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语文”视角下对高考文学类文本“读懂”的有效途径探究
2022-06-15王志刚
王志刚
【摘要】高考功能依托于《课程标准》建构的框架下,指向学生在课程体系中形成的学科素养,更加注重学科价值的体现。那么,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应该建立在坚实的课程目标有效达成的过程中,即学生鲜明地落实了“读懂”文本这个基本前提——体现了追寻文学文体本质、强化阅读思维过程、注重个性解读等等要求,越发地回归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源语文”视角下的三位一体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學模式就是基于汕尾地区学生学力和学情开展的旨在最大程度实现语课程目标,以效益的最大化为指向,持续推进“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架构有效途径,对语文教学建模、重塑,进而实现最大效益。
【关键词】源语文;高考;读懂;文学;文本;写作;个性
“源语文”视角下的三位一体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对文学文本解读的理论更新存在客观上的需求,亦是新课标评价体系下的必由之路。正如孙绍振教授所说:“把小说情节划分为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和尾声四个要素,这种观念,同时又是一种方法,在当前具有极端普遍的代表性。在几乎全部教参中,在见诸报刊的情节分析文章中,莫不以此为准则……这个四要素的弱智理论,是五十年代从苏联一个三流学者季莫菲耶夫的《文学原理》中搬来的。这个所谓‘理论’在五十年代,就是千疮百孔的。”笔者在现行的高考备考资料中发现,小说文学文本阅读依旧盛行这种理论,由此可以发现其“过渡”性质的痕迹,也就是考虑到照顾当前高中教学文本解读理论老旧与匮乏的现实。应该说,以学科素养为核心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是持有开放包容的态度的,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时促进综合素养的形成。以社会背景为基础的场景化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尤其是要体现在考试评价体系中来构建多元的、多层次的素养展现和形成的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语文教学从高考备考思维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培养学生具备多种途径来解读文本材料的能力。尝试运用一些文学写作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更快捷有效地走进文学文本,迅速把控文本一般性的创作结构,建立阅读和写作一体化思路,进而能够在有效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打开思维空间,建构有效途径。
一、诗歌解读应充分挖掘我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的养分
前人有着非常优质的关于诗歌创作经验总结和对诗歌规律认知的理论。如果让学生了解一定的诗歌创作的知识理论,从一般意义上把控如律诗的创作手法,扎实对律诗结构的的认知,对快速解读诗歌是有很大帮助的。例如,关于解读诗歌的课程设计上,笔者力图让学生对律诗创作及古典诗歌发展的起源有着清醒的认知。如,按照朱光潜先生在其著作《诗论》中关于古代诗歌发展的精辟概述为理论依据,让学生直观地知道在律诗形成过程中,“自然诗”向“文人诗”的转变及楚辞和赋对诗歌格律和结构的深远影响,引导学生对《阿房宫赋》《赤壁赋》结构的认识,进一步了解“起承转合”结构功能和意义。再通过比较诗经之《秦风·兼葭》、古诗十九首之《涉江采芙蓉》、薛道衡之《昔昔盐》三诗在思想内容相似的情况下,体会其表现形式的差异,让学生对律诗的结构和格律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历史维度上的认知和理解。另外,让学生对律诗创作经验有一般性认知,能够快速地把控诗歌的结构和重点信息,注重意象和情感之间的有机联系,意象之间的关系及建构意境的作用和意义,进而更好地解读作者蕴含在作品中的复杂情思。如,元代杨载关于律诗创作经验总结的相关理论知识——“大抵诗之作法有八:曰起句要高远;曰结句要不着迹;曰承句要稳健;曰下字要有金石声;曰上下相生;曰首尾相应;曰转折要不着力;曰占地步,盖首两句先须阔占地步,然后六句若有本之泉,源源而来矣。地步一狭,譬犹无根之潦,可立而竭也。”再如,“破题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颈联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等等。
二、小说“读懂”可以从写小说开始
读懂小说的关键是解读情节。现有解读小说的方法主要是以小说情节结构即开端—发展—高潮—结束为立足点,这样的小说“读懂”策略容易使学生陷入一种“只见枝叶,不见森林”的僵化的思维模式中,甚至无法掌控小说情节,对小说解读出现偏差甚至错位的现象。回归小说情节构建的一般思路上,体验作家创作小说的一些原发性的思维模式,进一步体会小说要素对小说故事性的作用,在小说创作的“元”结构上,更深入地解读小说,会让学生更快地把握小说情节,体会作者意图。为此,笔者采用了(美)詹姆斯·斯科特·贝尔(James Scott Bell)的小说写作技巧书《这样写出一个好故事》中关于小说创作的“LOCK系统”理论和“三幕式”结构,“LOCK系统”即通过小说创作中设计主角(Lead)、目标(Objective)、冲突(Confrontation)、冲击结尾(Knockout)的一般性小说故事基本的结构要素,通过掌握对小说人物选定,设定人物“目标”,实现人物目标意图所遇到的困境(冲突)及最后解决困境而达到目标的结果(冲击结尾)。并将这些因素植入到“三幕式”结构中去,进一步把握小说故事情节的结构特征。通过“扰乱事件”“第一扇门”“第二扇无法折返的门”等小说情节推进的一般创作手法的形象化理解,学生可以做到迅速把握住小说情节结构,并明确各个情节部分中场面描写所运用的技术和手段,很快地抓住了情节框架,对人物分析也克服了因无法有效把握情节而出现形象描述重复,性格特点定位不准等情况。对小说所隐含的社会背景体验和意义的挖掘也能依托文本信息,有着清晰逻辑思路。
三、解读散文,可以先考虑散文与诗歌、小说的相似地方
散文是我国文学所独有的文体,却难以有着明确的文体定位。由于对这种文体的定位还很模糊,所以,就语文教学而言,更多的是专注于散文的语言个性和情感意蕴。散文与诗歌的分水岭恐怕在一个力主说理,一个倾向诉情;散文与小说之区别恐怕在于一个叙事的“散”,一个叙事讲究“因果”。一个外放,一个内敛。但三者之间,散文恐怕是诗与小说的“渡桥”。按理,散文自当比诗歌、小说容易读懂一些,可偏偏是学生对散文解读很是头痛。我国的散文和诗歌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就是典型的存在于律诗的“起承转合”式的结构。散文也一定要叙事的,像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不求讲述一位母亲何以性格决定了人生,何以性格有着变化的逻辑编织,仅仅在“记忆”的汪洋里循着一条清晰的线索去品味人生,去体悟生命,去挖掘生命里永恒的东西。散文因太过于个性化而对学生的语感和情感提出了关于“量”的积淀要求。因此,应该在充分学习诗歌和小说文体的基础上,解决对散文语言的品味,对关键语句的理解,对散文结构和线索的梳理。
朱光潜先生在其著作《诗论》开篇写道:“想明白一件事物的本质,最好先研究它的起源;犹如想了解一个人的性格,最好先知道他的祖先和环境。”从作家创作的一般性经验和原理出发,立足学生学习兴趣生发的特点,积极从学生的“源”出发,建构学习模型,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品读文学作品、创作文学作品,将在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支撑的语文高考备考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新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孙绍振.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3](美)詹姆斯·斯科特·贝尔(James Scott Bell).这样写出好故事[M].苏雅薇,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7.
[4]朱光潜.诗论[M].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
[5]《高考总复习》编写组.金版学案——高考总复习语文科(2019版)[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6]杨载.诗法家数[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409/08/10886293_827370588.shtml.
责任编辑 钟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