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之争的周期与节奏
2022-06-15路骞
路骞
需求转换、元器件短缺、疫情反复等因素导致面板产业遭遇复杂变量,技术演进明晰度存疑,价格走势不稳,再度来袭的周期性波动更考验面板产业的弹性与成熟度。加之面板产业一直存在的“高世代打击低世代”竞争逻辑,这让不同体量、不同时期的企业依据周期性变化或以减产或以技研竭力踏准竞争节奏。
信息时代的必需品
信息时代,面板是各种终端显示的必备器件,从电视、手机、电脑到车载显示器等终端均离不开显示屏幕,其中最主要的应用则是电视与手机领域,LCD(液晶显示器)又是其间最为广泛的选择。
液晶面板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高端电视以及各种电子互动装置的重要器件。LCD又可分为TN液晶面板、STN液晶面板和TFT液晶面板。TFT液晶面板具有高分辨率和全彩显示优势,是LCD屏幕市场的主流,广泛运用于智能家電、医疗显示、车载触控、工业显示等液晶显示领域。
随着近年来在显示产业链建设方面的布局投入持续加强并收获成效,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面板生产地之一,并在液晶面板领域独占鳌头。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我国显示器面板出货4680万片,同比增长17.2%。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约占全球TFT-LCD产能的50%以上,中国液晶面板产业的任何变动都将影响全球消费电子市场。但液晶面板是一条全球化产业链,液晶面板的设备国产化覆盖率仅过半,相当部分设备和原材料存在进口依赖,特别是原材料供应方面,液晶面板产业的上游材料,如玻璃基板、彩膜、偏振片、背光源、液晶、驱动IC、化学气体等,易受各种因素影响造成不稳。
有观点认为,LCD技术的广泛应用意味着在显示领域真空电子技术被半导体技术基本替代,LCD未来的发展将受半导体领域的基本规律影响。而今LCD虽然占据面板市场主流地位,在技术上不断突破TFT背板充电率、液晶材料响应速度、高速数据处理及传输等难题,朝超高清、窄边框、更高刷新率、更快响应速度提升演进,但面板技术创新方向多元,头部面板企业均有将资金和技研资源投入到更具明显优势的OLED等技术上,创新企业携资本相继入局。OLED在智能手机领域替代LCD已经渐成趋势,头部手机品牌更多将主打对比度、色彩等优势的OLED屏应用到手机显示中。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OLED出货量达到40%,今年OLED占比将有望持平甚至超越LCD。再从长远看,柔性OLED需求在供应侧推动下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柔性OLED智能手机面板市占率将达到33%左右。虽然根据群智咨询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智能手机面板价格呈持续下滑趋势,但作为全球LCD生产第一大国,我国厂商正加速深研OLED技术,打造OLED生产线,以期在全球OLED市场竞争中保持靠前占位。
技术的周期与节奏
液晶面板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进入“以价换量”时期,市场由卖方市场转至买方市场,供大于求,内耗、内卷现象频出。并且液晶面板领域本身面临两个攻坚难题,降低功耗与提高刷新率,前者是因为液晶屏幕的功耗决定着移动设备的待机时间,后者事关消费者最关注的动态画面的清晰度,在液晶分子响应速度再难提升的情况下唯有通过刷新率来解决问题。每当显示技术出新,都以淘汰液晶为宣传点,但液晶面板并不会被轻易取代,其也有着不断的创新技术加持,虽然技术迭代升级确有放缓,但价格低、成本可控、技术成熟使之仍是大多数领域的应用首选。
群智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新型显示面板行业营收规模创造历史最高位,达到约136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8.2%,但电视、监视器、笔记本电脑、手机等领域的面板出货呈“两端弱、中间强”特点。且自2020年三季度开启的一轮液晶面板涨价周期止于2021年四季度,面板企业业绩和竞争节奏都随之调整变化,业界研判今年面板产业将迎来结构升级。全球显示巨头之一的LG显示决定,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将液晶面板的产量最少减少10%,其在液晶面板上的投资动作也将暂缓。全球液晶面板排名第一的京东方营收规模和利润受周期影响较为明显,2022年一季度出现两年多的首次净利润下滑。全球范围内,各相关企业都在调整产能结构,重设产品规划。
面对周期性变化,面板企业的应对策略基本为加强技术创新,进行结构调整,主动停产减产低利润低附加值面板,转向高利润、新技术面板生产,平衡市场供需;进行市场调整,减少对电视、手机领域的供给依赖,加大对IT、车载、商显等领域的拓展。正如群智咨询TV事业部研究总监张虹所指出的,“从产能投资角度看,全球显示面板市场投资将呈现两个方向的特点:一是面板厂商对LCD新线投资步伐明显放缓;二是对OLED的投资依然保持积极态势,方向会由小尺寸转向中大尺寸,由低世代向中高世代线转变。”此时,面板企业应通过技术升级带动产品升级,通过产品升级拉动更新换代需求,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从周期型转向成长型模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