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康复联合吸气肌训练对慢性心衰患者体能峰值摄氧量的影响

2022-06-14刘堂玉姜翠玲张莉

中外医疗 2022年12期
关键词:吸气入院心功能

刘堂玉,姜翠玲,张莉

1.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淄博医院老年科,山东淄博 255120;2.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张庄卫生院,山东淄博 255176

慢性心衰(CHF)是由于不同因素造成的心肌损伤,会引起心室功能以及结构损伤,诱发心脏重构、心脏射血功能障碍,减少心输出量,常不能满足生理系统、重要脏器的需求[1]。 CHF 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阶段,患者以呼吸困难、体液潴留、疲乏为主要症状,限制了患者日常活动,降低了生存质量[2]。常规治疗以扩血管、利尿、强心等为主,总有效率较低,体能峰值摄氧量无明显提高[3]。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脏康复、吸气肌训练,可延缓疾病进展,减轻心功能受损程度,降低再入院率[4]。基于此,为探究CHF 治疗中心脏康复联合吸气肌训练的价值, 该文随机选取2019 年9 月—2021 年9月该院80 例CHF 患者为研究对象。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80 例CHF 患者, 依照随机法分组,每组40 例,观察组:男25 例、女15 例;年龄52~80 岁,平均(66.62±5.46)岁;病程6~27 个月,平均(16.52±3.64)个月;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30 例Ⅱ级、10 例Ⅲ级。 对比组:男性24 例、女性16例;年龄54~79 岁,平均(66.58±5.42)岁;病程8~25个月,平均(16.59±3.61)个月;NYHA 分级:32 例Ⅱ级、8 例Ⅲ级。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已审批。

诊断标准: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基层合理用药指南》[5]中对“CHF”诊断标准,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

纳入标准:①生命体征稳定>3 个月,可完成呼吸训练测试;②年龄50~80 周岁,不限性别;③精神正常、意识清醒、对答切题;④NYHA 分级Ⅱ~Ⅲ级;⑤最大静态吸气压(Pimax)<70%预计值;⑥临床资料齐全、完整;⑦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24分;⑧知情该研究目的,已签署同意书并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者;②合并心肌梗死等其他心血管疾病者;③哺乳及妊娠期女性;④合并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者; ⑤中途死亡或退出该研究者;⑥不合作或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⑦合并恶性肿瘤者;⑧合并艾滋病、梅毒等疾病者;⑨合并血栓性静脉炎等疾病者;⑩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者。

1.2 方法

对比组:予以扩血管、利尿、强心等常规对症治疗,告知患者戒烟戒酒、合理控制饮食。

观察组: 在对比组基础上予以心脏康复联合吸气肌训练治疗:(1)心脏康复:①有氧运动:结合患者心、肺功能制订训练计划,心率训练目标:最大心率65%~70%。 氧耗量目标:最大摄氧量40%~70%。 训练方式包括功率自行车、跑步机、踏板运动等,训练前10 min 进行热身运动, 训练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训练2~3 次/周。②抗阻训练:根据最大负荷量测试、分级运动实验,判断最大阻抗运动负荷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弹力带, 逐渐增加阻抗力度。初期的运动强度应在最大负荷量的30%以下,拉伸5~10 次,1~3 组/次,2 次/周。 提升期的运动强度最大负荷量是30%~50%, 拉伸5~10 次,1~3 组/次,2 次/周,连续4 周。 训练期间一旦出现心慌等任何不适,应及时停止运动锻炼,接受对症治疗。(2)吸气肌训练: 采用深度呼吸训练器 (POWERbreatheK5)进行呼吸肌训练,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正确掌握训练器的使用方法,缓慢呼气,快速吸气,达到全肺活量抗阻吸气肌训练要求,训练30 次/组,2组/d,5 d/周。采用带有电脑程序的生物反馈系统进行节律性的呼吸训练,呼吸节奏控制在3∶1~2∶1,1次/d,5 次/周,连续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NYHA 分级改善2 级以上,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为显效。NYHA 分级改善1 级以上,呼吸困难等症状好转为有效。 未达以上标准为无效[6]。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40×100.00%。②心功能指标: 包括LVEDD、LVESD、 左室射血分数(LVEF)。 ③6-MWT:让患者在一条长为30 m 的直行走廊中尽最大可能行走, 记录患者6 min 的步行距离,行走期间若出现头晕、气短、心绞痛等不适,应及时停止运动,接受对症治疗[7]。 ④血清NT-proBNP:抽取患者3 mL 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后通过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NT-proBNP。 ⑤体能峰值摄氧量(PeakVO2):通过CPET 系统测量PeakVO2。⑥明尼苏达生活质量(LHFQ)评分:包括经济、情绪、社会以及体力,与体力相关的有8 个问题,与情绪相关的有5 个问题,与社会相关的有4 个问题,与经济相关的有2 个问题,以0~5 级评分法评定,无影响计0 分,影响较大计5 分,对生活质量影响越大,分值越高[8]。⑦6 个月内再入院率:随访6 个月,统计CHF 患者再入院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 (95.00%) 高于对比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

