持工作,比如以农林种植为主的区域,要注重节柴炉、沼气等方面的建设,对于光照充足、风力充足的农村地区,要加大风力发电、光照发电等设备、技术方面的投入力度。其次,农村能源生态工程模式构建,必须要树立生态发展理念,通过能源模式的优化更好地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这样才能实现能源生态工程的长远发展。比如,要加大生态养殖业的探索,做好沼气池项目的建设,构建农业生态体系,真正实现农业废旧资源的合理利用。这样才能在实现农村资源结构优化的同时,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甚至带动农村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4 结束语

新环境下,国家致力于乡村经济的发展,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这为农村能源生态环境模式构建提供了坚实保障,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国家通过政策、财政等方式积极推动乡村环境的美化,积极打造现代化农村。当然,农村能源生态环境模式构建必须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毕竟,农村资源禀赋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在能源生态工程构建中要从乡村现状入手,选择合适的能源生态发展模式。本文在对当前几种主要农村能源生态模式介绍的基础上,从树立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理念、增强农村能源生态环境投入力度、科学布局解决农业污染问题等方面提出了构建策略,希望能够为农村能源生态工程模式的顺利建设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太阳能能源环境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瞿晓铧:让太阳能走进千家万户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太阳能维修等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环境
自制一个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