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声声里

2022-06-15陈振林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2年6期
关键词:棉桃诗句古诗

陈振林

1

20世纪70年代末,我在村里读小学,父亲作为村小的代课教师,成了我和弟弟的启蒙老师。

弟弟小我不到两岁,父亲用相同的方法教我们学习。父亲将大白纸裁成十六开大小,对折,再用订书针订成一本作业本的样式。然后,父亲会发给我们每人一张“影本”——是他自己用毛笔在硬纸片正反面写好的两句七言古诗。我们将“影本”塞进大白纸做成的作业本,开始“描红”式写毛笔字。最早的诗句我至今还记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句子。

这是我们练习毛笔字的启蒙,也是学习诗词的启蒙。

这只是写,还得背诵。

父亲先让我们背诵句子,然后背诵整首诗。一首诗中,他只选其中的两句作为影本。一个影本写一周,每天三张。等到下周时,他会换一个影本,就是另一首诗中的诗句了。第二周写的诗句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句子。

等到我上三年级,弟弟上二年级时,除了描红式的练习,父亲开始让我们进行古诗背诵比赛。

一个有月亮的晚上,父亲母亲和我们兄弟二人就着皎洁的月光在院子里剥棉花。夏天的太阳辣,棉桃在田里开了花,父亲母亲常常将开了花的棉桃摘回家,晚上再将棉花从一个个棉桃里剥出来。贪玩的我们是不大愿意剥棉花的。往常剥棉花时,为了提高我们的积极性,父亲就会讲《三国演义》,或者电影里的故事里给我们听。这一次,父亲说:“我们先来个背诵古诗比赛吧,然后我再讲电影《追捕》给你们听。”背诵比赛的规则很简单,就是从父亲开始,然后是我和弟弟,每人轮流背诵一首古诗。如此周而复始,看谁背诵得最多。

我和弟弟想听电影《追捕》,一下子来了兴趣。背诵比赛开始,父亲起头,他背诵的是韩愈的《早春》,我接着背了白居易的《草》,弟弟背诵王安石的《梅花》。我们兄弟的积极性很高,生怕落在对方的后头。每当别人背诵的时候,自己的头脑就开始飞转,搜索存储在大脑里的古诗。那第一次背诵比赛,弟弟最先败下阵来,我比父亲多背诵了一首诗,得了第一。

2

于是,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就多了个心眼,只要是古诗,我就会有意识地背诵。当时背诵不了的,我就会用小纸片抄写下来再慢慢背诵。弟弟也不甘落后,也弄了一个古诗摘抄本,摘抄一首一首古诗,然后背诵。

父亲总能抓住时机,经常在晚饭后,或是乘凉时和我们一起进行背古诗比赛。弟弟偶尔胜出一次,更多的时候是我胜出,但我根本比不上父亲的古诗数量。我就明白了,第一次背诵比赛时,是父亲故意输给我的。

父親对背诵要求也提高了一点,除了背诵古诗内容外,还得背诵题目、作者和朝代。父亲说:“这是不少人忽视的一点,却对古诗内容理解大有帮助。”我记得我曾背诵陆游的诗“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就是记不住题目——《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当时,我为记住这题目,接连背诵两个晚上,终于背得滚瓜烂熟,到现在依然烂熟于心。这种重复记忆的方法,我以后经常用,也很有效果。我曾记高尔基的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也是用了这个记忆法。

3

在我们村子里,我经常看到别人家父亲拿着长长的棍子,追赶着家中上小学的儿子,让他回家完成作业。而我们的父亲,从不检查我们的作业,只是督促我们尽可能多背诵一些古诗。

等我上小学五年级时,我的古诗摘抄本记得满满的,一数居然有260多首。也就是说,我在小学五年级时,就能够背诵260多首古诗了。这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是个值得自豪的事情。

这些古诗像融进了我的血液一般,成为我自己的语言系统。有些句子,我当年虽然背诵下来了却是不懂的。可如今,在写作中,在与人交流时,我却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

也许,我早已经读懂了那一句一句的古诗。“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是颜真卿书写的劝学词;“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放翁至死不灭的爱国志;“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郑板桥坚韧不拔的意志;“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是白居易思念故乡的情感……这一句句古诗,让我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知晓了待人处世之道,感受到亲情、爱情、友情的美好,明白要有自己的理想、并以顽强的意志不懈追求,懂得爱国就如同珍爱自己生命的大义。

那些可爱的古诗,汇成了一条小溪流,已经流进了我精神的大河,我也会将这一份珍贵的诗词家风送给我的孩子,希望他可以有另一番人生感悟。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特级教师,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得者)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F14D16B5-DEAC-41D5-B4C9-639970E6FC6E

猜你喜欢

棉桃诗句古诗
六一来了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每一株棉桃都会开花
“拟古诗”之我见
慢吞吞的云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棉桃奇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