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化学及实验》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

2022-06-14

广州化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化工类分析化学育人

梁 冬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轻工与材料学院,广东 佛山 528041)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课程内容与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等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国民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1]。《分析化学及实验》课程是面向农林牧渔、资源环境与安全、能源动力与材料、轻工纺织、食品药品与粮食等轻化工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具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迁移能力,达到高职工艺设计及分析检验高技能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同时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对培养既具有技术技能,同时又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新时代产业技术人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在《分析化学及实验》教学中进行了探索与实践[2]。

1 《分析化学及实验》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1 轻化工类高职学生的现状

由于高职招生类型的拓展,高职学生生源多元化,有来自3+证书、学业水平、自主招生、普通高考等多渠道的生源。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学习积极主动性不高,普遍具有厌理论、怵原理,爱操作、喜合作的特点。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已经形成了应试教育的传统学习习惯,学习新知识对教师课堂讲解的依赖程度大,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引入课程思政,改变传统学习思维,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成为必要[3]。

1.2 轻化工类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现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文化的多元融合,给教师带来价值观及育人理念的改变。轻化工类教师大多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对课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能够很好的达成。教师一般也接受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但对在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不足,育德意识欠缺,育德能力不足,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不能正确对待,不能在《分析化学及实验》教学实践有效开展课程思政,融入度不够,素质目标的达成不理想[4]。

2 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施

2.1 创新教学理念

将“工匠精神”内涵“敬业、精益、专注、创新”有机融入教学中,教学过程中“理、实、虚”结合,在教学设计中,将分析操作步骤与专业工艺流程对应,使学生从“小仪器”中认识“大设备”,从“小流程”中了解“大工艺”,建立实验室安全和清洁生产意识,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5]。

2.2 细化教学目标

根据《化学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分析化学及实验》的课程标准,结合相关轻化工类行业和企业化学检测岗位的需求及规范及学情分析重新拟定教学目标,增加了思政目标的要求,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分析化学及实验》教学目标

2.3 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

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分析化学及实验》教学设计中,并在教学环节中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教书育人功能。表2为《分析化学及实验》中部分内容与思政教育元素举例。

表2 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结合表

续表2

2.4 教学成效

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在实训中对实验分析数据必须做到边做边记,实事求是,不充许篡改数据,使学生养成了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在天平称量的减量法操作中,建立起量的概念,使学生养成了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滴定管的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综合实验训练中建立“6S”管理意识,培养学生“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的“6S”管理意识,让习惯成为标准,让标准成为习惯。

专业教师为了将思政元素融入的教学中,除了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还需经常关注国内外的政治动向,及时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具备时效性和亲和力。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政治敏感度和思想政治觉悟,有能力在课堂中实施“课程思政”,把知识传授、价值引导和能力培养有机统一起来,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同时还提升了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确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3 结 语

《分析化学及实验》课程是轻化工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将工匠精神、环保理念、创新创造、文化传承等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严谨的工作态度、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升学生化学分析与检验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立德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化工类分析化学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现场操作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绿色分析化学实验改革
基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分析化学》公布2019-2020年度优秀编委
产教融合下高校化工类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培养方式
浅析化工类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优化化工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探索
关于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