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研究

2022-06-14毕明昊

中外医疗 2022年12期
关键词:摘除术孔镜腰椎间盘

毕明昊

徐州市沛县人民医院骨科,江苏徐州 2216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因腰椎间盘变性引起,以腰痛、下肢麻木、下肢放射痛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行动, 降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还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后果非常严重[1-2]。当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比较轻时,可给予药物、按摩、牵引等保守治疗;若患者病情比较重,多给予手术方法治疗[3]。目前,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作为一种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术式,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十分普遍。 基于此,该文随机选择该院2019 年1 月—2021年8 月收治的6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对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在该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0 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4]中有关诊断标准;②经保守治疗无效,且病程至少1 年;③具有手术指征。 排除标准:①伴有慢性内科疾病者;②伴有心、肝、肾等脏器严重障碍者;③妊娠或者哺乳女性;④无凝血功能障碍者;⑤临床资料缺失者。 研究组:女14 例,男16 例;年龄18~66 岁,平均(50.25±4.88)岁;病程1~4 年,平均(1.81±0.45)年。 参照组:女13 例,男17 例;年龄18~66 岁,平均(51.02±4.64)岁;病程1~4 年,平均(1.82±0.41)年。两组性别、 年龄、 病程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或者家属均知情同意,且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研究组应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取患者俯卧位,于影像学技术下确定穿刺点,实施局麻。若患者病灶处于L4~5,取脊柱正中线附近11~14 cm 为穿刺点;若患者病灶处于L5~S1,取脊柱正中线附近12~16 cm 为穿刺点。 利用C 型臂X 线机确定患者病灶部位,经由上关节突外侧置入18 号椎间盘穿刺针,直至棘突正中央与椎间隙中后1/3 处,退出穿刺针之后,经由22 号椎间盘造影针向椎间盘注入亚甲蓝(2 mL)与碘海醇(5 mL)的混合液, 在C 型臂X 线机下确定髓核组织状况,之后退出22 号椎间盘造影针。 置入18 号椎间盘穿刺针,经此置入导丝,之后退出穿刺针,沿着导丝切开皮肤, 向棘突中线前与椎间隙后1/3 处置入工作套管,予以妥善固定,置入椎间孔镜,调整视野,及时清除病灶随组织与脂肪组织,利用髓核钳拿出髓核,给予射频消融、减压处理,取出工作套管,缝合切口。

参照组应用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患者体位取俯卧位,实施全麻,充分暴露手术区,利用C 型臂X 线机扫描腰椎段病变部位, 于病变椎间隙逐层切开皮肤、筋膜等,利用电刀进行分离,并用椎板拉钩充分暴露手术部位。利用椎板钳咬除上位椎板下缘部位,对病变椎间隙进行开窗操作,露出神经根与硬膜囊,之后利用神经拉钩予以妥善固定,清除突出髓核组织、碎裂纤维环,同时清理椎间松动部位残余髓核组织,用生理盐水清洗切口并止血,最后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患者经影像学检查显示无异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评定为显效;患者经影像学检查显示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评定为有效;患者症状未改善,评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围术期指标: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出院时间进行观察与记录。 ③并发症:对两组患者肢体麻木、切口感染、脊柱不稳定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 并发症发生率=(肢体麻木例数+切口感染例数+脊柱不稳定例数)/总例数×100.00%。 ④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测定量表调查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分值范围0~42 分,评分越高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

2.2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参照组, 切口长度显著小于参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perioperative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

表2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perioperative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

?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

2.4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术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s), points]

表4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s), points]

?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 因为腰椎间盘是脊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支撑与缓冲的作用,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对患者运动功能有着极大的影响。根据突出部位不同,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包括侧突型与中央型;根据病理改变不同,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包括突出型、脱垂游离型、膨隆型[5]。经调查表明, 全球范围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都比较高,严重者甚至出现瘫痪情况,为此,必须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 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手术方式, 可充分暴露手术区域,加快病变组织切除,同时还可以通过神经减压降低病灶对神经的压迫, 但因为手术剥除的肌筋膜比较多,使得神经根与硬囊膜受到牵拉,造成神经根与硬囊膜受到损伤,增大术中出血量,且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导致手术疗效并不理想[6]。 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创伤比较轻, 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腰椎功能恢复,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7]。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手术中,通过解剖工作通道的建立, 可将待摘除髓核组织染成蓝色,以此准确识别病灶位置,加之内镜的应用,可有效清除病变组织,降低病灶对神经根的压迫,以此减轻手术创伤,有效维护与保持椎体稳定,进而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8-10]。 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中,主要采用局麻方式,可最大限度地降低麻醉药物对患者机体的损伤;利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可有效清除切口炎症介质,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给予射频消融止血,可最大限度地促进纤维环修复,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11-13]。该文研究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45.79±6.36)mL显著少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切口长度、出院时间 (2.01±0.22)cm、(10.57±2.78)d 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35.91±4.81)分高于参照组(P<0.05)。 此结果与有关研究报道[14-18]十分相似,详细数据如下: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2.8±8.5)mL,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2.0±0.1)cm、住院时长(11.6±2.0)d,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33.33±1.9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由此证实,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更大,具有微创、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综上所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有助于进一步减小手术创伤,预防术后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可在临床治疗中推荐与应用。

猜你喜欢

摘除术孔镜腰椎间盘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经皮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