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背景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路径探析
2022-06-15陈偲捷卢飞跃代慧朱洪雷
陈偲捷 卢飞跃 代慧 朱洪雷
[摘 要] 教学创新团队是有效推进1+X证书制度的关键力量,1+X证书制度对教学创新团队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及营造内生动力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分析,提出从科学制订目标、组建合理团队、开展能力培养、营造内生动力四个方面来建设高效的教学创新团队。该建设路径对于高职院校顺利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1+X证书制度;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3-0094-03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并指出要“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同年,《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相继出台,进一步对1+X证书制度试点以及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出了具体实施要求。教学创新团队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顺利推进1+X证书制度的关键力量。同时,1+X证书制度对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1+X证书制度背景下如何建设一支高效的教学创新团队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意义
1+X证书制度是一个具有层次性、开放性的复杂系统[2],其中,院校是实施主体,建设教学创新团队是有效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关键力量。1+X证书制度是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改革。这其中既要做好“1”中的学历教育,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及就业方向需求,灵活且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掌握“X”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从而有效地提升學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显然,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下,要做好“1”和“X”的有机衔接,完成教学、培训和考核评价等工作,单凭教师个人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凝聚专业教师形成合力,将拥有各类专长的教师集中起来并进行有效分工,创新协作完成1+X证书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工作,对于推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新要求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X证书制度下,要求教学团队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即为什么教的问题。专业教学创新团队要关心专业所对接的行业新发展、新动态,并及时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将职业教育与社会行业发展紧密相连,结合本专业的办学优势,有针对性地对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毕业标准、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实践安排、学时学分要求、考证培训和考核等进行重新论证和规划,既做到兼顾学历证书的人才培养需求,又做到兼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才培养需求,从而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对接职业技能标准,完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1+X证书制度下,要求教学团队积极完善课程体系,即教什么的问题。专业教学团队要重视X证书所带来的根本性课程体系变化,明确与传统的仅有学历证书的课程体系相比,X证书的增加,不是单纯的叠加,而是要在学历证书的培养中及时增加和融合X证书所要求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对接企业岗位职业标准和职业能力需求,根据X证书不同等级的考试标准、行业的新理论、新技能,及时对1+X证书的理论及实践课程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完善,进一步明确应该安排什么课程,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配套做好教材开发、实训基地建设等,最终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三)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构建模块化的教学体系
1+X证书制度下,要求教学团队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即怎么教的问题。专业教学团队要化繁为简,将复杂的系统工程1+X证书课程体系分模块实施教学,即做到统筹专业(群)资源,合理分配人力和物力,根据教学团队成员的专长及本专业所拥有的教学资源情况,进行模块化任务分配,从而最大效能地完成好各模块的子培养目标。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各教学模块的有效衔接,不能孤立,也不能重复,应以服务于1+X证书这个整体来进行规划,运用新设备、新教法有序开展教学组织,发挥1+1>2的效能,从而真正构建起模块化教学体系。
(四)保持内生创新动力,持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1+X证书制度下,要求教学团队要持续培养和拥有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动力。因为,只有保持改革动力,才能有效、持续地开展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通过改革的拉动,才能更好地与时俱进推进教学团队理论知识的更新、实践培训的开展、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能力的提升、实训条件的改善等,只有教学团队发展得足够优秀,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这种良性的循环推动,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路径
(一)科学制订团队目标
一个团队要共同去做好一件事情,必须有明确且科学的目标。只有明确了目标,团队才能更好地为之奋斗。教学创新团队要深入关注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的动态及需求,充分了解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开展的政策要求,结合团队优势和学生发展特点,科学地制订目标,即制订符合时宜且团队可操作完成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其中培养方案中涉及要达成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毕业标准、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实践安排、学时学分要求、考证培训和考核等要与时俱进地进行科学规划和论证,进而更好地指引团队有效、顺利地开展后期的教育、教学、培训、考证等工作。
另外,在X证书的选择上,要注意选择行业认可度高、实用性强的等级证书,切忌以高收益、高通过率为选择标准,否则,将无法真正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还要鼓励团队成员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相融合,在个人发展和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从而增加团队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增加团队达成目标的可能性、保障性。
(二)组建专兼结合团队
为了更好地完成1+X证书各环节的教育教学等工作,教学创新团队的人员结构不应是简单的组合,而应在各方面因素中加以考量,比如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研究领域等方面设置不同的搭配比例,这样能更好地发挥教师个人特长以及团队成员传、帮、带的作用,还能使团队成员有效地互补合作完成1+X证书各个方面的工作,将效益最大化。