2.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心功能指标与对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均低于对比组,LVEF 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

2.3 两组患者6-MWT、 血清NT-proBNP、Peak-VO2 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6-MWT、血清NT-proBNP、Peak-VO2与对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MWT、PeakVO2均高于对比组,NTproBNP 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MWT、血清NT-proBNP、PeakVO2 对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6-MWT, serum NT-proBNP and PeakVO2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MWT、血清NT-proBNP、PeakVO2 对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6-MWT, serum NT-proBNP and PeakVO2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

2.4 两组患者LHFQ 评分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LHFQ 评分与对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HFQ 评分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HFQ 评分对比[(±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LHFQ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point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HFQ 评分对比[(±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LHFQ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points]

?

2.5 两组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率对比

观察组6 个月内再入院率(2.50%)低于对比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6 个月内再入院率对比[n(%)]Table 5 Comparison of readmission rates within 6 month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当前,我国CHF 的发生率高达0.9%,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9]。CHF 如果得不到有效、及时的治疗,容易引发电解质紊乱、心源性肝硬化等并发症,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给社会及家庭均带来沉重负担[10]。 研究表明:将近50%的CHF患者在疾病确诊5 年内死亡,病情较重的CHF 患者5 年内生存率低于恶性肿瘤患者[11]。 扩血管、利尿剂是目前临床治疗CHF 的常用药物,虽然对呼吸困难症状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总有效率较低,整体效果并不理想,患者预后普遍较差。 因此,寻求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改善CHF 患者病情是目前临床高度关注的热点。

该研究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 对 比 组 (72.50%)(P<0.05), 观 察 组 治 疗 后LVEDD、LVESD、 血清NT-proBNP、LHFQ 评分均低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6-MWT、PeakVO2均高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6 个月内再入院率(2.50%)低于对比组(30.00%)(P<0.05),表明心脏康复联合吸气肌训练在CHF 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分析如下:心脏康复通过定期对患者展开运动强度定量化治疗, 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率反应性以及心脏神经系统内分泌状况,降低交感神经的张力,提高心率变异性、迷走神经的活性,抑制白细胞介素等炎症介质释放, 减轻心肌炎症反应, 抑制心室肌中NT-proBNP 合成、释放[12-13]。 心脏康复还可以降低CHF 患者LVEDD、LVESD,提高LVEF,改善心室重构,防止疾病进展、加重。 吸气肌训练通过指导患者进行有节律性的呼吸运动,可重建生理呼吸模式,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呼吸节奏,降低呼吸频率[14-15]。 心脏康复联合吸气肌训练,两种治疗方案联合,有协同作用,将优势互补,可有效改善CHF 患者病情,增加心输出量、回心血量,延长心脏舒张期,调节交感神经、心脏迷走神经的均衡性,降低再入院率,近远期疗效显著。 在李莉等[10]研究中,接受心脏康复的观察组总有效率 (94.0%) 高于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76.0%)(P<0.05),与该研究结果接近,证实心脏康复在提高CHF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效果显著。在王明[16]研究中,接受康复治疗的研究组再入院率(12.20%)低于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9.02%)(P<0.05), 与该研究结果接近, 证实康复治疗在降低CHF 患者再入院率方面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CHF 患者采取心脏康复联合吸气肌训练治疗,可有效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改善心功能、生存质量,提高运动能力、体能峰值摄氧量,降低再入院率。

猜你喜欢

吸气入院心功能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肺癌患者康复 做做呼吸操
心功能如何分级?
作文门诊室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作文门诊室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
对煤储层基质解吸气扩散理论的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