教学创新团队还要引入高层次企业兼职教师,如高级工程师、优秀技术专家、大国工匠等,因为企业兼职教师掌握最新行业信息,社会实践能力强,通过行业企业领军人员的加入,能有效提升团队教师的实践水平,与校内教师共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为了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企业兼职教师的实践特长,弥补可能在理论讲授以及教学实操方面的不足,需要安排校内教师协助企业兼职教师进行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有效开展能力培养
为更好地开展1+X证书的理论及实践课程,做好相关培训与考核工作,需要教学创新团队成员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培养。
1.加强内部交流
利用校内已有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帮带作用,通过师徒结对的形式,进行观摩研讨、共同备课等帮扶并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同时,还应鼓励教师跨团队进行团队与团队间的交流,以更好地达到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合作的目的。
2.扩大校际交流
兄弟院校间不同的政策方向、环境资源、人员搭配所产生的教育教学效果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和优势。教学创新团队应加强校间交流,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交流和学习,从而开阔眼界、更新观念、提升自我。
3.深化企业实践
高职院校应增加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通过轮训机制,采用全脱產、半脱产等方式,深入企业的实际岗位中了解企业最新发展技术和发展趋势,使教师在做中学,学中做,增强和提高实操技能,了解和掌握行业企业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技术。
4.强化专项培训
针对1+X中X证书所带来的新要求,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考证培训和考证评定能力,故应通过专项培训,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教师相关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四)持续营造内生动力
为了更好地保持教学创新团队的活力与动力,持续积极地做好1+X证书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教学创新团队要注重内生动力的营造。
1.保持自我更新能力
保持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的更新,可通过如共同备课、观摩研讨、参加培训、开展竞赛、企业实践等各种方式进行,必须跟上社会行业企业在知识、技能等方面不断发展和更新的步伐,从而在教学、教法等方面进行更新和改革,这样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掌握就业岗位真正需求的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
2.健全教师激励机制
健全教学团队激励机制,从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给予教学团队教师奖励。物质激励方面,对学习、交流、培训、考证等个人能力提升方面给予保障;对于有特殊贡献的人,要提高绩效奖励系数、评审职称权重、升职机会等;探索以岗位绩效为主,辅之以项目工资制、协议工资制等方式进行激励,从而有效解决1+X证书培养过程中教师阶段性参与或在不同教学模块发挥优势的现实情况,达到多劳多得的激励效果。精神激励方面,既要评优评先,表彰鼓励,又要融入人文情怀,加强学校与教师的双向沟通,将学校的方针、政策及时有效地传达给教师,教师也应及时将团队或个人的一些好的建议或意见反馈给学校,形成良性沟通,从而合力推动1+X证书制度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完善教师考核机制
对教学创新团队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培训能力、考评能力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还应从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事互评、企业评价等不同评价主体进行多角度的客观评价,适当采取团队成员淘汰制,对适合且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成员进行人才引进,对不能完成团队工作任务的成员进行适当删减,从而保障团队成员的战斗力。
四、结语
1+X证书制度背景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一个动态的、不断修正的过程,科学制订团队目标、有效开展技能培训、组建专兼结合团队、持续营造内生动力,无疑是建设一支高效的教学创新团队的理想之路。当然,建设的过程中各个学校也要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拥有的资源等实际情况重点在目标制订、团队组建、教师培养、动力营造上下功夫,以期建设的教学创新团队所开展的教学、实践、培训、考证等教育教学工作能满足1+X证书制度试点的要求,进而更好地达到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content_
5365341.html.
[2]高文杰.1+X证书制度的必然性、系统运行与推进理路[J].职业技术教育,2020(22):40-4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EB/OL].(2019-04-1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1904/t20190415
_378129.html.
[4]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的通知[EB/
OL].(2019-06-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
201906/t20190614_385804.html.
[5]曾照香,李良明.“双高计划”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2):53-56.
[6]朱维军,王彦平,焦镭.“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河南农业,2021(27):7-8,11.
[7]宋琪.“1+X”证书制度下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路径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1,38(24):46-48.
编辑 薛直艳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Teaching Innovation Tea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1 + X Certificate System
CHEN Si-jie,LU Fei-yue,DAI Hui,ZHU Hong-lei
Abstract:Teaching innovation team is the key force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also puts forward new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eaching innovation team in clarifying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improving teaching contents,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creating endogenous motiv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it is proposed to build an efficient teaching innovation team from four aspects:scientifically setting goals,establishing a reasonable team,effectively carrying out training,and creating endogenous motivation. The construction path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smoothly promote the pilot work of 1 + X certificate system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connot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Keywords:1+X certificate system;teaching innovation team;construction 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